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作為世界農業大國,農業種植是保持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核心關鍵。而在眾多農業種植項目中,水稻種植是核心部分。水稻作為我國一種非常重要的糧食農作物,保證水稻種植水平一方面能夠保證糧食安全,另一方面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對于我國地區來講,水稻種植產業更是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關鍵性產業。廣西地區更是憑借其優良的氣候條件,大力發展雙季稻種植,并且得到了可觀的成果,水稻產量逐年遞增,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水稻種植分為栽種和病蟲害防治兩個方面,因此我們除了要加強種植技術,還要重視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優化和應用。本文重點研究水稻栽培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要點,希望能對我國水稻種植產業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
關鍵詞:水稻栽培;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
我國的廣西地區是水稻種植的重要區域,適合水稻種植氣候資源較為豐富,大部分地區適應栽培雙季稻,在北部和西部山區適合種植的是單季稻。此外,廣西地區種植水平的品種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即秈、粳、糯。水稻屬于一種喜熱、喜濕的農作物,而廣西地區平均氣溫高,并且降水充足,為水稻種植提供了良好的種植條件。但是廣西地區還經常出現高溫高濕、臺風、干旱等天氣,這種天氣更容易導致蟲災泛濫,如果種植戶在這樣的背景下,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將造成水稻的大幅減產,從而影響經濟收益。對此,需要在優化水稻栽種技術的同時,重視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助力當地農業經濟發展。
1選種
在進行水稻選種工作時,需要注意的點有很多。在選擇水稻品種時,不僅需要參考當地的種植條件因素,同時還要保證種子標準能夠滿足國家及地方相關審定標準,因此水稻品種在經過國家審定制度審定,并對品種進行多年的研究實踐,最終將水稻種子的各種特性全面地展示在種植戶面前。種植戶根據這些信息再結合當地的種植特點,選擇出最適合在當地種植的水稻品種[1]。近兩年來,廣西地區旱改水田面積不斷增加,耕地質量也是參差不齊。種植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水稻品種,一方面能夠保證當地的種植資源得到充分運用,另一方面能夠保證種植戶的經濟效益。此外,在選擇水稻品種時,還需要考慮水稻種植地的氣候條件特點,最優質的水稻品種從來都不是以價格為導向,而是以適應性為主要參考標準。選擇和當地氣候環境相對應的水稻品種,保證水稻能夠在適宜的季節成熟,避免因水稻品種生長特點,而導致的早熟或者晚熟的情況,造成種植戶經濟的損失[2]。另外,還需要注意一點,就是在水稻品種選擇完畢之后,需要對種植技術進行全面分析和掌握,注意不同的水稻品種其生長條件和栽培技術應用方面的差異性。雖然現在市面上出現的水稻品種在種植條件方面存在的差異并不明顯,但這也僅僅只是從大體上進行分析,而這些不同的水稻品種,在種植栽培技術應用過程中,細節方面還是存在著很大差異的,特別是在施肥和灌溉方面,同時還有病蟲害的防治方式上。在實際種植過程中,種種不良因素都將對最終的產量造成影響,從而直接影響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因此需要種植戶在選種的過程中,充分考慮種植環境、種植技術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的選擇,保證種植效益的最大化[3]。水稻苗種的抗病性也是一個需要種植戶重點考慮的點,比如抗紋枯病、條紋葉枯病、稻瘟病等等,這項抗病性強的水稻品種,能夠極大程度地提高水稻的質量和產量。
2育苗
目前,我國在水稻育苗的方法選擇上基本可以歸納為三種,即水育苗、濕潤育苗和旱育苗。水育苗:水整地水作床,帶水播種,育苗全過程除防治綿腐病、壞種爛秧及露田扎根外,一直都建立水層。濕潤育苗:水整地水作床濕播種,出苗后根據秧田缺水程度,間歇灌水,以濕為主。旱育苗:旱整地旱作床旱播種,人工澆水補水,整個育苗過程不建立水層,秧田后期可以溝灌潤水或視情況灌跑馬水。
按育苗方法不同,有裸地育苗和塑料薄膜保溫育苗。保溫育苗因栽培方法和地區不同,又有塑料大棚、中棚和隧道式拱棚育苗或平鋪育苗。按播種下墊不同,有無土育苗和有土育苗,有露地播種育苗和隔離層育苗(軟盤、缽盤、有孔地膜及其他物質)。有旱田、園田、庭院、大地高臺及本田育苗。按保溫材料不同,有塑料薄膜有孔、無孔薄膜覆蓋、無紡布覆蓋和地膜雙層覆蓋等育苗方式。有寬床、窄床育苗及開閉式上通風和下通風等育苗方式,具體應用哪種方式則應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運用。
3水稻插秧播種
插秧對于我們來說其實并不陌生,但是想要真正做好插秧工作,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水稻插秧的講究非常多,對于種植戶的相關專業能力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4]。種植戶在插秧時要時刻關注秧苗的生長情況,正確做到早插秧,也就是說當發現秧苗達到插秧的要求時,要立即安排插秧,同時還要保證縮短插秧的時間,這樣能夠促進秧苗的生長,進而提高水稻產量。在對稻田進行篩查的過程中,需要保證有1—2厘米的水層,并且要均勻地分布在稻田中,這樣能夠提高秧苗的成活率[5]。在插秧的時間選擇方面,種植戶需要注意氣候條件變化,原則就是盡量避免在高溫的天氣條件下插秧,因為溫度過高,會讓秧苗的水分快速流失,從而降低秧苗的質量,甚至出現死苗的現象。所以我們在插秧時,最好選在室外溫度較低的下午時間,或者在陰雨天氣。在播種方式的選擇上,可以選擇機械化的播種方式,一方面能夠減少人工成本的投入,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提高播種速度。
