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下經濟的迅猛發展提高了國內對于林業的重視程度,在現階段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有害生物侵襲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要針對當下的實際情況制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策略。對此,本文先淺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現狀,然后探究林業有害生物的特點以及爆發的原因,最后針對防治策略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進行深入探討,望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策略;林業生態環境
引言:
在林木生長的過程當中如果出現林業有害生物的傳播,那么勢必會對林木造成不小的影響,使整個生態系統失衡,對林木的整體品質和數量不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嚴重的甚至會不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因此為了能夠使林業朝著綠色、穩定、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應該在生態環境建設的過程當中制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對未來的建設能夠有一個詳細、明確的規劃,進而推動國內林業長久發展[1]。
1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現狀
1.1充分認識生態環境破壞程度
當下國內開始加大了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社會各界也開始意識到目前所開展的一系列社會生產活動以及林業有害生物如果處理不當,那么會對現有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對此,為了提升林業發展過程當中的林業資源以及資金等層面的投入,加快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增強林業生態環境的恢復能力,國內各個地區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例如退耕還湖、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等相關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有效提升當地森林資源的覆蓋率,不僅如此,還要在加大林業活動的過程當中將工作重心放到有害生物防治等層面上[2]。
1.2有害生物防治的局限性
隨著國內林業的不斷發展,森林的覆蓋率在飛速提升,盡管森林覆蓋率的提升能夠對生態環境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病蟲害問題也會隨之而來,嚴重阻礙了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對當地生態環境也造成了不小的損傷,影響林木的長勢。國內個別地區在林木的種植上相對單一,使得大量的林木時常會在病蟲害的侵襲,有損當地的生態環境,盡管當地相關部門以及種植人員在病蟲害發生之初使用了以往常用的農藥來進行病蟲害的整治,但是從實際來看并沒有取得比較顯著的效果,個別地區的森林資源的數量在不斷減少。有些地區采用化學藥劑來防治病蟲害,盡管在一段時間內在病蟲害的防治上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長期使用化學藥劑會對林木造成不可逆的影響,使林木抵抗力大大減弱,并且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林業生態環境在存活環境以及整體品質上會受到嚴重的沖擊。
2林業有害生物的特點
2.1種類繁多,危害較大
現如今森林資源的種類眾多,這給一些有害生物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條件,進而開始逐漸損害生態系統,不利于各種生態環境建設的開展。從以往情況來看,有害生物數量相對較多,并且具有繁殖能力較強,使得森林經常會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危害,森林的覆蓋率也開始逐漸降低,嚴重影響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在經濟層面也對當地林業造成了慘重的損失[3]。
2.2傳播能力強
從目前來看,有害生物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大量繁殖,傳播速度快,在固定林業區域內繁殖和蔓延情況會不斷提升。從傳播途徑上來進行分析,有害生物的傳播方式比較復雜,但是最為常見的要數自然傳播以及人為傳播。對于自然傳播來說有憑借著自身能力來進行傳播以及通過外力來進行傳播兩種方式,例如常見的有害生物天牛,它能夠通過飛行在森林資源各個區域當中,以此來提升病蟲害傳播的速度;憑借外力傳播一般是有害生物通過使用風力來加速蟲害傳播。此外,現如今隨著國內交通運輸業的迅猛發展,各項技術的完善與創新,拓寬了有害生物的傳播的渠道,這讓有害生物的傳播效率在不斷提升,使當地生態環境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2.3防治難度較大
由于國內林業有害生物具有廣泛的傳播途徑,因此開展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目前在生態環境建設中沒有針對有害生物防治技術進行深入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技術層面的發展與優化,給后續所開展的防治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并且在建設過程當中,對于有害生物的防治沒有投入大量的資金,在森林防火以及新型防病蟲害藥物的引入層面沒有根據實際發展進行完善與更新,因此在全新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層面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從現階段實際來看,在進行有害生物防治時所取得的效果不夠顯著。
3林業有害生物爆發的原因
