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楚新 陳伊高 賀文文
摘要:作為以技術驅動的數字產業,游戲正以一種新型社會生產力的形式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游戲產業在技術迭代、政策保障和市場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在通信、文旅、電競賽事等多領域呈現新型業態,逐步推進數實融合落地。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游戲行業融入AIGC新動能。游戲企業積極布局元宇宙“全真互聯”,以“游戲+”模式、“虛擬現實”場景開發驅動產業發展、行業聯合,開發游戲產業的文化價值和產品類型。下一階段,進一步打開中國游戲產業發展新格局,激發游戲產業的創新活力,將游戲科技轉化為社會效益,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游戲產業? 數字經濟? 數實融合? “游戲+”
數字經濟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十四五”以來,我國游戲產業在政策、技術和市場的共同推動下,在游戲開發、發行、運營及體驗娛樂方面不斷深化數字開發,游戲產品向精品化、細分化轉向,游戲出海進入了新周期。游戲產業不僅憑其特有技術成為助力釋放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也在通信、文旅、電競賽事等多領域推進數實融合的落地,以跨界合作的方式加速融合并賦能其他產業。隨著游戲產業“宅經濟”紅利逐漸消退,銷售收入和用戶規模縮減,我國游戲產業整體處于承壓蓄力階段,亟待尋求行業未來的增量空間,實現突破轉型。產業數字化進程之下,持續的技術進步與思維革新對游戲產業產生了深遠影響,改變了游戲的產業生態和用戶體驗,同時也為游戲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當前,游戲用戶規模從流量轉向存量市場,游戲產業鏈仍在不斷延伸,“游戲+”商業模式日漸豐富。
一 、游戲行業成為數字內容生產者
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引擎,是文化消費的新增長點,也是推動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支撐。數字經濟在推動文化產業升級、引領創新業態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數字內容產業是一種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同時也是技術密集和知識密集的產業。緊隨時代變革,游戲一詞所隱含的意義也不斷地演變,如今所提到的游戲通常多指在各種平臺上運作的電子游戲,現代游戲產業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作為新興數字產業,游戲行業成為潛力巨大的數字內容生產者。
(一)游戲版號發放數量增加
游戲版號是指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相關游戲出版運營的批文號的總稱,自2016年7月1日起,所有游戲必須獲批版號才能運營,相當于游戲的“準生證”或“營業執照”,這對游戲行業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隨著版號獲批數量恢復穩定,預計全年版號發放數量將有所回升。從月度數據來看,2022年4月后,月度版號發放數量較為穩定,每月發放數量平均在70個左右。2022年12月,國產版號發放84個,進口版號45個,整體數量有所增加;2023年1月,國產版號達到88個;2023年2月,國產版號數量發放數為87個。隨著國內游戲版號常態化及進口版號的發放,游戲行業版號壓力減緩,有望迎來供給端的相對改善,從而進一步促進游戲產業的發展。
(二)游戲產業開放新業態
從2017年開始,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個部門陸續出臺支持和規范移動游戲行業發展的政策,涵蓋了提升動漫游戲產業發展水平、加強對未成年人游戲時間等多個方面的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鼓勵優秀傳統文化產品和影視劇、游戲等數字文化產品產品“走出去”;①《“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要發展互動視頻、沉浸式視頻、云游戲等新業態;②《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提出實施國家統一的未成年人網絡游戲電子身份認證,完善游戲產品分類、內容審核、時長限制等措施。③在國家層面的規劃和政策的推動下,各地依據自身優勢與特色,紛紛制定了游戲行業發展目標。如北京著力打造“一都五中心”格局,力爭到2025年,全市游戲年產業產值突破1500億元;河北積極推動“互聯網+文化”,支持數字服務創意,開展網絡游戲屬地管理試點;吉林重點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品牌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骨干游戲企業,拓展電競主題公園、動漫產業園等新業態;上海在3—5年內,全面建成“全球電競之都”;廣東推廣具有教育、益智功能的游戲動漫產品,加快布局云游戲市場,打造云游戲平臺與生態,實施“電競+”戰略;四川鼓勵數字傳媒精品創作以及數字作品成果的轉化和銷售,推進“電競+”產業發展;江蘇加強網絡游戲市場監管;福建推動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等。
