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旻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背景下,統籌好保障能源安全、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既是商業銀行的擔當責任,也是歷史性機遇。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要求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能源安全。
當前,全球能源體系正處于深度變革階段,能源清潔轉型也是大勢所趨。面臨化石能源燃料短缺現狀,美國、歐盟等主要經濟體均采取措施加大清潔能源支持力度,加快清潔能源技術研發,全球汽車工業也逐漸步入新能源時代。
為搶抓能源金融發展機遇,服務能源產業高質量轉型,商業銀行必須圍繞保障能源安全與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兩大任務,推動“雙碳”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作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興業銀行積極布局能源金融新賽道,發揮綠色銀行專業優勢,以“能源金融”賦能綠色發展,為助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保障能源安全貢獻了興業力量。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商業銀行作為綠色金融主力軍,應將自身發展與國家能源產業發展緊密融合。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我國步入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新階段,主要體現為:能源安全保障進入關鍵攻堅期、能源低碳轉型進入重要窗口期、現代能源產業進入創新升級期、能源普遍服務進入鞏固提升期。
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為“十四五”期間能源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也為金融服務能源產業綠色轉型提供了廣闊空間。在能源結構清潔轉型的總體藍圖下,興業銀行積極推動集團“全綠”轉型,循序漸進“綠化”資產負債表,凝聚集團內各業務條線、各子公司合力,實現綠色金融與能源產業等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客戶有機融合協同發展。
一是加快布局能源金融新賽道。去年以來,興業銀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出加快布局普惠金融、科創金融、能源金融、汽車金融、園區金融五大新賽道,在能源金融領域,從風光電產業和傳統能源低碳轉型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大力發展清潔與可再生能源,圍繞能源大省重點區域,服務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和產業轉型;另一方面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支持電力、煤炭清潔利用、民用清潔取暖以及煤層氣開發等領域,積極對接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助力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二是加強授信授權等資源配置。聚焦“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等重點領域,興業銀行不斷優化完善相關授權、授信、財務資源支持等政策,建立有效的綠色審批通道。2023年以來,進一步提升風電、光伏、水電的授信支持力度,按照集團“全綠”轉型的改革方向,建立綠色銀行建設全覆蓋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在經濟資本、貸款規模、風險資產、定價授權、轉移價格、專項費用配置方面給予綠色金融業務傾斜支持。
三是推動構建東西部協作機制。東西部協作對優化產業布局、確保能源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拓展戰略發展空間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西部地域廣闊、光照時間長,在風電光伏產業發展方面具有天然優勢。興業銀行建立健全對口支援、雙向交流等東西部協作機制,部署推動西部分行把握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機遇,加快綠色金融發展,助力將西部的土地資源、綠色能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經過全集團各條線、子公司的通力合作,興業銀行能源金融業務實現快速發展。2022年年末,我行清潔能源產業綠色貸款余額1325.71億元,較年初增長82.44%;西部風光大基地建設相關綠色金融融資余額1088億元,新增219億元。當年新投放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電站項目貸款399億元,服務西部風電光伏大基地項目155個。
黨的二十大要求,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能源安全。
在發展能源金融、服務綠色轉型過程中,興業銀行秉持“寓義于利”的綠色發展理念,發揮“商行+投行”優勢,以新能源發電項目和裝備制造重點企業為核心,延伸產業鏈金融服務。圍繞核心企業“產供銷用”全鏈條金融服務需求,打造產業鏈集群金融服務方案,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擦亮“綠色銀行”“財富銀行”和“投資銀行”三張名片。
在助力構建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方面,支持開展電力系統調峰改造、建設新能源配套儲能等等,推動大規模開發與高水平消納相結合。截至2022年末,在高效儲能設施、抽水蓄能電站等儲能產業的綠色貸款余額達20.82億元,清潔能源產業調峰項目綠色貸款余額達190.21億元,有力保障了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在支持傳統清潔能源產業方面,興業銀行加快布局天然氣產業鏈,支持重點區域內消費區域燃氣管網、儲運氣設施、熱電聯產等項目,服務煤改氣、燃氣老舊管網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設。比如,我行近年來落地的市場首單綠色權益出資型票據、全國首單碳資產轉型債券,為保證民生用氣供應貢獻了金融力量。
在支持能源清潔技術研發應用方面,加大新興領域項目支持力度,推動“技術流”變“現金流”,為科技型企業提供便捷金融服務。興業銀行積極探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領域,落地全行首單CCUS領域適用碳減排支持工具政策項目貸款;助力內蒙古自治區首個百萬機組超超臨界空冷機組發電工程建設,實現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滇池是是我國長江上游最大的淡水湖,為推動滇池污染治理、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保護屏障,興業銀行為昆明滇投提供多元金融支持,助力滇池水質及周邊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作為國內綠色金融領域的先行者,興業銀行積極踐行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始終將助力能源安全保障、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融入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與11個省區簽署綠金戰略合作協議,并為服務綠金改革創新試驗區、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全國和區域碳市場提供“融資+融智”支持。
將服務碳市場作為促進能源清潔轉型的重要窗口。在全國碳市場啟動后,興業銀行與全國碳交易登記結算平臺、碳交易平臺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協同推進全國碳交易結算系統對接、聯調測試。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期結束時,首批電力行業重點控排企業中已有超過20%的企業選擇在興業銀行開戶。
將碳金融產品創新作為鼓勵企業減排的重要機制。國際經驗表明,成熟的碳市場離不開金融支持。興業銀行積極強化碳市場基礎金融服務,構建“碳權+碳匯”為核心的碳金融產品體系,截至2022年末,落地全國碳配額質押融資業務 4.60億元,質押配額達 629.40 萬噸,落地碳減排、碳足跡等掛鉤貸款 25.32 億元,通過創新為新能源產業提供低成本融資,鼓勵用能企業實現節能減排,引導經濟社會向低碳轉型。
將專業支持作為搶抓能源金融新賽道的重要基礎。近期,興業銀行開展綠色金融支持建筑、交通、制造業等領域低碳轉型路徑及業務機遇研究,引導全行有序開展金融支持經濟低碳轉型發展。2022年9月,我行成立興業碳金融研究院,重點開展綠色金融、氣候變化與環境經濟學、能源與產業低碳轉型方面研究,服務低碳產業發展。
為助力能源結構清潔轉型、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未來,興業銀行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布局能源金融新賽道,加大力度服務我國現代能源體系建設,通過碳減排掛鉤、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種產品和服務形式,支持和促進更多企業綠色轉型,以實際行動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為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增添金融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