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鵬
摘 要:百香果產業是近年來我國多個地區大力發展的新興農業產業之一,具有較好的市場發展潛力,并且成功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本文以百香果產業發展現狀為切入點,分析百香果產業在產業規模、種植模式、經濟效益三大方面的成就以及在栽培技術上的不足之處,重點闡述百香果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定植前的準備、繁殖與定植、果架搭設與定形修剪、水肥精細管理。除此之外,論述百香果生長過程中容易發生的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旨在為百香果產業的健康、穩定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
關鍵詞:百香果;高產栽培;病蟲害防治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a Sims),又名“巴西果”“雞蛋果”,為西番蓮科西番蓮屬的草質藤本,素有“果汁之王”的美譽。百香果果汁色、香、味俱全,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具有消除疲勞、提神醒腦、護膚養顏等功效。伴隨著百香果產業的發展,百香果產業鏈不斷延伸,深加工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百香果也成為生產果汁、果凍、果露等產品的最佳原材料之一。我國氣候適宜的地區大力推進百香果產業的發展,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百香果種植經驗。但因生產管理粗放、標準化技術欠缺、病蟲害嚴重,百香果產量、品質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如何堅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探索適合區域氣候條件、市場發展狀況的百香果高產栽培路徑與病蟲害防治技術,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1百香果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政策的引領下,我國百香果產業持續發展,氣候適宜且市場廣闊的地區開始大力推進百香果種植生產與深度加工。廣西玉林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在百香果種植規模、產業模式、經濟效益上也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廣西玉林市百香果種植面積達629.72hm2,同比增長37.23%,產量5.3萬噸,同比增長40.95。從產業規模來看,廣西玉林百香果產業鏈不斷延伸,除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之外,廣西玉林擁有多家百香果加工企業,可生產百香果原漿、濃縮汁、果脯、果茶等多種產品。且物流配送體系愈發完善,借助電商平臺將玉林市百香果產品銷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與此同時,廣西玉林百香果產業的經營模式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克服傳統分散種植、家庭式種植帶來的弊端,在政府部門的帶領與政策扶持下,通過集中租地以實現規范化、規模化百香果種植,大幅度降低百香果種植成本,調動農戶種植百香果的積極性,并使百香果產業發展為玉林市農戶增收致富的支撐力量。除此之外,廣西玉林市通過推廣優質品種、改良種植模式以提升百香果產業的經濟效益,為百香果產業的穩定發展提供資金保障。雖然廣西玉林市百香果產業的發展獲得了顯著成就,但整個產業的產值并沒有獲得快速增長,究其根本在于標準化技術缺失、病蟲害嚴重,使得百香果品質有所下降。因此需要結合廣西玉林市實際條件以創新百香果栽培技術,確保百香果高產、穩產[1]。
2百香果高產栽培技術
2.1定植前的準備工作
百香果高產栽培過程中,定植前的準備工作尤為重要。
2.1.1園地選擇
百香果適應性強、生長旺盛,但屬于淺根性作物,根系難以抵抗不良環境的危害,加之耐寒、耐澇性較差,持續低溫或多雨季節會影響百香果植株坐果。因此應當在遠離生活區、工業區的位置修建果園,園地海拔高度應低于400m,處于背風向陽的位置,周邊最好有山泉水、溪水等進行植株灌溉。與此同時,百香果種植園地以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透水性較好且疏松多孔的丘陵山地、緩坡地為最佳,確保土壤內有機質含量較高,土層結構良好,土壤酸堿度在5.5~7.5范圍內。若土壤酸堿度不達標,則需要進行土壤改良,為百香果植株的生長提供適宜的土壤環境[2]。
2.1.2科學選種