(三)互聯網基礎設施護航
游戲產業在數字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不僅是數字內容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數字娛樂產業的重要分支。移動游戲的產業鏈分工非常明確,IP、開發、發行、分發都是由不同的公司負責,未來只有開發和發行會進行整合,其他角色依然處于自立狀態。移動游戲尤其依賴流量,開發門檻低,產品數量龐大,同質化嚴重;媒體在這個業態中作用很小,無法輸送足夠的流量;移動游戲的分發平臺被壟斷,且分發平臺有“媒體化”的趨勢。政府投資大量資金,推動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寬帶網絡、數據中心、云計算等,大力支持和推動數字產業的創新發展,且從監管層面加強數據統籌及安全管理,制定相關法規和標準,為游戲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在交互性能方面,完善互聯網基礎設施有利于實現更高標準的社交互動,為游戲提供更多的營銷機會和用戶參與度。基于大數據分析,游戲開發商能夠收集和分析玩家的行為并反饋數據,從而更好地了解玩家需求和喜好,優化游戲設計和運營策略。現階段,中國移動游戲市場規模已超過了PC游戲市場,成為世界上較大的游戲市場之一。騰訊每季度公布本公司移動及 PC 游戲付費用戶的平均付費額區間,騰訊在用戶數量見頂下,以取其ARPU(每個游戲用戶平均創造的收入)付費區間的中值作為參照,從2014年至2022年,移動游戲的付費中樞在持續提升。虛擬現實游戲也是中國游戲開發數字化的一個重要方向,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虛擬現實游戲市場。 2022年全球虛擬現實游戲市場規模達1510.35億元(人民幣),預測到2028年全球虛擬現實游戲市場規模將達7410.15億元,2022至2028年間,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30.35%。④虛擬現實技術在游戲領域的應用不斷推進,加上市場的龐大需求,這個數字有望繼續增長。此外,游戲開發行業也在數字化方面進行了很多創新。例如,一些游戲公司已經開始使用人工智能來開發游戲,包括使用機器學習算法來創造游戲角色并設計關卡,如引入新穎的玩家交互形式等。
(四)政策扶持游戲產業出海
當前游戲產業在國內正處于蓄力承壓的變局之中,政策監管和版號審批流程的逐步完善也對游戲產品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出海”似乎成為游戲企業尋求增量的共識之路。數字市場具有網絡效應、規模收益遞增和數據的自我強化優勢等特征,增加了數字市場的進入門檻,因而新公司難以進入數字市場并進行業務擴展,更難與已經占據一定市場規模的公司競爭。特別是在依賴網絡效應的社交網絡市場,數字市場往往存在壟斷的傾向性,有必要通過政策扶持加以持續性地引導、支持與規范。然而,來自游戲外部的安全威脅,亦是游戲行業需要應對的關鍵挑戰,當前國產游戲出海的難度正在增加。2022年國際局勢越發動蕩復雜,局部沖突頻繁發生,地緣政治風險增加,國際主要經濟體收緊對華政策,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這些因素增加了我國游戲產業出海面臨的困難。同時,國際主要游戲市場如美國、日本、歐盟、韓國等加大對本土游戲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并在政策上給予傾斜。互聯網巨頭公司也紛紛入局游戲產業,增加對游戲及周邊技術、軟硬件設備等產業鏈條的投資和研發力度。
2021年Facebook正式更名為Meta,基于元宇宙對企業進行戰略轉型,此舉對游戲產業將產生后續影響。2022年微軟以68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游戲公司動視暴雪;Take-Two以127億美元收購社交游戲開發商Zynga;索尼公司以36億美元收購Bungie等。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我國游戲出海的買量成本持續上升,利潤率降低,在全球移動游戲市場擴張初期積累的優勢受到極大沖擊,2022年上半年,國產游戲海外銷售收入增長率是自2015年以來最低的,反映國產游戲出海的現實阻力仍在加劇。