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祖運
古詩詞作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幾千年歷史文化積累下的重要傳承,其具備語言凝練、意境優美、結構音韻和諧的特性。隨著時代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古詩詞作為語文教材中重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深刻體會古詩詞的語言、意境和結構之美也成為高中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要依據課本內容,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課堂教學真正體會到古詩詞的風采,進而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審美能力,強化語文核心素養。
一、提高古詩詞審美能力意義
古詩詞的審美教育是指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去深入挖掘古詩詞中的美的元素,通過閱讀指導引導學生解讀古詩詞中的審美意象,豐富古詩詞的審美體驗,進而激發審美情感,讓學生充分感受古詩詞中的美。
(一)發現與體會古詩詞中的美
古代詩詞作品中對情感的表現是極其巧妙的,其語言的凝練與優美是很值得學生模仿與學習的,同時古詩詞的作者對詩詞語言和表現手法的運用是很講究的,這些都是會對高中學生學習語文具有非常好的啟迪功效。
(二)提升文字素養
提升古詩詞的審美能力對學生文字素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文字素養能夠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知識文化水平,因而通過古詩詞的審美教學可以直接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素養,同時也有助于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和諧發展。
二、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策略
(一)學會誦讀,體會古詩詞中的美
誦讀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是增強學生記憶的最有效的方式。通過誦讀學生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到古詩詞之中的構詞法、構句法,并結合現代的寫作方法了解古詩詞的精神實質,同時也能讓學生在誦讀中發覺古詩詞的心靈美。不斷誦讀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古詩詞審美觀能力得提高擁有積極主動地促進實際意義。
如在《詠懷古跡(其三)》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古詩詞內容和特點,讓學生通過配樂誦讀體會古詩詞的歌曲美、意境美,同時在誦讀中指導學生理解古詩詞中的詞語發音和含義,引導學生把握朗讀節奏,進而感悟作者在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情感內涵。這樣學生便可以通過誦讀很好地提升自我學習的能力,也能夠更好地體會到古詩詞中的美。
(二)展開聯想,走入詩中畫面
高中階段所學的古詩詞中,大部分都展現了具有美感的畫面,其中寄托了詩人深刻的內心情感,學生要理解并掌握古詩詞就離不開對詩歌中美好意境的感受。人們常說的“詩中有畫”便是這個意思。與美術中的畫畫不同,古詩詞中的畫面包含作者的想象,其中容納了更多的意象,因而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就必須引導學生立足古詩詞中的文字展開聯想,走入詩中畫面,切身感受詩中的情境。
例如,在《歸園田居(其一)》中,“方宅十余畝……雞鳴桑樹顛”幾句描繪了山村的田園美景,有近景,有遠景,還有對聲音的描繪,既寫到了居所,也寫到了周圍的居住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讓他們結合詩句描繪的景色發揮自己的聯想,通過對畫面的聯想,學生感受到了田園生活的可愛之處,體會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三)把握字詞,感受語言美
古詩詞的語言不同于日常的生活語言,它們凝練含蓄富有滋味,會讓人百讀不厭。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要帶領學生仔細品味,領悟古詩詞的語言美。古詩詞的語言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在文字運用方面往往達到一字一詞達到煉字的程度。教師要重視對字詞的講解與分析,引導學生細致探究字詞特色,還原古詩詞的文意,讓學生對古詩詞產生整體印象。同時古詩詞的語言講求音韻形式的整齊,因此古詩詞往往具有音韻美感,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從意義層面展示語言美之外,還應引導學生探究語言的音韻美。
比如在學習《觀滄海》一課,教師要指導學生結合作者的身份和時代特點,分析古詩詞中的字詞含義,比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一句,“其”字是前文“滄?!钡拇~,作者借用“日月”“星漢”隱喻自己,整句詩都展示出作者的遠大抱負和理想,同時也體現了建安詩歌的風格??梢娏私庾髌返臅r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跡,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所要表達的內容,獲得審美能力的提升。
(四)依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
大多數學生的審美能力比較一般,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能力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從語言文字、情感態度和表現形式等方面引導學生對古詩詞展開分析,幫助學生提升古詩詞的理解能力,讓學生可以在學習古詩詞賞析的同時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提高其針對古詩詞的自學能力,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古詩詞賞析能力。
綜上所述,古詩詞是中華歷史長河中的璀璨之星,學習古詩詞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繼承,也是學生增強美學意識、陶冶品格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反復誦讀、展開聯想、把握字詞和制訂相對應的教學方案,促進高中學生的古詩詞審美能力,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古詩詞中的美,進而提升學生古詩詞的閱讀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