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姍姍
摘要:在1+X證書制度的背景下,實現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的“崗課賽證”融通是目前職業教育發展與改革的重要思路,也是現階段社會與學校銜接的重要關聯點。本文深入探討1+X制度的背景下,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實現“崗課賽證”融通的模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1+X證書制度;大數據;會計專業;“崗課賽證”
DOI:10.12433/zgkjtz.20233053
課題名稱:基于1+X證書制度下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模式探索與實踐
課題編號:GYZJY2023YB-22
一、研究背景
從2019年6月開始,國家已經發布四批1+X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分別是財務共享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財務數字化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大數據財務分析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業財一體信息化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數字化管理會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金稅財務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智能估值數據采集與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目前,各個職業院校都在積極結合其院校自身發展方向和學員的特點,申報1+X大數據與會計技術水平認證。
1+X智慧財會專業技術水平評價是基于社會共享代理實務、社會共享外包服務、社會共享企業管理及秘書三個方面的工作內容來開展的。為智慧財稅共享平臺,專業服務機構及公司財務、財務等基本職位群體提供發票開具、票據分類、出納、會計核算和財務核算等服務,同時也包含納稅申報和其他智能化的財務和稅收的基本工作??己藘热葜饕▋蓚€方面:一是專業判斷;二是系統操作,對考生在財務數字化平臺上的基本運用能力以及對日常業務的數字化處理能力進行全面測試,進一步凸顯出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1+X證書制度的相關特征分析
自從我國證書方案發布后,很多的職業院校都申請了1+X的試點。以整體上講,1+X證書制度的實施具有十分鮮明的職業教育特征。
(一)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相互耦合的新業態
對于1+X證書制度的特點分析,重要的是將1和X之間的關系厘清。在字面上分析,1表示學歷證書,X則表示職業技能類證書,但是二者相加絕對不是簡單的機械形式相加,而是兩類不同證書之間和不同層次之間的有機結合,映射出目前教育與社會、校園與企業、職場和課堂之間的耦合與滲透。1+X證書制度是目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表現形式,核心在于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內在邏輯在于形成深度的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職業發展新生態。
(二)多元協作協同育人的培養新體系
1+X的證書制度和體系,對職業技術學院和企業之間的協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積極開展產教結合的協作培養人才。學校與企業應加大溝通力度,進行聯合研討,尋求一種合作辦學、合作培養人才、合作就業、協同開發的行之有效的學校與企業合作機制。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和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這一舉措進一步凸顯了職業教育改革應與產業發展需求相匹配,并實現更充分的就業,降低結構性失業的壓力。從這一點來看,該系統一定能夠達到兩個重要的目的:
一是圍繞國家需要、市場需求以及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需要,培育出一大批高質量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解決職業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的重大結構性矛盾,全面提升勞動力市場有效供給能力。
二是以科技與技能的培育為核心,以科技與技術的創新為核心,打造多元主體開展協同合作創新,構建學校與企業的命運共同體,有效服務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從整體上提高國家的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能力。1+X證書制度將促進職業院校的改革與發展,有利于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院校建設。
(三)雙輪驅動教師的“雙師”能力模型
目前,職業教育領域廣泛存在的產教融而不透、校企合而不深、工學結合難以落地、合作動力嚴重缺失等現象。究其原因,1+X二者之間的“中間地帶”跨越性不足,具體可以表現為學歷證書的含金量不高或者是其所包含的專業技能與通用技能與現階段的行業企業相符合等問題。因此,需要針對此類問題,結合市場環境的需求和要求,將改革作為基本的參考路徑,對制度設計的出發點和著力點進行調整,讓廣大的一線教師能夠充分去參與到行業企業中,參與人才的培養質量標準的制定,也促使職業院校的教師充分掌握該行業中的一些前沿信息,減少所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與知識滯后等問題,提升課程更迭性與創新性。
而1+X制度是圍繞著理論授課與實踐授課的“雙輪驅動”模式進行轉型的,進而也促使職業院校的教師必須要以“雙師型”為目標。而且1+X證書制度是我國職業教育政策自我發展與更新的重要結果,更是未來經濟社會面臨的高質量發展、提升技術人員培養的重要趨勢。更為重要的是,1+X證書制度是目前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所實施的一種針對性的改革方案,需要職教隊伍水平可以滿足該方案的要求。因而職業院??筛鶕M織教師參與企業培訓的方式掌握職業技能,分工協作,以模塊化教學的方式和模式提升職業教育改革的效率和速率,使教師既能夠進行理論教學又能夠實施技能培訓,既能夠實施教學設計也能夠進行培訓設計,進而打造專兼結合的高水平“雙師型”創新職業教師團隊,實現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
三、職業院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實現“崗課賽證”融通模式的著力點
職業院校會計教學面臨著新的考驗,要求職業院校會計教學主動與大數據技術結合,建立“崗課賽證”一體化教學模式,實現課程教學、崗位實習和職業技能考核相結合,整合職業技能大賽,推動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育持續轉型,對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式進行創新,從而有效地保證我國會計領域發展的人才供給。為有效推進“崗課賽證”融合式的職業教育和財務管理課程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應重點關注以下兩點:
(一)轉變教育觀念
在“崗課賽證”一體化教育模式建設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要對人才的教育觀念進行改革,使“崗課賽證”一體化教育在新的教育觀念的引導下得以實現。所以在職業院校教育中,必須對大數據技術的綜合應用給予足夠的關注,并努力利用大數據技術來推動會計專業的教育工作,保證會計專業的學生可以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提高其對工作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學習相關專業理論獲得相應的職業技術資格。學校還應定期舉辦職業技術競賽,提高學生自身的動手能力,保證職業院?!皪徴n賽證”協同教育的成功實施,培養出一批具有綜合素質的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學生。
