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認為:想守住江山,用傳統手段肯定守不住,因為客戶一直在發展,你想以不變應萬變?這個市場一定是保不住的,我們一定要靠創新的方式。”在亞信科技2022年度業績溝通會上,亞信科技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高念書在談到亞信科技BSS業務時如是說——事實上,在過去幾年,亞信科技不僅一直在BSS這樣一個具有絕對傳統競爭優勢市場上不斷嘗試創新,而且也一直在不斷嘗試通過包括技術創新、業務模式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在內的多種方式,保持自身的業務不斷持續穩定發展。
應該說,亞信科技在過去幾年當中,完成一場教科書級別的成長: 2016年,高念書出任CEO;2018年年底,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2019年底,提出“一鞏固、三發展”戰略。從彼時開始,完成了機構和戰略轉型的亞信科技,開始了高速的技術、產品和業務的創新與迭代——所謂“一鞏固、三發展”戰略本身,就意味著要在技術和業務層面做更多的嘗試和探索,從而開拓更多的商業機會和發展空間。其中,所“鞏固”的,是亞信科技傳統的運營商BSS(業務支撐系統)領域;而三個新的“發展”業務,則分別是5G OSS(網絡支撐系統)、數字化運營(DSaaS)和垂直行業及企業上云。高念書甚至在一開始就定下了一個充分量化的目標:到2025年,讓亞信科技成為一個規模超過百億的公司,同時新業務的占比會超過50%。
事實上,雖然從亞信科技提出“一鞏固、三發展”戰略后不久,外部市場就開始陷入到新冠疫情的巨大影響當中,整個行業開始出現更多不可控因素影響,諸多高科技企業自身的業務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在過去的幾年當中,亞信科技的財務表現還是相當穩定的。
本次會議上公布的2022年業績數據顯示:2022年,亞信科技營業收入達人民幣77.38億元,同比上升12.2%。對比前兩年的數據:在2021年,亞信科技的營業收入達約人民幣68.95億元,同比增長14.5%;2020年,亞信科技全年總收入約為人民幣60.20億元,同比增長5.2%。應該說,三年的業務增長率逐漸進入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
關于新業務部分,2022年,三新業務收入達人民幣25.73億元,同比上升64.2%,三新業務占營業收入比重達33.3%。而2021年的“三新”業務,收入達約人民幣15.68億元,同比增長101.0%,占收比首次提升至22.7%;2020年的數據則是收入達到人民幣7.80億元,同比上升106.5%,占收比首次達雙位數,約13.0%。在經歷了2021年的爆炸式增長后,2022年的三新業務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對于新領域持續的投入,開始為亞信科技帶來了更多源源不斷的商業機會和價值。
“三新業務拉動了公司業務的主要增長。”從高念書分享的數據中,在三新業務中,數智運營業務(即以DSaaS業務為主體,再加上DI智能決策)的絕對值達到11.5億,增幅是57.6%,占總體收入的比重是14.9%,這個占比比去年同期增加4.3%;垂直行業及企業上云的絕對值是7.57億,增幅78.2%,占總體收入的比重是9.8%,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OSS的絕對值達到6.66億,增幅61.3%,占收入的比重是8.6%,比去年同期占收入的比重增加了2.6%。“可以看出,我們的三新業務在這幾年保持了快速的增長,使得三新業務占總體業務的比重在2022年像過去預期的一樣,超過了30%。”高念書說。
對于任何一家身處科技領域的機構來講,保持一個長期穩定的業務增長,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在一個如此不確定的環境下。在“一鞏固、三發展”的總體戰略部署下,實際上在2022年,亞信科技的幾個重要的決定,也是其在2022年獲得業績成長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2022年1月14日,亞信科技收購了艾瑞咨詢,從而實現了對自身DSaaS業務的進一步拓展。
事實上,所謂亞信科技的DSaaS業務,就是針對數據的運營。主要的業務邏輯,是圍繞數據以及數據技術,幫助企業去做更高效的運營。具體來講,就是基于賦能通信運營商的平臺,將其長期沉淀的運營經驗和數據分析模型轉化成SaaS化的工具產品,通過對用戶自有數據、授權處理加工數據和合規引用外部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幫助企業實現發掘數據價值,解決企業現實業務運營的決策需求。例如,幫助銀行實現營銷場景精準獲客,或者幫助保險企業做信用評分,甚至是幫助政府部門實現人口統計檢測等。
亞信科技的DSaaS業務,無論是從業務邏輯,還是技術、產品和工具等各個層面,都在自己傳統優勢的電信運營商群體當中得到過驗證。但是由于亞信科技傳統的用戶群主要是電信運營商,因此DSaaS業務的合作對象中,運營商就占主要部分。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如何高效地獲得更多領域用戶的認可,是一個大問題。亞信科技的DSaaS業務當時最大的問題,就是要打破傳統用戶市場的桎梏,在更多的行業和領域找到更多的用戶。艾瑞咨詢的優勢就是:其長期的合作伙伴中,更多是互聯網、媒體,以及一些toC的領域——與亞信科技在市場層面形成了完美的互補。
