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礦機電安全管理是煤礦行業中至關重要的任務,關乎著礦井的安全生產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信息化技術在煤礦機電安全管理中的應用逐漸展現出巨大潛力和優勢,不僅可以提高礦井的安全性,減少事故風險,還能提高生產效率,改善工作環境,并為管理決策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持。智能傳感器技術、遠程監控系統、故障診斷和信息化巡檢等措施的應用,使得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細化。
關鍵詞:安全管理;智能傳感器;遠程監控
DOI:10.12433/zgkjtz.202327010
一、信息化技術在煤礦機電安全管理中的意義
(一)提高礦井安全性
全面應用信息化技術,可以實現礦井安全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和遠程化,從而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和礦井的正常運行。通過安裝智能傳感器設備,可以對礦井機電設備的工作狀態、溫度、振動等關鍵參數實時監測。通過數據采集和傳輸,將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時反饋給管理人員,全面了解設備的運行狀況,利用數據分析和處理技術,通過異常報警系統實現對設備運行異常情況的及時發現和處理,從而避免事故的發生。
利用遠程傳輸和處理技術,可以將監測數據傳送到中央控制室,進行數據分析和預警處理。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通過遠程控制系統對礦井的通風、水位、火災報警等關鍵設備實時控制,確保礦井環境安全穩定。
信息化技術為礦井安全管理提供了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持,通過數據采集和存儲技術,實現對礦井機電設備運行數據、維修記錄、故障統計等信息的全面記錄和管理。利用數據分析和挖掘技術,實現對設備運行狀態和故障風險的預測和評估,及時采取預防性維護措施,利用數據分析技術對礦井事故溯源分析,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為后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經驗。
(二)提升生產效率
煤礦作為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產效率的提升對保障能源供應和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通過引入智能傳感器和自動控制系統,可以實現對煤礦機電設備的遠程監控和遠程操作。例如,利用自動化輸送設備和控制系統,實現煤炭的自動裝載、輸送和卸載,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利用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化控制系統,實現煤礦機電設備的自動化巡檢和維護,減少了人力投入和維護時間。信息化技術可以實現煤礦生產過程的優化和智能化管理,通過數據采集、存儲和分析技術,實時監測和分析煤礦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參數和指標,如煤炭產量、質量、設備利用率等。利用數據分析和挖掘技術,找出生產過程中的瓶頸和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又如,通過優化生產調度和設備配置,實現煤礦生產能力的最大化,提高煤炭的產量和質量,利用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對生產進度、設備運行狀態等信息的實時監控和管理,提高生產計劃的準確性和響應速度。
建立統一的數據平臺和信息系統,可以將煤礦各個環節的生產數據集中管理和統一分析。不僅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還可以實現數據的共享和交流,促進各部門之間的協同作業和信息共享。例如,生產部門及時了解采煤工作面生產情況,礦山安全部門實時監控礦井環境的情況,從而有效調配設備資源和人力資源,提高生產效率。
(三)實現遠程監控和控制
信息化技術在煤礦機電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對于實現遠程監控和控制具有重要意義。煤礦屬于復雜、危險的生產環境,遠程監控和控制技術的應用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員風險,并為管理者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例如,可以實時監測礦井內的氣體濃度,一旦超過安全范圍,即可迅速采取措施保護工作人員的安全,還可以遠程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態,提前發現潛在的故障風險,減少停工和維修時間。通過遠程控制系統,管理者隨時遠程操作和控制礦井設備。例如,通過遠程操作系統控制采煤機運行、輸送機的啟停、通風設備的調節等,避免工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降低了人身安全風險。同時,遠程控制技術還可以實現對設備的精準調控,管理者根據實時監測數據,靈活調整設備的運行參數,優化生產過程,提高煤炭產量和質量。
(四)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持
煤礦需要大量的數據來監測和評估各個環節的運行情況,以支持管理者科學決策和精細管理。信息化技術可以實時采集和記錄煤礦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數據,通過傳感器和監測設備,對煤礦機電設備、礦井環境、煤炭質量等實時監測和數據采集。這些數據包括但不限于煤礦生產量、設備利用率、煤炭品位、能耗水平等。準確、及時地采集和記錄這些數據,為煤礦生產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信息化技術可以對采集的數據存儲、處理和分析,提供準確的數據分析結果,通過建立數據庫和信息管理系統,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揭示數據背后的規律和趨勢。將煤礦生產數據以圖表、報表等形式直觀地展現出來,便于管理者進行數據分析和判斷信息,平臺實現數據的共享和交流。各個部門之間共享數據資源,協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例如,生產部門可以及時了解礦井生產情況,安全部門可以實時監控礦井安全狀況,從而更好地協調和管理煤礦生產活動。
二、信息化技術導向下的煤礦機電安全管理措施
(一)智能傳感器技術在機電設備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至關重要。智能傳感器技術通過實時監測和檢測設備的運行狀態,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幫助管理者及時發現潛在的故障風險,采取安全措施。以下將詳細分析智能傳感器技術在機電設備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并結合煤礦生產的具體工作內容說明。例如,智能傳感器可以監測采煤機的溫度和振動情況,一旦溫度異常升高或振動超過安全范圍,系統會立即發出警報,通知操作人員檢修和維護,以防止設備故障和事故的發生。采集大量的設備運行數據,并應用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實現對設備故障的診斷和預測。
