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利用CiteSpace和CNKI的計量分析功能對2007—2022年的宅基地改革相關的244篇CSSCI文獻進行量化分析。結果表明:宅基地改革進程可以劃分為起步、高速發展、震蕩回落和深度探索四個階段;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三權分置”和“試點地區案例研究”為研究主題的文章最多;高產作者之間聯系不緊密且合作少;未來三權分置深化探索和助力鄉村振興是宅基地改革的研究熱點。
關鍵詞:農村宅基地;宅基地改革;CiteSpace
中圖分類號:F293.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21-0044-03
20世紀末學者們關注到宅基地使用的問題,并提出初步的改革設想和方案,但當時問題并不突出,因此相關研究的學者和機構寥寥無幾。在國家大力推行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三塊地”改革試點工作的背景下,農村土地改革全面推進,但其中宅基地改革相對滯后且問題復雜,因此對宅基地改革的研究正是當下所需要的。本文利用文獻計量分析方法對宅基地改革進展和熱點問題進行研究,以期促進宅基地制度改革助力鄉村振興。
一、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在中國知網中采用高級檢索的搜索方式,以“宅基地改革”為關鍵詞進行精確查詢,共搜到文獻1 008篇(截至2022年2月15日),其中CSSCI核心文獻244篇。通過CiteSpace軟件和CNKI的量化分析功能對CSSCI的244篇核心期刊文獻進行科學知識圖譜分析研究,并據此得出結論。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將CNKI和CiteSpace的量化分析功能作為計量方法進行研究。其中CiteSpace是由華裔教授陳超美及其研究團隊開發的知識圖譜量化分析軟件,該軟件可以對文獻關鍵信息進行計量分析并呈現出可視化的知識圖譜,是計量分析的常用工具。
二、宅基地改革研究的量化分析
(一)發文量的階段特征分析
起步階段(2007—2013年)。此階段年發文量較少且進展緩慢。這一時期的宅基地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空心村的治理、宅基地流轉和被征地農戶的保護,以及宅基地市場化初步改革等領域。
高速發展階段(2014—2018年)。宅基地閑置、占用耕地等問題日益凸顯,2014年中央在全國部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宅基地改革成為研究熱門領域。相較于上一階段18篇核心期刊的發文量,這一階段核心期刊發文量39篇,呈現出爆發式的快速增長。
震蕩回落階段(2019—2020年)。2019年年底在政府“三塊地”改革總結報告中指出宅基地改革不及預期,宅基地確權登記等基礎工作尚且薄弱。有鑒于此,學界對于宅基地改革的研究也迎來深層次思考,研究熱度有所下降,出現短時間的震蕩回落。
深度探索創新階段(2021年至今)。2020年中央將宅基地改革試點擴大至104個縣(市、區),試點地區的擴大為宅基地改革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宅基地改革的研究也在原有領域繼續深化探索創新。
(二)高頻被引文獻分析
通過對宅基地改革引用量排名前十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發現有以下四個領域深受學界的重視:一是宅基地制度改革法理探究,該領域學者研究注重對改革的法律解釋和認同,希望通過構建合理的制度內涵來為宅基地改革掃除法理障礙[1];二是注重通過市場化的改革來破除宅基地使用浪費上的障礙,認為需要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宅基地流轉市場[2];三是研究宅基地“三權分置”問題,以期通過細化權能確權賦能的方式促進宅基地的流轉[3];四是研究鄉村振興視角下宅基地改革相關問題并對其發展方向進行了預判[4]。
(三)高產作者及發文機構分析
通過CiteSpace繪制生成的作者共現圖譜對高產作者以及之間的聯系緊密程度進行分析發現,高圣平、夏柱智發文量最多,為5篇,發文量在3篇以上的學者15人;其中熊雪峰與劉守英、姚樹榮聯系密切,呂萍與陳衛華等人展開過合作,從作者共現圖譜可以看出雖然網絡節點數量多,網絡節點之間的連線較多但多數只有一兩條連線,并且網絡密度較小。這就表明宅基地改革研究合作程度低,作者之間的聯系有待加強,合作情況相對較少,因此需要加強作者及機構之間的合作研究。
根據發文機構頻次分析,出現5次以上的發文機構僅有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發文量4篇的有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和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共有15個機構發文2篇,由此可見我國農村宅基地改革研究相關機構之間的科研能力差異較明顯;通過分析發現機構之間合作少,大多數獨立開展宅基地改革研究。我國農村宅基地改革研究需要多區域多機構合作研究才能更好地向前發展,才能生產出更多高質量的文章,更好地推進宅基地改革的社會實踐。
(四)關鍵詞知識圖譜分析
