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 劉佳文
[摘要]為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上市公司在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時會做出業績承諾。本文以Y公司財務造假為案例,研究在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時做出的業績承諾對審計風險的影響。研究發現高業績承諾通過增大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以及增大檢查風險,增大整體的審計風險。
[關鍵詞]業績承諾;審計風險
引言
在我國的資本市場中,股權融資方式日益多樣,當上市公司需要進行非公開發行股票時,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中小股東的利益受到侵害,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可能會做出業績承諾。此時,上市公司可能會有較大的實現公司較好的盈利的業績壓力。因此,一些上市公司選擇用業績造假來營造盈利假象,此時,審計人員面臨較大的審計風險,發表不恰當的審計意見的風險提高。為更加深入地分析業績承諾對審計風險的影響,本文選取Y公司為案例研究對象,研究業績承諾對審計風險的影響。
一、文獻綜述
(一)業績承諾研究
業績承諾的積極影響方面:王競達(2017)研究認為并購活動中的業績承諾可以平衡兩方的信息不對稱性[1]。鄭忱陽(2019)重點關注非關聯企業之間的業績承諾,認為其可以提升企業的長期績效,為股東權益提供有力保障[2]。Barbopoulos(2016)重點研究了對賭協議中的業績承諾,認為其可以有效激發管理層提升業績的動力[3]。業績承諾的消極影響方面:蘇洋(2019)研究認為業績承諾在彌補信息不對稱的同時也會增加企業為兌現承諾而進行財務舞弊的可能性[4]。
(二)審計風險研究
Mindak(2011)研究認為,當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較大的影響時,審計風險也會有一定的增加[5]。Low(2004)認為審計風險會受到審計人員的能力、具體審計程序的安排的合理性和實際執行的正確性的影響[6]。武恒光(2011)指出當管理層財務造假動機強烈,或者審計人員的反舞弊程序執行不充分或者不恰當,或者被審計單位有意通過材料誤導審計人員,那么總體的審計風險可能會隨著審計證據的引入而增加[7]。
二、理論基礎
(一)舞弊三角理論
舞弊三角理論認為,壓力、機會和借口構成了企業進行財務舞弊的原因和動機。難以實現設定的業績目標和謀求主體自身利益通常是產生壓力的原因,機會是主體進行舞弊的間接促成因素,借口是實施舞弊的主體將舞弊合理化的心理過程。在*ST易見財務造假案例中,壓力來源于作為Y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方的J公司做出的業績承諾,而Y公司內部控制的缺陷、事務所連續多年不變更給Y公司大股東J公司制造了舞弊的機會,借口是維護中小股東利益。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論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型中,審計風險由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決定。企業做出的業績承諾給審計帶來了三個方面的風險,其一是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業績承諾帶來的盈利壓力、大股東對公司較強的控制地位帶來的機會和基于完成業績承諾的借口,使公司的財務信息在整體層面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其二是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企業采取的一系列造假的手段,造成企業毛利率異常、財報中收入虛假、應收賬款存疑。其三是檢查風險,審計師未實施充分的風險應對程序、實質性程序執行力度不夠,都會導致發表不恰當的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增大,最終使審計失敗。
三、*ST易見情況介紹
(一)Y公司公司介紹
Y公司主要業務領域為供應鏈管理、商業保理和數字科技服務。Y公司是由H公司發展而來,2012年6月,J公司成為持股比例第一的控股股東,2014年9月,通過認購股份的方式,J公司的持股比例升至36.17%。2017年4月,H公司正式更名為Y公司。
(二)Y公司業績承諾介紹
2014年9月22日,H公司發布了非公開增發股票的議案為保護中小股東的正當利益,H公司控股股東J公司承諾2014年發行完成后的當年,以及2015和2016年內,分別實現不低于4億元、6億元、8億元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如果未達到當年預計數額下限,將由J公司以現金的方式做出補償。2018年,Y公司再次非公開發行新股,做出了和2014年一樣的業績承諾。
根據Y公司披露的財務報告和中國證監會出具的處罰書,可以發現Y公司2014-2016、2018-2020年的利潤實現情況并未達到業績承諾中的利潤數額。2014-2016年虛假的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也沒有達到業績承諾中的要求,2018-2020年內,Y公司使用財務造假手段實現了業績承諾,但是扣除虛增利潤后的利潤均為負,同樣是沒有實現業績承諾的。
四、業績承諾對審計風險的影響
(一)高業績承諾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影響
1.高業績承諾給管理層帶來壓力
根據Y公司在2014年做出的業績承諾,其2014-2016年三年的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之和為18億元,然而Y公司2011-2013年的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之和僅為2014-2016三年承諾的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之和的5.44%,由此可見,Y公司的控股股東的業績壓力是非常大的。