2022年7月,商務部、中央宣傳部等2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①政策支持是游戲行業持續探索海外市場的強心針。為挖掘海外市場增量空間,國產游戲企業在將現有國內已發行游戲進行海外本土化移植之外,還直接面向海外消費群體開發新游戲產品,為探索出海新賽道做出更多嘗試。2022年海外市場中我國自主研發的游戲銷售收入增長超過30%,是我國游戲產業現階段發展的亮眼成效之一。盡管受海外游戲行業競爭加劇、新冠病毒感染反復及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等因素的影響,全球游戲市場規模縮減,近三年我國游戲海外市場依然保持年均超過千億人民幣的實際銷售收入,相較于國內市場而言,收入水平穩定性較高。中國移動游戲2022年的出海游戲收入主要來源是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家,其中美、日、韓三國的占比最高,分別達到32.31%、17.12%和6.97%。從全球游戲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中東、非洲、東南亞、拉美等地區的新興游戲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因此這些地區可以發展為中國游戲出海的新型增長點。②同時,在各方支持下,游戲企業出海的相關配套服務逐步建立,游戲出海生態鏈日漸成熟。從游戲產品研發的角度來看,海外市場的用戶偏好處于實時更新狀態,為吸引更多的海外用戶,可在IP改編游戲、休閑類游戲產品的分賽道上研發新的游戲產品。
二、 游戲技術釋放數字化效能
現代游戲是典型的科技與文化融合的產物,它以數字為技術依托,在高度承載現實世界精神需求的前提下,構建出了一個個或現實或拓展或虛擬的世界。游戲讓人類以娛樂的方式,感受著源自其他藝術的各類審美元素。放眼國際,游戲技術日漸成為科技競爭的一大重要領域。據數據顯示,游戲技術在芯片、5G高速網絡和VR/AR產業中的貢獻率分別達到了14.9%、46.3%和71.6%。③
(一)加強感官沉浸式體驗
騰訊游戲涵蓋了各個游戲類型,包括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動作游戲、策略游戲、競技游戲、休閑游戲等。騰訊游戲旗下的知名游戲包括《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絕地求生》《QQ飛車》《逆戰》《魔獸世界》等。其中,《王者榮耀》在中國市場擁有極高的人氣和影響力,是目前中國最受歡迎的手機游戲。除了自主開發游戲,騰訊游戲還積極投資和收購國內外游戲開發公司,并與眾多知名游戲開發公司合作推出游戲產品。騰訊游戲不斷探索新技術的突破與應用,豐富玩家游戲體驗。如NExT Studios開啟高保真數字人的國際合研,之后逐步探索出一條自研的數字人制作道路,兩條技術管線不斷迭代,持續深耕數字人制作領域;XLab實現“一站式”從面部、身體動作捕捉到最終動畫輸出;QuickSilverX引擎是歷經12年全自主研發,基于PC平臺的自研游戲引擎,在影視級渲染,光線追蹤,高質量角色渲染和模擬方面有行業領先的積累。QuickSilverX引擎現支持的《天涯明月刀online》和《無限法則》,在全球累計服務超過5000萬用戶。此外,騰訊還開發了系列虛實相生、虛實互融的游戲項目。例如:數字長城項目、騰訊互娛×數字敦煌文化遺產數字創意技術聯合實驗室、北京數字中軸線申遺“數字中軸”項目、游戲驅動機器人加速智能學習項目、全真互聯數字工廠、全動飛行模擬機聯合項目,并與南航翔翼打造了國產自研全動模擬機視景軟件系統、參與“全變源追蹤獵人星座”計劃等。騰訊游戲學堂發起游戲驅動機器人加速智能學習項目,旨在利用AI和游戲技術推動多模態四足機器人Robotics X Max加速智能化學習。該項目利用游戲中的智能體動作生成技術和實時物理模擬技術,使機器人動作更加真實、智能,以應對復雜環境的變化,并提高在虛擬環境中的訓練效率,從而解決機器人智能控制和自主決策的問題。未來,這種技術也可以在養老陪護等場景中得到應用。
(二)游戲項目生產提質增效
Dawn是騰訊游戲CROS自研的GPU分布式烘焙系統,為在研游戲項目提供了優質烘焙服務,同時加速游戲制作;Superman是騰訊游戲CROS自研的一站式角色動畫管線工具框架,已經成功應用在《QQ飛車》《天涯明月刀online》《暗區突圍》《王者世界》等多個大眾耳熟能詳的游戲以及數字人項目中;全自動 LightmapUV 展開工具是騰訊游戲CROS自研的LightmapUV(2UV)自動生成工具,現已廣泛應用于騰訊20余款自研游戲,迅速提升了游戲項目的生產效率;PCGFlow & HDA庫充分解構美術制作與流程設計,讓美術使用更方便自由,項目的迭代更快捷、更安全、更高效。語音類技術方面,GVoice是游戲語音跨平臺一站式解決方案,在技術上將應用層、系統層、芯片層全生態鏈打通。現已成熟應用于《王者榮耀》《和平精英》《英雄聯盟》《絕地求生:刺激戰場》(PUBG MOBILE)、《使命召喚》(Call of Duty: Mobile)等全球上千款產品。此外,云游戲技術為傳統游戲的重大顛覆性升級。START ENGINE 是騰訊START研發的面向未來的原生云游戲技術解決方案。GameMatrix云游戲是5G時代的代表性應用之一,用戶不必下載游戲,就能夠在電視、瀏覽器或者手機端暢玩游戲大作,并且可以實現多端存檔和數據共享。
