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其極高的藥用和保健功能,經技術推廣在我國多地被廣泛栽培,成為山區農戶脫貧增收的“利器”。本文闡述了羅漢果的生長習性,介紹了栽培面臨的主要問題,結合其培育方法,介紹了高產栽培、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技術。
關鍵詞:羅漢果;高產栽培;關鍵技術
引言:
羅漢果是葫蘆科植物,是一種宿莖藤本植物,它的果實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養生價值。為了提高其產量,種植地要做好研究,總結種植方法,提升羅漢果品質。
1羅漢果生長習性
羅漢果主要生長在亞熱帶300—800米的高緯度地帶,具有喜光性,但不能暴露在太強的光照下,每天光照需求為7—8小時[1]。果樹喜歡溫熱潮濕的環境,對溫度不敏感,年降水約900毫米,溫度在20-30度時可快速成長;在溫度超過34度時,植株的生長發育受到抑制,在15度以下則完全不受影響。另外,它適宜于在土壤疏松,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向陽山坡,山麓和丘陵地帶的種植。
2羅漢果無公害栽培面臨的主要問題
2.1種苗引種來源不純
一般認為,在生殖方式上,可將其劃分為兩種類型: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由于其雄性與雌性不同株、個體間的差異等原因,導致其生殖方式主要是以無性生殖為主。可以采用扦插、壓蔓或塊莖培育等方式進行無性生殖,但是在進行無性生殖的時候,其營養體會在各種情況下被一種或多種病毒的感染,這就導致了一代又一代的病毒的不斷擴散和累積,從而導致的病毒對植物造成的傷害也在一代又一代不斷加劇,這就會對植物造成很大的病害。
2.2園地選擇與處理不規范
在選址上,由于缺乏對其生長特性和所在地區的具體情況的考慮,而一味地進行選址,對其種植不利。例如:有些已有紅薯、木薯、芋頭等塊根植物的熟地,不適宜于羅漢果的生長,極易滋生線蟲;另外,在低洼地帶亦不宜種植。土壤貧瘠、堿性等情況也不宜種植。在選擇好了園地之后,要對其進行一定的處理,然而,對于園地的開墾、整理及土壤的殺菌等問題,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也沒有對園地周邊的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保護。而上述問題的存在,將為其實現無公害種植增加難度。
2.3栽培技術落后
一是羅漢果的常規種植技術缺乏規范,種植地的土地幾乎沒有進行過滅菌,導致許多病菌和害蟲在種植的中危害著羅漢果的健康成長。二是果園的水肥處理不夠完善,沒有針對不同時期的羅漢果的生長發育特征進行適當的調控,沒有進行科學的肥料施用。三是對輪作情況的關注不夠,導致病蟲害發生。
2.4病蟲害以及農藥殘留超標
對病蟲害進行控制時,單一地使用了過量的化學劑,會導致羅漢果中的殺蟲劑含量過高。導致這些病蟲害發生的因素有自然環境、氣候、病蟲害的遷移、園地的經營與管理以及羅漢果本身的因素等。主要表現為:青枯病、根結線蟲病、蚜蟲、果蠅等。在對其進行綜合管理時,要堅持“以防為本,以控制為輔助”的方針,在對其進行綜合管理的同時,要盡量減少化學藥品的濫用,以免對羅漢果生長造成危害;在已發生病蟲害的地區,不能再簡單地采用單純的藥劑防治,而要采用綜合防治手段,減少藥劑的使用量。
3羅漢果培育方法
3.1種子繁殖法
9-10月份采摘成熟的果實,曬干。第二年春季將種子取出來,在一處比較黑暗的地方設置苗地,苗地寬13厘米。3-4月份種植,行間距20厘米,深度2—3厘米,半個月后萌芽,經過精心的栽培,第二年春形成小塊后可移栽。