2014年,為非公開發行股票,Y公司做出了業績承諾,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供應鏈業務開拓和商業保理項目,開辟新的主營業務、從投資開始運營項目意味著管理層要在陌生的經營領域實現目標利潤,這進一步增大了管理層的業績壓力。
2.公司治理缺陷提供財務舞弊機會
J公司是業績補償兌現方使得Y公司業績承諾的壓力直接傳導到了承諾補償方J公司,Y公司集中的股權結構、J公司是Y公司第一大股東的控制權優勢、J公司法定代表人是Y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的職權地位,使得J公司能夠凌駕于內部控制之上,具有操縱Y公司財務造假的機會。
3.為完成業績承諾尋找舞弊借口
在業績承諾帶來過大的壓力和公司治理缺陷提供財務舞弊機會的情況下,管理層可能會以保證公司信譽、維護中小股東的利益為借口實施舞弊行為,以此尋求心理和道德上的安定。在中國證監會的處罰決定中明確指出,Y公司為實現既定的業績承諾,開展了一系列的財務造假行為,維護公司信譽和中小股東利益的借口只能為造假制造者帶來心理上的安逸,對公司帶來的影響是十分惡劣的。
(二)高業績承諾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影響
1.凈利潤構成不合理
Y公司的凈利潤在2015年增長近10倍,在2016年和2017年也保持了較高的增速,此后穩定在了一個高水平的凈利潤金額。
2017年,Y公司收購了H公司,并成立了M公司,2018年和2019年這兩家子公司加起來的凈利潤分別為5.27億和8.24億,占當年Y公司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65%和93%,2019年,兩家子公司凈利潤占當年Y公司凈利潤的93%,而H公司參保員工僅2人,M公司參保人數僅4人。
2.保理業務收入真實性存疑
可以看出,保理業務2015年至2019年收入增長顯著,增長幅度也較大。S公司是Y公司保理業務的重要客戶,2018年處于第一大客戶的位置,而S公司在官方平臺顯示的實際控制人并不存在,Y公司控股股東J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冷天輝是S公司幕后真正的掌權人。保理業務的另一個重要客戶為T公司,其物流賬面預付款業務屬性與公司預期供應鏈保理業務相似且合同客戶高度重合,存在商業實質存疑的風險。此外,Y公司與N公司存在關聯方關系,Y公司是N公司的股東之一N公司的法人是Y公司控股股東J公司的大股東。大客戶和Y公司之間密切的交叉聯系使得保理業務交易的真實性無法得到可靠保障,給審計人員的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增大了審計風險。
(三)高業績承諾對檢查風險的影響
天圓全會計師事務所連續多年為Y公司提供審計服務,使其對風險的警惕性有所下降,對審計程序安排存在慣性,沒有以嚴謹的職業態度充分評估風險,并執行恰當的充分的審計程序。在2018年對Y公司的審計中,天圓全會計師事務所對客戶資質存在的明顯問題,對保理業務合同的異常和相關內部控制的明顯缺陷未保持必要的職業懷疑,未執行恰當、充分的審計程序,使檢查風險極大地增加。
五、結語
Y公司控股股東帶來了較大的業績壓力,而Y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Y公司控股股東J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重合這一公司治理制度缺陷為管理層舞弊提供了機會,維護公司形象和聲譽成為了舞弊者的借口,這三點奠定了Y公司高業績承諾帶來的較高的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主要包括凈利潤形成異常、保理業務客戶資質有明顯問題。由于高業績承諾帶來的財務舞弊導致的審計難度的增加,審計人員的程序慣性和不嚴謹的職業態度帶來了極高的檢查風險。
因此,高業績承諾通過增大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以及增大檢查風險,增大整體的審計風險。
參考文獻:
[1]王競達,范慶泉.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的業績承諾及政策影響研究[J].會計研究,2017(10):71-77+97.
[2]鄭忱陽,劉超,江萍,劉園.自愿還是強制對賭?——基于證監會第109號令的準自然實驗[J].國際金融研究,2019(5):87-96.
[3]Barbopoulos L, Wilson J O S. The Valuation Effects of Earnout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US Financial Institutions[J].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16.
[4]蘇洋.高業績承諾與財務造假行為研究——以佳電股份為例[J].當代會計,2019(3):76-78.
[5]Mindak M, Heltzer W.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and audit risk[J].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2011,26(8):697-733.
[6]Kin-Yew Low. The Effects of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on Audit Risk Assessments and Audit-Planning Decision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79(1):201-219.
[7]武恒光.審計證據、審計風險及不規則關系研究——基于一個舞弊博弈模型的分析[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25(4):21-28+36.
作者簡介:王燁(1970.11-),男,漢族,安徽滁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公司財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