1.基于關鍵詞共現的研究熱點與發展動態分析。通過關鍵詞共現發現當下學者對宅基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權分置”、制度變遷與土地管理、鄉村振興與宅基地改革三個方面;確權登記是宅基地的“三權分置”的前提工作,通過確權登記可以明晰產權,為宅基地的流轉創造條件;在資格權上學者主張靠資格權保留宅基地的使用資格,利用房屋所有權和使用權獲取收益[5]。除此之外,當下宅基地“三權分置”的改革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不同的經濟社會條件對宅基地改革有不同的路徑。近幾年的相關論述過多強調顯化宅基地的資產價值,缺乏對宅基地問題治理化的研究[6]。
宅基地制度變遷與土地管理等問題也是研究的一大熱門領域,學者把宅基地制度變遷融入具體的案例中進行研究分析,通過制度變遷的一般理論來評價當下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實踐,為案例改革提供適合當地的歷史經驗。
學界對宅基地制度改革與鄉村振興的聯系展開了廣泛的討論。張佰林等認為宅基地可以為鄉村振興提供生產生活用地的保障,并且可以滿足農村產業發展的需求,為農產品的加工制造、民俗鄉村文化體驗、鄉村旅游等產業的發展提供用地保障[7];鄉村振興與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上需要以市場為主體多途徑探索宅基地財產顯化的路徑,實現宅基地由傳統的單一居住功能向現代多元復合功能轉型;喬陸印、劉彥隨認為,鄉村振興導向下的宅基地制度改革需要在使用權自由流轉、宅基地用途轉換、資格權空間置換、資格認定與有償使用有效銜接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從而更好地推進城鄉融合發展[8]。
2.基于關鍵詞突變的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通過CiteSpace的突現功能對2007—2022年文獻的分析得知,突現度排在前5位的關鍵詞依次為:流轉、土地制度、資格權、“三權分置”、鄉村振興?!傲鬓D”是最重要的研究領域,大多數宅基地改革的研究目的是為了盤活利用宅基地。其次是對“土地制度”的研究,土地制度的變遷直接影響到宅基地的改革,上層建筑改變會推動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快速發展;當下最新的突變在于與“鄉村振興”相聯系,鄉村振興背景下研究宅基地改革符合時代要求,是今后很長一段時期的熱點領域。
三、研究結論
本文通過利用CiteSpace計量分析軟件,對2007—2002年的244篇CSSCI核心文獻進行分析得出以下五個方面的結論:一是從發文的時間和主題來看,宅基地改革進程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起步階段、快速發展階段,震蕩回落和深度探索階段;發文的主題是“宅基地制度改革”“三權分置”和“試點地區案例研究”。二是從文獻引用量情況來看,宅基地改革的歷史脈絡、“三權分置”改革的深化、宅基地改革試點案例研究,以及宅基地改革如何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開展是當下學界關心的問題。三是從高產作者及合作情況來看,當下高產作者合作聯系有待加強,今后需要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推動宅基地改革理論和實踐的創新。四是從關鍵詞聚類結果來看,宅基地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宅基地“三權分置”研究、宅基地改革的制度變遷研究、宅基地改革與鄉村振興研究,學者們在這三大類的基礎上細化了研究領域,豐富了宅基地改革的研究成果。五是從關鍵詞突變情況來看,“流轉、土地制度、資格權、‘三權分置’、鄉村振興”是學術研究的動態前沿和發展趨勢,尤其是“三權分置”深化探索和助力鄉村振興是未來宅基地改革的研究熱點。
參考文獻:
[1]" "宋志紅.宅基地“三權分置”的法律內涵和制度設計[J].法學評論,2018,36(4):142-153.
[2]" "韓康.啟動中國農村宅基地的市場化改革[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8(4):4-7.
[3]" "高圣平.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的演進與走向[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9,33(1):23-33.
[4]" "嚴金明,迪力沙提,夏方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與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的深化[J].改革,2019(1):5-18.
[5]" "秦玉瑩.宅基地“三權分置”中“農戶資格權”的建構:基于“身份權”的視角[J].貴州社會科學,2021(3):153-158.
[6]" "賀雪峰.宅基地、鄉村振興與城市化[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1(4):1-8.
[7]" "張佰林,張鳳榮,曲衍波,等.宅基地退出與再利用研究熱點與展望[J].資源科學,2021,43(7):1277-1292.
[8]" "喬陸印,劉彥隨.新時期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J].地理研究,2019,38(3):655-666.
[責任編輯" "衛"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