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卉
在這個以效率為先的時代,人們往往不舍晝夜地工作。殊不知,這種機械單調的枯燥模式只會讓效率不增反減。
故依我所見,唯有勞逸結合,保持熱愛,才能變低效耗時為高效省時,讓時代枝頭開滿高效之花。
勞逸結合,方能使高效之花含苞待放。
勞逸結合,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只勞不逸,將自己捆綁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上,成為重復機械“螞蟻人”;有的人只逸不勞,以一種“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態度放任自我。其實,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實現高效的總目標。君不見,袁隆平院士拉奏小提琴于一籌莫展之時,用琴聲激活思維,風吹稻動,終成雜交水稻之父;君不見,嚴歌苓女士每日限定工作時間,用剩下的時間經營生活,以放空的心境放飛靈感,終享譽文壇;君不見,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上三奪獎牌,在其刻苦訓練的背后,是養花、看書、充分休息的加持。世上從不存在什么永動機,人也不是上緊發條就能“連軸轉”的機器。只有勞逸結合,適度休息,才能更好地打開提效之門。
保持熱愛,方能讓高效之花盡情綻放。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誠哉斯言!熱愛才是提效的永恒動力。正如梅奧教授的效率試驗,在取消休閑時間后,工人們工作的熱情卻不減反增。究其原因,是工人們已對這個集體和這份工作心生熱愛。由此觀之,現代某些青年躺平無為原是出于對生活學習的不屑。那么,該如何保持熱情呢?他們會給出答案。源于對生命守護的熱愛,無數醫護人員奔赴一線,用身軀筑成抵御新冠病毒的“大白”長城;源于對太空探索的熱愛,中國航天員七十年風雨兼程不問歸路,只愿“平蕪盡處是春山”;源于對合作發展的熱愛,“一帶一路”彰顯大國擔當,在發展自我的同時不忘伙伴。于是,熱愛有了清晰的模樣:是堅守,是拼搏,是幫助……溯往昔,無數先輩用熱愛掀起滔天巨浪;看今朝,吾輩青年以熱愛驅動,奔走于高效之路。山高水長不辭其遠,赴湯蹈火不改熱愛,高效自在遠方向你招手。
勞逸結合,江海可填;保持熱愛,良辰可待。
同樣,在我們的日常學習中也要勞逸結合,熱愛驅動,只有這樣,才能讓高效學習的美好夢想變為現實圖景。
如果把新時代比作樹,那么吾輩理應以勞逸結合為水澆灌之,以保持熱愛為土培植之,此般呵護滋養,定能使樹茂花開,讓時代枝頭開滿高效之花。
評析
文章的亮點有二:一是多維思辨。作者聚焦“提高效率”這一核心,既論述了勞逸結合的浸潤作用,又論述了保持熱愛的驅動作用,從方式到動能,多維而深刻。二是以議帶敘。在舉例論證過程中,作者首先將例子中的核心說理因子提取出來,然后將其勾連成事理邏輯的推進鏈條,以事例演繹事理,捋得清,說得透,集群展開,富有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