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奎
摘要:新課標提出要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就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應積極探索大單元教學的有效策略,從教學目標、課時目標、教學方法和單元作業的設計等多個層面來整體設計和實施課堂教學,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整體性和遞進性,穩步有序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化學素養。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化學 大單元教學 作業
初中是化學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在新課標以發展核心素養為重心的教學背景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采用大單元教學,將分散的、零碎的知識點進行整合,以幫助學生形成能力、發展素養。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對大單元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研究,以層層遞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逐漸進入深度學習,從而更好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一、制訂單元目標,統籌教學設計
大單元教學是為了保證教學的整體性和知識的內在聯系性,在循序漸進中發展學生的學科觀念,形成核心素養。在采用大單元教學策略時,初中化學教師一定要對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整體把握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在了解學生的化學基礎的背景下合理制訂單元教學目標,并統籌設計單元教學內容,穩步推進教學進度。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單元為主體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讓學生在統一的教學情境下逐漸加深探究深度,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自身的化學學習能力。[1]
例如,在學習《溶液》這個單元內容時,我就對整個單元內容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在此基礎上制訂了單元目標,并對課堂教學進行統籌安排,以確保單元教學的整體性和漸進性。本單元的幾個課題分別從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去研究溶液的概念以及物質溶解度的相關問題。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單元整體目標:(一)認識溶解現象,了解溶液、溶劑、溶質的概念;(二)掌握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三)在學習中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后,我再詳細地制訂教學計劃,以確保教學目標能夠很好地完成。
二、細化課時目標,循序推進教學
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依賴于每一節化學課,是在日積月累中慢慢形成的。化學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學生的學習能力也需要在循序漸進中慢慢發展。因此,在開展大單元教學時,初中化學教師應統籌安排教學進度,將大單元教學目標細化到具體的每一節化學課上,形成課時目標。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基于不同教學內容的育人功能,注重發展學生的關鍵能力,穩步推進課堂教學進度,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探秘水世界》這部分內容時,我就在整體把握單元目標的基礎上細化課時目標,將學生思維和能力的培養滲透進每一節化學課中,并促使學生的化學素養在循序漸進中得到發展。本單元的知識學習是學生初次系統學習身邊的化學物質,也是第一次接觸微觀世界,教師應盡快幫助學生建立起化學的物質觀、微粒觀和運動觀。在明確了單元教學目標后,我根據每節課的主要內容,將單元目標拆分,合理細化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形成切實可行的課時目標,并在每節課中都滲透學生化學能力的培養。如此一來,學生從微觀探究水分子的運動出發,認識到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最后再從宏觀實驗中建立物質組成的元素觀,在循序漸進中培養了學生的微粒觀。
三、設計單元作業,夯實學生能力
作業是鞏固課堂學習成果的重要方式。在采用大單元教學時,初中化學的課后作業也應精心設計和優化,根據整個單元的育人目標來設計單元作業。同時,在設計作業時,教師應保證作業難度由淺入深地層層遞進,可以在統一情境下去設計各項作業,在作業中也應兼顧知識型作業、實踐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以更好地發揮作業的功效,夯實學生的化學能力。[2]
例如,在學習《化學與健康》這一單元內容時,我就在明確了單元目標和每個課時目標的基礎上,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設計了課時作業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以進一步夯實學生的化學能力。首先,在課時作業的設計上,我緊貼課時教學內容,兼具知識性和人文性,讓學生在掌握了本課化學知識的同時,能夠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在單元質量檢測作業設計中,我根據每次作業反饋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鞏固性作業和提升性作業,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化學能力。此外,我還注重拓展性作業的設計,加入了閱讀型作業,讓化學作業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點,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地實現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采用大單元教學,通過整合單元目標、單元教學設計、課時計劃等步驟,確保教學的整體性、聯系性和遞進性,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到每一節化學課上,著力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化學學習環境,以促進學生化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艷.初中化學“大單元”教學的嘗試[J].吉林教育,2021(33):51-53.
[2]高添翼.初中化學“學歷案”評價任務的設計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21(64):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