4科學施肥
在對水稻進行施肥的過程中,為了確保水稻的品質,降低肥料對種植地的污染,在水稻種植施肥時,最好選擇使用有機肥,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想要做到科學施肥,首先需要對水稻品種有一個全面且詳細的了解,同時還要對水稻品種的特性有一個清楚的認識[6]。我們都知道現在有機肥料的種類非常多,而對于不同的肥料,其所起到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在選擇有機肥料時,還需要綜合考慮水稻的品種和特性。除此之外,施肥還要參考水稻生長的不同階段,水稻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經歷多個階段,而這不同的生長階段中,相同的水稻品種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特性,所以對肥料的需求方面也有著差異性變化,這對于種植戶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專業知識考驗[7]。例如,在水稻種植之前,需要在種植地上施加一定量的基礎肥料,這樣能夠保證水稻種植土地營養成分的提升,同時也能殺死部分潛藏在土壤中的病蟲害,保證水稻栽種時能夠有一個良好的環境。而在水稻生長過程中,為了滿足不同階段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需要針對性地施加一些肥料,比如氮肥、鉀肥以及磷肥。這些肥料對于促進水稻生長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前提是種植戶能夠科學合理的對這些肥料進行搭配,比如現在最常見的搭配方式就是氮肥、磷肥和鉀肥比例為3∶1∶1的搭配方式,這樣的肥料能夠滿足大部分水稻生長時期的營養需求,而后再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適當調整含量比例即可[8]。
5科學的灌溉
絕大部分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水稻。水稻本身的種植環境就是水下,因此對水分的要求非??量?。我國傳統種植水稻的模式下,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為水稻建立水層,這種方法雖然能夠保證水稻的生長,但是會浪費大量的水資源,并且通過研究發現,這樣的種植方式對于水稻根系的成長將造成不利影響,甚至會阻礙水稻對營養成分的吸收。因此,科學合理的灌溉方式非常重要,是影響水稻健康成長的關鍵性因素[9]。具體來說,種植戶可以選擇在水稻返青或者抽穗期的時候建立水層,而在水稻的其他生長階段選擇合理的灌溉。這樣不僅能夠增加田地的露出時間,能夠還能夠有效控制水稻種植環境的溫度,最重要的就是采取合理的灌溉方式還能夠為水稻生長提供足量的空氣。這樣既能夠促進水稻根系的生長,同時還能夠保證水稻對養分的吸收效果。
6除草措施分析
雜草是種植地區最常見的植物,雜草在生長過程中,會和水稻爭搶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并且影響水稻進行光合作用,對于水稻實現健康生長目標起到了負面作用。因此,種植戶需要定期地對稻田進行除草。在每年的二月至三月,種植戶可以對田地進行翻耕和灌溉,這樣能夠讓土壤中的雜草種子提前發芽,然后再進行水稻種植之前,先對這些雜草進行集中清理,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稻田中雜草的基數。眾所周知,在清理稻田內雜草的方式中,使用除草劑占比較大,這種除草的方式雖然能夠達到最終的效果,但同時也會對稻田以及環境造成污染,影響水稻的生長質量以及最終的產量。而通過以上方法,減少了雜草的基數,進而減少了在除草時除草劑的使用劑量,最終實現降低環境污染的目的。
7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治技術要點分析
7.1播種前的防治技術
在進行水稻播種之前,需要選擇高質量的水稻種子,而選擇的原則是既要保證水稻種子的健康,同時還要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水稻種子。水稻種子的品相是一方面,還要重視水稻種子引進渠道的選擇。目前,國內很多地區水稻種植戶在選種方面將所有的關注重點都放在了水稻的健康程度和抗病性上,而忽視了購買渠道這個重要因素。很多商家的水稻種子都來源于去年發生過強病蟲害的地區,這部分地區的水稻種子會受病蟲害的影響,而導致綜合質量下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種子還可能自身附帶病蟲害病毒,因此需要種植戶在選種時格外注意。在確保水稻種子購買來源以及種子本身符合基本種植要求的基礎上,還要在正式播種之前對水稻種子進行進一步處理。種植戶要先對種子進行藥物攪拌,通過拌種處理能夠將種子表面的病蟲害病毒清理干凈,減少在實際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發生概率。除此之外,還需要在播種之前對種植地進行深度清理,比如前面提到的除草、施加基肥等等,這樣能夠保證最大限度地將土壤中蟲卵以及病菌消滅干凈。
7.2物理防治技術
