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中午,我看見媽媽在廚房忙著做午飯,鍋碗瓢盆的碰撞聲不時響起。
我心血來潮,一臉認真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學炒菜,您教教我吧!”媽媽先是一愣神,緊接著眉開眼笑地朝我點頭,答應教我做西紅柿炒蛋。
這道菜應該怎么做呢?首先,把西紅杮洗干凈后放在菜板上“咚咚咚”切成塊。再從冰箱里取出兩個雞蛋,往碗邊一磕,只聽“咔嚓”一聲,再用雙手一掰,蛋清和蛋黃就一起流進了碗里。然后,我用筷子把雞蛋攪勻,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我小心翼翼地打開煤氣灶,淡藍色的火苗舞動起來,開始給鍋預熱。我手忙腳亂地把食用油倒入鍋里,立馬發出“噼里啪啦”的響聲。真害怕油濺出來燙到我,此刻我的心里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等飄出幾縷青煙后,我著急忙慌地把蛋液倒入鍋中,頓時蛋液膨開,鼓起一個個金色的小泡泡,像綻開了一朵大黃花。不一會兒,黃燦燦的雞蛋就炒好了,濃濃的蛋香味撲鼻而來。我把切好的西紅柿倒入鍋中翻炒,西紅柿塊變軟變小,紅紅的汁液滲入雞蛋中,讓我迫不及待想要嘗一嘗自己做的西紅柿炒蛋。最后,我往菜里加入糖、鹽、雞精,翻炒片刻后盛入盤子里,大功告成。
紅色的西紅柿和黃色的雞蛋搭配在一起,就像一幅畫般那么美。媽媽嘗了嘗我的杰作,發出嘖嘖贊嘆聲:“寶兒做的西紅柿炒蛋真好吃!”
第一次,我覺得自己很能干,也真正感受到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快樂。
【作者系上海市長寧區適存小學三·2班學生】
點評
小作者用流暢的文筆將自己如何做西紅柿炒蛋的過程敘述得條理分明,形象生動。本文精彩之處可圈可點:一是從聽覺上切入,“咚咚咚”“咔嚓”“噼里啪啦”等詞的運用,把炒菜過程寫得畫面感十足;二是運用了“首先……然后……最后……”這樣的句式,把炒菜過程交代得很清晰;三是結尾處照應標題,點明了習作中心“我真能干”。
描寫時間
敘事作文中,事情的展開包括先是怎么做,后怎么做,最后結果如何。如果要把一件事情交代清楚,令讀者一看就明白的話,我們可以運用“首先……接著……然后……最后……”等串聯內容,讓讀者對事情的每一個步驟一目了然。
同學們,運用上面的句式,有條理地寫出制作一種食物的過程,可以是包餃子,也可以是煎雞蛋,或者做東坡肉等,15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