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摘 要:綠色農產品谷子生產技術推廣,既可以解決農民對糧食生產的要求,又可以促進農業生產的生態學發展。谷子作為我國當前的主要農產品之一,不僅營養價值較高,本身適應性較強,可以在諸多地區廣泛種植。在綠色農產品谷子生產推廣過程中,還需要展開具體分析,以此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確保綠色農產品生產工作穩定進行。創新農藝措施,讓生產的谷子更加綠色健康,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農藥的依賴。
關鍵詞:綠色農產品;谷子生產;技術應用
在綠色農產品生產過程中,需要做好技術推廣工作,擴大宣傳范圍,制定惠民機制,建立示范基地,加強技術研發,加大前期投入,為農民提供借鑒。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對食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對糧食的品質和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力發展綠色農產品生產技術,既是適應我國發展的需要,又是促進我國糧食生產和品質提升的必然選擇。但就目前的宣傳工作而言,仍有許多問題,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宣傳措施,使之得以實施。
1谷子綠色生產工作分析
綠色農產品生產技術指的是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手段,生產出綠色、安全的綠色食品。該技術具有高效、低耗、環保等優點,具有如下優點:一是綠色、環保。采用綠色耕作技術,減少了農藥的用量,降低了農藥的殘留量,既保障了食品安全,又降低了環境污染。第二,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采用“綠色”耕作技術,既能確保農產品的安全,又能減少對肥料的依賴性,又能節省很多的能源,真正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和經濟效益。第三,提高了生產效率。發展綠色農產品,也可以說是一項“減貧”的舉措,它既能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又能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
谷類作為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由于市場需求的增長,生產規模越來越大,生產的機械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大多數的生產基地都采用了全自動化,這對提高糧食的收成有很大的幫助。全機械化技術是指在整個谷物不同的生長發育時期,利用機械技術,為其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并優化各種種植工藝,克服了以往手工種植耗時長、耗工多的問題,同時通過全程機械化集成技術,提升谷子種植面積及種植量,適時播種、收割。谷子是我國發展的主要農產品之一,在我國的發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促進谷子實現綠色化、現代化種植生產,讓農民做到增產增收。
2谷子綠色生產工作技術要點
農業的近代化程度在逐步提升,農業機械的普及和使用范圍越來越大,但是農業產量和質量還有待提高。從綠色、生態化的觀點來看,還應不斷完善我國的種植技術,以期達到優質、綠色的谷子種植,為我國的發展和優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1選種
谷子的選育是實現優質、高產的重要環節,在育種中既要選用抗病性、抗逆性的品種,又要根據不同區域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既要對谷子進行科學篩選,又要掌握如何正確地選用好的種子,才能防治相關病害,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后期生長中的各種問題。選擇具有良好抗病性和抗逆性的品種,能夠迅速地在短期內對周圍的環境進行適應性,從而最大限度地防止由于外部條件的變化而產生其他問題。在完成選種后,還要對特定的谷子進行特殊的消毒,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害蟲的發病率,同時盡量去除種子中的有毒成分,從而達到真正的增產增效作用。例如,針對朝陽縣的氣候特點和市場需求,選擇了燕谷18、黃金苗、毛毛谷等優良的高產農產品品種,這些品種株高適宜、谷碼緊,抗病性和抗蟲性都很好,農藝上具有明顯的優越性,據不完全統計,畝產2000~2200kg,同時,農產品的品質得到最大的保障。
2.2整地播種
由于谷子在種植的時候,周邊的氣候條件和土地的條件對谷子生長和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種植之前,必須對土壤進行適當施肥,保證作物在種植期間能夠得到足夠的水分和營養。所以,在種植的同時,要對其土壤進行測土配方,以便為谷子提供適宜的種植環境。
