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文化型特色小鎮作為歷史文化產業的發祥地與傳承地,其地域特色突出,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湖筆小鎮是湖筆文化及江南蠶文化的發祥地與傳承地,小鎮目前將湖筆文化、國學研習、度假休閑聯結起來,發展以體驗特色文化為重心的文化及旅游產業。基于湖筆小鎮的特色鄉土文化體驗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小鎮的空間肌理與產業現狀、非遺資源,提出基于鄉土文化體驗的歷史文化產業發展路徑,以期有效地傳承鄉土文化、建立文化認同、促進產業發展。
關鍵詞:歷史文化產業;鄉土文化;文化體驗;特色小鎮;湖筆小鎮
中圖分類號:F59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21-0035-03
一、研究背景
特色小鎮既不是行政區劃意義上的鎮,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工業園區、風景園區或田園綜合體,而是一種依據特定產業、特定文化、特定功能的發展平臺空間,是一種新型城鎮化模式[1]。歷史文化產業指的是具有歷史傳承、特色產品、傳統技藝、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產業,歷史文化型特色小鎮是傳統產業更新升級與新興產業發展培育的重要載體,起到鄉土文化傳承、歷史記憶延續、傳統工藝振興的作用。
鄉土文化緣起于農業文明社會,是在特定地域內生產、生活的世代鄉民中所產生的智慧經驗結晶,其深深植根于土地,極具地域色彩,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源遠流長[2]。鄉土文化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以及藝術價值,對社會發展、行為規范、文旅體驗、休閑娛樂、非遺傳承、美學教育等諸多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對鄉土文化進行研究和利用可以使空間結構得到合理構建,產業承載能力得到提高,文化品位得到提升,最終促進地區文化及相關產業的振興。
湖筆小鎮是一個以歷史文化產業為主導,通過鄉土文化體驗這一特色發展起來的歷史文化產業型特色小鎮。體驗強調的是人的參與與收獲,強調通過個性化的參與方式,使人們產生內心共鳴,并帶來豐富的回憶感受。文化體驗并不是專有的學術名詞,所以鮮有學者對其作出針對性的定義[3]。本文將文化體驗作為研究湖筆小鎮特色文旅產業的一個切入點,并從鄉土文化體驗研究的角度對文化體驗限定了范圍。
二、歷史文化型特色小鎮的特征
(一)文化之特
歷史文化型特色小鎮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文化上的“特”,該類特色小鎮的歷史文化產業往往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其地域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擁有大量的傳統技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和產業鏈條。歷史文化型特色小鎮產業文化源遠流長,依托豐富的鄉土文化資源,通過挖掘和發展地方優秀文化,塑造出獨特的區域形象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不僅壯大了當地的經濟和主導產業,還影響著當地居民的生活文化和風俗習慣。
(二)產業之特
