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積極推行鄉村振興戰略。新疆是中國農村大區,為保持新疆地區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鄉村振興戰略的推行是必然趨勢。本文對新疆推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意義進行闡述,分析新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要點,針對新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實施路徑的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路徑
[中圖分類號]F303?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1.003
“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必須采取的重要策略之一。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歷史使命。目前,新疆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以及工業發展還不夠強化,農業治理體制比較薄弱。結合新疆南北疆的農業農村的發展現狀、特點以及新形勢的政策措施來促進發展新疆南北疆的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進一步發展和發展水平全面升級,為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新時代新疆農村振興發展的重要貢獻。
一、新時代背景下新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意義
在新疆有一部分的人口生活在農村,以農業收入為生活的主要來源,同時發展畜牧業,也是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中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當然也離不開新疆的經濟、社會的現代化的發展,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需要實現農村、農業的現代化發展作為支撐。實現社會主義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我國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關鍵途徑之一。當前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和存在的經濟社會各種問題,要通過對農村農產品市場供應側結構改造的進一步深入來提高農村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全面構建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新疆發展農業轉型的升級,為建設高質量的新疆現代化經濟結構打下物質生產方面的保證。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新疆人民共同富裕與美好生活的關鍵。通過發展社會各方面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新疆地區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格局,完善新疆南北疆各地區的城鄉融合發展措施與建立規章制度政策體系來改進,提高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社會生產勞動、生活條件,激發農業農村的發展活力,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的現實需求[1]。鄉村農業振興發展戰略體制機制的大力實施與貫徹,促進了新疆南北疆各地區森林田草的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提升了整體品質,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關于生態環境理論,也將扎實推動在農業、鄉村、城市農業等物質生活活動中的綠色經濟發展理念的貫徹,極大地改善新疆南北疆的自然生態環境質量與層次結構,也將積極促進美好新疆建設。同時,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是進一步鞏固基層基礎、建立社會主義農村管理新體制的重要戰略行動,通過完善新農村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制度來鞏固基層治理基礎,有效保障新疆地區的農村意識形態領域安全,進一步完善鄉村社會治安的防控體制,有助于推動農村和諧安定,提高全體人民的安全感[2]。
二、新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要點
新疆是中國農村發展的大省,在新時代背景下,必須推進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并根據中國農村振興的總體需求和國家戰略要求,推進新疆南北疆各地區的農業生產結構優化升級、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從而促進新疆南北疆各地區的農村各方面提升發展水平。新疆鄉村振興戰略部署,首先,應該做到從農產品發展總量方面的綜合考核,向提高質量與增長效益的方向去指導農業發展;同時把提高綠色優質農產品的供給水平擺在突出位置上,對產業鏈加以拓展和完善,進而擴大農產品的增長空間,增強新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另外,需要把環保經濟發展貫徹于鄉村振興的全部流程,進一步完善新疆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境保護,積極進行人居環境整治,建立節約資源和環境的產業結構和城市空間布局,建設天藍水清的新疆農村田園風光[3]。其次,隨著新疆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要把握住新疆地區傳統文化和現代農村發展的新特點,將發揚傳統文明和建設現代文明理念相結合,利用傳統農村文明來促進現代農業文明融合發展,提高村民的文化綜合素養水平,使推動農業增收成為實現村民對共同富裕與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落腳點,進一步拓展農村的致富道路,在農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從而使得廣大農村群體可以在農業合作共享經濟的發展中得到成就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新疆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必須堅決貫徹執行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治疆方略。尤其要堅持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體目標,對社會治安進行綜合治理,保證社會和諧穩定,使農民的生活更加充實[4]。
三、新疆地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所面臨的挑戰
新疆位于中國內陸腹地、山脈縱橫交錯、自然生態豐富、鄉村和牧區土地遼闊,經濟社會開發較為滯后,新疆實行鄉村振興政策是當前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主要目標。但是新疆的許多邊境地區位置較為偏遠,文化教育事業發展滯后,地域非常遼闊,治理的成本與難度都會有所提高。此外,新疆生態文明建設的困難也較多,區域氣候類型復雜多變、自然資源短缺、環境壓力大,對農業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同時新疆地區民生工程建設相對滯后,農民收入較低,農業對氣候有較強的依賴性,農民增收致富的途徑非常少。雖然國家在科學教育與文化衛生事業中加大投入,但是由于特定的歷史及地理因素,該地區的文衛事業發展水平仍然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面對當前新疆地區的基本發展形勢,基層黨組織一定要結合實際,加強新疆地區鄉村振興建設,迎接在鄉村振興路上遇到的困難與挑戰。
