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榮
摘 要:現代農業發展離不開農機的應用與普及,這就需要各地區做好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工作。文章針對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的基本原則、現狀與路徑加以分析,分析結果表明,為了擴大農機應用推廣的范圍,需實施因地制宜原則、綜合效益原則、創新爭優原則,還需加強整體規劃與黨建指引,健全推廣應用體系,加強產業支撐,亦需提升宣傳指導水平。
關鍵詞:現代農業;農業機械化;綜合效益原則;黨建指引
廣西在“百萬農機鬧春耕”的活動中演示了無人機直播、水稻機械直播、無人機施肥作業等技術以及現代農機的作用,引領農戶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把拖拉機、旋耕機、無人機等設備應用到各個領域,為農戶增收增產提供保障。雖然現階段各地區重視在農業發展中應用推廣現代農機,但存在農機化力度較弱的問題,出現了黨建滲透力度不足、體系不夠健全等情況。基于此,為了助推現代農業發展,探析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的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1 現代農業發展中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的基本原則
1.1 因地制宜原則
廣西容縣水稻種植面積較大,如何解決水稻種植浪費較多種苗、化肥、人力等資源的問題,受到了當地農民的關注,在水稻種植業現代化發展需求的驅動下,廣西容縣容州鎮大明村應用無人機均勻播種,其飛行速度為4~5m/s,僅用2min就能完成667m2稻田的播種任務,這提升了當地水稻機械化生產的水平,相較于傳統的播種方式,每667m2可節約人力成本約300元。因為不同地區農業結構存在著區別,所以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需因地制宜,只有機械設備可以切實幫助到農民,才能在農業生產各個環節推廣開來。這就需要各地區圍繞重點農業生產領域以及特色農業發展領域投入功能作用相匹配的農機,確保農機功能、農業現代化區域性發展需求具有相關性,解決農機化推廣盲目跟風的問題。
1.2 綜合效益原則
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綜合效益需不斷提高,這是農機可以受到農民、社會、企業重視的關鍵之一。首先,農業機械化應用推廣需具有生態效益。當前有些地區因化肥、農藥用量較大而出現了田地被污染的情況,使用農機可嚴控化肥、農藥總量,不僅能保護耕地,還能避免化學成分污染空氣、地下水、糧食作物;其次,農機化應用推廣需具有社會效益。廣西容縣在脫貧致富這一目標的引領下建成了高標準農田,面積約為8000hm2,用淺腳高產糧田代替低產田、爛泥田,解決了撂荒的問題。在打造穩產田的過程中,廣西容縣石頭鎮大良村在解決排灌難題的同時推廣應用現代農機,助力萬畝撂荒稻田恢復生產,實現了基于糧食增產振興鄉村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目標,進而凸顯農業機械化的社會效益;最后,農機化需具有經濟效益,實踐證明,用農機代替人力可節約人力成本,因為農機具有精準化、集約化種植的優勢,所以能減少種子、肥料、藥劑的使用量,實現控制農業生產投入的目標。相較于人力,農機在搶收環節會發揮積極作用,解決糧食或果蔬錯過收獲時機的問題,加之部分機械設備在運輸、貯存等環節可彰顯優勢,這能提高農作物的品質,在此前提下達到增加收益的目的。這說明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并非僅關注經濟效益,還要從農業現代化、可持續、科學性發展的角度出發,關注農機所創造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繼而在橫向對比多種農機的前提下,有選擇性地推廣應用綜合效益較高的農業機械設備。
1.3 創新爭優原則
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需踐行創新爭優原則,其目的是將農機轉化為現代農業拓展性發展的一大動力。廣西容縣為實現養殖生態化與機械化發展目標,以“養殖+種植”模式為支點,全區推廣應用新型機械設備,助推農機轉型,在容縣縣底鎮,應用新型農機處理生豬養殖環節的糞水,糞水干濕分離后通過活菌發酵變成有機肥,剩余的物質可按照營養液特定配比發酵為沼液,為沙田柚提供營養物質,形成了“豬-沼-果-肥”一體化的新型農業發展體系,果品產量有所增加,亦提升了果品的品質,當地生豬養殖糞污流入林果種植領域,達到了零污染、零排放的目的。廣西容縣針對地勢不平坦的林果生產區域推廣應用山地軌道運輸機,解決生產材料及林木、果品搬運難題,繼而用新裝備、新技術助推農業發展。創新是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的動力,各地區要接受創新理念,強化創新精神,發揮設備優勢,挖掘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深化改革的潛力。
2 現代農業發展中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的現狀