作為傳統產業的發祥地與傳承地,歷史文化型特色小鎮具有鮮明的產業特色。與依托互聯網科技等新型產業的新興產業型特色小鎮、具有高精尖特點的高端制造型特色小鎮等類型小鎮最本質的區別在于,其是否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是否為歷史文化產業的發祥地與傳承地。例如龍泉青瓷小鎮是國內最早一批以歷史文化特色命名的特色小鎮,其所在的上垟鎮是現代龍泉青瓷的發祥地,當地在以往舊瓷廠的基礎上投入巨資,并與相關產業相結合,不斷創新,賦予青瓷以新的文化內涵,現已成為龍泉青瓷生產最集中的地區。
(三)空間之特
歷史文化型特色小鎮往往是絲綢、中藥、瓷器等歷史文化產業的原料生產或加工基地,距離城市中心有一定的距離,受城市化帶來的影響較小。因為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傳承的小鎮離不開歷史環境作為空間載體,所以該類小鎮通常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和一定的歷史空間遺存。例如龍塢茶鎮位于杭州西湖區西南,四周群山環抱、環境清幽,擁有獨特的山體茶園景觀及生態格局。
三、湖筆小鎮的鄉土文化分析
(一)湖筆小鎮文化產業的發展優勢
湖筆小鎮地處浙江湖州的南潯區善璉鎮,是一個以湖筆文化為核心,具有深厚鄉土文化底蘊的江南水鄉古鎮。湖筆小鎮于2015年6月被浙江省列為首批特色小鎮培育創建名單,屬于歷史文化型特色小鎮。
在區位條件方面,小鎮地處杭嘉湖平原中心,區域內水系發達、交通便利,京杭大運河于鎮內東部貫穿南北,同時公鐵路網完善,距長三角城市群內的杭州60公里、蘇州80公里、上海140公里、南京220公里,周邊區域經濟發達,市場消費潛力巨大。
在文化資源方面,湖筆小鎮歷史悠久,是湖州七大古鎮之一,其擁有“湖筆制作技藝”與“含山軋蠶花”兩項國家級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湖筆文化發源地,也是蠶文化的發祥地,被世人稱為“湖筆之都,蠶花勝地”。目前小鎮以體驗式特色鄉土文化旅游為重心,將湖筆文化、國學研習、度假休閑聯結起來,期望在傳承當地文化的同時發展當地特色產業。
在政策扶持方面,當地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體的原則,成立了湖州南潯湖筆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湖筆小鎮運營管理,全面挖掘鄉土文化歷史記憶,推動鄉土文化體驗區建設。各級政府還出臺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扶持文房產業傳承發展的指導意見》、《湖州市湖筆產業振興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扶持湖筆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支持文件,力求推動當地產業發展、延續當地傳統記憶、再現歷史繁榮景象。
(二)湖筆小鎮的鄉土文化傳承
湖筆小鎮以境內的“一館、一街、一寺、一祠、一廠、一山”作為文化展示的平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地展示當地文化,力求將小鎮的傳統鄉土文化與現代產業相聯結,打造集湖筆文化體驗、國學經典研修、水鄉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創新型文旅小鎮。
湖筆小鎮的地標式建筑是湖筆文化館,其以湖筆文化為中心,主要包含湖筆起源介紹、相關名人介紹、湖筆制作工藝及材料展示、湖筆名匠及筆莊介紹、鄉風民俗介紹、書畫文化展示等。通過不同的展廳主題,體現文化的厚重,加深游客的體驗。湖筆文化一條街建于2002年,為求歷史場景還原而十分注重風格統一,街內共有147家筆鋪,鋪內集湖筆生產、銷售于一體。
傳說秦初善璉東南有一寺名為永欣,廟內住持曾收留落難的筆祖蒙恬。在公元1300年時,又有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和尚居此三十余年,因前來求字畫的人絡繹不絕,將門檻都踏破,最終只好將門檻用鐵皮包裹,而后變成“鐵門檻”典故。現永欣寺于2005年移址重建,主要發揮湖筆起源講解、湖筆展示、書畫鑒賞等教育體驗功能。
