陳晉
習近平總書記2月7日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崩卫伟盐招聲r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必須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邏輯、創新突破、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深遠影響等,不斷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形成的歷史邏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了艱辛探索,我們黨逐步形成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四個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立足國情,關注世界現代化潮流,與時俱進地對什么是現代化、怎樣實現現代化進行總結和思考。1979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當年12月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鄧小平同志進一步提出:“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边@就是我們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奔小康”的由來,由此也可以更加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形成的歷史邏輯。
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聯系。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用小康來詮釋中國式現代化,明確提出到20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小康社會建設由“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邁進。此后,黨的十七大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間表、路線圖。
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在不斷推進和拓展中取得的創新突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已有基礎上繼續前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進一步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和本質的認識,概括形成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我們在戰略上不斷完善,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我們在實踐上不斷豐富,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所以能夠開創今天這樣的好局面,根本在于我們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認識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從歷史經驗和本質規律角度深刻闡明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性質,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正確方向。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本質要求,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本質要求,體現中國式現代化“胸懷天下”的高遠追求和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新選擇的使命擔當,從世界意義和文明發展角度作出了歷史定位。
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的深遠影響。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使中國成為“世界現代化的增長極”,深刻影響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對破解人類社會發展難題、推進人類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以極大鼓舞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