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京

活動背景
習總書記在 2018 年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2022年9月,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
四年級學生性格活潑,有強烈的好奇心,也具備一定的生活技能和動手能力,但大部分學生把勞動等同于打掃衛生等簡單的技能訓練,在勞動創新方面的體驗較少。因此,本節班會課結合學生實際,從“繩結”這種傳統勞動文化入手,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去感受勞動的價值和快樂,培養勞動創新精神。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和學習繩結,拓寬對勞動形式的了解,深入理解勞動的內涵和價值,明白勞動最美麗、勞動需要智慧和創造的道理。
2.情感目標:感受勞動需要堅持不懈、不斷嘗試和發展創新等品質,體驗勞動所帶來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從而能夠主動勞動、熱愛勞動。
3.行為目標:認識到勞動的豐富性和生活化,并能學以致用,主動在今后的勞動中用小繩結去創造、美化生活,養成“慧”勞動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 教師:準備PPT、紅繩、福字小掛件、個人勞動檔案卡。提前分組,擺好桌椅和體驗活動中所需物品。
2. 學生:資源小組準備“你來比劃我來猜”的題目;調查小組提前觀察平日里同學們系鞋帶的情況并做好記錄;道具小組準備黑色水筆和水彩筆。
活動過程
環節一 聯系生活,話說勞動
1.嗨,我來啦
(1)快閃導入:認識新朋友
通過一段快閃視頻,教師展示一位新朋友在學校擦桌子、在家里掃地等照片,并介紹新朋友。
師:你們喜歡這位新朋友嗎?能說說對他的第一印象嗎?
生:他很講衛生/他應該很喜歡勞動/他是個居家小能手……
師:老師抓到了一個關鍵詞:勞動。
(2)頭腦風暴:我的勞動體驗
師:你們平時也勞動嗎?讓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勞動體驗是什么呢?
生:我自己洗襪子/我會幫同學一起打掃衛生/我周末會幫媽媽做早飯……
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他人的事情幫著做,老師要給你們點個贊!那在這個勞動的過程中你們都有什么感受呢?
生1:我覺得很快樂,還能得到表揚。
生2:有一次我們全班大掃除,大家都干得很起勁,最后看著干凈整潔的教室很有成就感。
生3:我覺得勞動其實挺累的,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腰酸背痛,我想以后多幫助爸爸媽媽。
【設計意圖】 快閃的形式能立刻吸引學生的目光,迅速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有趣的圖片和炫酷的呈現形式能讓學生很快記住里面的內容,引出勞動的話題。頭腦風暴給學生提供了分享的空間,也能夠為后續的活動做好氛圍和內容鋪墊。
2.呀,是鞋帶呀
(1)情景劇場猜猜猜:樂樂怎么了
師:(播放摔倒的聲音)樂樂怎么了?
生:可能是看到了讓人驚訝的事情/可能是撞到人了/可能摔倒了……
師:(出示圖片)樂樂為什么會摔倒呢?誰能猜猜看?
生:他的鞋帶散了/他踩到鞋帶了/他不會系鞋帶……
師:那你們會系鞋帶嗎?誰能到臺前來做個示范?(請兩位同學上臺示范)
師:他們倆誰系得好呢?為什么?
生:這位。因為他的鞋帶系得非常牢固。不容易散。
師:系鞋帶也是有訣竅的,誰能與我們分享?
學生分享系鞋帶的訣竅。
(2)好奇按鈕開開開:愛打結的多多
教師帶領學生點開好奇按鈕,觀看視頻,揭曉樂樂摔倒的原因。學生通過看視頻,發現是愛打結的多多妹妹把樂樂的鞋帶打結了。
【設計意圖】在趣味劇場中,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找答案,引出鞋帶的話題,并示范正確的系鞋帶方式。由此,將本課主角“繩結”引出。好奇按鈕的呈現形式能直擊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層層遞進,自然有序。
環節二 嘗試打結,體驗勞動
1.小繩結,真有趣
(1)小課堂講講講:有趣的平結
觀看多妹小講堂,學習平結的名字和打法。
師:現在你們對平結有什么了解呢?
生1:平結一般連接的是一樣粗細和材質的繩索。
生2:我們平時編手鏈打的結就是一種平結。
生3:如果系不緊,容易松開。
師:你們能打出一個平結嗎?想試試嗎?
學生回憶打平結的步驟,拿起桌上的繩子,進行平結打結初體驗。
(2)小巧手試試試:打結初嘗試
師:在剛剛打結的過程中,你們有什么感受呢?
