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象財
語文教學涉及到的文化知識十分廣泛,教師要注重學生在文化方面的積累和個人情操的培養,課堂教學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對語文知識產生濃郁的探索欲望,自主參與到課堂建設、問題思考中,提高教學效率,保障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提高個人語文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課堂的建設,要實現跨學科融合的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設計全新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教學發展,從而真正體現出學科教學的價值所在。
1 構建跨學科融合教學體系
在語文教學中,教學內容不應該局限在語文課本之上,而是需要實現學科之間的融合,構建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讓學科之間的知識進行互通,培養學生較強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作為重點展開知識的延伸,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之上接觸到更多的知識,全面開拓個人知識視野。《四季之美》這一章節的學習中,涉及到的知識內容屬于基礎散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圍繞著散文展開,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文章的閱讀,總結出核心思想。在文章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文章閱讀中提出自己的疑問,可以是與語文相關的問題,也可以是涉及到其他領域的知識,給予學生充分發展的空間,進一步實現學科的融合。《四季之美》中涉及到四季美景,事實上就是一種科學現象,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向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會有四季之分?什么原因造成了四季變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開簡單的講述,讓學生能夠深入地了解到四季變化的原理,融合地理知識在其中,有效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見識。
2 打造生動、鮮活的語文課堂
科技改變了各行各業的發展方向,人們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教育行業中,應當懂得順應潮流,設計全新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之上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所在。信息課堂的構建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將信息技術引入到課堂建設當中,充分體現出語文教學的價值所在。語文這門學科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學科,學生在初入校園之后,學習漢字是了解傳統文化的第一步,教師帶領學生認真閱讀文章,了解生詞、詞語的含義等,逐漸積累學生的文化底蘊,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得到一定成長。在古詩詞的學習中,部分學生無法感受到詩詞中的韻味和格調,而信息化課堂的建設,能夠利用虛擬場景的構建,將其中描述的自然景觀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結合場景與詩人產生同樣的感悟,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內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時還能夠結合自身感受,理解詩詞所表達的含義,快速提高了學生在古詩詞學習方面的效率,促使學生能夠真正愛上學習,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
3 設計動畫版教學視頻
學生對于動畫片有著濃郁的興趣,從目前的市場發展現狀進行了解,發現動畫片的市場十分龐大。學生是主要的受眾群體,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取向,設計個性化的教學課堂,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例如,寓言故事中一般以生動有趣的對話形式,向學生闡述了一個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當前的網絡技術十分發達,學生對于圖畫、動畫等有著濃郁的興趣,教師可以圍繞著寓言故事中所描繪出的場景和對話,找到適合的動畫視頻,將核心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仔細觀看動畫視頻,總結出自己對于故事內容的理解和想法,逐步滲透哲學理念,注重學生思想觀念的建設。這種方式的教學能夠快速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將深刻的哲學道理融入到動畫當中,所產生的教學效果相比較書面化的教學而言要更加深刻。
總之,語文課堂建設需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主,設計個性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產生濃郁的好奇心,帶領學生邊玩邊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推進現代化語文課堂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