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
摘 要:油菜作為貴州省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對于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彩有著重要作用。為了進一步提高貴州油菜的質量和產量,文章采用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法等,論述了油菜的重要作用,重點對旋耕直播栽培技術、免耕移栽、油菜摘薹菜用等3種栽培技術進行了研究,并結合貴州省實際,提出了油菜種植技術推廣策略,包括強化油菜產業聯動、采用多種形式推廣油菜種植技術、加強油菜新品種新技術研究和應用等3種策略,以推動油菜產業步入良性發展快車道。
關鍵詞:油菜;種植技術;農業技術;推廣應用
油菜作為全球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我國的油菜種植面積常年位居世界第一。油菜自明朝進入貴州以來,在貴州大地落地生根,種植區域遍布全省,2021年種植面積670萬畝,位居全國第五。但是由于貴州省山多地少,地塊破碎,不宜發展油菜農業機械化技術,嚴重影響貴州省油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所以,為了進一步降低貴州省油菜種植成本,提高其經濟價值,需要重點對我省油菜栽培技術和應用進行深入分析,以推動油菜產業做大做強。
1 貴州油菜的作用
油菜是貴州山區重要的油料作物,農村每家每戶幾乎都會種植油菜,主要因為油菜用途廣、作用大。一是油菜經濟價值高。油菜作為重要的油料作物,榨油之后具有降低血脂、軟化血管、抗氧化等作用。而且,油菜薹營養價值豐富,可用作蔬菜,清爽鮮嫩,及時上市銷售,可以為農戶帶來可觀的收益。二是油菜成片觀賞價值高。成片種植的油菜花,金燦燦一片,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如萬峰林油菜花、貴定“金海雪山”、綏陽大壩油菜花等,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游玩打卡。此外,成片的油菜花田,可以為蜜蜂采蜜提供花粉基地,為蜂農帶來更大的收益。三是油菜是一種重要的茬口作物。貴州種植面積最大的農作物是水稻和玉米,在水稻、玉米收獲之后,可以利用這些冬季閑田用于種植油菜,當年9月中下旬種植,至翌年5月即可成熟收獲售賣,“冬季閑田”就變成了“增收沃土”。
2 油菜栽培技術
2.1 油菜旋耕直播栽培技術
2.1.1油菜旋耕直播栽培技術要點
旋耕直播需要操作農業機械設備進行耕作,疏松泥土,然后撒入基肥,基肥最好在種子同一垂直面以下3~6cm,確保油菜生長之后肥效能有效發揮,同時避免燒根[1]。由于貴州省位于云貴高原,境內耕地分散破碎,難以發展現代化機械農業,所以,只有少數壩區可以用大中型農業機械設備耕作、播種,其他多數耕地需要用小型旋耕機進行旋耕直播。普通油菜種植戶用小型旋耕機翻犁土地之后,然后用油菜播種機播種或人工直播,有些地方會直接采用免耕撒播淺旋蓋籽播種方式,增加種植密度,起到以密控草的作用。當前無人機播種也正成為一種新的播種方式,無人機飛行高度控制在3m左右,在天氣較好的日子可以播種,每畝地播種量在0.4kg左右。由于貴州省青壯勞動力缺乏,采用這種旋耕直播耕作栽培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勞動力投入,提高農戶種植積極性。
2.1.2油菜良種選擇
旋耕直播栽培不能剔除弱小苗,所以在良種選擇上宜采用純度高、千粒重大的品種,貴州省通常可以采用黔油早2號、油研817等品種。
2.1.3種子拌種
為了提高種子出苗率和抗病蟲害能力,播種之前可以選用30%噻蟲嗪、0.136%赤·吲乙·蕓苔可濕性粉劑兌水,然后將種子攪拌均勻,晾干之后及時播種,確保藥效能夠發揮。
2.1.4地塊整理
