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順義是中國“第一國門”首都國際機場所在地,是首都重點建設的5個平原新城之一。順義區積極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堅決貫徹落實“平原新城看順義”和“在‘兩區建設、高端制造、新城發展三個方面走在全市前列”的目標要求,信心百倍促發展,全力以赴穩增長,大力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第三代半導體、航空航天三大創新產業集群,努力推動“兩區”建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著力打造高品質現代新城,創建港產城融合典范,不斷繪就首都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的順義畫卷。
[關鍵詞] 國門;? 平原新城;? “兩區”建設;? 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 D616?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0529-1445(2023)11-0063-03
順義是中國“第一國門”首都國際機場所在地、首都重點建設的平原新城、中心城區適宜功能產業人口的重要承接地。近年來,順義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緊緊圍繞“平原新城看順義”和“在‘兩區建設、高端制造、新城發展三個方面走在全市前列”的目標要求,加快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擔當責任使命,全力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
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積極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全面服務國家和首都工作大局。
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服務首都政治中心功能建設。首都國際機場是首都政治中心功能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順義區委牢固樹立“第一國門”意識,全力保障首都機場周邊安全穩定,在機場周邊持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拆除周邊違建庫房101萬平方米,完成周邊3個村棚改,啟動櫻花園小區房屋產權置換項目,實現10800人搬離飛機噪聲影響區域,保障首都機場安全運營。服務首都文化中心功能建設。編制大運河(潮白河)文化帶發展規劃,積極保護傳承安樂古城、張堪農耕文化等“一道三城”歷史文化,潮白河森林公園、潮白河部分河段游船通航等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服務首都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加強首都重大國際交往設施建設,新國展二期于2021年開工,預計2024年投入使用,新國展三期居住和商業項目進展順利,將打造北京國際會展商務區(EBD)。積極服務首都機場“再造國門”計劃,助力建設世界級航空樞紐。深入推進首都國際人才社區建設第一批試點任務,正式獲批首都國際人才社區建設第二批試點項目,圓滿完成三屆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及創業大賽的服務保障工作,加快推進“海創城”規劃建設。服務首都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功能建設。順義被市委確定為創新產業集群示范區,成為首都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承載區。近年來,順義區加快創新產業集群示范區建設,積極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截至目前,示范區集聚國家重點實驗室1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900多家、專精特新企業311家。
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推進疏整促專項行動,近5年來,累計完成135項疏整促任務,整體進度始終位居全市前列。疏解提升商品交易市場2個,退出一般制造業企業120家,保持禁限項目零準入,拆違“創無”持續發力,治理違法建設、騰退土地、治理類圖斑3項任務在全市6個創建區中均排名第一。主動服務北京新“兩翼”發展,鼓勵區屬國企積極參與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開發建設。主動融入“北三縣”發展,加強與河北接壤的檢查站聯防聯控。高質量完成京冀對口幫扶任務,助力張家口市沽源縣和萬全區實現脫貧摘帽。
堅持穩中求進,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打造首都經濟發展增長極。順義歷來是北京的產業大區,經濟總量穩居全市前列,始終努力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全力穩增長。加強經濟運行分析調度,加大投資調度力度,開展“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調研,切實提高全區抓產業發展的意識和能力。2023年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36.7億元,同比增長6.8%,高于全市1.3個百分點;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6.36億元,同比增長0.3%,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回升、明顯好轉態勢。大力發展重點產業。堅持“3+4+1”的產業發展格局,1形成了臨空經濟、高端制造、產業金融三大支柱產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在臨空經濟方面,聚集了全市2/3以上的400余家航空關聯企業,形成航空服務領域千億級產業集群,航空服務業收入占全市95%以上,完成首都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整合組建,入選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正在打造航空服務、物流貿易、商務會展、產業金融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綜合競爭力保持全國第一。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二期護欄圍網順利通過驗收。在高端制造方面,持續完善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鏈生態鏈,目前集聚4大整車企業、9大研發中心、150余家零部件企業。奔馳順義工廠下線國內首款純電動高端車型EQE-SUV。理想汽車在順義注冊及關聯企業達到23家。深化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研究,已初步形成從裝備到材料、芯片、模組、封裝檢測及下游應用的產業鏈布局,全區第三代半導體實體企業達到22家。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掛牌建設,碳化硅芯片在車企規模應用。聚焦航空航天細分領域深化發展,建設北京航空產業園、航天產業園,擁有20家規模以上航空航天工業企業,其中部分企業參與承擔了國產大飛機的關鍵材料和器件生產研發。中德產業園獲批首個以“經濟技術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對德合作園區,建立中德產業合作雙中心,已集聚德資企業92家,隱形冠軍企業27家,年產值300億元。在金融產業方面,緊緊圍繞首都產業金融中心發展定位,集聚優質金融機構近500家,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7.9%。努力推動“兩區”建設。作為北京自貿試驗區面積最大的組團,順義區圍繞航空服務、跨境電商等7個領域,圓滿完成“兩區”建設6項市級重點任務、84項區級重點任務,形成15項“全國首創或首批”試點政策,3個向全國推廣的案例,4個向全市推廣的案例。
建設高品質現代新城。作為首都5個平原新城之一,順義區承擔著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產業人口的職責使命,順義區委堅持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雙促進,加快建設高品質現代平原新城。一方面,持續提高綜合承載力。滾動制定實施提高綜合承載力三年行動計劃,通懷路一期、木孫路道路工程完工,京密高速、軌道交通R4線一期進展順利,全區公路路網密度達到290公里/百平方公里,排名全市第一,內聯外暢的通勤圈持續完善。積極引進中心城區優質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北京城市學院順義校區三期建設工程加速推進,友誼醫院順義院區加快建設。全國文明城區創建順利推進。另一方面,推進城鄉協調發展。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制定實施河東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動河東河西協調發展,2022年全區糧食播種面積達22萬畝、同比增長27%,農業增加值穩居全市首位,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集體,城鄉環境建設考評位居平原新城第一。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切實提升市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市民熱線訴求辦理高效。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健全完善“熱線+網格”工作機制,堅持“每月一題”、主動治理、未訴先辦,今年以來綜合成績全市第三。“七有”“五性”水平持續提升。制定實施“七有”“五性”水平提升工作方案,“七有”“五性”水平由2019年排名全市第十二到2022年全市第三,實現大幅躍升。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今年上半年PM2.5平均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保持非生態涵養區最優。市級以上地表水考核斷面動態達標。全區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塊、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穩定保持100%。溫榆河公園順義一期開放運營、二期開工建設。全區人均綠地面積、綠化覆蓋率增速明顯。
堅定政治方向,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順義區委始終將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每月召開區領導碰頭會、黨(工)委書記會,引領全區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按照中央、市委指明的發展方向,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引導全區黨員干部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塑造“第一國門”黨建品牌,樹立“人品正、干勁足、擔當強、作風嚴、業績好”的選人用人導向,加強年輕干部的培養和管理,加強村級干部隊伍建設,激發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堅持“以案為鑒、以案促改”,開展“每月一警示”教育,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持續鞏固提升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引領和保障。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號角。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出了思想引領和工作指引。新征程、新起點,順義區委要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準確把握使命任務,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凝心聚力,開拓進取,積極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著力推動首都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在首都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中當先鋒打頭陣。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作者簡介:龔宗元,中共北京市順義區委書記、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工委書記(兼))
責任編輯 / 張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