(三)兼顧自主研發與海外引進
數字游戲和電子競技的發展,使得游戲這一概念從一種娛樂方式,轉化為一種新的產業形態。
網易游戲在自主研發、游戲代理和游戲發行業務方面都擁有不俗的表現,且其旗下多款游戲在國內市場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可觀的用戶數量,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網易游戲目前的業務涉及多個游戲類型和平臺,包括PC端、移動端、主機端等。網易游戲擁有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旗下擁有多個自主研發工作室,涵蓋多個游戲類型,網易游戲的三大王牌作品為《陰陽師》《決戰平安京》《夢幻西游手游》,其發行的游戲如《荒野行動》《第五人格》等,也吸引了一大批用戶。2021年,網易游戲第一次在國內和海外市場同時發布,除了國內場外,也設有英語和日語專場,面向海外發布了19款游戲。在新發布游戲中,包含更多具備電子競技基因的產品,如《漫威超級戰爭》《巔峰極速》《王牌競速》等。此外,網易游戲還在不斷引進海外優秀游戲,并進行本地化改編和運營。通過代理海外優秀游戲,網易游戲擴大了品牌的游戲品類和用戶群體。
(四)重視游戲科技價值的轉化
2021年中國游戲陪玩市場規模超過140億元,已經成為電競產業中除游戲、直播、賽事之外的第四賽道。①2022年11月,歐盟通過首項電子游戲相關決議,呼吁制定長期發展戰略,挖掘電子游戲背后的經濟、科技、文化和教育價值。歐洲議會對電子游戲的重要性做出了多個維度的論述,除在經濟、文化、教育等層面的重要性外,在科技層面,電子游戲極大推進了科學技術的研究,具有極強的創新價值。整體來看,游戲行業在2022年度過了一段低迷期,游戲行業的頭部企業以及中小研發團隊,都在適應從增量市場到存量市場的壓力。數字市場交易活動一般具有以下六個特征:可移動性、對數據高度依賴性、網絡效應、雙邊或多邊性,以及高度集中和壟斷傾向。當前,我國游戲產業逐步告別“野蠻生長”,應肩負起更加重要的使命。相關部門和從業者應當進一步正視游戲的科技價值,著眼于下一代互聯網布局,不斷提升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影響力。
三、游戲產業推進數實融合落地
游戲技術價值的外溢趨勢不僅深度影響游戲技術集群產業,游戲跨界的合作應用也層出不窮,游戲產業以數字化資產和平臺技術為核心,在“超級數字場景”中聯動、輻射、打通各行業業態,在文旅文保、工業和自動化、影視制作、智慧城市、醫療醫藥等領域廣泛提出創新性解決方案,以新型裂變的技術反哺做強傳統實業,為推進數實融合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落地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
(一)數字游戲IP注入文化內核
數字游戲IP聯袂文旅文保產業,推動文旅文保數字化轉型。目前游戲產業嘗試將傳統文旅景觀以數字化形式“搬到”游戲IP中,用真實旅游場景的沉浸式體驗吸引年輕游戲用戶,激發傳統文旅產業的數字空間新魅力。同時,游戲IP與地方文旅打通線上線下的限制,基于線上特色IP整合線下文旅資源,打造線下高品質文旅產品和文化符號,為區域引流賦能,革新城市文旅新思維,挖掘文旅消費新機會,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2021年12月,《天涯明月刀online》手游將福建永定土樓“振成樓”“環興樓”“振福樓”載入了手游數字場景中,并上線相關的主題劇情,將客家文化故事中的“衣冠南渡,不忘中原;幽谷千花,藏書萬卷”精神融入《天涯明月刀online》的世界觀中。同時,《天涯明月刀online》落地游戲內同款環興樓IP,打造“沉浸式劇場”“國風電競民宿”“主題華服國風走秀旅拍”“天刀玩家專屬旅游線路”及周邊衍生業態等多形式文旅項目,盤活傳統文旅景觀,助力地域文旅經濟發展,實現數字IP正向價值的輸出與外放。
(二)電子競技產業鏈趨于成熟
多地政府出臺了扶持電競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如2022年12月成都市發布《成都市支持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二十條政策》,提及支持集聚電競研發、賽事、培訓、直播等全產業鏈條的專業園區打造。①2023年1月深圳市發布《關于將電子競技納入市體育產業專項資金高端體育賽事扶持范圍的公告》,宣布將電子競技納入了市體育產業專項資金重點鼓勵發展的運動項目類別。②在政策強力支持下,電競產業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電競生態產業鏈條,項目授權、電競賽事、內容制作、直播平臺等線上商業模式以及包含電競酒店、網咖、場館、影城等實體場所的電競商圈、生活圈的實體商業打造正在擴大游戲產業的帶動和外溢效應,有效擴大了電競輻射范圍,為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早在2020年,上海承辦英雄聯盟S10全球總決賽時,僅決賽一場比賽就吸引了超過10億小時的觀賽時長,平均每分鐘用戶在線觀看人數達到了2300萬。