3.2壓條繁殖
在秋分日的時候,選擇幼藤,用具有良好的水分和透氣性的膏苔作為培養液,用長度為20 cm,寬度為24 cm的塑料薄膜將其包裝起來,將其兩頭用麻繩綁牢,固定在大棚架上,40天之后,塊莖會變得比原來的粗壯13~16 cm,并在立冬之前將其切下儲藏越冬,來年春季進行定植和嫁接。選擇不帶瘤塊的實生茸壓條苗。在此基礎上,選取開花結實、產量高、品質優良、芽豐滿、葉子完整、半木質化的蔓藤中央部位作為接穗,在清明季節,以鑲嵌技術、平臺劈接、腹接等方式進行嫁接,選取腐殖質豐富的毛竹林或野草茂密的山坡,在山坡上修剪,覆蓋秸稈、清除根系,來年春天按照23×27米處開挖60厘米寬、30—50厘米深的大坑,施以100克以上的雜肥,在8-4月份,以5—8個銣根為種苗[2]。移栽時,將頂端的芽苗橫置3~5 cm處壓實,然后覆上雜草,澆透水。
4羅漢果高產栽培技術
4.1土壤條件
羅漢果在中性、微酸性和微堿性的土壤中都可以生長,在pH 值5-7的土壤中生長最旺盛。土壤宜富含有機質,肥沃,疏松。
4.2基肥準備
在播種之前的一到兩個月,準備2000公斤的豬、牛糞便,100公斤的麩肥,100公斤的鈣鎂磷肥,混合在一起,然后進行發酵,然后在播種的時候,每個植株都要使用3—4公斤的肥料,再加上10克的硼砂作為底肥。
4.3整地
園地選好后,每年的八月到十二月,都要進行一次清山、煉山,將所有的樹木和野草都砍掉,清理干凈,晾干。劃出一條安全地帶,然后用火燒山。這樣既能增加的力,又能殺菌。之后再進行一次挖掘,挖掘30-40 cm,并將其翻轉暴露在陽光下,既可以增加土壤的滲透力,又可以達到殺菌的效果。另外,還應清除土壤中的大塊雜物。
4.4種植
栽培時間通常是三、四月份,溫度必須保持在15攝氏度以上,最好是在溫暖、陽光充足的日子里栽植。晚播會造成出苗時間延長。植株與植株之間的距離為180厘米×(220~250)厘米,每畝栽植150—170棵。
4.5種植方法
首先,在畦面上,挖一個寬30 cm、深20 cm的種植坑,之后,在每一個洞中,使用3~4 kg完全腐熟的底肥,與園土混合在一起,再鋪上10~15 cm的細土,避免幼苗和根系與化肥相接觸,造成灼傷。種植時,首先要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將營養液杯子的底部輕輕地捏住幼苗根部,然后用右手將營養液杯子倒立在自己的左掌心上,然后將杯子拿下來。之后,用兩只手將幼苗和培養土一同放在了定植坑里,再灑10 cm的細沙覆蓋在培養土上面,把土壤壓緊,再用薄膜覆蓋。建議覆蓋薄膜栽培,這樣可以增加土壤溫度,使種子生長迅速,還能防止野草生長,節省除草的人力成本,并且還能減少養分的損失,增加養分的利用效率[3]。播種之后,要立即澆上定根水,在離苗子10厘米的四個角落里,插入4條50厘米左右的竹棒,然后用兩端連通的薄膜袋套下,并在基部四周用泥土蓋住,并將其緊固。通過套袋法,不僅可以起到防風、保暖、防蟲、保護幼苗的作用,還可以使幼苗早熟、快速生長,從而增加幼苗的栽植成功率[4]。通常情況下,以100棵配2棵雄株為宜。
4.6搭棚
五月之前搭建好棚架,其高度要達到2米,這樣便于施肥,噴灑農藥,人工授粉等農業作業。選擇2.4米的一種混凝土柱子,以2m×3m的間距立柱,埋入40厘米,將柱子埋在土中,柱頂橫拉鐵絲固定,將幾根鐵絲深深埋入土中,防止雷電打傷人,再鋪上一層尼龍網。
4.7苗期管理
在幼苗達到0.5厘米左右的時候,就應該去掉地膜,并且要頻繁地擦去側面的牙。在播種之后6天,為了避免造成僵苗,可以進行第一次的葉面肥或稀土微肥。在距離苗5~8 cm時將肥料淋下,之后每7天操作一次。施肥要遵循“少量多次,由稀到濃,由近到遠”的原則,避免在種植過程中,對肥料在距離苗基部太近和密度太高時產生的灼傷。施坑追肥通常在播種15天后進行。
4.8施肥管理