水稻或者玉米采收之后,清理土中的碎石、塑料等,秸稈可以粉碎還田,然后淺耕開溝起廂,根據地塊大小、土壤肥沃程度等,廂面寬1.5~2m為宜。每年最佳播種時間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中上旬,每畝地可播種0.4kg,在播種時可以用小麥分層機將油菜種子播種在土壤2~3cm的深度中,方便油菜出苗。
2.1.5科學施肥
旋耕直播對土壤質量要求不高,但每畝地最好施40~50kg復合肥,農村養有牲畜的農戶,最好施用有機肥(150~200kg/畝)作為基肥。當油菜兩片真葉時,可以每畝地追肥尿素5~8kg,確保幼苗茁壯發育。在油菜苗后期和抽薹期,每畝可以噴施硼砂0.1kg。
2.1.6加強田間管理
清除田間雜草,可以保障油菜生長所需養分,播種油菜后,每畝地可以施用乙草胺0.1kg左右。根據油菜長勢和田間雜草生長情況,可用“芳氧苯氧丙酸類苗后莖葉處理除草劑”清理禾本科雜草,用“高特克”清理闊葉類雜草[2]。由于油菜盛開之后會倒伏,所以田邊過道需要及時用竹竿或其他方式將其扶起,防止行人或車輛過往踩踏油菜,從而導致損失。
2.1.7病蟲害防治
油菜病蟲害防治需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不同地區根據病蟲害發生幾率和嚴重程度,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一般可以采取農業防治手段為主,及時拔除田埂雜草,病株需要及時清除處理,暢通田間排水,降低病蟲害發生幾率。為了提高油菜抗逆性,也可以采用赤·吲乙·蕓苔、氨基寡糖素等噴霧,保證油菜植株生長旺盛。
2.1.8成熟收獲
根據各地的種植習慣和土地大小,可以采用人工收獲或機械收獲方式。地塊破碎的地方,油菜花開后30d左右,當油菜80%的角果色為淡黃色時,可以在天氣晴朗的日子組織人工收割,晾曬后晴天脫粒。在適宜機械化收割的壩區,當油菜90%以上的角果為褐色時,可以用油菜聯合收割機收獲,這種方式可以極大降低人工投入,收獲油菜的同時,其秸稈被粉碎還田[3]。
2.2油菜免耕移栽技術
2.2.1油菜免耕移栽技術要點
貴州70%的油菜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農民對油菜免耕栽培技術比較熟悉,所以這項技術推廣起來沒有太多難度,農民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這項技術。再加上貴州省土地破碎,勞動力不足,且免耕移栽的油菜苗齡最長可以達到50d,土地可以少耕或免耕,便于農民充分利用空閑時間移栽種植。
2.2.2油菜良種選擇
可以采用高產、優質、抗性好的雜交油菜品種,比如黔油2號、油研2020、德油雜11號等品種。種子拌種方式與旋耕直播栽培拌種方式大同小異,如果區域內油菜病蟲害發生頻率不高、危害不大,也可以曬種后用鹽水洗凈晾干,用細土或草木灰拌勻后播種在廂面。
2.2.3地塊整理
油菜免耕移栽地塊需要具有結構疏松、土壤肥沃的特點,所以一般可以選用砂泥田、潮砂泥田等中高肥沃度的田土。按照苗床與大田1:10比例配置苗床,苗床土壤宜細碎,土塊不宜過大,避免壓苗,影響油菜苗茁壯成長。苗床需要深溝高廂,廂寬1.5~2m,廂溝的寬度和深度分別為0.2m、0.3m。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苗床不能選擇在前茬為玉米或花生的土地,避免土地除草劑殘留,影響油菜的出苗率和出苗質量。
2.2.4育苗移栽
油菜育苗最佳時間為9月5日~15日。每廂可以播種0.1kg,同步施用尿素0.5kg,播種后用谷殼或稻草蓋種,確保出苗整齊,出苗后需要去弱苗留壯苗、去雜苗留純苗、去病苗留健苗。當油菜苗齡35d時,可以將尿素混合糞水施用在苗床上,油菜葉約為5~7葉,此時可以帶土進行移栽,根據土壤肥沃程度,每畝地可以移栽油菜4000~7000株[4]。
2.2.5科學施肥
