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一

4月4日,美國紐約,特朗普(中)進入曼哈頓刑事法院。圖/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2023年4月4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正式以被告身份出席紐約州地方法院非法封口費案件。美國建國近250年歷史上,總統即便丑聞纏身,但在任職或卸任以后都一直免于起訴。如今,特朗普打破了這一歷史慣例。
繼任總統將前任投入大牢的戲碼也要在“民主燈塔”美國上演嗎?前總統受審會否讓這個國家分裂,并讓政治清算成為總統換屆的常態?曾經是地球上最有權勢的人從此不再凌駕于法律之上?不管特朗普起訴案件的最終結局如何,這都將是載入美國政治歷史和司法歷史的一次重大事件。
4月3日,特朗普提前一天從佛羅里達州的住所海湖莊園抵達紐約。在特朗普大廈度過一晚后,他4月4日下午準時出現在紐約曼哈頓刑事法院,登記相關信息后被帶往法庭,全程沒有戴手銬。庭審期間,特朗普在大多數時間里都顯得沮喪且不安,大多數時間里都雙眼直視前方,偶爾將手肘架在桌子上。他還不時望向檢察官,并聽律師內切萊斯對他耳語。
兩個多小時的庭審結束以后,特朗普一行迅速離開了法庭,乘坐專機回到了海湖莊園。當天晚些時候,他就被起訴一事發表講話,稱“從未想到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美國”。
法庭上,曼哈頓地區檢察官布萊格宣布特朗普被訴34項偽造商業記錄的重罪,包括在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前后偽造商業記錄以對選民隱瞞負面信息和非法活動等。特朗普當庭對于封口費一事徹底否認,也否認偽造商業記錄等罪狀。
由于證據確鑿,特朗普在2016年大選前后的律師科恩已經因為13萬美元的艷星封口費鋃鐺入獄。以布萊格為首的曼哈頓檢方認為,特朗普團隊在勝選后將該筆款項以“法律費用”名義進行報銷的操作,已經涉嫌嚴重違反美國的選舉財務法和偽造商業記錄罪。雖然紐約州過往審理的封口費案以輕罪判罰為主,但是由于法庭認為特朗普涉嫌通過刻意做假賬隱瞞犯罪,所以他有重判的可能,各項罪狀疊加最高可被判136年刑期。
特朗普如今的麻煩遠不止34項指控這么簡單。全美各州和最高法院仍有多個針對他的重量級潛在指控。美國國會委員會對于2021年1月國會山騷亂案的調查、美國司法部對特朗普干涉佐治亞州2020年大選以及竊取美國機密等事件的潛在訴訟,都是高懸在特朗普頭頂的利劍,每一把都可能直刺他的“心臟”。
在近期發表的聲明中,特朗普將指控定性為“歷史上最高級別的政治迫害和選舉干預”。由于他的無罪申辯,案件已經正式進入審判階段。此外,由于美國繁瑣的司法制度,預計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真正對該案件進行審判。如果特朗普最終被判有罪,并將罪名與偽造商業記錄和濫用競選資金掛鉤,則最高可以判處4年監禁。但是,考慮特朗普的前總統身份,他即便被判有罪,也可能不用受到監禁。而且,特朗普即便在法律層面被定罪,也不會妨礙他繼續參加2024年大選,因為當前的美國法律并沒有限制被判有罪的人競選總統。特朗普甚至有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獄中行使職權的總統,盡管這在現實中是“小概率事件”。
為了防止特朗普的反對者和支持者們發生沖突,紐約特勤局的特工在庭審全程陪同著特朗普。紐約警方雖然沒有對法庭內外進行封鎖,但是已經加強了在曼哈頓下城區的警力,并準備了封鎖法院周邊道路的預案。
作為特朗普最堅定的支持者,共和黨參議員格林等人在開庭前就公開表示,開庭當日將前往紐約抗議。紐約青年共和黨俱樂部也稱,他們會在法院對面的公園進行抗議。撇開有罪判定的可能性不談,被起訴反而成為特朗普“甜蜜的煩惱”,因為他不但贏得了更高的選民支持率,而且獲得了共和黨黨內高層的齊聲支持,其聲譽出人意料地到達了卸任之后的頂點。