當主蔓長到50厘米時進行第2次追肥,每株用腐熟加水的人糞尿肥4.5kg。第3次追肥,是在七月中下旬開花旺盛的時候,再加一次促花肥,每株腐熟糞便0.5kg,麩肥0.5公斤加清水8公斤,復合肥料0.3公斤,在離樹身50厘米的地方,挖一條環形的淺溝道,施用一次。第4次追肥:8-9月份,在大量的水果快速生長和膨脹的時候,再次追肥1次,用腐熟的糞便0.5公斤,麩肥0.5公斤加清水8公斤,復合肥料0.3公斤,在離樹冠50厘米的地方,挖一條環形的淺溝道施入。
4.9授粉
羅漢果花粉具有很強的黏性,需要依靠昆蟲來進行傳粉,所以它的果實成功率很低,所以要想增加它的果實,就需要與人工配合,這樣才能增加它的果實。具體的做法是,在每日早晨7點左右,在它的雄性花朵綻放之前,用削平的竹簽或毛筆,將花瓣掰下,撒在雌花柱頭,當日摘的花要在當天授完[5]。在傳粉過程中,要將畸形的雌花朵剪掉。
4.10采收與后熟過程
由于地區、氣候等因素的原因,羅漢果的采收期會有一定的差異。通常是在傳粉后60-70 d,果皮青硬變為淺黃色,果柄枯黃時開始采收。用剪刀將果子剪下,輕放于預先準備好的存儲箱中,整理平放,避免擠壓等現象發生。摘下的果子可以放置于干燥通風處,使其水分進行揮發,直至干燥,通常翻放2星期,然后就可以進行下一道工藝。
4.11烘烤
烘烤的方法多種多樣,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操作。在進行烤制時,首先要把已經被翻轉過的果盤歸類,然后再放到果品放置箱里。在溫度升至53℃時,先將其烘烤10小時,之后將烤箱升溫至70℃,從而使其揮發出大部分的水分,最終將水氣排除后,將其降溫至60℃,使其緩慢干燥,待其降溫,待其降溫后即可進行合理儲藏。
5病蟲害綜合防治
5.1提高羅漢果的抵抗力
各種病害容易從植株本身的抗性差的地方發生,所以必須采取多種措施來增強植物的抗性。要對羅漢果的種植進行精細的管理,要進行合理的灌溉和施肥,確保羅漢果的水分、無機鹽和有機質充足。有利于植株的生長發育和耐受性的增強。
5.2根結線蟲病防治
5.2.1農業防治
①水旱輪作對根結線蟲的病害具有較好的控制作用[6]。根結線蟲是一種常見的寄生蟲,如果是在已經被根結線蟲侵染的土地上種植羅漢果,很可能會導致接下來的一年產量下降,所以最好是用水旱輪作的方法來進行防治,而且最好是和其他植物一起輪作,這樣才能保證新一年的產量。
②在挑選時要特別留意,要選用不發病、有較高抗病性的羅漢果幼苗。在無藥劑使用的情況下,對土壤及作物均無毒害作用。
5.2.2農藥防治
農藥控制的方法是見效快、見效快的。農藥防治要在春天羅漢果萌發之前做好防病工作,可在羅漢果根部施藥適量米樂爾顆粒,拌入細土,然后在坑中施藥。另外,在根結線蟲暴發高峰時,可采用溝施滅殺根結線蟲。溝施的方法是在幼苗的四周開一條5 cm左右的淺溝,將藥物與土壤混合后加入淺坑中,然后在上面鋪一層土壤。使用殺蟲劑控制能顯著降低植株根結線蟲的發病率。
5.3芽枯病的防治
芽枯病菌是由于缺乏硼而引起的一種生理上的疾病,在缺乏硼的園內多施用硼素等,可以降低該病的發病率。增加有機肥、 P. K. B肥料及噴施葉面肥等,在不同的水平上都能有效降低發病率。在炎熱和干燥的天氣里,合理地留一些野草,以達到降溫和提高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的目的。對已經出現生理性枯萎的果樹,應在根系上覆蓋雜草,在炎熱的下午,如果在大雨過后,在根系上澆上大量的水分,可以減少植物的枯萎。在栽植前,將幼苗用0.05%的硼酸或硼砂浸漬6小時后播種。在生長期間,用0.1%~0.2%的硼酸水或硼砂水對其進行噴霧處理。
5.4實蠅的防治