(二)重視動態調整人才培養模式
職業院校會計專業課程的“崗課賽證”融合式授課,應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和學生學習和實習實際狀況進行動態改革,使“崗課賽證”融合式授課的效果和意義得到最大體現。為此,必須重視動態調節人才培養進程,動態監控和改進“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以市場為中心,以適應國家財務管理行業對復合型人才的要求。在實踐中,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全面分析會計專業教育過程中所生成的各種數據,逐步研究崗位、課程和競賽,通過對證書等各方面的人才培養狀況分析,并根據這些方面存在問題與缺陷提出改進策略,使“崗課賽證”協同教學的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從而提升人才的培養效果。
四、職業院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實現“崗課賽證”融通的策略
要真正推動我國職業院校的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教育,提高財會專業的培養質量,必須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建立以“崗課賽證”為基礎的財會專業課程模式,對財會專業的每一個步驟和過程都進行優化,強化財會專業知識的掌握和專業能力的培養,將財會專業的財會專業培養成為“多面手”。本課題以1+X業財一體信息化應用課程為例,對大數據環境下“崗課賽證”一體化的課程體系進行深入探討。
(一)加強“校”與“企”的協作,提高學生對企業崗位的適應性
在職業院校的財會專業教育中,大力推行“崗課賽證”一體化教學模式,是推進財會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因此,職業院校必須深入研究“崗課賽證”一體化教學模式,重點關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利用大數據技術,全面分析各種數據,從而推進“崗課賽證”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系統化發展。實施“崗課賽證”協同教學模式,首先要做的是實施校企協作,在校企協作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完畢相關理論知識后,再去崗位中進行實習和研究,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工作適應性。
在1+X業財一體信息化應用項目中,職業院校應當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模式。某職業院校與20多個省級職教集團和70多所院校聯合開展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著力推動職業院校雙高建設、優質特色專業群建設、生產性共享實訓基地建設,并將企業與學?;突ブ娜瞬排囵B方式融合,使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后進行崗位實踐。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共同構建20余個業財一體化教育融合基地,不僅提高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讓學生擁有了可以進行實踐探索的崗位機會,增強了學生崗位適應性,也推動了職業教育發展。
(二)積極推動課程創新,完善會計專業的課程教育體系
課程體系的創新對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具有積極作用,不僅可以讓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變得有條不紊,還可以讓各教學環節質量逐漸提高,讓學生在新型課程體系的教育和指導下獲得更加豐富的會計專業知識,同時為“崗課賽證”一體化教育模式的建立創造了先決條件。因此,要大力推進課程創新,并通過這項舉措使會計專業課程教育體系得到有效改善,幫助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某職業院校在1+X業財一體信息化應用項目中,充分利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院業財一體化專業委員會,逐漸建立1+X證書的推廣和實施體系,涵蓋300余所應用型本科、職業本科、高職和中職學校,促進了產教融合,建立了現代化業財融合教學體系與實踐體系。而在此過程中,以需求為導向,努力指導學生們去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會計專業的相關知識,并在掌握這些相關的基礎上,使學生去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試,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為學生提供崗位實踐機會,同時對課程體系的設置進行完善,增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效果。
(三)通過多種形式的比賽,強化學生的會計專業綜合素質
在構建“崗課賽證”協同教學模式過程中,還應組織專業技能比賽,以此為契機調動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深入研究的熱情和動機,從而使其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鞏固其專業技能。
在1+X業財一體信息化應用的教育實踐中,將“崗課賽證”結合,重新構建一個新的主干課程體系,并在培養過程中還會定期讓學生參加各種行業和省級比賽,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比賽中,實現賽課結合、以賽促教,促學、促改和促建,讓學生在競賽參與過程中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真正提高學生在會計專業的綜合素質,提高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質量。
(四)實行“課證融通”,引導學生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積極落實與實現課證融通也是一項關鍵舉措,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還可以幫助學生改變對學習的看法,更好地進行會計專業課程知識的學習。在實踐中,要根據現行的職業技術水平測試制度,合理安排相關的課程,才能讓學生在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后,順利取得職業技術水平證書。
五、結語
綜上所述,1+X證書制度作為職業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撐,需要職業院校在實施教育過程中完善各個教育環節與流程,構建合理且科學的“崗課賽證”融通模式,從而強化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實效性。本文選擇1+X業財一體信息化應用作為案例分析與研究,對職業院校的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的“崗課賽證”融通模式建設策略進行詳細分析與介紹,以期能為相關院校和教職人員提供一定的教育改革思路,實現職業人才教育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趙雯.高職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探討——以1+X智能財稅項目為例[J].知識經濟,2023(07):163-165.
[2]陳云梅.大數據與會計教學標準開發研究與實踐——基于1+X證書制度的視角[J].新會計,2022(07):25-29.
[3]王瑩,體盈,劉苗,等.“1+X”制度下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課證融通探索與實踐[J].質量與市場,2022(08):142-144.
[4]田茂慧.1+X證書制度下會計專業“崗課賽證,多元合力”教學模式研究[J].美眉,2023(01):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