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推薦:
繼去年“出圈”之后,今年“村BA”更火了,火到了全國,火上了熱搜。“村BA”“鄉村生活綜藝”以及各地“網紅村歌”的火爆,引發的是大家對“有風的地方”的向往,激發的是來自鄉愁的同頻共振。在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宏觀背景之下,神州大地上一幅幅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本刊特別策劃專題報道,立體呈現鄉村振興帶來的欣欣向榮景象。
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臺盤村舉辦的貴州省第一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總決賽,在3天時間內,用4場比賽,實現了現場觀看超10萬人次,全網關注量近5億人次的現象級傳播。這項被網友稱為“村BA” 的賽事,其蘊含的純粹性無疑更符合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
“籃球+鄉村”
“村BA”兩次引發了現象級傳播。第一次是去年夏天,經過短視頻的傳播火爆全網,盡管體育設施等硬件并不豪華,但觀眾的熱情和場上球員的激情依然打動了不少人。第二次就是今年3月,“村BA”決賽獲得了全網近5億人次的關注。
貴州省體育局群體處處長靖琦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多次表示,籃球賽火熱圈粉的原因在于貴州全民健身理念“根深”,體育公共設施“干壯”,比賽也自然“花繁葉茂”。記者注意到,所謂“根深”,在于貴州省濃厚和悠久的體育氛圍;“枝干壯”指的是基礎體育設施建設。靖琦偉表示,“十三五”時期,貴州省已完成行政村和鄉鎮的體育設施的全覆蓋,建設了標準、規范的籃球場,為聯賽的舉辦提供了基礎。
“村BA”之所以倍受關注,很大一個原因是這項聯賽相比其他聯賽而言,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村BA接地氣,包容性更強,沒有職業球員,也沒有運動員籠罩的商業氣息,更加注重趣味性、娛樂性、大眾性。‘村BA的流量密碼是‘籃球+鄉村的概念,通過將體育和鄉村特色、鄉村民眾相融合,再加上短視頻新媒體的主動轉發和創意宣傳,所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球迷和外界關注,收獲了流量,也宣傳了鄉村特色文化。”某智慧農業平臺聯合創始人張曉兵認為。
鄉村振興的體育答卷
體育搭臺,文旅融合,經濟唱戲。“村BA”的火熱,已然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在“以賽促健、以賽促文、以賽促旅、以賽促產、以賽促消、以賽促興”的辦賽理念下,鞏固了體育帶動鄉村振興的成功。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賽事期間,部分用戶甚至從外省乘坐高鐵或打“飛的”前往觀賽。3月25日至26日,黔東南旅游搜索熱度上漲276%,當地景區、用車等訂單量也大幅上漲,其中景區上漲143%,用車上漲超三成。“村BA”舉辦期間,適逢黔東南的賞花季節,賽事也為春季賞花經濟添了一把火。
同程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貴州“村BA”因為接地氣的比賽風格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較高討論度。今年隨著旅游的恢復,比賽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往。近年來,體育觀賽游已經成為年輕人最關注的出游主題之一,像貴州“村BA”這樣融合地方文化又獨具特色的比賽項目受到了年輕游客的喜愛。這些游客在觀賽之余,往往還會安排目的地周邊的旅游行程,更深入地體驗當地文化,帶動了當地旅游消費。
“村BA”已然為臺盤村鄉村振興裝上體育文化振興的“核引擎”。記者了解到,自去年“村BA”“出圈”后,為擴大賽事影響力和提升觀賽體驗,臺江縣臺盤村啟動了“村BA”球場改擴建項目,新增了媒體接待采訪室、會客休息間、運動員更衣休息間、公共衛生間等設施,并對停車場進行了拓寬,觀眾座席也從一萬多增加到兩萬多。此外,臺盤村圍繞“體育+”大力推進農業品牌建設、農文體旅融合發展,增強產業發展后勁。如搶抓“村BA”機遇,推介臺江“鯉吻香米”、稻花魚、鱘魚、西紅柿汁等農特產品,瞄準籃球運動發展籃球相關產品銷售等。
2022年,由農業農村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十四五”農民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發展農民體育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的重要任務”。張曉兵認為,鄉村體育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可以注入新的活力和文化內涵,形成新的消費習慣模式和營銷效應。他建議,各地方多規劃和建設鄉村體育設施,多提供鄉村群眾健康娛樂的場所和平臺,為鄉村營造出新的體育和文化氛圍;同時為鄉村體育項目提供盡可能多的政策和活動資源、宣傳支持,推動其健康有序發展,并形成對外宣傳和推廣的品牌效應。
(摘自《中國經營報》劉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