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距離巴西海岸有3至4天航程的特林達德島上,地質學家費爾南達·阿維拉爾·桑托斯發現了大量塑料形成的巖石。通過分析,她和她的團隊將這些標本確定為一種新的地質構造,將地球數十億年來用來形成巖石的材料和過程與一種新成分——塑料垃圾融合在一起。
由于位置偏僻,遠離人類活動,特林達德島一直被認為是地球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瀕危綠海龜繁殖地之一,每年有數千只綠海龜來到這里產卵。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人類對地球地質周期影響的重要證據。地質學家擔心隨著巖石的侵蝕,會有塑膠微粒滲入環境,進一步污染島上的食物鏈。
話題提煉
環境保護、憂患意識、塑料污染、人與自然……
觀點提要
①居安思危,方能長久;②要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放在首要位置;③綠水青山才是大自然應該有的模樣;④早一天保護環境,就多一分生命的保障。
速寫引領
美好生活你我他,環境保護靠大家。我們之所以能夠安全幸福地生活在這個星球,那是因為大自然的饋贈。唯有保護好地球,才可以安享家園。假如肆意破壞,任意踐踏,讓生活垃圾及其他塑料隨處亂放,或者不管不顧,后果將會是嚴重的,如在巴西偏遠海島居然出現了“塑料巖石”。所以,我們有必要做到:環保一地區,美好一家園;環保一國家,美好一地球!
(供稿 祝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