百香果高產栽培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在種植前對種植地氣候條件、年平均溫度、年平均降水量等進行細致的調研考察,以考察結果為依據選擇適應性強、產量高、品質佳的百香果品種。廣西玉林市適宜種植的百香果品種包括“臺農1號”“黃金百香果”“紫香1號”“滿天星”“茉莉花”“欽蜜6號”等,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以及市場需求量確定種植規模與種植技術方法。
2.1.3整地挖穴
百香果栽培種植前,需要清除園地雜草、灌木,整地時對園地土壤進行深翻,耕深以25~30cm為宜。若園地土壤為酸性土壤,可在土壤內撒施適量生石灰以調節酸堿度。同時在土壤內撒施適量腐熟農家肥以確保土壤肥沃。此外,百香果栽培種植密度以60~80棵/667m2為宜,根據種植密度挖設定植穴,行距為3m,株距為3.5~4m。挖設定植穴時要分開放置表土與心土,定植穴挖好后進行30~60天晾曬,先回填心土,將表土與適量肥料混合后再回填,且在挖設定植穴的同時要開挖排水溝,確保百香果栽培種植園地的排灌條件完善。
2.2繁殖與定植技術
百香果的繁殖方式以播種、扦插、嫁接為主。
播種繁殖技術下,于汁水飽滿、無病蟲害的百香果果實中取出種子,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浸泡在40℃溫水中15~16h。將百香果種子取出,用甲基托布津等藥物進行浸種,消殺種子內的病菌或蟲卵。浸種后將種子取出后晾干,以濕布包裹種子并置之于溫度為26~28℃的環境中催芽,每隔6小時翻動一次,每隔1天清洗一遍種子,以此提高百香果種子的萌發率。
扦插繁殖技術下,選擇粗壯、長勢較好、無病蟲害的枝條,將枝條截成7~10cm的插穗,在插穗上保留2~3片小葉。同時以珍珠巖、砂壤土、細沙、園土混合后配置為扦插基質,將插穗底端對齊并涂抹生根粉,溫度達到15~28℃時便可以進行扦插,且扦插成功后避開陽光直射,將基質放在陰涼處并澆透水,確保插穗所處環境的溫度在20℃左右[3]。
嫁接繁殖技術下,在砧木的選擇上,要選取抗病性強、長勢好、八葉一心、苗莖粗0.2~0.3cm的百香果生苗為砧木。截取頂芽2~3節以下,基部2~3節以上的枝條作接穗,將接穗浸泡在水中,2天后剪成4~5cm,保留一個芽點的小段,莖段下方削去表皮。嫁接前對砧木澆水,噴灑藥物以消毒,在砧木上劈開“V”字形切口,將接穗下方插入切口中,用封口膜綁扎。最后將砧木放在陰涼位置。
百香果定植宜在雨后晴天進行,在每個定植穴內施加有機肥10~15kg,鈣鎂磷肥0.5kg,將肥料與土壤混合均勻后回填并使回填土高出地面30cm,在回填土上挖出種植穴。將百香果植株垂直放入種植穴中,先填入適量回填土,壓實后輕輕提起百香果植株,再次回填土壤并壓實。定植后澆透水,但切忌過度澆水,避免水分過多而導致百香果植株根系腐爛。
2.3果架搭設與定形修剪技術
在百香果栽培種植中,科學、適宜的果架搭設方式可以確保果園通風透氣,提升百香果植株掛果率、促進百香果高產、穩產。常用的果架搭設方式為:①水平滿棚架。每667m2用80~100根木樁或水泥柱,將柱間距控制在1.5~2m之間,高度以2m為宜,用鐵絲固定柱子并搭設成平行于地面的網狀果架。此種果架形式結實耐用,空間利用率較大,便于田間管理,但當百香果莖蔓爬滿果架后會影響果園的通風與光照,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結合百香果植株的長勢修剪枝葉,確保果園內通風、光照情況良好。②門字架。在百香果植株兩側各搭設一根木樁,上方搭設鐵絲網。高度以1.5m為宜,寬度為1.8m,行距需要超過1m。此種果架較為牢固,但有效種植面積較小,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將下垂的百香果莖蔓牽引至水平方向,以此提高空間利用面積。③雙層架。在門字架的基礎上增加一層鐵絲網,與第一層鐵絲網相距80cm。④改良人字架。將木樁頂端綁扎在一起并呈“人”字形,木樁高度為2m,間距為1.5m。
除選擇合適的果架搭設方法之外,還需要在百香果定植成活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定形修剪。通常情況下,抹掉一級蔓60cm以上的腋芽,每星期修剪一次以確保主蔓充分生長。當一級主蔓生長至50cm時開始上架,修剪主蔓的頂芽以促進側枝蔓生長。保留長勢較好且無病蟲害的二級蔓、三級蔓,可以提升百香果植株的掛果率。在百香果植株結果期,需要掐除密集藤蔓上的果實,確保百香果果實飽滿、品質佳[4]。
2.4水肥精細管理技術
水肥精細管理是百香果高產栽培中的關鍵技術之一。百香果前期營養生長期的施肥管理,主要以促進地上部分與根系生長為核心,幼苗每月追施氮肥一次,成年后則需要在初春時節施足基肥。施肥時避免肥料直接接觸植株根系,可以采用溝施方法,開挖溝后將肥料撒施進溝內,覆土后澆水,促進植株根系吸收氮肥;百香果植株開花前半個月要追施花前肥,適度降低氮肥施加量,增施鎂、鋅、硼等微量元素,采用葉面噴施方法以控制好肥料用量,避免枝葉徒長;百香果開花后3~20天是植株快速生長期,需追施氮磷鉀肥,葉面配合噴施硼源庫+細胞分裂素+海精靈葉面肥;百香果開花后20~48天為果實增重期,土壤追肥以高鉀型肥料為主,補充鈣、鋅、鐵、鎂等微量元素,注意噴施蓋世美,以提高百香果果實的出汁量;百香果開花后55~60天為果實成熟期,該時期果實顏色變深,逐漸形成獨特的風味。該時期以追施葉面肥為主,可以降酸增甜,提高百香果品質。