物理防治技術是指利用蟲害的趨光性和避光性特點,將部分區域蟲害集中在一起,進行統一誘殺,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在稻田的周圍設置幾個殺蟲燈。這些燈光對于很多有害病蟲都有著非常強的吸引作用,比如飛虱、二化螟蟲以及卷葉螟等等,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將田地中的蟲害引誘到光源下,減少其對水稻的破壞;另一方面也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蟲害集中在一處,方便種植戶開展誘殺工作。物理防治技術的應用要點就是控制好燈光的開啟時間段,并且對于殺蟲燈的設置數量以及擺放位置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殺蟲燈過多會導致誤殺一些害蟲天敵,而過少還將起不到主要作用,所以需要種植戶根據實際種植面積控制開燈時間、燈的數量以及擺放位置。
7.3生物防治技術
生物防治技術其應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并且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所呈現出的效果也相對明顯,最重要的就是這種方式對于稻田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小的。比如,采取天敵殺蟲的措施,在稻田地內養殖一些青蛙,青蛙是害蟲的主要天敵之一,能夠在稻田中消滅大部分的害蟲。還將可以飼養一些鴨子或者螃蟹,這些都能夠起到良好的殺蟲作用,并且這些害蟲天敵所排出的糞便還能夠成為稻田的養料,促進其生長。其實除了上述這幾種防治方式,還可以選擇通過干擾害蟲交配的方式降低害蟲的數量。在害蟲交配主要時間段,模仿害蟲的交配信息,干擾其正常交配,從而影響害蟲繁殖,減少害蟲數量。
7.4化學防治技術
化學防治技術和上述兩種防治技術相比,有著一個最核心的優勢就是操作簡單,效果顯著。但同時這種防治技術也有一個關鍵性的弊端,就是對水稻種植環境、自然環境甚至是水稻自身都將造成不利影響,抑制水稻生長的同時還會影響水稻質量,因此這種方式不建議使用。但如果在急需使用化學防治技術進行病蟲害消殺或者防治時,需要種植戶嚴格控制化學農藥的使用劑量以及藥劑的品類。比如針對二化螟的防治過程中,可以使用50%的殺螟松乳液油+80%的殺蟲單粉劑聯合防治。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在進行水稻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如果二化螟達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夠采取化學防治措施,并且在此過程中,需要將稻田水層的高度控制在3—5厘米,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學農藥對水稻本身造成的不利影響。再比如對水稻紋枯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藥量應該控制在每公頃300毫升到 375毫升。也可以使用12.5%濃度的稀唑醇可濕性粉劑,每公頃為600到 750克。然后和750千克的水混合在一起,對水稻田進行精準地噴灑,確保噴灑時藥物是均勻的。重點說明,不建議采取化學防治措施對水稻病蟲害進行防治。
8結語
綜上所述,水稻栽培過程中,不僅要關注選種、育種、播種以及后續管理等工作,還需要重視對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和創新應用。廣西作為我國水稻種植的核心區域,其憑借天然的環境和溫度優勢,將水稻種植發展成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核心種植作物。而為了進一步促進水稻種植發展,需要不斷創新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推進區域經濟進步,為各級農業技術部門經濟發展做基礎保障工作。
參考文獻:
[1]張積彬.優質水稻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家參謀,2022(23):72-74.
[2]王龍,唐蕾,孫迪,李鑫.優質水稻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2,25(11):127-129.
[3]卓麗.優質水稻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的研究[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2(12):41-42.
[4]侯茂武.水稻栽培及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要點探討[J].農村實用技術,2022(10):95-96.
[5]鄧忠.水稻綠色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要點[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2(05):9-10.
[6]詹金漢.優質水稻栽培技術要點與病蟲害防治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8):210.
[7]黃來健,盧宗強,李花.水稻栽培及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J].南方農機,2020,51(16):76-77.
[8]王海霞.淺談水稻栽培及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要點[J].農家參謀,2020(13):56+288.
[9]蘇紅艷.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及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0(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