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愷


關鍵詞: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影響因素;防治措施;城市管理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標志碼:A
前言
城市發展中生產與生活產生大量廢氣,包含有毒物質,致使城市空氣污染程度愈加嚴重,危害人類社會發展。隨著空氣污染程度的增加危害增大,受到管理者、相關學者及大眾關注,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空氣重污染防治等研究越多,成為城市發展與管理中的問題之一。
數據顯示全球公害事件62.5%由空氣重污染引發。大部分城市空氣重污染,引發企業停工停產、居民出行受阻等問題,阻礙城市后續發展,中國將空氣重污染問題納入政府重點工作之一。提出城市管理中空氣重污染的影響及應急預案制定研究,為城市發展提供助力。
1城市管理中空氣重污染影響分析
1.1空氣重污染界定
宏觀看空氣重污染概念存在法律特性。當AQI指數(空氣質量)大于200,空氣質量指數超過五級時為重污染。AQI指數包含多種污染物濃度指數。AQI指數在法律層面進行嚴格規定,為重污染應急預案的制定與實施提供支撐。空氣重污染特點:空氣重污染的影響范圍廣泛,影響空氣環境;空氣重污染存在明顯的周期性、重復性特性,需實時監測。
1.2空氣重污染影響深入探究
1.2.1空氣重污染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分析
空氣重污染影響的是人類健康。由于有害污染物粒徑較小會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造成相關疾病。若空氣重污染嚴重時,會造成急性中毒死亡現象。空氣重污染有害物質會進入人體心血管系統,通過血氧交換破壞人體免疫細胞,堵塞血管等引發心臟功能衰落,威脅身體健康。
當空氣重污染顆粒粒徑小于10 nm時,通過呼吸進入人體肺泡攜帶多種有害物質,在人體肺泡不斷沉積。當有害物質沉積量達一定程度時導致居民患上癌癥。細小懸浮顆粒污染物會增加呼吸系統感染疾病的發病率。
1.2.2空氣重污染對生物健康的影響分析
動物的呼吸系統與人類相似度高,對動物健康產生影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通過空氣物質交換實現。研究顯示:空氣重污染下,二氧化硫濃度會大幅提升破壞植物樹葉表面的細胞膜,致使植物的呼吸效率與光合作用效率下降導致植物過早衰亡。若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達閾值時,酸性降雨直接灼傷植物葉片。空氣重污染對城市景觀綠化、農業生產存在不利影響。
1.2.3空氣重污染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分析
大氣是空氣重污染的影響對象,表征在以下幾方面:
(1)顆粒物、二氧化硫等濃度的增加,會增加霧核的形成概率。霧天會降低污染物質的擴散效率,使研究區域環境惡化較長;
(2)氮化物濃度升高,陽光作用會產生光化學煙霧,造成二次污染;
(3)空氣重污染中某些污染物質對臭氧產生不利影響。臭氧承擔著阻擋紫外線的作用,若臭氧破壞程度較高,陽光直接照射地球,生物無法正常生長,甚至會直接衰亡。2城市管理中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制定
2.1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制定框架搭建
以上述空氣重污染影響分析為基礎,搭建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制定框架,為后續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的制定與響應提供支撐。
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制定框架見圖1。
2.2空氣重污染關鍵治理影響因素選取
空氣重污染治理涉及多因素影響,每個治理影響因素對空氣重污染的治理效果不同。治理影響因素對應相關系數見表1
如表1所示,將相關系數大于或者等于0.50的關鍵因素總數為12個,完成空氣重污染關鍵治理影響因素的選取,為后續研究提供支撐。
2.3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制定與響應
若城市管理監測機構發布空氣重污染預警,應急預案進入響應階段。由于應急預案的特性,實施主體為政府。此研究以行政約束力為依據,應急措施劃分為三類,如下所示。
2.3.1政府行政指導類空氣重污染應急措施
此類措施主要以指導作用為主,不具有強制性,而是鼓勵或建議公眾、企業或政府機構采取某些行動來減輕空氣污染的影響。在重污染程度較低、預警級別不高的情況下應用,旨在引導居民進行健康防護和減少對污染物的暴露。
(1)具體措施和預案:發布健康提示和指導——提供關于空氣質量的相關信息和建議,如公眾應采取避免戶外活動、佩戴口罩、注意室內通風等。并且發布健康指引,建議居民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是對于有呼吸系統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人,以及老人和兒童等高危人群。