將氯化鉀、過磷酸鈣混入農家肥,施用于苗床,從而培育壯苗。油菜移栽前,需要在每畝大田施用緩控釋肥或復合肥40~50kg作為基肥。根據油菜苗期生長情況,可以追施提苗肥或薹肥,每畝施用尿素5~9kg,混合硼砂或速樂硼1kg效果更好。在苗后期和抽薹期,每畝地可以油菜葉面噴施硼砂0.1kg。
2.2.6其他
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和成熟收獲時期的工作,與旋耕直播栽培技術基本相同,此處略。
2.3油菜摘薹菜用栽培技術
2.3.1油菜薹營養成分
雙低甘藍型油菜薹富含多種營養元素,包括鈣、鋅、維生素C等,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其中,油菜薹硒含量豐富,有助于改善男性生殖功能。油菜薹采摘之后可用于清炒、涼拌等,口感清爽,口味微甜,利于下飯[5]。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油菜薹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其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2.3.2采摘油菜薹對油菜籽產量的影響
根據油菜種植面積,適量采摘油菜薹雖然會降低整體產量,平均減產在2.57%左右[6]。平均減產并不多,主要是因為油菜植株很容易“頭重腳輕”,即使沒有人為采摘油菜薹,油菜植株也可能因為生長繁茂而出現倒伏的情況,所以,提前適量采摘油菜薹,能夠防止油菜莖稈折斷或倒伏。由此可以看出,對于植株較高、容易倒伏的油菜品種,采摘油菜薹不僅不會降低其油菜籽產量,還可能會增加菜油籽產出。
2.3.3品種及栽培技術
油菜薹作為一種良好的閑田養地作物,其生長期會掉落大量的花和葉,這些花葉掉落之后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便于來年種植水稻或玉米,提高水稻或玉米的收成。油菜薹一般需要選擇油蔬兩用型品種,比如寶油150、長江油2號、鄉油1881等。在栽培方式上需要早播、早栽,確保菜苗好、薹粗壯,油菜植株高約30~40cm時,可以摘薹10~15cm食用。油菜薹需要多施基肥,同時在越冬期間要施用臘肥,強壯植株。采摘油菜薹后需要及時追施尿素,保證油菜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元素。在病蟲害防治上,在移栽前就要清除田間地頭及田埂雜草,去除蟲卵及病蟲害,苗床期間可以覆蓋銀灰色塑料薄膜,從而避免蚜蟲侵擾,移栽期間可以布置黃板誘蚜,減少蚜蟲數量。在油菜薹生長期間,如果發生病蟲害,必須采用低毒農藥或綠色農藥,上市銷售前要避免施用農藥,這樣才能不影響人類食用。
3 油菜種植技術推廣策略
3.1強化油菜產業聯動
一是要創建油菜農業品牌。油菜作為重要的油料作物,政府要注重培育本地油菜知名品牌,給予相關補貼和支持,激發農業企業市場活力,花大力氣創建綠色無公害油菜品牌,從而提高本地油菜及油菜制成品的議價能力。二是要建設油菜產業景區。依托油菜成片種植產區,打造“油菜花海、油菜花節”,吸引游客到本地觀賞美景,消費本地美食,購買菜籽油、油菜薹、蜂蜜等產品。同時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持續宣傳本地美景、美食,推動油菜鄉村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三是要延長油菜產業鏈條。油菜全身都是寶,首先,種植新型油菜品種,油菜籽可以開發提煉高油酸菜籽油,其營養價值媲美“橄欖油”,其油脂非常適用于人類食用。目前,市場上的高油酸菜籽油銷量良好,市場空間廣闊。其次,菜油及其副產品是制造、醫藥等工業中的重要原料,菜油籽榨干后的菜油餅,進行無毒處理后可以作為水產飼料,為魚類提供優質蛋白質。還有一些地方,正在綜合開發利用油菜秸稈,將菜油秸稈粉碎后,可以原地還田或者用來作為栽培食用菌的基質,也有的地方在探索利用菜油秸稈進行生物質發電。最后,成片種植的油菜田,花期久,可以配套養蜂產業,蜜蜂可以為油菜花授粉,然后生產優質蜂蜜,當游客到當地觀賞油菜花的美景時,村民也可以銷售油菜花蜂蜜,提高農戶的綜合收益。當然,對于油蔬兩用型油菜品種,農戶還可以根據市場需要,采摘油菜薹到市場銷售。