對果園進行深松,消滅冬季害蟲;將脫落的果實和腐爛的果實收集起來,統一處置;將糖醋液(敵百蟲∶醋∶黃糖∶水∶0.5∶1∶2∶5)攪拌在一起,用棉花團蘸上藥劑,吸收足夠的藥劑后,撒在大棚下面進行引誘[7]。利用吊式引誘裝置引誘成蜂,可有效地控制蜂群的數量,減輕蜂群危害的目的。在667m2上設5—10只實蠅餌,每月換一次性餌,并在掛果初期掛在陰涼區,直到收獲后才撤下。60%的雌性誘餌在果林周圍的邊緣上,可將果林中的雄性和成蟲引誘到果林邊緣進行引誘和殺死。掛上黏蟲盤,對實蠅的雌、雄成蟲進行引誘,如果能和性誘化劑一起用,則會有較好的作用。每667m2要用20塊實蠅黏蟲盤,掛在實蠅黏蟲盤的中間和周圍,一旦實蠅黏蟲盤被塞滿,就要進行替換。為減少果園實蠅的危害,在進行物理誘黏合化學誘粘的同時,要對效果進行記錄。藥劑防治,間隔10—12天1次,在采收前的安全間隔期內停止使用,藥劑可以選擇5%的氟氯氰菊酯懸浮劑1000倍,1%的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2%的噻蟲嗪水粉1200倍。實蠅成蟲有很強的飛行能力,在控制時,應采取統一控制和連片控制相結合的方法,這樣控制效果會更好。
5.5斜紋夜蛾的防治
加強對果園蟲害的監測,盡可能將斜紋夜蛾扼殺在蟲卵和第一次孵化過程中,從而降低羅漢果果園蟲害的數量。用糖醋液(糖∶醋∶酒∶90%敵百蟲結晶∶水=6∶3∶1∶1∶10)攪拌均勻后,放入距離地面0.6~1 m的盆子或容器內,放入田里,即可誘殺成蟲。為了減少成蟲的數量,減少其繁殖和危害,建議在20000-33350平方米范圍內設置一盞頻振式殺蟲燈。在田中設置性誘餌,每667m2設置1-2個,可以有效地降低成蟲交配和產卵量。
5.6羅漢果愈斑瓜天牛的防治
做好冬春季的清園工作,并對枯萎的蔓生植物進行人為的清理,以殺死越冬的幼蟲,減少害蟲的數量;天牛的飛行力較差,在5~7月份可以人工抓取,從而達到減少產卵數量的目的。在生防方面,在成蟲初期投放管氏硬皮腫腿蜂,投放的蜂蟲比例為2∶1,在秋天有較好的殺滅作用。
6結束語:
通過對羅漢果進行高產栽培,既能解決目前市場上的需求問題,又能提升種植戶的經濟收入,還能促進農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更能成為提升羅漢果品質和產量的一項重要舉措。種植戶要結合設計情況,對種植技術進行優化。
參考文獻:
[1]莫建軍,黃望,賈靜.桂北羅漢果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分析[J].農村實用技術,2023(01):8-9.
[2]于琴芝,吳永瓊,譚海文,李賢新,莫庚生,龍代英.桂林羅漢果產業發展現狀及綠色優質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2(19):85-88.
[3]錢開勝.廣西:永福帶動周邊種植羅漢果2萬公頃[J].中國果業信息,2022,39(09):55.
[4]梁瑋.鄉村振興戰略下廣西農村特色產業發展研究——以桂林永福縣羅漢果產業為例[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2(08):129-131.
[5]陳明明,劉庚貴,何安樂,黃華學.中國羅漢果產業專利戰略分析與展望[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2(08):10-14.
[6]錢開勝.廣西:資源羅漢果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興產業[J].中國果業信息,2022,39(05):49.
[7]韋忠訓,彭斌,蔣桂榮,秦永松,羅海玲,韓松.永福縣幾個羅漢果扦插苗品種的簡比試驗[J].種子科技,2022,40(0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