對于一些地區來說,在進行生態環境建設時有害生物經常會出現爆發的情況。對于整個森林的防御系統來說會受地區氣候以及品種單一性的影響,有害生物的種類也相對較多,會對整個森林的生長造成不小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大規模的樹木死亡的情況。不僅如此,一些地區相關部門以及種植人員在藥劑的使用上沒有根據具體病蟲害的類型來進行探究,使得在噴灑藥劑之后盡管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與此同時也消減了有害生物的天敵數量,大大削弱了林業生態防御系統。除此之外,有一些砍伐活動不具備科學性,也給生物的多樣性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個別地區的相關部門由于沒有提高重視程度,使得林業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的現象時常發生[4]。
4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
4.1維持了完整且多樣化的林業生態系統
只有提升林業產業相關建設品質,才能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態環境系統。相對完善、穩定的生態系統是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重中之重。對此,相對科學、良性的林業系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生態環境的建設。假設所采用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對于當下林業生態環境的現狀無法起到有效的改變,那么勢必會有損林業生態環境系統,阻礙當地相關林業產業的發展,影響林業產業中的一些樹種以及相關植物的生長,嚴重的會導致林業系統中一些植物出現死亡,甚至是滅絕。由此可以看出,要加強對于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的探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有害生物防治體系,通過采用有效、科學的防治技術來進行有害生物的防治,并在工作中注重各項環節的開展,最大程度地降低林業生態環境慘遭破壞現象的發生,提升林業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多樣性[5]。不僅如此,要注重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開展,保障生物與微生物的生活環境,實現生態系統中的多樣化,提升樹種的生長量,讓森林的碳匯量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加強蓄水能力,調節現有的土壤環境,使生態系統始終都能夠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
4.2提高林業生態系統的環境效益
從目前來看,在國內生態環境循環的體系中,森林資源對于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來說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在進行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時要突出森林環境的重要性,一個相對優質的森林生態環境能夠推動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開展。對此,在生態環境建設的過程當中要提高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針對有害生物在建設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如果當地林業產業經常遭到有害生物的入侵,那么該區域內部的林木就會受到嚴重的侵害,甚至死亡,嚴重影響當地的森林資源。此外,森林生態環境受有害生物的影響,會對降低蓄水功能,進而使整個森林的出水量開始逐漸下降,蒸發量大大提升。總而言之,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不但能夠實現林業生態環境的平衡,擴大森林資源的覆蓋率,而且還能夠有效地提高森林資源,加強當地的蓄水能力,大大降低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現象的發生,利用生態林業系統的環境效益,使當地的氣候環境能夠得到有效的調節,提高當地林業經濟的同時,改善當地林業生態環境,進而降低相關部門日后處理林業生態環境過程當中的治理難度,讓當地森林資源朝著綠色、穩定的方向發展,進而提升當地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所帶來的效益[6]。
4.3提高林業生態系統的經濟效益
在國內很多地區都在積極開展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等相應的林業活動,目的是為了能夠使當地林業資源的價值發揮到最大,為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提供相應的基礎,實現林業生產環境的發展,進而通過生態系統提升林業產業的相關經濟效益?,F階段國內絕大多數林業產業都在開展相應的經濟林經營活動,因此要在日后的發展過程當中要將相關種植人員的經濟收入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通過制定相應的規章管理條例來有效保護相關種植人員的合法權益,進而推動當地林業產業的發展,提升當地相關種植人員的合法收益[7]。例如,在林業發展的過程當中可以加大松樹、楊樹的種植,并使其實現產業化,以此來為未來的家裝市場提供有效的資源支撐;還可以加大桃樹、杏樹、蘋果樹等帶有一定經濟價值果樹的種植活動,在豐富當地林業生態系統的同時,還能夠拓寬當地經濟發展途徑,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對此,要推動林業生態系統建設工作的開展,首先能夠對當地的生態環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其次能夠使當地的林業生態系統科學、穩定的發展,最后還能夠給當地相關種植人員帶來不菲的經濟收益。由此能夠看出,注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開展,對生態環境和經濟效益都能夠起到推動的作用,提升當地的林業產業效益。
廣西國有高峰林場為能夠有效提升有害生物的防治效率,積極開展林場防火工作,首先認真貫徹落上級部門所制定的各項要求,根據各項規章管理條例與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防火制度與緊急預案,其次定期對林場進行巡邏,并將在巡邏過程中的詳細信息進行認真的記錄,便于日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開展,最后積極與上級相關部門進行及時溝通與聯系,共同開展聯防工作。不僅如此,對于病蟲害防治工作也格外重視,在開展防治工作的過程中要對經常遭到病蟲害侵襲的區域以營林措施為主,根據具體情況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防治措施,進而加強森林生態環境的整治工作,以此來避免森林資源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襲,提升防治效果。