為有效利用賽事帶來的巨大流量,上海打造“城市峽谷生活月”系列主題活動以提升上海“電競之都”名片的知名度,該活動傳播輻射范圍覆蓋全國247個城市,觀賽落地場次約2.5萬次。小程序打卡活動“S10上海城市峽谷探秘”有超過500余家上海商企參與,半個月內小程序參與用戶人數約24萬,商家線上訪問量逾兩百萬,刺激用戶消費動力。盡管2021年S11總決賽未在國內舉行,上海依然延續S10打造的城市電競生態擴大電競賽事勾連線上線下消費場景的效果。S11賽事期間,上海城市峽谷平臺活動吸引近7000家商戶參與賽事活動,覆蓋全國325個城市,助力商家客流拉動和營收增長。盡管2022年我國游戲產業整體增長勢頭緩慢,但作為橫跨多領域的新型體育產業,電競產業進一步融入泛娛樂生態。2022年我國電競產業收入1445.03億元、用戶規模約4.88億,全年舉辦電競賽事108項。電競產業集合科技、競技、社交、娛樂等要素于一身,是連接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重要入口。
(三)“游戲+”模式應用場景廣闊
游戲正逐漸成為推動5G、芯片、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創新的新生產力,游戲相關的數字技術已經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技術系統。游戲開發需要各種專業技能的融合,例如編程、音效設計、視覺設計、故事情節設計等。伴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游戲技術已經開始被廣泛應用于不同的領域,如工業仿真、智慧城市、影視創作等。游戲技術開始走出游戲產業,成為推動不同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工具,在更大范圍內創造出更多的社會經濟價值,不斷加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電子游戲已不僅是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娛樂形式,而且游戲技術在數字環境、數字化身、數字資產等領域,將在即將到來的數實融合社會中發揮獨特作用。“游戲+”不僅是游戲與其他領域的簡單相加,而是從技術性和文化性等維度將游戲深度融入需求產業的產品思路、企業運營、行業痛點、戰略架構中,挖掘游戲實用價值,尋求游戲溢出的最大化可能。
當前“游戲+”的產品研發多從文化公益領域著手探索,隨著入局廠商數量的增加,“游戲+”愈發呈現出形態各異、玩法豐富、實用專業的趨勢。例如,工業和建筑業正在通過游戲科技實現數字化轉型。作為游戲工業化的技術底座和核心,游戲引擎致力于全面提升物理仿真、實時渲染和多平臺兼容等能力,以滿足用戶對畫質和接入便捷性的需求。工業和建筑業的數字化轉型對實時3D內容工具技術有極高要求,游戲引擎的技術品質增強了傳統工業軟件在實時渲染、智能交互等方面的效果,助力“數字工廠”“數字工程”等全生產鏈路的可視化建構。
游戲開發者不斷探索和創新,以制作更加逼真的圖形和更加智能的游戲體驗。這些技術不僅在游戲中得到了應用,也在其他領域,如醫學、建筑、汽車和航空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而有助于進一步推動計算機圖形學、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的發展,促進跨學科領域的合作和創新。例如,“游戲+醫療”是創新醫患交互關系、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可及性、改善患者醫療體驗的正向嘗試,全球數字療法市場規模處于持續擴大階段。
(四)布局元宇宙虛擬現實世界
2023年,AIGC成為各大游戲公司布局的“新風口”。革新互聯網內容生產力,推動游戲行業逆勢上揚。作為AIGC的天然適配場景,游戲行業是最具開發潛力的商業化方向,以文本、圖像、音效、3D建模為核心要素的游戲是AI技術落地的最佳渠道。目前,騰訊、網易、三七互娛、完美世界等游戲公司正在加速布局AIGC,掀起新一輪游戲產品升級熱潮。除了廣受關注的AI技術,現階段諸多游戲企業將現有游戲體系搭載于其他元宇宙核心技術之上,創造出區塊鏈游戲、云游戲、體感游戲等新興游戲品類,體現了游戲產業對元宇宙概念的率先實踐。當前國內外互聯網巨頭企業紛紛投資游戲相關的元宇宙產業,字節跳動、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也在探索VR/AR/XR等業務,開啟元宇宙布局。游戲科技的發展為元宇宙提供優質的內容基礎,如高品質3D內容工具技術開發出《原神》《荒野大鏢客2》等高自由度的開放世界游戲,與元宇宙虛擬交互的特質吻合。
元宇宙作為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交互的平臺,AR、VR 和可穿戴設備等硬件設備是元宇宙用戶沉浸虛擬世界的基礎,而游戲行業對硬件設備的需求將刺激相關產業的消費和技術升級。