特朗普競選團隊在確認起訴之后就對外發布了募捐聲明,要求支持者們慷慨解囊,一起對抗民主黨和“暗黑政府”,對抗激進左派的“惡毒政治迫害”。募捐聲明發布24小時以內,他們就募得了400萬美元的競選經費。在民調中,特朗普一時間更是大幅領先最大的黨內競爭對手、佛州州長德桑蒂斯多達26個百分點,把所有競爭對手都甩在了后面。
在眾多為特朗普發聲的共和黨大佬中,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表現最為積極,他先是致函施壓拜登,要求盡快開展債務上限的談判,并應眾議院共和黨參議員要求附加了一個條件:政府要削減開支,進行監管改革。隨后,他又指責檢察官試圖干預總統大選,已經對美國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在兩年多前的國會山暴力沖突事件中與特朗普決裂的前副總統彭斯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出人意料的是德桑蒂斯,身為特朗普黨內初選的最大競爭對手,他也表現出了要與“司法不公”對抗到底的決心,明確表示不會同意將特朗普引渡到紐約受審。特朗普無疑是調動民意的高手,這一番操作下來,已經將自己描繪成了受害者,把當權者丑化成了施暴者,他甚至為這次審判創造了一個新詞語——巫師狩獵(Witch Hunt),來形容政府的過度作惡。這也迎合了美國民眾普遍存在的“大政府過度恐懼癥”,在道義上已經讓大部分共和黨民眾接受了他是“制度受害者”這一形象設定。
無論這起“艷星封口費”案件最終如何定案,都不會掩蓋特朗普想要在2024年卷土重來的政治野心。他已經多次表示,多大的訴訟案都不會影響他爭取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而隨著多項指控進入庭審階段,特朗普的支持者基本盤不僅沒有受到明顯沖擊,鐵桿支持者們反而更緊密團結在特朗普周邊。
近幾十年,特朗普面臨司法訴訟堪稱家常便飯,他一貫的戰術就是拖延。如果能將“艷星封口費”等案件拖延到2024年大選期間,可能對他反而更加有利。因為關注的人多了,特朗普就有各種方法把觀望者和左右搖擺者變成自己的支持者。因此,特朗普的律師團隊已經發話,可能設法要求法官追究大陪審團對他的指控缺乏證據、陪審員行為不當,或者借由指控檢方來進一步拖延時間。總之,特朗普律師團隊一定會利用所有的機會將案件復雜化,然后通過雙方的消耗戰,讓審理結果無法對特朗普的2024競選之路產生實質性影響。
考慮到該案將拖延很久,這次對前總統破天荒的第一次起訴,但還不至于動搖美國司法體系。不過,由于這次起訴是由紐約地方檢察官而不是司法部提出,自然就為全國各地檢察官自行追究總統罪責開了先例,后續是否會有跟風效應猶未可知。
既然潘多拉的魔盒已經打開,下一個飛出來的到底是什么樣的惡魔就不在當權者的掌控之中了。既然特朗普可以被反攻倒算,那失去權力的拜登也可能面臨同樣的命運,再下一任總統也可能逃不出這樣的輪回。如果總統候選人之間、前后任總統之間從相互指責攻擊變成反攻倒算,那華盛頓的政治圈將永無寧日。
特朗普被起訴的另一個重要影響是美國社會進一步被撕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月31日、4月1日連續進行的線上調查顯示,94%的民主黨人支持對特朗普起訴,其中71%的人表示強烈支持;另一邊的共和黨人中,則有79%的人反對,其中54%的人強烈反對。此外,93%的共和黨人認為對特朗普的起訴是出于政治目的,52%的獨立人士認為政治發揮了一定作用。在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的民意調查中,60%的受訪者不希望特朗普再次成為總統;但是在共和黨人中,卻有75%的人希望他再次當選。
美國政治兩極化的嚴重程度可見一斑,這種社會分裂的加速態勢已經讓不少學者擔心很快就會出現“兩個美國”的情況。從特朗普面對指控要誓死抗爭到底的態度可以看出,美國政治體系內部的矛盾,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解凍絕非易事。特朗普張揚的個性,只是讓美國政治生態的矛盾更加凸現,這種制度性內生矛盾并不會因為特朗普的到來而產生,也不會因為他的離去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