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翼
(三門峽市陜州區農業農村局, 三門峽 472100)
三門峽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區,溪水資源豐富,適合開發冷水性虹鱒魚養殖, 采用微流水養殖模式養殖成活率高,水產品品質好,深受消費者青睞。 虹鱒魚苗的培育是開展成魚養殖的關鍵, 我們選擇陜州區北灣生態園養殖基地作為虹鱒苗種孵化培育基地進行養殖試驗,2022年11月29日引進虹鱒發眼卵3萬粒,進行孵化和苗種培育,經陜州區漁政管理站水產科技特派員技術指導,2023年4月底平均規格達到10~11 cm,取得了良好養殖效果,現將虹鱒魚卵孵化及苗種培育技術總結如下:
陜州區北灣生態園養殖基地具有完善的苗種培育設施,良好的山泉水資源,交通便利,管理方便。
養殖基地水源為山泉水,水量充沛,水質清澈,無污染,符合《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標準》。 基地先收集水源至蓄水池沉淀雜質與曝氣增氧, 然后根據生產需要調解水量進入孵化槽及苗種培育池。 孵化水槽為長方形玻璃鋼材質,長2.5 m,寬0.4 m,高0.4 m,定制孵化網箱5個,長、寬、高各為0.38 m,用于盛放魚卵。 苗種培育池采用圓形玻璃鋼材質, 直徑3 m,高0.5 m,進水和排水系統獨立。 基地安裝1臺3 kW增氧泵,每個苗種培育池獨立供氧。
孵化、 養殖車間水源采用三次過濾一次沉淀管理,一次過濾采用鐵質4 cm2格柵,用于水源處攔截雜草、樹枝等大塊雜物;一次沉淀,沉淀池為“己”字形容量15 m3,二次過濾采用0.25 cm2塑料格柵,用于沉淀池攔截水草及野雜魚; 三次過濾采用60目尼龍網袋, 用于攔截野雜魚魚卵及小型水生昆蟲進入孵化池及養殖池。
在魚卵、魚苗放養前一個星期,做好水池、手抄網、水質濾網,防逃網、海綿、鑷子、管件的清洗消毒,采用3 mg/L的二氧化氯潑灑浸泡消毒。
魚卵從外地購買。 魚卵的運輸, 采用特制泡沫盒,加冰保溫,干法運輸。 魚卵到達基地后,由于長途運輸,箱子內魚卵溫度10℃與孵化槽水溫13.5℃存在差異,采用灑水平衡溫差,經測量溫度基本一致的情況下(溫差不大于±0.5℃),將魚卵放置孵化網箱,為保證每箱投放均勻,用燒杯定量,每杯3800粒,每箱投放約6000粒。
發眼卵為橘紅色,卵徑3~5 mm,仔細觀察隱約可見淡黑色小點, 個別能夠看到魚體的蠕動, 無死卵、 破卵。 發眼卵入水孵化后, 保持水位低于網箱10 cm,每隔1 h用刷子清洗水質濾網及網箱網片,防止漫水跑魚;每天早晚各一次用雞毛和鑷子配合,挑出發白死卵,防止水質污染影響孵化。
經過6 d孵化,出苗率達到約60%,即可開始飼料馴化準備工作,采用北歐瑪虹鱒V2號幼魚飼料3 kg,經過粉碎過篩80目篩網備用,12月6日魚卵孵化出苗成功。 此時出苗虹鱒均沉在水底,游動能力弱,以吸收卵黃營養為主。 至12月18日,期間部分魚苗開始上浮開口。 經飼料馴化試驗,即每隔3h飼料取量約2 g,均勻撒至水面,仔細觀察上浮魚苗的攝食反應,當上浮開口魚苗約80%,每隔3 h取量5 g,均勻撒至水面,維持該投喂量10 d, 此后采用粉碎料配合虹鱒幼魚V00號料,按照7:3,5:5,3:7比例,每隔10 d調料一次,每次增加2 g,投喂時仔細觀察魚苗攝食情況,實時做好調整。
第一次分池;當魚苗期開口率達到100%,再經歷30d左右的孵化箱養殖,待飼料調整完畢,根據魚苗的密度狀況,適時進行轉池飼養,轉池前、后各減少投喂一次, 一個孵化箱對應一個魚池約6000尾魚苗,調整投喂虹鱒幼魚V0號飼料,投喂間隔4 h。
第二次分池:虹鱒魚苗經30 d培育,魚苗體長達到5~7 cm,每個魚池約3000尾魚苗,調整投喂虹鱒幼魚V1號飼料,投喂間隔6 h。
第三次分池:虹鱒魚苗經30 d培育,魚苗體長達到10~11 cm,每個魚池約1500尾魚苗,調整投喂虹鱒幼魚V2號飼料,投喂間隔每次8 h。 此時可轉至室外大池飼養。
虹鱒苗種經投飼馴化成功后, 即可轉入正常養殖生產。 苗種投飼量按照不超體重的5%計算,1月4日經抽檢895.2 g共計2122尾,規格0.421 g/尾;1月15日抽檢692 g共計806尾,每尾約0.858 g。 投飼量根據單月抽檢狀況調整,每月月中增加調整一次,在總投飼量的基礎上,增加1/5量。
主要為魚卵到達基地后,采用400IU青霉素鉀溶于20 L水中,灑水平衡溫差過程中用于殺菌消毒。
因虹鱒魚苗耗氧量大的特性, 杜絕停水體外消殺,主要以內服藥餌預防為主,采用保肝利膽,添加多種維生素、大蒜素等提升魚體自身抗力。
5.1.1 溶氧控制。 虹鱒發眼卵孵化過程中,對溶解氧要求較高,即使短暫停水,也會因魚卵過于密集造成缺氧窒息死亡,因此孵化期間必須保證流水供給,孵化期間水中溶氧≥5 mg/L以上。
5.1.2 水溫控制。 虹鱒發眼卵孵化的最適水溫一般為9℃,因此水溫應控制在9℃(±2℃),但因地制宜,通過長期觀察,基地用水在孵化期間內,維持在13.5℃(±0.5℃)的恒溫區間,保障了孵化水溫的穩定,也獲得了理想的孵化率,孵化期間死亡3468粒,孵化成活率88.4%。
5.1.3 水質控制。 發眼卵孵化期采用流水孵化,但孵化卵膜及死卵會污染水質,因此孵化期間,定時通過刷洗網片,挑揀死卵,可防止水質污染引起疾病。
5.1.4 光照控制,發眼卵對光照的抵抗力較弱,長時光照會導致死卵, 因此在孵化過程中盡可避免強光直射。
虹鱒魚苗培育過程中,魚種對溶氧、水溫、飼料等要求較高,魚苗培育期間注意以下事項。
5.2.1 保障充足的流水供給,溶解氧≥5 mg/L以上。
5.2.2 保障較為恒定的水溫。 基地室內水溫可保持在13~14℃, 室外水溫根據季節不同水溫浮動在3℃以內。
5.2.3 保障定期藥餌預防。 根據養殖生產規劃,間隔15 d/用藥1次,連續3 d,開展藥餌投喂,用于增強魚體自身的疾病抵抗力。
虹鱒魚養殖需要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優質飼料,選擇優質飼料品牌, 穩定飼料供給, 適時調控投飼量,是苗種健康培育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