3.2加強油菜新品種、新技術研究和應用
一是政府要加強油菜人才培育。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重要支撐,政府農業部門一方面可以采用加強繼續教育、接受專業培訓等方式培育好本地油菜人才,另一方面也要采用人才博覽會引進或事業單位招聘等方式發現優秀農業人才。政府要引導油菜人才到基層、到一線開展實驗研究,培育油菜新品種,優化油菜種植技術,提高油菜籽品質。二是要研發出油量高的油菜品種。對于一般油菜而言,農戶種植油菜是為了用油菜籽提煉食用油,所以農技科研工作者要重點研究好出油量高的油菜品種。而且,由于油菜莖稈長,頭部果實多,風大容易折斷,所以科研人員也要針對性研究新品種,防止油菜稈莖折斷或倒伏。三是要加強油蔬兩用型品種研發力度。為了滿足市場對新型油菜薹的需求力度,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研發油蔬兩用型油菜品種,尤其是研究富硒元素高的油菜薹,硒元素對人體健康也很有作用,市場受歡迎程度高,這樣就能大幅度提高油菜種植的經濟附加值。四要不斷優化油菜栽培技術。通過播種油菜優質良種,使用新型農機栽培設施設備,革新栽培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油菜籽產量。然后在實踐中摸索,及時向油菜種植農戶傳輸專業技術,提高農戶油菜種植技術,提高油菜的綜合產出。
3.3采用多種形式推廣油菜種植技術
首先,針對偏遠地區或中老年農戶,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可以通過電視、廣播等媒體推廣油菜種植技術。其次,要積極引導油菜種植農戶成立專業合作社,共享農機設備、專業技術,集體采購化肥、農藥等,降低油菜支出成本,農技推廣部門要開展線下培訓,培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經營管理知識、種植專業技術,提升油菜專業合作社的專業性,從容應對市場競爭。最后,隨著科學技術進步,油菜種植技術推廣不能局限于傳統模式,還可以借助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推廣,確保農民真正能掌握油菜種植技術。
4 結束語
在貴州山區栽培油菜具有觀賞價值、經濟價值等,各地(州)市需要根據自身的地形、氣候、土壤等條件,選擇優質良種,采用高效高質栽培技術,鼓勵農民充分利用冬閑田種植油菜。特別是各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及應用,提高農民種植技術,革新油菜種植設備,提高油菜籽品質和出油率,大力研究油蔬兩用型油菜品種,提升農民種植綜合收益。
參考文獻:
[1]李潤梅.油菜種植技術應用與推廣[J].廣東蠶業,2022,56(6):63-65.
[2]江兵,趙繼獻,戴祥來,等.貴州冬閑田油菜大面積種植栽培技術[J].耕作與栽培,2022,42(2):108-111+140.
[3]李莉.油菜種植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探析[J].農業與技術,2018(10):116.
[4]曾川,徐洪志,黃涌.稻田免耕油菜研究進展[J].南方農業,2018(4):23-25+28.
[5]馬朝芝,戴成,魯明星,等.甘藍型油菜菜薹的家常做法[J].長江蔬菜,2019(10):30-32.
[6]戴祥來,趙繼獻,胡權,等.摘薹對甘藍型油菜產量及效益的影響文獻分析[J].南方農業,2021(25):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