生1:看似很容易,但做起來還是有點困難。
生2:一開始覺得自己做得不好,打結了才發現自己能做好,幸好剛剛嘗試了。
生3:要掌握方法。第二次纏繞的方向要和第一次相反,這樣打出來的繩結才牢固。
師:你們說到了親身嘗試、堅持不懈、互幫互助、不怕失敗、掌握方法等關鍵詞,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勞動品質。
【設計意圖】通過知識講堂認識平結,引導學生嘗試打結、分享感受,是一種效果較好的體驗式和發現式學習。
2.小繩結,真神奇
(1)你來比劃我來猜
師:在生活中,能見到哪些常見的繩結呢?
生:鞋帶/紅領巾/縫好衣服要打結/醫生系繃帶/
外賣塑料袋……
師:那他們都是一種結嗎?接下來,我們玩一個游戲,去認識生活中的多樣繩結吧。
學生兩兩合作,一個人比劃,另一個人猜出繩結的名字或者描述相應的功能。教師巡視,邀請表演得比較逼真的學生到講臺前比劃,其他人進行猜測。
師:小繩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
生1: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生2:像蝴蝶結這樣的繩結,增添了許多美。
(2)繩結的“前世今生”
觀看視頻,了解小繩結的產生和發展歷史。教師就剛剛視頻中的內容進行提問,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搶答,答對的學生能獲得一個“福”字掛墜,用于最后的打吊墜結環節。
師:看過這個視頻后,你們有什么感悟呢?
生1:勞動需要智慧。
生2:勞動需要不斷地創新和發展。
師:你們很有想法。勞動,能創造財富,也能帶給我們很多驚喜。生活中,你們有見過比較特別的繩結嗎?
生1:大家肯定都見過如意結,它代表平安祥和、吉祥如意。
生2:我在爬山的時候學會了打中間結,非常安全,不怕松開,而且想解開它也很容易。
師:這些繩結,不僅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而且有的還蘊含美好的寓意。你們知道蝴蝶結名字的由
來嗎?
生1:因為它的造型像一只美麗的蝴蝶。
生2 :“蝴”的發音與“福”接近,表示好運就要來了!
【設計意圖】“你來比劃我來猜”的游戲充滿趣味,能夠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通過小視頻進行學習和搶答,對繩結背后所蘊含的勞動人民的精神品質和勞動智慧進行總結和提煉,將勞動貫穿整節課堂。
環節三 我會勞動,我“慧”勞動
1.小小禮物表心意
播放多多的計劃:在進行繩結的學習后,我才知道繩結原來有這么多的種類和用途。以前媽媽過生日,我都是幫助她做些家務。今年,我打算給媽媽用繩結編個吊墜結。
師:你們覺得多多的計劃怎么樣?
生:特別好,吊墜結不僅可以掛吊墜,還可以掛鑰匙,他媽媽一定會喜歡的。
師:我有兩種吊墜結的編法,你們想學嗎?(播放視頻)
學生選擇其中一種方式進行嘗試,然后與伙伴對比、討論。
師:(隨機挑選幾個吊墜結)在編吊墜結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1:一開始我覺得很容易,充滿期待,但后來怎么都不成功,沒想到會這么難。
生2:我看了一遍之后掌握了訣竅,很快編好,還幫助了同學呢。
生3:我自己創編了一個,雖然樣式不同,但感覺也挺好看的。
師:你們說得太好了!勞動是一種快樂,是一種創造,需要智慧,需要毅力,也需要合作。
2.點滴記錄促勞動
師:接下來,請拿出你的個人勞動檔案卡,寫下今天學習到的勞動知識并寫下勞動感悟。
學生分享個人勞動感悟。
師:今后,你有什么勞動計劃呢?現在,請你們列一列。
學生列下自己的勞動計劃,在小組內分享。小組推選出最具有創意、操作性最強的計劃,在全班分享。
總結:中華民族是勤于勞動、善于創造的民族。勞動,讓我們擁有了歷史的輝煌和今天的成就,勞動也因智慧而創造了更多的美。同學們,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中發現勞動的智慧,做“慧”勞動的新時代好少年!
【設計意圖】通過為媽媽編吊墜結的體驗,引導學生領悟到勞動是快樂、是分享,是一種情感聯系。個人勞動檔案卡作為學習過程的見證和勞動結果的記錄,既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和目的,也能梳理勞動的過程,是勞動可視化的一個重要載體,能更好地形成系列主題。
拓展延伸
1.一個星期后,班級舉行“我為爸爸系領帶”視頻征集活動,并進行投票。
2.舉辦“這樣的衛衣,你愛了嗎”衛衣花式創意繩結作品制作展,在作品旁同時貼上個人的“小小勞動記錄卡”。
3.在“小繩結”系列活動之后,與父母一起制定個人勞動計劃,并進行相應的主題展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