始建于清光緒年間的蒙公祠是歷代筆工祭祀筆祖之地,后因戰火毀壞而于1993年重建。在每年筆祖蒙恬和夫人的生日期間都會舉辦“蒙恬會”,分為大會、小會兩次舉行盛大的廟會民俗活動,主要有開光、潤筆、祭祀、會酒、蒙恬戲等[4]。現今蒙公祠仍是進行研學游開筆儀式、體驗民俗文化的重要場所。
列為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的善璉湖筆廠始建于1956年,主要分為展示體驗和生產車間兩部分,展示體驗部分包含了湖筆廠歷史沿革、名人名畫、湖筆使用體驗、湖筆制作技藝展示等,可以使游客獲得深入的文化體驗。
作為江南蠶文化發祥地的善璉鎮含山村每年于清明節至清明的第三天舉行盛大的“軋蠶花”民俗文化活動,軋蠶花是江南地區最大的蠶神祭祀活動,主要包括祭蠶神、拜蠶娘、軋蠶花、拉絲棉等表演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
(三)湖筆小鎮的鄉土文化體驗
1.歷史肌理尚存但風貌特色不一
善璉鎮大致可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為老鎮區善璉村,歷史肌理保存較好但缺乏統一規劃協調而造成建筑風貌不一,東部是由老鎮延續的新鎮區,東北方向主要為新增工業用地,東南方向主要為新增居住用地。新鎮區多為仿古建筑,分區清晰、秩序井然,但在興建新鎮的同時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老鎮改造與建設,形成一定的割裂。
2.非遺底蘊深厚但文化體驗單一
歷史文化型特色小鎮作為重要的鄉土文化展示平臺,若想滿足現代人們多樣化的鄉土文化體驗需求就需要提供豐富多樣的鄉土文化體驗活動,當地雖然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文化體驗方式過于老套、單一,缺乏創新動力與意識,缺乏非遺數字化建設,大多數民俗文化失去了傳統內核,只存在于商業表演,使人們無法產生深刻的共鳴,文化體驗類型和深度還有待提升。
3.湖潁之技甲天下但文創推廣不足
湖筆也被稱作湖潁,湖筆有著中國最高的毛筆制作技藝,其選材考究、工序繁細、工藝獨特、規范嚴謹,核心是對鋒潁的追求。但隨著社會文化變遷、書寫工具變革導致市場萎縮、筆匠流失、后繼乏人、次品泛濫、創新不足等現象出現。同時因缺乏創新人才培養機制而使得現有的湖筆小鎮相關文創產品多處于印刷簡單圖案、制作簡單造型等低層次創新階段,沒有爆款,無法“出圈”。
四、基于鄉土文化體驗的歷史文化產業發展路徑
(一)整合鄉土文化資源
首先,要全面評估湖筆小鎮的鄉土文化資源,結合居民、參觀者等多方需求,將現有文化資源多元整合以動態的方式呈現,避免鄉土文化在輸出的過程中與居民、參觀者的實際需求脫節。其次,要善用湖筆小鎮悠久的歷史文化以及景觀風貌、街巷建筑,深入發掘鄉土文化特質、歷史事件、民風民俗等。如加強湖筆文化與書畫、文房、文玩等產業的聯系,并塑造具有文化內涵的物質空間,將文化資源的各個要素在時空上重組、融合,達到整體化、活態化的利用,再塑文化繁榮景象,達到文化的有效輸出。最后,要建立湖筆小鎮的鄉土文化認同,樹立文化自信,通過建筑景觀風貌、鄉土民風民俗、傳統手工、特色小吃等,潛移默化地讓湖筆小鎮的鄉土文化深入人心。
(二)傳承鄉土文化空間
首先,是要保護傳統空間格局與風貌,對于小鎮的保護可按重點保護區、風貌協調區、建設控制區進行劃分,通過修繕、整治、拆除等手段保持風貌的統一。其次,要提升節點活力,提供更多的鄉土文化展示場所。小鎮的歷史文化設施承載著當地的集體記憶,是小鎮歷史的見證者,但隨著歷史變遷,古橋、碼頭等早已不復昔日的榮光,可結合場地,對其進行修復、更新,重現江南水鄉風采,讓集體記憶轉為活態宣傳。最后是要提高場地利用效率。湖筆小鎮的場地利用存在周期時令性特征,蒙恬會、軋蠶花、湖筆文化節等民俗節慶活動是湖筆小鎮鄉土文化空間活態傳承的重要要素,但舉辦頻率不高,因此可以提高相應活動的開展頻率或考慮空間多種使用功能的融合,讓非節慶期間的游客也能獲得豐富的體驗。
(三)樹立湖筆文化品牌