“在過去這一年里,我們順利完成了艾瑞咨詢收購之后的整合,去年我們數據運營業務的板塊和艾瑞咨詢這部分進行了整合,包括對組織、品牌、業務以及公司的管理,新的公司叫艾瑞數智。在2022年,艾瑞數智的業務規模也突破了10億,達到11.5億,增幅57.6%。”高念書強調說,在2022年的營收中,有22%是完全按照結果或者收入分成付費的。而在用戶類型中,通信業務還是主要部分,占到了72%,非通信的占了28%,“這個比例還在持續大幅度提升。”

在亞信科技的規劃中,整合完成的“數智運營”業務會分成智慧運營(即原來的DSaaS)和智能決策(DI)兩個部分。其中,智慧運營部分,主要包括面對通信行業的數智TMT,針對智慧社區、智慧鄉村、城市大腦等業務的數智政企,還有主要做互動營銷、智慧商圈的數智消費,以及面向汽車產業鏈的數智車聯網構成;而智能決策業務主要依靠艾瑞咨詢的傳統能力來完成,主要業務形態包括戰略咨詢、專項研究、行業研究等。“我們希望,將來這個商業模式可以隨著業務規模增加,可以有更多的業務是按照結果付費和按照收入分成付費,同時我們也看到TMT之外的收入占比也會越來越大,可能在一兩年之內能占到5:5的比例——通信和非通信各占一半。”很顯然,非通信行業的增長不僅在2022年為亞信科技DSaaS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機會,成就了其業務的增長,更是高念書非常重視的未來的增量市場。
亞信科技做對的另外一件事,是在2022年成立了亞信安慧科技,對數據庫產品AntDB開展獨立運營,從而帶動亞信科技在通信、政務、交通、醫療等多個行業實現了業務的突破。
“AntDB是我們從2008年就開始做的產品,15年時間里,我們都是把其作為BSS業務的一個輔助的產品來做,沒有獨立出來。”高念書強調,2022年,AntDB的訂單規模超過了6000萬,有23個客戶。其中,除了通信運營商以外,也獲得了在中國廣電5G支撐網的全面應用,另外在一些政府項目、交通行業、醫療行業也收獲了一些項目。“根據信通院的預測,數據庫2027年會達到819億的市場,復合增長率17.4%。在不久前,一項第三方公布的數據庫排名中,AntDB從2022年第34名上升到12名了,我們希望在數據庫的空間里,AntDB能擠到行業的前列:現在12名,我們希望將來進入前十、前五。”
2022年7月,亞信科技發布了分布式數據庫AntDB的7.0版本。到2022年底,AntDB數據庫在新版本里提出了“超融合”和“流式實時數倉”的重大更新。
在高念書看來,亞信科技的數據庫業務具有兩個較為明顯的優勢:第一,了解企業應用數據庫的場景。“為什么現在那么多數據庫替換比較難?我覺得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大家可能對應用的復雜性了解不夠:一旦應用企業要更換數據庫,就一定會修改企業的上層應用,而且越大型的企業,應用軟件的結構越復雜,更換數據庫就會比較麻煩。”在高念書看來,很多產品提供商需要為企業用戶解決因數據庫產品更換帶來的應用軟件搬遷的問題。“亞信科技過去一直是一個大型應用軟件提供商,所以未來,我們對數據庫的搬遷、遷移會有我們自己獨特的優勢——沒有應用支撐的數據庫很難做大規模。”第二,亞信科技的數據庫產品是經過市場和用戶驗證的。“數據庫產品實際要具有非常多測試環境、應用場景的驗證。亞信科技在過去的多年時間內,經歷了很多次的應用場景考驗,幾千萬的用戶并發數、大數據量、大業務量的沖擊,AntDB都曾經反復經歷過,因此我們比其他的數據庫的公司有優勢。”高念書總結說,在數據庫業務上,亞信科技懂應用、經歷過大數據量的沖擊測試,也經過大量案例的反復驗證,加上“我們現在這個團隊的人都是在通信和數據庫領域出類拔萃的人才,他們既懂通信又懂數據庫,所以我對這個業務的未來非常有信心。”
在業務模式上,高念書認為需要通過構建生態來獲得更多的商業機會。2023年2月,AntDBCE 社區版V 7.2.0正式發布。3月1日,亞信科技AntDB數據庫社區版正式開放免費下載。“要在兩三年的時間里,做到行業前十、前五,僅僅靠亞信科技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建一些生態,所以我們從產品上推出了社區版本,從發展上會與業界充分合作,通過構建一個生態環境,與其他應用的標準軟件廠商一起帶動AntDB的市場應用。我們最近已經與幾個頭部的軟件公司基本達成共識:在他們產品當中OEM亞信科技的AntDB。”高念書強調:生態已經在建立過程中。
亞信科技在疫情的三年時間里,頂住了環境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實現了自身業務的三連跳:從業務模式到產品構成,從技術研發到觸及領域,都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標,實現了自身業務的轉型。如果一定要總結經驗的話:一個成功的企業當然不是依靠某一次的偶然決定,應該說,清晰的自身定位,加上一個能夠長期保持穩定的戰略部署,以及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創造機會、發現機會、把握機會的能力,才是成就亞信科技今天成績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