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華
作為教師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一定要在教育教學中開展激勵教育和賞識教育,讓學生在激勵中成長。我認為教師要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才有利于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
一、專業知識講解中落實激勵教育
教師在傳授基礎知識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給學生更多的激勵教育,特別是對于一些重難點知識,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的時候,老師千萬不能打擊學生,而是要多給學生鼓勵引導,讓學生知道,鞏固知識需要不斷去練習、反思、總結以及復習,只要學生持之以恒地鉆研,一定能夠攻克每一個難關,只要學生在學習上有一點點進步,老師就一定要把握每一個鼓勵學生的機會,讓學生在鼓勵中成長。作為老師,一定要多給學生鼓勵和幫助,讓學生在鼓勵中成長。只有多給學生鼓勵,他們才會增加學習的自信心,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2]
二、價值觀和目標引領中貫徹激勵教育
作為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牢記思想品德的重要性,這也是我們立德樹人目標的首要要求,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把個人的夢想和中國夢結合,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在引導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一定要給學生強調,要將個人夢和強國夢相結合,樹立自己的目標,持之以恒地為目標而奮斗,實現了個人目標,也可以更好地為國家做貢獻。大目標的實現是由小目標開始的,只有每一個小目標的積累和實現,才會離我們的偉大目標越來越近。在這個過程當中,老師一定要給學生多鼓勵、多支持,對學生開展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從內心深深知道,只要自己勤奮拼搏,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一定能夠為國家做貢獻。教師在引導過程當中不放棄任何一個鼓勵學生的機會,比如可以引導學生承擔相應的家庭責任,努力讀書也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為家庭添磚加瓦,多學習科學知識,也可以為國家做貢獻,教師應該在這一過程當中鼓勵學生不斷為夢想奮斗,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樹立報效祖國的愿望和志向。[3]
三、互幫互助中貫徹激勵教育
學生在學校學習,和學生相處最多的就是同學,作為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之間要互幫互助,讓學生感到成長環境的溫暖,在奮斗的路上,讓學生感到不孤單。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相互幫助、相互關心,做到取長補短,共同發展。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精心引導,比如有學生幫助了另外一個學生,這個時候老師就應該積極表揚,讓幫助他人的人感到溫暖和有價值,這樣就可以在班級當中營造互幫互助的氛圍,引導所有的學生都有助人為樂的情懷。通過教師的鼓勵和引導,塑造學生的團結互助意識和團結拼搏意識。對于注重團結和諧的人,教師應該多給予鼓勵,讓學生在鼓勵中更加注重和諧和團結,讓學生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實現團隊互助拼搏,這樣更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作業批改中落實激勵教育
作業批改是一個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教師布置的作業一定要有精心的批改和講解,這樣才可以準確掌握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狀況,進而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作為教師在作業批改的過程當中,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找到學生優秀的地方,多給學生鼓勵和表揚,哪怕是學生只做對一道題目,老師都可以多給鼓勵和表揚,讓學生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成就感。激勵表揚的方式可以是多種的,既可以在課堂上言語表揚,也可以在作業本上批改后留下自己的激勵語言。比如我經常在課本上留下的一句話是:“你寫字很認真,學習態度非常端正,只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拼搏,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績!”通過一次次的表揚,慢慢就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學生做作業也會越來越認真,使學生在贊揚中成長。
五、評價考試中落實激勵教育
作為教師,應該正確地引導學生,積極樂觀地看待每一次考試,即使有所退步,教師也應該和學生一起尋找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學生一起攻克難關,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感到親切,讓學生感到溫暖,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該如何做才可以取得進步,實現“親其師,信其道”。只要學生的學習有一點點進步,教師就要抓住表揚學生的機會,要看到學生的進步,要給學生表揚和鼓勵,真正實現讓學生在激勵中成長。
六、個別談心談話中落實激勵教育
作為教師,要想深入了解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必須開展個別談話,深入了解學生的身心狀況,在和學生個別談話的過程當中,要做到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只有尊重學生,才可以讓學生感到親切,只有感到親切了,學生才會更愿意聽老師的引導和教育。因此,教師在個別談話的過程當中,要在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上,多給學生鼓勵和支持,為學生排憂解難,讓學生找到奮斗的方向和目標,同時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學生才會持之以恒地為夢想而奮斗。在這一過程當中,不僅需要老師的引導,還需要老師做全面的監督和檢查,因為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難免不足,所以作為教師,不僅要給學生有效的引導,而且還要有全方位的監管,監督落實檢查到位。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基礎知識,并且在學習的基礎上做好鞏固復習,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而言之,作為教師一定要有激勵教育的思想,要學會多給學生鼓勵和表揚,在教育教學中,不放棄任何一個表揚學生的機會,讓學生在表揚中成長。教師多給學生表揚,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可以激發學生的拼搏動力,同時也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環境,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閆玉東.讓興趣成為學生最好的老師[N].文化時報,2007.
[2]黃志斌,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56.
[3]王俏華.對學校道德教育中榜樣教育方法的倫理學追問[J].教育探索,2011(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