湖筆小鎮與湖筆文化是不可分離的,湖筆小鎮主要以區域內的特色產品湖筆作為品牌傳播的核心。因此,湖筆文化品牌的發展水平關系到了湖筆小鎮地域文化的傳播與產業經濟的發展。
首先,要不斷增強品牌意識,善璉湖筆制作工藝精湛且歷史悠久,但這并不是湖筆產業能夠經久不衰的制勝法寶。湖筆產業的長期發展還需要當地政府、協會、企業等的共同努力,要時刻保持品牌意識,可通過文化節、博覽會提升湖筆區域品牌的知名度。其次,要塑造統一品牌形象,好的品牌形象在于產品客觀質量和消費者主觀看法的統一[5]。對于湖筆而言,湖筆制作技藝標準的嚴格執行尤為重要,從源頭上規范生產可避免質量低劣的產品拉低湖筆品牌的美譽。最后,要制定區域品牌戰略,做好長期規劃與設計。由于書寫方式的變革,很多消費者購買毛筆并不主要用作書寫,因此可針對此類人群的情感訴求,深挖湖筆文化,講好湖筆故事。
(四)搭建數字化傳承平臺
湖筆小鎮在智慧化轉型、信息化改造中還有待提高,目前的數字化建設主要停留在以文字圖片、影像等傳統方式介紹湖筆歷史、民俗文化、傳統技藝,參觀者往往是簡單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雖也有湖筆制作活動等可參與體驗,但大多數文化體驗只面向特定團隊或特定節慶時期才有。
提升體驗一是要建立數字化非遺保護平臺,加大對湖筆小鎮鄉土文化的數字化保護傳承與推廣,可通過三維動畫、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數據庫、搜索引擎等新型技術手段讓數字檔案不再局限于視頻、圖片以及文字介紹,讓非遺文化以可再生的形式得到保存與傳播[6];二是要通過技術手段增強互動,可通過虛擬仿真技術,構建虛擬化場景,全方位地還原歷史場景,讓參與者仿佛置身其中并與其互動。
(五)加強湖筆傳承人才培育
由于制筆效益低下且勞動強度大等原因,當地人才外流嚴重,區域內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制約了當地湖筆產業的發展。
為了解決后繼乏人的問題,一方面要拿出資金激勵長期在湖筆生產、研發與制作中勇于追求卓越、追求創新的技能人才,加大對湖筆傳承人、湖筆制作世家的獎勵。另一方面要培育新生力量,通過教育、研學等形式與學校達成合作。可在當地小學開設湖筆相關的校本課程,讓當地學生從小就對湖筆文化有一定的認識,在心中埋下湖筆文化的種子,還可在職業院校中開設湖筆產業班,為小鎮培養設計、創意、技能等方面的人才。
五、結束語
歷史文化型特色小鎮鄉土文化傳承中文化體驗提升的核心在于突出地域文化與產業特點,二者缺一不可,無論失去哪樣,都無法支撐小鎮文化產業的健康、高質量發展。湖筆小鎮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同時歷史底蘊深厚,非遺資源較為豐富,有著一定的旅游業發展基礎,但文化體驗方面還有待提升。需要整合好鄉土文化資源、傳承好歷史文化空間、打響小鎮文化品牌,推動小鎮文旅產業實現新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佩佩,丁元.浙江省特色小鎮創建及其規劃設計特點剖析[J].規劃師,2016,32(12):57-62.
[2]" "歐陽川月.基于鄉土文化傳承的成都新農村社區公共空間營造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7.
[3]" "李迎.文化體驗模式下特色小鎮景觀營造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9.
[4]" "姚丹,朱曉琳.善璉筆業制售的節令民俗與信仰考察[J].裝飾,2016(11):85-88.
[5]" "李滿,安國山.顧客感知價值與感知質量、品牌形象、顧客體驗的關系簡析[J].生產力研究,2008(22):149-150,165.
[6]" "趙東.平臺模式下的陜西省文化產業發展與歷史文化資源數字化[J].經濟研究導刊,2019(5):40-43.
[責任編輯" "劉"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