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是大勢所趨,我國農機化比率有所上漲,客觀上解決了播種、施肥、采摘等方面的難題,還可在防控農業災害、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發揮作用,助力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有效規避糧食安全風險。雖然現代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發展保障性條件,但有些地區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并不能很好地完成農機化推廣應用任務:第一,對政策的解讀不夠深刻,未能從實際出發推行契合度、可行性兼具的政策方針,存在總體規劃效果欠佳的問題;第二,黨建工作未能滲入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范疇,黨建未能起到引領作用;第三,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體系不夠完善,存在部分農機推廣后勁不足的情況;第四,農機制造產業有待升級與調整,這就很難從源頭保證農機質量達標,一旦劣質農機流入市場,那么不僅會影響農業生產,還會使農戶對農機失去信心,增大農機推廣的阻力;第五,輕視基層宣傳指導的作用,造成了部分農民不了解農機推廣意義的后果,并不利于農戶提升農機操作水平,這將阻礙農機推廣應用。
3 現代農業發展中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的路徑
3.1 政策為基,加強整體規劃
廣西容縣將補貼政策轉化為農機化的一大動力。廣西容縣是農機制造大縣,農機生產歷史較久,生產基礎較好,近年將規模擴大、生產創新、科研助力視為發展的方向,同時全面推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使農戶能在享受政策優惠的前提下樂意更換農機,進而達到積極推廣新農機的目的。政策具有引領性,能減小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的阻力,這就需要各地區重視整體規劃,對農機化的目的、方法等方面予以說明,確保長期目標、短期目標不沖突,階段性推廣與整體性推廣步調一致,在鄉村振興、農業結構轉型、產業特色化發展等國家政策的帶動下,制定區域屬性鮮明的規劃方案,確保該方案微觀、宏觀兼顧,總體與部分無矛盾,既能引領各地區踐行國家政策,又能確保區域性整體規劃方案有彈性,使各地區能擁有農機化推廣應用自主權與決策權,為了有效運用這兩種權力,各地區應重視實地調研,預見現代農業發展趨勢與風險,還能剖析發展需求,根據需求加強整體規劃,使政策能從“地里長出來”,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
3.2 黨建指引,提高應用推廣實效性
廣西容縣開展“黨建領航,護田護航”系列活動,使黨建可融入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發展中心環節,指引容縣因地制宜地拓寬發展路子。近年容縣注重黨建統領,聚焦“三農”問題,堅守耕地紅線以及糧食安全底線,使鄉村振興得以提檔加速。容縣匯聚來自涉農部門、指導員、技術特派員、專業人員等主體的力量,在百余個田間地頭調研、宣傳、幫扶、檢查,推廣高效栽培模式及技術手段,進一步消除了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的阻力。黨建能消除農機化“最后一公里”,為了做到這一點,各地區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黨建+農機立體化服務。各地區農機部門黨組織及干部群體需彰顯主觀能動性,積極創新實踐,從促轉型、提質量、補不足的角度出發加強黨建指引,提供立體化服務,依托示范田及龍頭農業企業縱向打造從地上到天空的服務體系,橫向打造從播種到倉儲運輸的服務體系,以各地區主要農作物全程農機化為著力點,加大植保無人機、水稻插秧機、秸稈破碎機及其他農機的覆蓋力度。第二,黨建+農機智能化應用。農機部門黨組織及黨員干部需注重提高智能化農機推廣應用的有效性,解決部分地區農機更新力度不足的問題,確保3S、AI等技術可轉化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有力條件,還能在技術賦能的前提下追加農機化的綜合效益。這就需要黨員能深入基層,積極講解智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暢通農機化推廣“最后一公里”,不斷增加各地區智能農機擁有量。第三,黨建+農機綠色化發展。黨建需在區域性老舊農機淘汰的過程中發揮指導作用,將生態保護、生產安全與農機化推廣應用關聯在一起。建設黨員服務小組,注重監督與指導,通過示范帶動擴大農機推廣輻射范圍,在鄉、縣、市三級聯動的條件下疏通農機更新與推廣的渠道。
3.3 健全體系,確保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具有持續性