從谷子產量的觀點來看,土壤中必須含有1.5%以上的有機質,達到這個標準后,才能夠保證谷子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和肥料。此外,還要考慮到土壤自身的黏度和透氣性,以便保證以后的谷子能夠健康成長。根據地形和水文條件,以及以往的種植經驗,結合綠色農產品生產需求進行系統落實。種植場地應在地勢平坦、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力強的地區進行。由于種子顆粒較小,所以在播種之前要對土壤進行細致的整理。利用機械深松、旋耕、耙平,做到地表平整、土壤細碎、耕層上緊下密,為種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以每畝地用種0.4~0.5kg為例,結合整地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糞肥3000kg以上,以保證土壤肥力和有機質含量達到最優。為方便田間作業,使用小籽粒作物精量條播機,以利于田間作業。機械播種深度均勻,一次可實現播種、施肥、覆蓋、鎮壓等多種作業。采用包膜處理的方法,能有效控制谷瘟病、百白病等病害。播種時間選擇在4月下旬至5月初這一時間段,這時地面10cm處的土壤溫度基本保持在10℃,無論機械還是手工,都能有效促進其后期的生長。
密度和間距是作物生長的重要指標,必須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和氣候條件,進行合理的密度間距計算,保證作物在不同的時期內不會互相干擾,從而實現最大的生產指標。通常,為了保證谷子的健康成長,谷子的種植間距應為50~60cm。此外,要盡量保證植物的顏色均勻,這就要求農民在種植時,要保證高精度的種植技術,以免給以后的生產帶來不利的后果。農民要根據當地的具體狀況,采取適當的措施,以利于播種的生長,確保區域通風透光性,并結合當地的具體狀況,進行種植。播種期間,應結合當地的氣候特征,對播種時機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控,同時要一次性完成播種、施肥、鎮壓等作業,確保苗齊、苗壯。
2.3田間管理
在農業生產中,由于農產品的健康狀況,農產品的病害時有發生,因此,應基于綠色、生態化的發展理念,采取生物控制和物理控制相結合的方法,以保證農業生產的平穩、有序進行??傊?,在種植的時候,盡量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通過信息化和機械化的方式,對作物進行監測,并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比如蟲子的問題,一般是使用人工噴灑農藥來進行消殺,現在則可以使用無人機噴灑殺蟲劑來控制,這樣均勻、少量、精準使用農藥既能減少害蟲的數量,又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從而達到更好的防治目的。對谷子進行除草是至關重要的,要充分利用作物自身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時期進行有計劃的除草工作。為符合綠色農產品要求,要使用綠色食品允許使用的谷子相關除草劑,使用時要控制好噴灑劑量,以免造成藥量超標。在全生育期間,應采取預防及物理措施為主防治谷子病蟲害。在防治黏蟲、鉆心蟲等危害較大的蟲害時,以誘殺為主。具體方法是:一是利用蟲害的趨光性特點,在遷飛成蟲落地前設置殺蟲燈誘殺。二是利用成蟲產卵習性,把卵塊消滅于孵化之前。從蟲害產卵初期到盛期,在田間插設楊樹枝把或小谷草把,上面灑糖醋酒液(糖醋酒液配比為糖3份、酒1份、醋4份、水2份,調勻即可)。誘蛾產卵,及時采摘卵塊加以消滅。
另外,肥料的管理工作也很重要,其中 N、P、K等是影響作物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要結合土壤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做到合理地施肥、澆水、均衡施用。同時,在進行節水的同時,還應加強抗旱,特別是在關鍵時期,要確保足夠的水量。例如,在谷子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要按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適時添加不同的氮素,并實施科學、系統化的施肥管理。在拔節階段,對35~45cm高的幼株進行土壤的中耕和追肥,每畝施用15kg尿素。
3谷子綠色生產工作技術推廣
從種植技術自身的角度來分析,應深入挖掘農用機械的功能,使生態化、綠色化的農藝技術得以全面實施,為今后的農藝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國的谷子產業將會進一步發展,使我國的農業生產往更加專業化和綠色化的方向發展。在谷子綠色種植技術的推廣過程中,必須結合當地的具體條件,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調整,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1加強對綠色生產技術的深層研究
由于地理位置和水文狀況的差異,谷子培育時所需的基本情況也不盡相同,因此除了要選用最適宜于本地的谷子外,還要加大研究,創造出一套適宜于本區域的新技術,以便使該技術得以普及。大多數地方的農民在種植時都是依靠自己的經驗,而這種經驗雖然可以作為參考,卻不能完全解決問題。要提高生產效率,必須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條件進行全面的綜合研究,挖掘出科學、完善的生產技術,并根據具體的水肥、害蟲等問題進行科學的規劃。在研究上,農村可以和大學、企業合作,建立一個研究機構,讓農民有更好的學習和研究的機會,這樣才能解決農民在生產上遇到的問題。而且加強對綠色生產技術的深層次研究可以使我國的谷子綠色生產得到更大的發展,從而使我國的農產品生產技術更加科學化、集約化。在此過程中,根據區域的具體條件,對各參比指數所產生的差異進行研究,從而為區域種植打下堅實的依據。
3.2加強對綠色生產技術的柔性推廣