教育宣傳與媒體報道:加強對公眾的教育宣傳,提高公眾對空氣污染問題的認識和應對能力。通過媒體、社交媒體等渠道傳播空氣質量信息和健康建議。
(2)實施路徑:監測與預警發布——監測機構及時收集并分析空氣質量數據,當達到一定預警水平時發布預警信息。
政府部門通知與指導:相關政府部門接到預警信息后,通過媒體、官方網站、短信通知等方式廣泛傳播信息,以確保公眾了解最新的空氣質量狀況和應采取的措施。
2.3.2行政命令類空氣重污染應急措施
此類措施具備拘束力,適用于污染程度較高,并直接威脅人類健康、生物健康和社會經濟正常發展的情況。旨在通過行政命令來對空氣重污染進行干預和治理。
(1)具體措施和預案:建筑工地停工——頒布命令要求所有建筑工地暫停施工活動,以減少塵源和化學物質的排放。
汽車單雙號限行:根據行政命令,設置車輛限行措施,限制某些車輛按照車牌尾數的單雙號進入特定區域或上路行駛。
(2)實施路徑:預警發布與通知——當預警級別達到一定程度時,政府部門通過官方渠道和媒體發布行政命令,通知公眾和相關單位限制車輛行駛或建筑工地停工。
執法與監督:相關部門組織執法人員進行執法操作和監督,確保行政命令得到有效執行。
2.3.3行政強制類空氣重污染應急措施
此類措施具備強制執行的特點,用于迫使個人或企事業單位履行規定義務和應急措施。適用于個人利益侵犯公眾利益的情況下,需要行政機關進行強制干預。
(1)具體措施和預案:排污企業強制停工停產——當排污企業排放超標或不符合相應要求時,政府機關可以采取強制措施要求其停工停產或整改。
攔截本應限行的上路車輛:對于違反車輛限行規定的車輛,政府機關可以采取強制措施進行攔截和處罰。
(2)實施路徑:執法與監督——政府部門組織執法人員對違規或不配合的個人或企事業單位進行強制執行。
處罰措施: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違規行為進行行政處罰,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保障機制主要包括信息保障、物資保障、組織保障、資金保障與人員保障,如下所示:
2.3.3.1信息保障
在信息保障方面,北京市政府通過監測站點和移動監測車輛收集空氣質量數據,并及時發布污染物濃度、預警級別和健康建議等信息。這樣完善的信息保障機制使得公眾能夠及時獲取空氣質量狀況,采取相應措施保護自己的健康。
2.3.3.2物資保障
在物資保障方面,2020年南京市發生了空氣重污染事件,南京市提前儲備了應急物資,由于物資保障得力,南京市在這次應急預案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物資保障機制的完善可以確保應急物資的充足和及時供應,使應急預案的實施得到有效的支撐和保障。同時,還需要對應急物資進行科學管理和維護,確保其質量和有效性。
2.3.3.3組織保障
在組織保障方面,2018年上海市發生了空氣重污染事件,上海市政府迅速啟動了應急預案,各相關部門形成了科學、固定、有效的應急組織體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組織保障機制的完善可以確保應急預案的快速響應和有效實施。這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協作和溝通,建立科學、固定的應急組織體系和流程,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提高應急響應的速度和效率。
2.3.3.4資金保障
在資金保障方面,在2021年成都市發生了空氣重污染事件,成都市政府及時將應急資金需求列入城市管理財政預算中,并迅速劃撥資金支持應急預案的實施。資金保障機制的完善可以確保應急預案的順利實施。政府需要將應急資金需求納入預算中,并建立快速撥款通道,以便在需要時迅速提供資金支持。此外,還需要對資金使用進行科學管理和監督,確保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2.3.3.5人員保障
在人員保障方面,在2020年北京市發生了空氣重污染事件,北京市政府迅速啟動了應急預案,各部門人員及時響應并配合執行應急措施。人員保障機制的完善可以確保應急預案的快速響應和有效實施。各部門人員需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夠迅速響應并執行應急措施。同時,需要加強人員培訓和管理,提高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責任心,確保應急預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結束語
現代化城市建設進程的加速,給城市管理和城市環境帶來較大挑戰,在城市發展過程人類的生產和生活行為對環境、能源等依賴程度逐步的增加,使城市生態環境遭到影響,目前,空氣重污染已經成為影響城市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為此,文章制定了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制定框架搭建,并根據空間相關理論與突變理論計算治理影響因素與空氣重污染之間的相關系數,選取空氣重污染關鍵治理影響因素。制定城市管理中空氣重污染的應急方案,為城市管理提供幫助,也為空氣重污染防治提供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