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國彪



廣西山水交融、海陸相通,是我國南方極為特殊、極其重要的生態屏障。廣西地處云貴高原東南邊緣,北回歸線居中橫貫而過,給八桂大地帶來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形成全國最優的綠色植被。最新調查數據表明:廣西珍稀物種、瀕危物種的特有值在全國排名第一;廣西已知陸棲野生脊椎動物1151種,僅次于云南,位居全國第二;廣西已知野生維管束植物9494種,占全國總數的31%,僅次于云南和四川,位居全國第三。如何保護利用好廣西的青山綠水,為廣西的發展提供生態保障?全國兩會期間,綠色中國融媒體記者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廣西自治區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蔡中平。
記者:請問蔡中平委員今年兩會上關注什么話題?為什么?
蔡中平:今年的兩會,我比較關注如何更好發揮林業在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的話題。
綠水青山、美麗中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林草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森林和草原對國家生態安全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發展親切關懷、悉心指導。總書記先后兩次視察廣西,發表“4·27”重要講話,作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我們保護好廣西的山山水水,筑牢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立足林果蔬畜糖,打造一批現代農業產業集群。黨的二十大期間,總書記親自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五個更大”重要要求,特別強調“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實現更大進展”。總書記的殷切囑托,體現了博大深邃的自然胸懷、一以貫之的綠色牽掛、高屋建瓴的戰略思維、始終不渝的人民立場。
當前,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林業是主戰場。把荒山禿嶺變成綠色林海、把山坡林地變成綠色銀行、把林上林下變成綠色寶藏,從林業中求生存、求生態、求發展,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已經成為全社會最為關注的熱點和最為廣泛的共識,也是我們林草人始終堅守和為之奮斗的初心和使命。
記者:今年,您準備了什么提案?為何提出該提案?
蔡中平:今年,我準備了《關于建好用好人工林“四庫”的提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連續10年參加植樹造林,深刻指出,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現在應該再加上一個“碳庫”。人工林是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木材生產、景觀建設、生態改善、固碳減排、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經過堅持不懈的植樹造林、國土綠化,我國人工林面積穩居全球第1位,但可持續經營問題長期未得到根本性解決,與建好用好森林“四庫”的要求相比還有差距,還存在生態服務功能不夠強、森林經營水平不夠高、木本糧油供給不夠優、林業碳匯開發不夠充分等問題。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建好用好人工林“四庫”,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的建議是:一是要強化人工林生態功能,建好用好人工林“綠色水庫”。建議國家加大對人工林建設的投入力度,在人工林面積最大的廣西建設人工林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增強人工林固土保水、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二是要強化科學經營,建好用好人工林“綠色錢庫”。建議國家對廣西等木材主產區給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推動林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國儲材、為民生財”,打造惠及億萬林農的“綠色銀行”。三是強化提質擴面,建好用好人工林“綠色糧庫”。建議國家設立中央財政木本糧油發展專項資金,出臺國家木本糧油收儲政策,統籌提升林糧、林油、林畜、林菜、林菌、林藥供給能力。四是強化固碳增匯,建好用好人工林“綠色碳庫”。建議國家層面加快建立林業碳匯計量體系、速生優勢樹種碳匯方法學和林業碳匯交易規則等政策機制,推廣“以木代鋼”“以竹代塑”“生物質能代替化石能源”,更好落實固碳減排。
記者: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美麗中國,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山青水秀生態美”是廣西的金字招牌,如何當好保護廣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您有什么思考?
蔡中平:廣西山水交融、海陸相通,是我國南方極為特殊、極其重要的生態屏障。把廣西的秀美山川、大江大河保護好,既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政治任務,也是必須扛起來的歷史責任。為了持續擦亮“山青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當好保護廣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要加快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目前,在劉寧書記、藍天立主席的親自謀劃、指導、推動下,我們將國家公園創建作為林業“頭號”工程重點推進,西南巖溶國家公園正式納入國家公園空間布局。下一步,我們要加快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力爭到2030年初步建成西南巖溶國家公園。
二是要加強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重要生態廊道、生態敏感地區、重要江河流域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復。同時,強化監管、依法保護,嚴厲打擊破壞林草濕生態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大文章。
三是要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要堅持分類經營、分區施策,把生態林種到最需要種、最合適種的地方,商品林種到最能夠種、最應該種的地方,從“發展綠色”逐步走向“綠色發展”。同時,堅持科學種植、精品綠化,深挖城市找空添綠、鄉村“四旁”增綠、礦山復綠加綠等造林潛力,統籌好西江、漓江等沿海沿江重要區域生態修復和擴綠提質,讓魅力壯鄉越來越綠美、人民日子越過越紅火。
記者:“碳達峰”“碳中和”這個話題非常火,林農們想知道如何從“雙碳”工作中獲益,在綠水青山里富起來?他們想聽聽您的建議。
蔡中平:森林是陸地上最龐大的儲碳庫、最高效的吸碳器和最經濟的碳中和方式。依托森林經營發展現代林業產業是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直接途徑,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們正在聚力打造廣西萬億林業產業,為了讓廣大林農朋友守著綠水青山就一定能夠收獲金山銀山,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積極參與發展油茶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油茶產業講到了“兩個好”,即:“茶油是個好東西”、“種植油茶是促進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生態良好的一條好路子”,“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油茶種植后收益期長達30—50年,是增加收入的長線產業。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組織實施千萬畝油茶、千億元產值的“雙千”計劃,對種植油茶實施每畝2000元的補助,這是重大的政策紅利。我們廣西選育的香花油茶系列新品種,每畝測產達到了茶油100公斤以上的水平,到時候將真正實現“一畝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婦又蓋樓”。
二是積極參與國家儲備林建設。我區是國家儲備林建設規模最大、建設質量最好的省區,生產的木材占到全國的近一半。自治區黨委、政府正在大力推進實施國家儲備林“雙千”計劃,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全區國家儲備林貸款余額達到1000億元,新建國家儲備林1000萬畝,我們也正在整縣、整鄉、整村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探索實施“國家儲備林林票”等讓林農更加直接受益的政策機制,通過定期獲取林地租金及管護報酬、到期林木采伐收益分成以及碳匯交易等方式,一定能讓林農朋友的“錢袋子”鼓起來。
三是積極參與發展林下經濟。林下經濟生產周期短、見效快,是山區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特色產業。我區林下經濟發展基礎良好,廣大農民朋友最熟悉,也有積極性,是一條“以短養長”、不砍樹也能致富的好路子。建議廣大林農朋友把林下的空間利用起來,通過建立林業合作社搞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端穩林下經濟發展的“金飯碗”。
四是積極參與發展林業生態旅游。生態旅游及森林康養產業市場巨大、前景廣闊。建議林農朋友充分利用身邊的森林景觀資源,把“青山綠樹”“天然氧吧”用起來,把“森林人家”“林家樂”搞起來,把“砍樹”變成“看樹”,“賣山”變成“賣生態”,“賣木材”變成“賣景觀”,既保護綠水青山,又贏得“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