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正茂
【摘要】: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是黨和政府聲音及主張發布的主陣地和生力軍,是人民獲取資訊的主要渠道,在國家和民族“凝心鑄魂”工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要時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立自信自強理念,發揮好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做好新思想的宣傳,做好黨建工作的宣推,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
【關鍵詞】:文化自信、融合發展、新業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為宣傳文化工作確定了工作方向。作為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的管理者和服務者,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立信心、自強不息,擔當起新時代新的職責和使命。
一、廣播電視仍然是黨和政府新聞宣傳的主陣地和人民獲取資訊的主渠道
廣播電視仍然是傳播黨的聲音和國家大政方針的主渠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廣播電視形成了中央、省級、市級、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四級傳播矩陣,有一大批熟悉黨和國家宣傳政策、理論的新聞采編隊伍和專業技術隊伍,每天的《新聞聯播》仍然是全國人民共享的新聞大餐,每逢國家重大節日和重大活動,如黨的二十大開幕會、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等,廣播電視仍然是進行直播、轉播和全國人民收聽收看的首選渠道。還有許多經典電視劇和廣播電視節目,成為國民的共同溫暖記憶。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和未來,廣播電視都是黨和政府聲音及主張發布的主陣地,是人民獲取資訊的主渠道,在國家和民族“凝心鑄魂”工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網絡視聽行業發展方興未艾,深度融入社會各個行業
近年來,我國網絡視聽行業發展方興未艾、前景看好。一是平臺型公司層出不窮。近十年來,網絡視聽行業快速發展,長視頻有騰訊視頻、愛奇藝、芒果TV、優酷,短視頻有抖音、快手等,網絡視聽行業整體實力越來越強大。二是網絡視聽用戶急劇增長。2022年6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增長至9.62億,抖音2022年國內月活躍用戶首超7億。網絡視聽平臺大大提升了資訊的用戶到達率,網絡視聽行業影響力越來越大。三是創作者新生態業已形成。當前,網絡視聽用戶生產內容(UGC)己成燎原之勢,比如,抖音平臺上有超過1億個的內容生產者;同時,專業生產內容(PGC)也以專業身份貢獻了具有較高水平和質量的網絡視聽內容,網絡視聽行業的內容提供者越來越多元和立體。特別是隨著CHatGPT、AIGC的誕生,內容的生產將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由人讓度給人工智能,創作者更加多元,未來的變局將會更多。四是社會影響日趨擴大。2022年,字節跳動全年收入超800億美元,利潤達到近250億美元,抖音電商GMV(商品交易總額)高達2080億美元(較2021年增加76%)。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在平臺規模、資訊內容、創作人數、經營收入、社會影響等方面都是快速上升的。
網絡視聽行業在社會信息傳播中承擔著主要作用,如何更好地發揮其“凝心聚魂”主體功能,是不能回避的問題,唯有主動擔當作為,加強引導和管理,才能使其形成健康生態,發揮其引領社會正能量的功能。
三、順應視頻化發展時代趨勢,做好行業規劃管理
針對媒體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順應當前視頻化發展趨勢,要解放思想,深思熟慮,加強行業深度調查研究,做好行業發展的定位、規劃和轉型。
(一)解放思想,緊貼時代前沿和創新一線謀發展。歷史上,文化傳承的載體經歷了結繩記事、竹簡、紙張、電子書等形式變革。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信息化、視頻化是大勢所趨,人們將更多地通過移動端獲取資訊和知識,視聽行業將逐步介入并部分代替文字的功能。行業管理者要適應視頻化發展趨勢,做好行業的規劃、引導、轉型和管理,使其健康發展。
(二)做強廣播電視存量,做大網絡視聽增量。對傳統廣播電視業務,要在管好導向的前提下,強力推進媒體融合,促使“主力軍挺進主戰場”,同時要有“晴天修屋頂”的緊迫感。對于網絡視聽行業,要平衡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加強節目導向管理,加強行業服務,支持平臺向海外拓展,促進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能夠健康規范發展。
(三)深思熟慮加強未來電視研究。2022年7月15日召開的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工作年中推進會上,時任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徐麟提出,要增強前瞻性,加快推進“未來電視”戰略部署。未來電視具有呈現方式多樣化、視聽體驗沉浸化、應用場景全景化、服務形態智慧化、服務供給協同化等特點。“未來電視”代表廣播電視未來發展方向,要加強支持和引導,產業單位要加強技術研發,打造行業新的增長極。
(四)處理好“自建航母”與“借船出海”的關系。黨媒要在建造“航母”級媒體平臺方面持續發力,爭取有所作為。針對商業媒體平臺日益強大的現狀,黨媒要適時“借船出海”,在新媒體矩陣建設、內容推廣方面有所作為,如人民日報的抖音號粉絲達1.6億人,央視新聞的抖音號粉絲達1.5億人,形象而鮮活地宣傳了黨和政府的聲音。
四、回歸媒體本質屬性,重振行業信心
媒體大變局的時代,面對紛繁復雜的媒體新生態,要保持“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聚集媒體本質屬性,發揮“凝心聚魂”主體功能,重振行業信心。
一是重塑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新生態。當前,媒體行業經歷了世紀變革,但萬變不離其宗,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不能改變其媒體本質屬性。要做好傳統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做好網絡視聽行業的節目管理和規劃,實現線上線下同一個標準的管理目標,營造好健康的平臺生態和媒體生態。
二是適應時代發展重振行業信心。整體而言,當前我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的綜合實力處于上升通道,要重振行業信心,做好廣播電視的融合提質和轉型升級,做好網絡視聽媒體的導向管理和規范發展工作,更好發揮好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的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
三是抓好幾項重點工作。首先,宣傳闡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利用好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表達方式鮮活、受眾用戶海量的優勢,加強“頭條”和“首頁首屏首條”建設,要創新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做好社會大眾的“鑄魂”工程。
其次,強力推進對外宣傳工作,塑造好中國形象。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和影響力”“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隨著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與之相適應,要做強對外宣傳的傳播主體,建好對外宣傳的媒體矩陣,做優對外宣傳的內容資訊。如黨的二十大期間,人民日報視頻號推出的中國共產黨國際形象網宣片《CPC》,就用令世界耳目一新的方式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和中國形象。
第三,傳播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要利用自身優勢,結合時代特點,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進行現代化表達和時代化闡釋。如河南廣播電視臺大象融媒推出的《水下飛天舞》《端午奇妙游》等網絡視聽節目的頻頻出圈,反映了受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和對精品內容的追捧。
第四,抓好自身建設。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從業者作為在“頭腦中搞建設”的主力軍,要在當前的主題教育中主動作為,一方面加強自我黨性修養,強化媒體人的自我提高“鑄魂”工作,以己之“清”促社會之“明”。要時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立自信自強理念,發揮好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做好新思想的宣傳,做好黨建工作的宣推,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承擔起時代賦予的為社會大眾“鑄魂”工程,唯如此,方不負職業使命,不負時代重托。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