(二)遠程監控系統在煤礦機電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遠程監控系統通過網絡技術和傳感器設備,實現對煤礦機電設備的遠程實時監測和控制,為管理者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持和預警信息。通過遠程監控系統,實時調節風機的運行速度、控制提升機的升降高度等,管理者無須親臨現場,即可對設備實時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失誤風險。
通過遠程監控系統,設置設備運行的預警閾值,一旦設備的運行參數超過預警閾值,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報,并通知相關人員處理。例如,遠程監控系統可以監測瓦斯濃度和溫度,一旦超過安全范圍,系統會發出警報,通知瓦斯抽放人員進行相應的處理,確保礦井的安全運行。
(三)智能化故障診斷在煤礦機電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煤礦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對生產安全和效率至關重要,因此,采用智能化故障診斷技術可以幫助煤礦及時發現潛在的故障,并采取措施修復和預防。智能化故障診斷技術通過采集和分析設備的運行數據,識別和預測設備故障。通過對歷史數據和模式的學習,系統可以識別出設備運行中的異常行為,并預測潛在的故障風險。例如,系統根據采煤機的振動和電流數據,判斷是否存在軸承磨損或電機故障的可能,并提前預警維修人員維修和保養。一旦系統檢測到設備運行異常或故障,通過聲音、圖像或文本等方式發出報警信號,并及時通知維修人員,及時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發生,在煤礦中,智能化故障診斷系統可以通過報警裝置發出警報,提醒操作人員停機檢修,避免設備故障導致的生產中斷和安全事故。
智能化故障診斷技術還可以提供準確的故障診斷結果和維修建議,系統根據設備的運行數據和模型分析,準確判斷設備故障的類型和原因,并給出維修建議,幫助維修人員快速定位故障,采取正確的修復措施,縮短故障處理的時間,提高維修效率。例如,智能化故障診斷系統可以根據采煤機的溫度、振動和電流等數據,判斷故障可能是由于電機過熱引起的,系統向維修人員提供具體的故障診斷結果,并建議檢查電機冷卻系統、電纜連接等方面的問題,以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
(四)信息化巡檢在煤礦機電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煤礦機電安全管理也迎來了新的變革,信息化巡檢作為一種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煤礦設備、設施和安全隱患進行全面監測和管理的方法,在提高煤礦機電安全管理水平和減少事故風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井下的采掘設備上安裝振動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設備的振動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振動,系統會自動報警并采取措施。
借助信息化技術,煤礦的安全管理人員通過網絡遠程監控煤礦的各個設備和設施,實時獲取運行狀態和參數。例如,地面控制中心通過監控系統實時查看井下巷道的風速、溫度等情況。當發現異常時,通過遠程操作系統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控制,確保煤礦的安全運行。收集和分析巡檢數據,預測設備的壽命、故障率等,并提前制定維護計劃。例如,在煤礦的通風系統中,通過巡檢數據分析預測風機的壽命,提前維修和更換設備,避免因風機故障引發的安全事故。
(五)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在煤礦機電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在煤礦機電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與挖掘,可以揭示煤礦機電安全管理中的潛在問題,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支持,從而有效預防和控制安全風險。產生的大量運行數據如傳感器監測數據、設備運行記錄等,可以發現設備運行異常、事故風險高的區域和設備,及時采取措施修復和維護,分析與挖掘煤礦通風系統的數據,發現通風不暢、濃度異常等問題,避免引發事故。分析歷史事故數據和運行記錄,結合機器學習和統計模型,建立預測模型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故,發現一些事故發生的共性和規律,建立預警模型,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此外,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可以用于煤礦安全管理的決策支持,獲取煤礦生產的關鍵指標和趨勢,為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通過對煤礦設備的運行數據分析,評估設備的可靠性和壽命,制定合理的維護計劃和設備更新策略,提高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結語
信息化技術在煤礦機電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為提升礦井安全性和生產效率提供新的解決方案。通過智能傳感器技術、遠程監控系統、智能化故障診斷、信息化巡檢以及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等措施的應用,能夠實現對機電設備的全面監控和管理。這些技術應用有助于減少人為巡檢的不足和失誤,提高故障預警和處理效率,降低事故風險,優化生產流程。因此,信息化技術導向下的煤礦機電安全管理體系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將為煤礦行業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明.煤礦機電安全管理體系構建與實施[J].煤炭科學技術,2020,48(03):147-150.
[2]劉曉明,魏德福.信息化技術在煤礦機電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2021,49(01):155-158.
[3]劉曉明,魏德福.基于物聯網的煤礦機電安全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20,16
(11):150-155.
作者簡介:劉海濤(1978),男,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人,本科,機電信息化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煤礦智慧礦山建設中機電設備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