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
[摘 要] 在國內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舞蹈藝術獲得了更高的創編需求。高校是舞蹈教育開展的主要陣地之一,在結合教育優勢、文化資源優勢的基礎上,高校應積極開展舞蹈創編教育工作,并在舞蹈創編實踐中,將紅色文化資源引入其中,這樣不僅有助于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更有助于提升舞蹈教學質量。
[關鍵詞] 紅色文化資源;高校;舞蹈創編;價值;應用
[中圖分類號] J711?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3) 11-0172-03
在高校舞蹈創編實踐中引入紅色文化資源,不僅能夠更有效地繼承和發展紅色文化資源,還能對舞蹈創編的內容、形式進行有效豐富。近幾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對于學生德育教育、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逐步創建了與紅色文化結合的舞蹈教學及舞蹈創作學科,積極打造經典紅色舞蹈作品,創建具有紅色人文特點的校園文化,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優秀大學生。
一、紅色文化概述
紅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逐漸形成和建立的文化形式,其中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容,集中反映了革命時期的各種優良的革命精神,包括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紅色文化不僅包括各種革命文化精神,同時還包括各種物質文化。紅色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其最基本的特點是紅色。中國人對紅色有特殊的情感和偏好,從最初的過年習俗開始,就有用紅色驅趕年獸的傳說,從此中國人民和紅色結下了不解之緣。紅色代表權威,中國歷代帝王都對紅色有共同的愛好,傳統的色彩元素也是以紅色為主,一直以來紅色都是中國顏色的代表。紅色還代表了勇氣,在革命戰爭時期,革命戰士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就會熱血沸騰,英勇殺敵。在革命戰爭時期,紅色精神逐漸成為一種典型的革命精神的代表。紅色文化充分反映了廣大戰士在革命戰爭時期的精神內涵,是推動中國革命勝利的重要精神支柱。另外,紅色文化還包括各種物質文化,主要是指革命戰士生活或者戰斗過的遺址以及其使用過的各種物品,這些物質文化可以更加具體的表現紅色文化的內涵。總之,紅色文化資源內容豐富、內涵深刻,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資源,也是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其中的革命精神對現代中國的發展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和意義。
二、在舞蹈編創中融入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
(一)推進紅色文化的傳承
紅色文化是我國特有的文化,其中蘊含了很多優秀的精神元素。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的文化產業呈現出多樣化的形式,不同思想之間的碰撞對民眾的思想產生巨大的影響,在不良思想的影響下,很多消極負面的思想隨之形成。其中,青少年群體也受到了不良思想的影響,青少年群體正處在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對各種思想的判斷能力較弱,很容易受到各種思想的影響,導致其形成錯誤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文化陣地正在遭受嚴峻挑戰。文化是在民眾的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的,而文化對民眾的生產生活又具有反作用力。青少年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其遇到困難的機會較少,導致其心理素質較差,在遇到一點小的困難時,就會退縮,缺乏勇敢和堅韌不拔的品質。紅色文化是革命精神的反映,其中包含了艱苦奮斗、勇于戰爭和勇于勝利的精神元素。因此,紅色文化的傳承可以更好地指導青少年的成長。只有在紅色文化不斷傳承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學習紅色文化,用紅色文化來影響、改善民眾的綜合素質,將文化的教育價值充分體現出來。
國內各高校應結合自身的地理位置及實際情況,對自身所處地區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將本土文化、紅色文化進行結合,進而產生巨大的生命力,超強的感染力,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高校在創編舞蹈的過程中,要積極挖掘本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并將其融入舞蹈創編之中,將舞蹈作為一種載體來傳遞紅色文化,并反作用于紅色文化,進一步促進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紅色文化資源具有教育引導價值,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可以對學生群體的思想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特別是在培養學生民族文化認同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學生在紅色文化、紅色精神的影響下,主動摒棄不良嗜好,自覺抵御腐朽的文化,激發學生對高尚情懷、正確價值觀的追求,這也體現了紅色文化對學生精神發展的重要現實意義。因此,高校在舞蹈創編實踐中,充分挖掘利用紅色文化,不僅可以促進紅色文化的傳承,還能將紅色文化的價值更充分的發揮出來。
(二)對民族精神進行弘揚
