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書閱讀是學生系統提升閱讀能力、增強理解能力、拓展思維深度和廣度的重要方法,也是促使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積累閱讀方法,產生情感共鳴、提升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徑。吳欣歆導讀、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整本書思辨閱讀:〈西游記〉》,探究培養學生思辨讀寫能力的策略,為廣大中小學語文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整本書思辨閱讀范式。
整本書閱讀對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思辨讀寫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中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期,只有對他們的思維方式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培育理性思維和辯證邏輯思維,才能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思辨精神。另一方面,《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也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進一步引導學生建構語言和思維之間的聯系,養成用科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提升文化批判力和思辨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將批判思辨能力培養落實到閱讀教學過程中。從《整本書思辨閱讀:〈西游記〉》中,可以借鑒基于整本書閱讀的思辨能力提升策略及方法,具體有以下幾點:
第一,制訂整本書閱讀計劃表。教師要高屋建瓴,從總體上了解如何在整本書閱讀中提升學生的思辨讀寫能力,制訂出整本書閱讀計劃表,并為不同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的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計劃書。以《西游記》為例,教師應該通讀全書,并從中學生的視角、閱讀能力和學習思辨能力水平出發制訂閱讀計劃表,讓學生從不同層面、不同視角去體悟作者的情感世界,了解作品的知識體系,并感受作者所處時代的風俗、習慣等。比如《西游記》雖然是一部神魔小說,但更多的是展現在困難和磨礪面前永不放棄的精神。在閱讀整本書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繪制《西游記》思維導圖,由此來體悟作者的思想、精神和語境表達。
第二,培養建構批判性思維的習慣。整本書閱讀的首要目的就是形成科學的思辨習慣和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促使學生調動自己思辨性的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進而理解作品的深層內涵。例如閱讀《西游記》,除了要讀懂師徒四人除妖降魔、取得真經的勵志故事,還要透過故事去體悟作者所處時代的階級矛盾,思考這種矛盾對于社會進步所起的推動作用;再如書中師徒四人都有過單打獨斗的經歷,但都以失敗告終,這實際上是在傳達作者對于合作共贏精神的弘揚。
第三,培養聯系生活進行感悟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聯系生活實際,展開思考。如閱讀《西游記》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孫悟空被師父冤枉后,師父被妖怪抓走了,他是選擇自己一走了之還是去營救師傅,是不顧師徒之情還是顧及師徒感情?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對于這類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辯證性地思考,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達到透過書本感悟生活的目的。
整本書閱讀對于學生而言,可以擴大閱讀空間,培養思維的邏輯性、系統性和創新性;可以發展語言、鍛煉思維、提升境界,具備判斷美、感知美、理解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教師要策劃好整本書閱讀計劃,學生也要有效按照進度表閱讀整本書,雙管齊下培養良好的思辨讀寫能力。
(江蘇省江陰市長山中學 劉洪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