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因材施教”一詞,出自《論語》,指針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筆者所執教的班級中,很多學生已經具備扎實的英語基礎和熟練的英語運用能力,在他們的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大都是一些細節方面。首先,是單詞的拼寫、詞形的變化、同義詞的辨析,等等;其次,時態的運用及地道英語的表達等都是他們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尤其是名詞和動詞的同義詞辨析,更是他們難以把握的地方。所以在英語學習中,英語教師一定要把每一節課準備到位,力求精準。特別是英語知識點一定要全,老師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優生中普遍的問題一定要講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中等生則是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具備了一定的語感,能做對題,但卻講不出為什么這樣做。因此,中等生的應用教學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注意原生態邏輯。學生學習水平中等的背后,有一個合理的邏輯,那就是語感好、短期記憶力好、對出題思路把握到位等。找出、強化他們原有的邏輯,補足弱的邏輯,就是教師在教學中應實施的針對性策略。第二,設定合理的學習目標。一個合理的學習目標,無疑對提高學習效果大有裨益。這個學習目標應是“投入精力”“學生能力”“配合情況”“自身意志”等方面的合力。第三,“需要多少給多少”。不必要求中等生必須詳盡地掌握每一個知識要點。初中英語知識點繁多,如果不分重點地要求他們都必須掌握,反會增加他們的負擔。教師可從課標出發,選擇最便捷的授課方式,使學生獲取最大的收益。第四,推廣學習能力的板塊化。例如,英語的聽說讀寫,是要求學生必備的四種最基本能力,需要提出來單獨訓練,最好開展專題訓練。
現代教育思想告訴我們,師生關系和諧健康,學生才會樂于接受教育,才可能成長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坝H其師,信其道。”師生相處過程中,要尊重學生,要公平、公正地對待他們,這樣他們才能樂于接受教師的教導。老師必須采用多種方法,通過各種途徑,摸清情況,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多給他們一點關愛,多一點肯定,多一點幫助,逐步建立親密、和諧的關系,讓他們倍感親切、溫暖,讓他們安心并樂意學習,努力提高學習效果。
事實上,對比學習法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在英語教學中逐漸認識到,要學好英語,必須了解其特點,要了解其特點,最有效的方法是與母語的特點進行比較。熟悉英語和漢語的特點,并加以科學對比,分析其差異的因素,這無疑將有助于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增強教學的預見性和針對性,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Charles C. Fries在《英語作為外語的教和學》一書中指出:“最有效的教材是這樣的教材:它的立足點是一方面對所學的英語進行相應的描寫,并加以仔細的比較?!碑斎?,這種學習方法不止用在看書上,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可以使用,效果也會不錯。
善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互學互鑒,形成良性競爭關系,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成長、成才。學生的學習成長是聚沙成塔、積少成多、反復練習、業精于勤的過程。學生的學習成長需要有參照、有對比,但不要害怕學生去參照、去對比。他們的學習效益就在于其他同學會的,自己也要會。同學間的這種競爭,對他們的學習成長非常有幫助,所以要引導學生多交友,多向同學學習,多給同學分享自己英語學習的體會。
西晉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指出:“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惫P者班內有一位學生,時刻以更加優秀的同學為榜樣、作參照、當標桿,因為優秀的同學總有更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潛移默化,在向同學學習的過程中,自己或多或少都會不自覺地被同化(模仿或學習)——好的更好,不好的會變好。向班內優秀的同學請教,向他們看齊,已經成為這位學生的日常習慣。
俗話說,不同的藥治不同的病。對學生來說,表揚在英語教學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表揚是一種激發人的內在動力,是促進人不斷上進的動力源泉。它能夠使人產生一種成就感,能夠使人感到自己的力量,能夠激發人的自信心,從而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促進人的進步。表揚不僅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喜悅,還能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和熱情。作為教師應該看到學生每一個值得表揚和肯定的地方,及時給予肯定,可以是一句贊美的話,甚至是一個肯定的眼神,都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贊賞和鼓勵。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使用表揚語時必須把握好分寸。因此,表揚一定要具體而有針對性,讓學生明白他為什么被表揚,絕不能泛泛而談,說空話。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知道以后如何做更好。作為英語教師,需學會對學生進行因勢利導,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表揚方式。因人而異,如同教師因材施教一樣,“鐮刀磨在收割時,雨傘撐在下雨日,表揚用在恰當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會在學生的學習和精神上產生一股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