弘揚紅色文化能夠推動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發展,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可以更好地對民眾的行為進行規范。高校舞蹈創編與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充分融合,就是通過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借助特定的歷史背景、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等,反映出民眾在特定時期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高校組織學生共同觀看大型紅色情景晚會,通過欣賞震撼心靈的舞蹈來激發學生的民族精神。傳承民族精神,是弘揚紅色精神的目的,將紅色文化融入舞蹈之中,可以讓觀眾在欣賞舞蹈的過程中,感受祖國的強大,共產黨的偉大。
將紅色文化與舞蹈藝術進行結合,創造出有價值、有內涵的舞蹈作品,并將舞蹈作品呈現給更多的觀眾,就能促進兩者的互相成就。當紅色舞蹈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出現在舞蹈文化體系中時,舞蹈類型更為豐富,紅色文化精神也可以借助舞蹈表演的形式更直接地傳遞給觀眾。全新的藝術表演形式,讓民眾獲得更加震撼的心靈感受及視覺感受,最終形成特色鮮明的文化精神,強化舞蹈的藝術影響價值,為民族精神的弘揚貢獻更多的力量。
(三)將紅色文化潛在的經濟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在大力發展紅色文化的過程中,要對其產業價值給予充分的關注,促進紅色文化資源的市場化發展,將其經濟價值更充分地挖掘出來。文化強國戰略提出后,社會各界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系統發掘紅色文化的綜合價值,在政府的支持下,積極開展傳承與保護紅色文化的工作,為紅色文化的傳承奠定良好基礎。與此同時,重視并加強文化產業的發展,為紅色文化的發展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進而促進紅色相關文化產業發展能力的提升。
在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紅色文化產業之科學規劃的指導下,與紅色旅游、紅色影視等進行了結合。《智取威虎山》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經典京劇之一,同時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紅色文化資源作品。將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拍成影視作品,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點及具體的故事情節,感受紅色文化的價值。充分挖掘紅色文化的經濟價值,通過文化來促進經濟的發展。紅色旅游產業的積極打造,可以幫助當地民眾早日脫貧致富,借助紅色主題的電影、舞臺劇等不同形式的文化作品來形成社會效應,進而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比如,著名的革命圣地延安,充分利用當地的紅色文化大力開展旅游產業,有效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延安將傳統的窯洞進行改造和建設,建成了統一樣式的新型窯洞,吸引了更多的游客。相關地區將新型的窯洞發展成為民宿,可以給游客提供更真實的體驗,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文化產業部門對于紅色文化的經濟價值給予了高度關注,所以,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舞蹈藝術的創編與展示之中,可以通過舞蹈表演來將紅色文化的經濟價值更充分地發揮出來。借助舞蹈創編來對紅色文化產業進行擴展,進而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三、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舞蹈創編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一)在對區域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的基礎上積極創作地方舞蹈
在對我國紅色文化進行分析研究的過程中發現,紅色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顯。在不同歷史背景及歷史事件的影響下,各地區能夠傳承下來的紅色文化一定是存在差異性的。基于此,高校教師要帶領學生對自己家鄉的歷史故事進行充分了解,同時還要搜集分析與該區域紅色文化資源相關的各種文化作品,在分析研究過程中,激發創作的靈感。在高校舞蹈課程開展過程中,借助相關的資源來幫助師生深入了解學校所在地區的人文特點、歷史故事等,然后將豐富的紅色歷史資源與舞蹈創編進行深入融合。比如,西柏坡精神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在西柏坡中國共產黨指揮了三大戰役,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是中國走入建設時代的標志。西柏坡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充分反映了革命戰爭時期的艱苦奮斗、敢于斗爭和敢于勝利的精神。在舞蹈創編過程中,要深入分析西柏坡精神的內涵,然后將其有效融入舞蹈中,通過舞蹈的形式展示其紅色文化內涵。
(二)對紅色資源進行靈活運用,將情景劇元素融入其中
舞蹈的表現形式是非常多樣化的,在舞蹈發展過程中,其與其他藝術表現手法的融合度不斷提升。所以,在充分挖掘區域紅色文化資源,創新創作舞蹈的基礎上,還可以將關注點放在傳統舞蹈形式與全新藝術表現手法之間的融合上,在新方法的支持下創作紅色舞蹈作品。高校師生可以根據歷史故事來創作情景劇,利用情景劇的方式來演繹歷史故事,在故事演繹過程中將舞蹈表現出來。這樣的藝術作品具有更豐富的文化價值。比如,著名的情景劇《紅飄帶》是蓬溪縣委縣政府組織創編和演繹的,充分演繹了革命老區蓬溪的紅色文化精神。該情景劇以“雙百”模范人物曠繼勛率部在牛角溝發動武裝起義,豎起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大旗,攻占蓬溪縣,建立西南第一個縣級紅色文化政權,通過歷史對話和現實體驗,再現了當時“軍愛民、民擁軍”的感人場景。情景劇有更豐富的表達形式,借助一定的場景,可以更加深刻地反映紅色文化精神的內涵,可以引導觀眾投入到情景劇中,進而加強觀眾的體驗感。