4.4發揮營林措施的最大效用
為了能夠有效提升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效率,應該在林木生長的各個時期采用營林技術。在進行育苗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升根系的呼吸效率,要盡量避免在低濕黏重土壤環境的區域內開展種植活動,那樣會加劇有害生物的繁殖,降低植物的抵抗力,使有害生物能夠跨度進行傳播。為了能夠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應該積極開展土壤改良工作,及時切斷有害生物的傳播。此外,要根據具體情況科學、合理地進行營林種植場地及壯苗良種的選擇,提升林木對于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利用營造混交林技術來豐富生態環境中的物種,避免有害生物進行大規模的傳播。在林木開展撫育工作的過程當中要定期進行巡檢,一旦發現出現了患有病蟲害的林木,甚至是死亡的林木,那么要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并集中銷毀,對患病處的枝葉要進行修剪,減少病菌的傳播,從本質上提升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效率。在營林階段要提升森林保護工作的開展,降低林木的損傷,避免病蟲害從林木受損部分進入到林木體內,影響后續林木的正常生長。
4.5提高林業生態系統的社會效益
地區的發展以及人們的日常活動離不開當地的林業生態系統,目前社會各界對于提高了森林資源的重視程度?,F階段的社會效益也深受林業生態系統調節與優化等各個層面的影響。以國內廣西地區為例,當地的林場通過聘請廣西林科院對當地的林場進行技術層面的指導,針對林場相關技術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各項環節開展一系列的培訓活動。通過強化培訓,施工檢查等,對相關種植人員在施肥時進行全程的跟蹤,不僅大大減少了以往由于施肥不均、施肥量控制不當等現象的出現,還能對整個生態環境的建設工作起到有效的保障。假設整個林區受到了有害生物的侵襲,那么勢必會對林業生產活動以及整體品質造成不小的影響。對此,要注重防治工作的開展,使林業生態系統能夠發揮自身的社會效益。此外,通過發展林業生態系統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有效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以廣西地區為例,當地相關部門通過開展沃土工程試點項目為當地提供了45人次的就業機會,在林業生態建設層面加大資金的投入,為后續林業生態環境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資金保障。加大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通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開展,豐富了當地生態多樣性功能,在實現當地林業發展的同時,還給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收益[8]。
5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有害生物的傳播光、速度快、損傷嚴重等特點進行分析與探究,能夠看出在進行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開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價值,因此要提升對于防治技術的探究,推動國內林業產業的穩定發展。在開展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要有效融入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注重林業綠化工作的開展,維護生態的平衡,使林業生物能夠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提升蓄水能力,實現生態環境的平衡、穩定。通過采用最為有效、科學的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策略,在有效提升林區生態環境的同時,還能夠加快生態環境的建設,提升生態系統所帶來的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薛克臻, 劉婷, 李鵬飛. 試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J].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0(32):2.
[2]他君貴. 淺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J]. 新農民, 2021(3):109-109.
[3]潘峰,林金洪. 林業有害生物在防治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1(17):2.
[4]董維艷.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研究[J]. 花卉, 2021(6):215-216.
[5]李玲. 探討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J]. 河北農機, 2021(2):29-30.
[6]王琳琳.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J]. 種子科技, 2021, 39(4):2.
[7]張延峰, 李萍, 陜小亮.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及其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J]. 農家科技:中旬刊, 2021(8):1.
[8]李國芳.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及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J]. 區域治理, 2020(2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