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語文,讓精神更明亮
作者:曹建明
出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
ISBN:9787576015102
定價:42元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中職人才培養理念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在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新課改背景下,中職教育也在不斷更新和完善。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語文,讓精神更明亮》一書,是上海語文名師曹建明對其“明亮語文”教學觀的系統闡釋。該書通過閱讀與表達的結合、課內與課外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致力于讓學生從語文學科中獲取自我閱讀、自我思考的高階能力,并獲得審美意識和文化素養的全面提升。書中的理念和做法亦可為改革與創新中職語文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具體而言,大致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教出文章特質,促進語言建構。作者鮮明地提出“明亮語文”教學觀,其中特別強調,“語言是語文教學的根,一切從語言出發,才會走向詩和遠方,才能彰顯語文的本色”;并且建議“教師要善于鉆研文章,發現文章的‘個性特質,并依此設計教學活動”,從而令學生“會學、能學、樂學”,實現“明確地學習,有效地學習,有素養地學習”。論及具體的教學策略,作者指出,對語言的品味和賞析是在特定語境下對文本所蘊含的情感、思想的深層次剖析,也是學生語言建構的重要環節。據此,中職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也需要“一切從語言出發”“教出文章的特質”,通過對字詞句篇的品味、感悟和思辨,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深層涵義,并建構自己的表達風格和語言體系。
第二,鼓勵質疑問難,促進思維發展。核心素養導向下的中職語文教學,不僅要重視語言的建構與運用,還要注重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啟發式教學、探究式教學,被認為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有效手段。作者在書中以其獨到的“明亮語文”的互動觀,建議教師為學生鋪設一條“質疑問難”的學習之路。一方面,要將“教室”變成“問室”,給學生以大膽質疑、用心論證、相互辯論的空間;另一方面,要讓“問室”成為“學室”,引導學生善于質疑問難,善于思辨探究,善于“自問自答”。由此實現由教師“引動”到學生“能動、主動、自動”的高質量的“生動”課堂。
第三,抓住文本之“心”,提升審美鑒賞。核心素養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對審美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學生不僅要通過閱讀材料理解文章的觀點、體悟文章的情感,還要能準確表達自己對審美的分析、體驗和感受。但在實際教學中,中職語文教師往往偏重技法講解而忽視審美的培育。作者指出,每一個文本都是作者之“心”的呈現,有著獨特的“美”“巧”和“細”。在閱讀理解過程中,教師應巧妙地引導學生發現文本之美、讀出作者之心、探尋構思之巧、品味文本之細;同時,指導學生將其合理運用于自己的表達之中,結合生活之美、人物之美、思想之美,創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
學習語文,本就是一場審美之旅。因此,核心素養導向下的中職語文教學,不僅要專注于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的提升,更要關注學生思維與審美的培育,同時也應注重情感體驗和人文關懷,努力培養學生成長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優秀人才。綜上,《語文,讓精神更明亮》一書從閱讀教學、文本研究、寫作教學、課堂互動、教師發展等多個方面為中職語文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
(張家口市職業教育研究室 李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