廣西容縣農業農村局于2022年針對農技推廣體系加以改革,建立健全“專家指導+基地示范+農機指導員幫扶+科技示范輻射帶動”的基本體系,為新型農機、農技推廣應用提供了條件。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涉及百香果、茶葉、蔬菜、柑橘、水稻、玉米等種植業,還涉及魚、豬、雞等養殖業,把水產養殖尾水處理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橘小實蠅綜合防控技術及其他農技推廣活動與農業機械化推廣關聯在一起,使區域性農機化發展得以事半功倍,可以幫助各地區解決農業現代化發展問題。為了健全農機化推廣應用體系,除了要從實際出發以外,還要健全以下兩大體系:一是遴選體系。各地區專職部門負責以鎮為單位遴選推薦農業生產所需技術與設施,縣級、省級專家組需在征詢各地區意見的前提下基于統籌規劃遴選重要農機與農技,水產畜牧技術推廣站、農業技術推廣站負責對接科研機構,針對畜牧業、種植業現代化發展所需農機與農技予以遴選推薦,確保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能“以點帶面”,從源頭保障農機因地制宜、科學可用且綜合效益較高。二是評價體系。遴選體系是從源頭著手把控農機化推廣應用質量,那么評價體系是從結果切入助力農機化推廣應用對策升級與整改,通過定向、定性評價說明不足之處,同時提出意見,評價體系與基層黨建、示范區評優等方面關聯在一起,這使得該體系能倒逼各地區預見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成效,亦可預判風險,主動做出應對,繼而實現“以評促推”的目標。
3.4 產業支撐,嚴格確保農機質量達標
廣西容縣農機部門注重創新,在項目上發揮黨支部統籌引領的作用,機關黨員提供下沉式服務,參與特色農作物機械化生產創新示范推廣工程建設活動,使農機能在特色項目中發揮作用,在此基礎上帶動當地的農機生產企業與時俱進,在新型農機高質量制造的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物、人、財。為了使農機質量能達標,各地區應在重視黨建統領的前提下,加大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力度,將現代農業發展需求視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動力,還要組織農戶學習新型農機操作技藝,研究各地區特色項目與農機是否匹配,以提高匹配度為導向,持續探索農機提質增效的出路,亦需在實踐中檢驗農機質量,發現農機問題,使農機生產企業可在問題驅動下轉變生產對策,引用高新技術,并能主動地在質控層面上下功夫。在管控農機質量的過程中,各地區要完善配套行業準則,以及監管章程,將法律、政策轉變為農機生產行業陽光、透明、健康發展的有力條件,還要完善基層反饋體系,鼓勵農機用戶行使權力,指出農機質量問題,進而督促生產企業整改,使農機的安全穩定性、功能性較強,可以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需求。
3.5 宣傳指導,使更多農民能了解與應用新型農機
廣西容縣在組織開展示范、培訓、演示等活動的過程中有效地推廣農機,將宣傳指導轉化為架在農戶、農機間的橋梁,使更多與農機有關的信息可以借助這座橋梁傳遞給農戶,解決農戶不了解、不會用農機的問題,還可及時享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優惠,掌握農機化技術,走在現代農業發展前沿,減少勞作成本,提高生產效益。新時代農民獲得信息的方式有所改變,宣傳指導工作應轉到線上,運用社媒展開宣傳指導工作。例如,在示范區宣傳推廣植保無人機時,可以借助社媒現場直播,未能親赴現場的農戶可通過收看直播的方式了解農機用處以及使用方法,還可在線互動,技術人員可及時予以解答,提高農機推廣工作效率。農機部門可在農閑時搭建“農民課堂”,深入農村宣傳指導,根據農村當地的具體情況推廣現代農機,還可在“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幫扶關系依托下實現定向、定點宣傳指導目標,進而優化宣傳指導服務工作流程,使更多信息能快速傳至需求端。
4 結束語
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利于現代農業發展,這就需要各地區能認識到農機的價值,在此前提下以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統籌規劃農機推廣應用方案,還要確保黨建能融入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關鍵環節,建立健全農機推廣體系,亦需指引農機生產企業提質增效,還要重視宣傳指導,使更多農戶主動地推廣應用農業機械設備。
參考文獻:
[1]張昊.基于現代種植技術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及相關農業機械化推廣研究——以甘肅省慶陽市為例[J].當代農機,2023(01):25-27.
[2]張藝超.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南方農機,2022,53(13):90-92.
[3]臧霞.農業機械化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應用與優化研究[J].南方農機,2022,53(12):76-78.
[4]徐曉云.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及農機維修問題[J].新農業,2022(04):75-76.
[5]鄭旭燕.農業機械化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推廣與應用[J].現代農機,2022(01):16-17.
[6]何蓮.試驗推廣馬鈴薯收獲機促進涼山馬鈴薯規模化生產[J]. 河北農業. 2017, 33(30):148-149.
[7]趙奇光,尚海艷.淺談九臺市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發展[J]. 吉林農業. 2015,11(9):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