(三)在與德育內容進行充分結合的基礎上加強創編體驗
高校積極開展德育教育,有助于紅色文化資源更好地融入舞蹈創造之中。學生只有在深刻理解紅色文化、紅色精神的基礎上,才能激發他們創造紅色主題舞蹈的興趣,使其在創作過程中更加主動。高校教師可以通過德育教育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紅色故事、紅色人物等,培養學生對紅色精神的認同感,提升學生探究紅色文化、運用紅色文化的熱情,在此基礎上,學生的自身情感體驗得到強化,學生融情于創作,更多的作品被創造出來,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紅色文化傳承意識也將得到提升。高校可以將紅色文化的相關內容融入德育教學中,借助德育課堂,使學生學習更多的紅色文化知識,進一步加深其對紅色文化的認識,有效激發其愛國的情懷。另外,高校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組織其到革命圣地進行參觀和學習,通過親身的體驗,不斷加深其對相關革命精神的理解,增加其知識積累,為其后續舞蹈創編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文化指導。比如,高校可以組織學生到著名的革命圣地延安進行參觀學習,通過實地的參觀,了解當時延安革命的艱苦條件,深刻地體會延安精神的內涵,從而不斷提升其對紅色文化的認知。
(四)積極組織實踐活動,確保創作后的演繹落實
演繹舞蹈作品是舞蹈作品創作的目的之一,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學與實踐應進行緊密結合。紅色文化資源要融入舞蹈創作之中,更要將創作完成的舞蹈作品進行實踐展演,這就需要高校創建完善的、系統的、多元的實踐體系。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班級范圍內演繹自己創作的舞蹈作品,在其專業技能顯著提高后,可以在年級文藝表演或校內文藝匯演等活動中進行展示。高校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幼兒園、養老院等更多演繹紅色舞蹈作品的機會,使其在實踐中更加靈活地學習應用紅色文化資源。比如,在七一建黨節時,高校可以組織學生到革命圣地進行舞蹈的演出,為學生演繹自行創編的舞蹈提供有利的條件。這種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考驗了學生舞蹈創編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其實踐的經驗,有效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通過對舞蹈的實際演繹,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不斷提升的意識,使其更加深入地思考舞蹈的創編,積極進行嘗試和探索,最終達到提升其創編能力的目的。另外,教師在組織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提前做好活動的相關準備,將活動的流程、活動內容等進行詳細的計劃和安排,并將活動中課程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預測,并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從而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保證其良好的效果。
(五)在對受眾心理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優化舞蹈創作
舞蹈是表現藝術的一種形式,也是傳遞情感的一種形式,舞蹈表演的受眾群體,可以是社會大眾,也可以是特殊群體。只有符合社會大眾信息需要的舞蹈作品,才能發揮出情感傳遞的作用,進而提升紅色文化與舞蹈融合的價值。在創編舞蹈的過程中,高校師生要認真分析受眾的心理,特別是要從受眾的欣賞能力、受眾理解紅色文化的能力、受眾對紅色文化的認同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進而創作出符合受眾特點,滿足受眾需求的紅色舞蹈作品。需要強調的是,在分析受眾心理的過程中,要對特殊高素質群體的實際需求進行全面分析,在舞蹈創編中可以適當增加紅色文化資源的使用,在舞蹈動作中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更隱晦的表達,在提升舞蹈作品的藝術價值的同時,推進紅色精神的有效傳遞。比如,一些革命老英雄或者戰士親身經歷了革命戰爭的過程,對紅色文化不僅有更深刻的見解,同時也有著特殊的感情。在面對這類受眾群體進行舞蹈創編的過程中,需要對這些革命老英雄和戰士的需求進行深入了解。創編人員可以與相關的革命老英雄進行有效溝通,既可以從中了解更加深刻的紅色文化精神,又能充分掌握其實際的需求,從而為舞蹈創編提供可靠的指導。在舞蹈創編結束時,還可以邀請相關的革命老戰士蒞臨指導,及時發現舞蹈創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效地改進,從而不斷完善舞蹈的創編。
結? ?語
高校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舞蹈的創編與實踐之中,有利于傳承、保護紅色文化資源,弘揚紅色精神,豐富舞蹈創編的形式與內容,為高校舞蹈作品的創作以及舞蹈藝術的發展,提供更多優質的素材與資源,高校舞蹈創編教學的方法將更加多樣化,同時也加快了高校舞蹈教育的發展速度,可謂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馬婧.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舞蹈創編中的應用[J].當代音樂,2020(11):126-128.
[2]謝芳.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舞蹈創編中的應用分析[J].科幻畫報,2019(02):249-250.
[3]安華文.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舞蹈創編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15(14):153-155.
(責任編輯:莊?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