四、新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路徑分析
(一)優化新疆鄉村產業結構
在時代背景下,新疆鄉村振興規劃的制定將是新疆農村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首先,要做好農村地區間的合理分工和協作平衡發展,突出新疆地區的農村特點,發展高產、優質、生態、安全的農作物生產策略,并大力發展棉花、特色林果、畜牧業、糧食等生產基地建設。其次,要圍繞發展新疆地區的特有農產品資源來提高農業技術運用水平,以創新來促進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加大對優質農產品、牲畜類產品、林果類的技術研發,把全面提高農產品品牌競爭力質量視為農產品技術工作的主要任務,把有優勢的農產品資源提升為國際競爭優勢,從而促進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最后,要充分發揮新農業市場的競爭優勢,找到農村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把握農村生態畜牧業產品化的發展時機,提升新農村地區的農業經濟總量和品質,全面構建我國的現代化新農村發展基地。
(二)推進新疆鄉村產業融合
大力推動城鄉工業整合,才能真正把農村資源優勢轉變為工業資源優勢,促進農村變作為綜合產業,促進農民和農業現代化發展帶來的的增收,并達到工業發展的乘數效應。在促進新疆農村產業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首先,必須從新的農業開發觀念上下功夫,實行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過渡,改變傳統自給自足的天然經濟方式,進而達到農產品的現代商業經營意義,讓廣大農民從中受益。其次,要形成新型產業結構,從品牌到企業再到特色項目發展,這都是農村經濟發展進步的重點方面。為了新疆農村經濟振興目標的實現,必須把握農業產業的發展導向,建立富有創新性的多功能農業產業結合體。在與不同業態發展相結合的基礎上,對現有農產的開發、制造、食品機械加工等新型產業鏈體系加以拓展,打好新疆地區特色牌,做優綠色生態農產的品牌競爭力。最后,為了促進新疆地區農業生產的融合發展。依靠市場為主導,促進農民的家庭經營、集中經營、合作經營等創新經營方式。
(三)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在新時代背景下,新疆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展必須進一步完善農村發展保障體系。首先要對農業的價格扶持政策加以完善,減少農民的生活成本,并實施好對農業的政府采購優惠政策,同時增加地方公共財政對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支持力度,使農業信息系統進入千家萬戶。此外,政府還應強化糧油直補、農資綜合直補等有關補助措施,以激發廣大農戶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增收、農民增收。其次,要對農業生產扶持保護政策加以創新,當前中國農耕生產和鄉村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已步入全新階段,新疆地區農業建設工作緊跟中國農業經濟蓬勃發展的新步伐,對現代農產扶持保護政策加以創新,正確引導新疆地區農戶走一條以市場經濟引導,以效益為主要中樞,以提高收入為主要發展目標的農業發展新路,進一步提高現代農產科研成果的轉換率,進一步拉長現代農產品行業鏈,進一步提高現代農產的附帶經濟。最后,要加強財政支農資金的規范化管理,保證財政支農資金能夠安全有效的使用。各級政府財政部門都要充分認識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建立起公平公正的支農資金分配有效制度,開展經常性全面自查,形成對支農資金監督管理的高壓態勢[5]。
(四)加速建設新型農村經營體制
新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要結合新疆地區當地發展的具體產業特色,來構建新型的農業經營體系,以大型農業經營大戶為地區發展主體來引領發展其它地方的個體農戶增加農業產業的收入。首先,當地政府要積極對廣大農村農民開展有針對化的農產品經營培育、生產、加工和營銷活動的市場主體進行培養,并根據新疆南疆與北疆等不同的地域特點,有針對性的給與扶優、扶大、扶強,充分發揮農業主導產業的帶頭作用,以逐步達到農村農民收益的提高和農場企業整體效益的最大化。其次,在新的農村管理模式下,逐步開展農村經濟規?;l展,與當地的農村勞動力流轉水平相協調,積極探索新疆地區農村經營的新方式。最后,要構建新型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新疆地區鄉村科技金融服務結構建設,提高新型農村規模經營效益,引導新型農村經營主體開展科學技術創新,利用新型農村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來支持生產者和經營者應對不斷變化的金融市場。
(五)深化農產品市場開拓
新疆地區農業產業化程度較低,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較少,營銷主題比較分散,農產品的流通效率低。為了更好的實施新疆地區鄉村振興戰略,需要進一步深化農產品市場開拓。首先,要強化政府部門間的溝通協作,在中亞國家間構建起持續、便捷、有效的經濟交易機制,建立規范有序的交易環境。其次,要對出口農產品國際名牌競爭力的質量體系建設加以完善,把新疆地區農產品出口公司做大做強,鼓勵新疆地區的出境農產公司到出境地進行企業商標申請和品牌認定,提高對出口農產品國際名牌競爭力的技術支持和生產加工轉移能力,全面建設新疆地區自身的國際名牌商品,積極地做好出口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最后,要對市場營銷體制加以完善,逐步推動外向型基地建立。利用食品行業協會的建立來克服市場營銷主體分散、規模較小等問題,總結中國先進地區和西部國家的成功經驗,引導新疆地區農戶主動加入農業市場營銷協會,另外要發揮龍頭企業的主力軍作用,運用多種營銷策略來實現利潤增長。
五、結語
總之,新時代背景下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是踐行中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環節,是實現新疆各族人民群眾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的必然選擇,是保持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戰略舉措。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N].人民日報2013-11-16(001).
[2]帕麗達·克里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新疆農業農村現代化[J].實事求是,2018(6):73-77.
[3]杜彥坤.高質量服務新疆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思路[J].農業發展與金融,2019(4):65-67.
[4]瞿建蓉.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新疆農業現代化發展[J].新疆社科論壇,2018(1):57-60+91.
[5]汪沅,于盈.鄉風文明建設:重要價值、現實難點與關鍵策略[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3(4):12-16.
基金項目:喀什大學校級科研課題,項目名稱:新時代南疆地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與社會穩定研究(項目編號:(2020)1681)
作者簡介:朱曉麗(1986.12-),女,漢族,河南周口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