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韻石

近日,山東小彭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小彭新能源”)因擅自生產、銷售與“小鵬汽車”商標類似的低速電動車(老年代步車),向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小鵬公司”)致歉,汽車企業知識產權受侵犯事件再次引發關注。
車企設計抄襲多發
致歉聲明顯示,小彭新能源注冊前,小鵬公司及其關聯公司經營的“小鵬汽車”品牌以及第28547882號、第28600186號等商標在電動汽車領域已經具有極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然而,小彭新能源在明知“小鵬汽車”品牌以及相關商標知名度的情況下,擅自在本公司生產、銷售的低速電動汽車上使用與廣州小鵬公司上述商標完全相同以及高度近似的侵權標識。
此外,小彭新能源還將相關侵權標識使用在生產車間、辦公室、車輛生產合格證、產品說明書、生產廠房外墻、展會上。同時,小彭新能源將“小彭”作為企業字號登記注冊并在生產、銷售、展會中使用,并將小彭新能源生產的各款車型均命名為“小彭汽車”。
這些年,主流車企遭遇老年代步車抄襲外形設計事件頻發,但對于當時的汽油車來說,與之形似的老年代步車并不會對其構成競爭關系。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純電老年代步車已經對小微新能源車型產生了影響。
御行汽車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旭光4月3日接受《法人》記者采訪時說:“低速電動車被劃分為A00級,在一般情況下,最高時速也可以達到100公里,搭載三元鋰電池或磷酸鐵鋰電池,續航里程大約在100公里至150公里之間。”
其實,設計侵權事件不僅發生在老年代步車企業與汽車企業間,汽車企業之間也存在設計糾紛。今年2月27日,重慶百君律師事務所受長安汽車委托,向吉利汽車發律師函稱,吉利“銀河之光”原型車存在大量與長安汽車概念車、量產車型雷同之處,涉嫌侵犯長安汽車知識產權。
對此,吉利汽車集團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吉利銀河之光為吉利原創設計,完全不存在抄襲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吉利銀河之光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構正向設計開發,在設計上延承了吉利獨特的“漣漪美學”,有著獨立且完整的設計理念體系。
4月3日,記者采訪了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部主任王桂香。她表示,目前外觀設計專利權采用形式審查制度,即對申請手續、文件、格式等事項進行審查,也稱初步審查。由于這類專利申請量較大,且創新性較小,因此外觀設計專利只要企業申請基本都能下發證書。對于是否侵犯他人權利、是否與他人既有專利抵觸,要等對方提起訴訟或者提起專利無效時,才會進行實質審查。
針對汽車外觀設計專利,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法務部也曾給出建議:“認定被訴產品是否構成外觀設計專利侵權,一般須遵循整體觀察、要部判斷的原則,首先確定該汽車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范圍;其次,應將汽車外觀設計專利與被訴侵權專利進行比對,判斷被訴侵權專利與該汽車外觀設計專利是否屬于同類產品。換言之,只有當二者屬于相同或相似種類產品,且在視覺效果上具備相似性時,法院才能認定其構成外觀設計專利侵權。企業只有在這些過程中充分調查取證,才能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汽車商業秘密泄露存隱患
隨著我國汽車市場不斷擴大,汽車商業秘密泄露事件也時有發生。
近日,小米汽車設計文件泄露事件有了結果,小米集團根據《保密協議》,要求北京某模塑公司100萬元經濟賠償,并對泄密人員進行嚴肅處理,也要求供應商全面提升保密措施。小米汽車目前還在進行外觀設計階段并沒有上市,但其前后保險杠的設計圖被下游供應商泄露也說明其自身管理存在問題。
4月4日,記者采訪了商業秘密保護專家孫佳恩。“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經營信息等商業信息。侵犯企業商業秘密的高危風險,主要在于研發成果泄密、技術信息泄密、競爭對手竊密、經濟間諜竊密、圖紙模具克隆、采購供應被侵、銷售訂單飛單、核心信息披露、惡意跳槽侵權、電子數據泄露等行為。”孫佳恩說。
2018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侵害商業秘密”為由,將威馬汽車告上法庭。歷時4年,2022年12月26日,此案一審判決公布,威馬面臨700萬元賠償,其中包括經濟損失500萬元和為制止侵權的各項花費200萬元。此外,威馬要停止使用用于EX5車型上的5個汽車零部件圖紙,因為這5個圖紙相關信息均屬于吉利。

孫佳恩告訴記者:“就傳統汽車產品而言,它的動力系統、技術參數、設計、圖紙、工藝、流程、技術訣竅、技術參數、專有技術、模具、壓鑄、涉密零部件、涉密生產等信息,屬于核心秘密。而隨著汽車智能網聯時代來臨,除上述內容外,汽車數據信息成為各車企重要商業秘密,包括汽車自身的源代碼、計算機程序、算法、算力、電子數據以及客戶信息、合同及其內容、履行情況、營銷方案、人力資源、數據、涉密文檔等信息。一旦數據泄露,將會對車企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
2017年7月,網絡安全公司UpGuard安全研究員透露,包括通用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福特、特斯拉、豐田、蒂森克虜伯、大眾等在內的100多家車企,其機密數據在Level One Robotics的公共服務器上曝光。2022年12月,蔚來汽車遭不法人員盜取2.28萬條蔚來員工信息及39.9萬條用戶身份信息,并以數據泄露為由遭勒索225萬美元等額比特幣。
知識產權是重要無形資產
“商業秘密是知識產權的常見客體之一,也是重要的、存在最廣泛的知識產權客體。”王桂香告訴記者,一個企業可能沒有專利,但一定會有商業秘密。就技術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而言,如果把專利比作冰山露在水面上的部分,商業秘密則是隱藏在水面下的部分,數量更為龐大。
近年來,隨著產業升級、技術發展,包括發展模式轉變,對于智力活動成果的需求越來越大,知識產權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知識產權保護相關問題,也日益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知識產權保護頂層設計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強。2021年,中共中央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明確要求完善保護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目前,我國知識產權專門法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等。

“雖然國家在大力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但部分企業對于保護自身知識產權還不夠重視,還有很多企業不懂得如何保護。”王桂香說,以部分高新技術企業為例,目前還處于摸索與進步階段,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企業管理層更加重視生產經營、資產使用等方面保護及管理,而忽視關系到企業發展的知識產權管理。另外,由于沒有對其知識產權等智力成果提供及時有效的保護手段,導致知識產權所有權被侵犯,最終出現權屬爭議的情況。
對于如何提高企業自身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王桂香建議:首先,提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企業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其次,建立并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包括制度和業務流程、規范;最后,成立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由具有相應經驗的專業人士規劃和推進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就企業來講,知識產權是企業的重要無形資產,對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對自身生產經營能力和競爭力進行保護,倘若保護力度不足,必然會影響企業發展與生存。”
(責編 白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