移動游戲通常采用免費游戲模式,鼓勵玩家通過內購購買游戲幣和物品來獲取收益,這種商業模式已充分展現盈利成效。元宇宙游戲產業與數字新業態發展密切相關,而NFT數字資產的財產權益仍須法律確定,須加強正向引導,以形成數字經濟市場的良性循環。在元宇宙游戲中,玩家可以獲得虛擬貨幣、虛擬物品和虛擬房產等數字資產。這些數字資產具有收藏價值、文化價值和投資價值。同時,元宇宙游戲也為數字藏品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和機會,玩家可以通過游戲中的交易和展示來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數字藏品。另一方面,數字藏品的開發成為元宇宙游戲的獎賞機制。游戲開發商可以通過推出珍貴的數字藏品來吸引更多的玩家,也可以通過銷售數字藏品獲得更多收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元宇宙興趣的不斷加深,元宇宙游戲將成為數字經濟領域中的重要組成。元宇宙游戲應突顯更多文化內核,彰顯文化自信,破除文化壁壘,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基金項目:2022年度北京市游戲理論研究中心研究課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科學研究項目“數智融合趨勢下的AIGC新聞生產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
作者:
黃楚新,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數字媒體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研究方向:新媒體、品牌傳播、媒介經營管理
陳伊高,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聞與傳媒
賀文文,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聞與傳媒
(責任編輯:谷儒楠、周揚)
Abstract:? As a technology-driven digital industry, the gaming industry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fo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igital economy in the form of a new type of social productivity. With the joint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iteration, policy guarantees, and market environment, the gaming industry is presenting new forms of business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communication, cultural tourism, and e-sports, and gradually promoting the landing of the integration of numbers and real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he gaming industry has incorporated new energy into the AIGC. Gaming companies actively lay out the metaverse for "full-featured interconnection," dr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game+" mode and virtual reality scene development, and unite industries to develop the cultural value and product types of the gaming industry. In the next stage, the gaming industry will further open up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in China, stimulate the innovation vitality of the gaming industry, transform gaming technology into social benefits, and help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Key words:? Game Industry, Digital Economy,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nd Real-economy,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