百香果為淺根系作物,喜濕潤但耐澇性較低,因此需要把握好灌水時期與灌水量。通常情況下,百香果植株新梢萌芽、花芽分化、果實增重期間需水量增加,需要適度提高灌水量。其余時期需要保證果園土壤干燥,有利于果實品質的提升。
3百香果病蟲害防治技術
3.1百香果常見蟲害及其防治
百香果常見蟲害包括蚜蟲、薊馬、果實蠅等。
蚜蟲以成蟲或若蟲群集在百香果葉片背部、嫩芽等位置吸食汁液,導致嫩梢葉片扭曲、新梢生長受阻。且蚜蟲的排泄物會誘發百香果煤煙病,也會傳播其他百香果病害。蚜蟲在15~17℃時繁殖最為快速,因此當溫度達到該范圍時要高度重視對蚜蟲的防治,可以對百香果全株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化學藥物,需要控制好藥物用量,避免過度用藥而導致蚜蟲形成抗藥性。
薊馬以成蟲或若蟲群集在百香果植株幼嫩組織上并吸食汁液,主要為害百香果植株的枝梢、葉片、花果,會導致百香果植株生長緩慢、果實品質降低,且薊馬會傳播百香果病毒花葉病。百香果薊馬的防治可以采用物理防治、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技術。薊馬具有趨藍色的性質,可以在果園間適當位置懸掛藍板以誘捕薊馬。與此同時,在冬季要做好清園工作,及時清除果園內雜草、枯枝,避免薊馬滋生。在果園管理中要做好水肥管理,在土壤內撒施調理劑,在百香果果實成熟期施加高鉀肥以提升植株長勢,增強百香果對薊馬等蟲害的抵抗能力。針對薊馬的化學防治可以噴施吡蟲啉、噻蟲嗪、吡蚜酮等化學藥物,適宜采用葉面噴施的方法。
果實蠅會在百香果果實上產卵,被果實蠅危害的果實快速掉落,落果中的果實蠅在土壤中成蛹、孵化,再次為害百香果果實。且果實蠅在百香果植株上的停留時間較短,防治難度較大。針對百香果果實蠅的防治要及時清除落果,將毒死蜱等有機磷農藥噴灑在地面上以防止土壤內的蟲蛹孵化。同時可以在果園內的適當位置懸掛誘粘瓶,選用誘捕效率高、使用成本較低并且只針對果園內果實蠅進行捕殺的果得剛連環追蹤誘粘劑,以此提高果實蠅防治效果[5]。
3.2百香果常見病害及其防治
百香果常見病害包括根腐病、灰霉病、炭疽病等。
百香果根腐病主要為害根部與根頸部,染病后果樹長勢降低,嚴重時病株葉片脫落乃至全株死亡。百香果根腐病發病的主要原因為偏施氮肥、土壤狀況不良。因此,百香果根腐病的防治需要以多施有機肥、生物菌肥為主,確保土壤疏松、透水性較好。同時,在百香果萌芽前15天,使用潰腐靈+有機硅進行清園。對于果園內的弱樹、病樹,用地力旺等藥物進行灌根。在百香果幼果期,噴施靚果安+沃豐素,每隔7~10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3次。在百香果采果后,噴施潰腐靈+沃豐素+地力旺。
百香果灰霉病主要為害花器、枝梢與葉片,可在空氣中傳播,低溫高濕時容易發病。針對灰霉病的防治,需要做好果園排水,增強果園通風、光照。在雨后天晴噴施代森錳鋅等藥物防治灰霉病。發病初期噴施嘧菌環胺、異菌脲、腐霉利等藥物。
百香果炭疽病的發生與廣西玉林地區的濕熱氣候相關。此種氣候條件有利于炭疽病菌生長,主要為害百香果植株的葉片、果實等,嚴重時會導致百香果葉片與果實脫落,降低百香果的產量與品質。防治百香果炭疽病,需要做好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剪除病枝與病葉,以此減少田間病菌數量。發病前可以使用國光絡利生600~800倍液葉面噴施預防。發病初期噴施國光咪鮮胺1000倍液+稀施美800倍液。
4 結束語
廣西玉林市百香果產業持續發展,種植規模、經濟效益穩中有升,但百香果產業的產值未能大幅度提升,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標準化的種植技術、病蟲害頻發。因此要高度重視百香果高產栽培技術的創新與推廣,堅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選擇優良品種,做好定植前的準備工作,高度重視水肥精細化管理,并加強病蟲害防治,從而為百香果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王翔宇,安昌,秦源,等.百香果遺傳育種及栽培生產研究進展[J].亞熱帶植物科學,2022,51(06):505-514.
[2]藍育文.黃金百香果高產優質栽培技術[J].果農之友,2022(08):28-29.
[3]寧小云,姜美輝,黎平,等.百香果栽培種植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探究[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2(07):141-143.
[4]王宏利,趙久成,賴淼,等.廣西欽州市百香果育苗產業調研分析[J].熱帶農業科學,2022,42(05):116-120.
[5]黨裔育,潘文道,藍曉陽.廣西玉林百香果產業發展狀況初探[J].中國熱帶農業,2022(0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