在這一時期內,農業技術、農業理論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普及,而且還開拓出了多種營銷途徑。在進行種植技術的推廣時,要利用這些渠道進行各種形式的宣傳。在傳統的電視、廣播、宣傳欄、報紙等傳播方式之外,也要建立起自己的傳播媒體,比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微信、微博、短信等。例如,當農民購置農用機械時,銷售者可以有針對性地向農民推薦綠色種植技術,并在實踐中加強農民對綠色農產品技術的認識。通過網絡技術,可以搭建相應的技術、活動,及時發布農業技術、技術要點和各種農業技術推廣活動,幫助農戶盡快了解相應的技術、活動。通過這個平臺的實施,農民對綠色農產品技術有了更多的認識,同時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實施種植。在具體的發展中,工作人員要經常走訪農民,了解農民在種植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并對其進行分析,并對資料進行整理,以便為今后的推廣提供科學依據,使農業機械能更好地滿足地方的需求。通過宣傳讓農戶認識到,采用機械化播種技術,降低田間投資,解決了以往人工間苗、除草、收割等繁雜的生產方式,采用化學施肥、除草、標準化的經營、節省勞動力、增加肥料使用、降低投資。采用精量播種法,合理地控制播種量,減少了破粒率,促進了幼苗的快速繁殖,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果。通過比較和測算,可以節省22元/畝的農業投資,130元/畝的勞動力成本,平均每公頃增加45.35 kg,增加180元左右。
3.3加強對綠色生產技術的標準實施
在推廣谷子綠色生產技術的時候,可以建立一些實驗區,用來做示范,讓農民們更好地感受到產量和質量的差距。相關單位還可以定期安排農民到該地區進行實地調研,實地調研后,農民也會積極運用效益。這種試點示范基地的建立,是一種對農民的一種導向,可以發揮輻射效應,真正增加農民的收入。試驗是農業科技的一種重要形式,它是農業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立必須要有地方科研部門、農業部門、政府部門的協調和參與,要充分結合實際,進行全方位的研究,才能使農業的發展和競爭力有一個基本的提升。試驗在技術逐步推廣實施中起到了示范作用,為以后的宣傳工作增加了支持作用,提高了宣傳的針對性。谷子綠色化生產技術推廣應用,使綜合機械化技術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谷子耕、種、管、收綜合機械化程度達90%,并輻射帶動周圍重要農產品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80%以上。既能使人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又能使人的勞動力得到充分的釋放,同時也能使農夫的機械耕作技術和觀念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通過試驗田可以清晰明確地看出土地的利用率情況,以及在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后,所產生的良好環境保護效果,可以說打造谷子機械化、綠色化生產工業基地有著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3.4對多種綠色農產品技術進行訓練
目前,我國在推廣谷子綠色農產品技術時,可以采用多種方式,但要使農民真正掌握這項技術,就必須推行一套完整的種植技術,使農民認識到正確的種植方式,從而為谷子的質量和產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真正提升農民的經濟力量。地方上還可以通過線上培訓、在線解答等方式來幫助農民們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從而達到最大限度地提升他們的宣傳效率,保證下一步的種植工作能夠更加順暢。目前,我國的谷子生產技術在推廣中存在著許多問題,特別是綠色化、生態化的生產,不僅要使農民意識到耕作的重要性,而且要對當地的具體國情進行系統性的研究,以達到對作物生長狀況的及時控制。就當前而言,許多農民對當前的高產量種植技術知之甚少,開展系統的技術訓練,組織農民從多種途徑上進行學習,對農民整體發展起到輔助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是農業發展理論、產業政策、農機裝備優勢的最好時機,對于農業產業結構的轉變和調整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進行訓練時,可以利用研究基地的實驗場、實驗區等場地進行訓練,讓農民對作物的成長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綜上所述,在提高谷子品質、提高產量的同時,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種植需求,進行全方位的綜合研究,對生產技術的重點進行調整,最終形成多元化、科學化、規?;木G色農產品生產技術。在大力發展和普及的同時,要充分利用新型的宣傳平臺和宣傳媒介,充分發揮各區域的優勢,將谷子的綠色農產品種植技術付諸實踐。
參考文獻:
[1]崔文萍.淺議當前谷子生產存在問題及改進對策[J].種子科技,2019(13):57,59.
[2]趙健飛.河南省不同谷子品種有機栽培品質提升試驗示范探索[J].農民致富之友,2018(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