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高中物理力學問題的解題技巧研究為主要內容進行闡述,結合當下物理力學學習需求為主要依據,從要善于樹立解題思路、養成良好物理學習習慣、積累良好學習方法、提升審題技巧、做好受力分析、掌握物理基礎知識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強高中物理力學問題解題技巧掌握程度,旨意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高中物理;力學問題;解題技巧;做好受力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09-0066-03
在學習高中物理時,力學知識是最基礎和重要的模塊,學生必須掌握.我們在學習力學知識時,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強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在解決力學問題時,需要獨立思考和分析,針對解題技巧進行深入總結和分析,在自我實際做題中不斷分析,能夠靈活使用學過的物理力學知識,掌握更多解題技巧和步驟,強化我們解題速度,進而可以提升高中物理教學實效性.
1 高中物理力學解題程序
物理是一門理科課程,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邏輯能力.因此,許多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這也是物理學科的一大特點.我國的高中階段的物理課程中,學生學習的仍是物理的基礎知識,對于物理學科的認識也是處于表層階段.在所學習的高中物理力學知識內容當中,將物理力學的解題可以分成三方面的內容.首先,看清題目,明確題目給出的信息,確定對象,進一步分析物體的受力或者運動情況,進而對實際的解題步驟、思路更為明確;其次,運用學習的力學定律進行全面分析,進而給出相關的方程式;第三,在其中找到問題的關鍵點,進而找到已知與未知的條件,整合實際問題的特點進行分析,之后列出算式.
在解題的期間,通常會遇到解答一個、多個力的情況,因此需要格外注意:(1)從力開始,進而明確四個點,也就是所說的條件、大小、方向與作用點;(2)如果有兩個力,就需要掌握不同力之后促進另外一個力的整合.如果兩個力都相互平衡,由此運動就是勻速直線或者靜止的,反之就會失去平衡;之后,假如存在三個力,就應當掌握四個之上的知識點,三個力通常都平衡,隨后運用矢量三角形法則
進一步掌握力的大小與方向,另外一個力的方向;
(3)如果存在四個以上的力,就需要運用正交分析的形式進行.在選擇解題技巧的期間,應當整合實際的解題過程與相關原理.在全面審清楚題目之后,對條件以及需求更好的了解,進一步明確受力的情況與相關運動狀態,依照物理規則,全面將表達方式進行羅列.
2 在當前高中階段物理的實際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數學是物理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但很多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對于學科間的聯系這一方面的認識尚淺,使得學科間的界限明顯,導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到約束,缺乏對于數學的運用以及建模能力.依照近十年來的高中階段物理考試的真題來看,表明了試題的綜合性強,難度較大,對于數學應用能力的要求很高,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緊密,對學科之間交叉融合的程度越來越高,這也是新的教學改革方向和對學生能力培養方向的要求.
2.1 學生思維單一,缺少感性認知
要想在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學生必須具備足夠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一定的物理學感性知識.因為,物理中具有很多抽象性的概念,在物理現象不是十分明顯的時候,就需要學生利用自身的感性思維來理解和掌握物理中存在的規律和概念.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學生的思維模式固化,許多學生在面對物理問題時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思維障礙.例如,在學習有關于力學方面的知識時,許多學生沒有從多種角度來思考問題、導致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受到阻礙.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失去面對物理學習的信心,從而厭惡這門學科.
2.2 學生缺少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
在高中階段的力學這部分學習中,學生通常在區分力學概念方面遇到困難,這將會導致他們對力學問題的回答受到影響.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涉及力學這方面的知識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學生僅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是不可能把它們全部準確記憶的.或者在學生分析物體受力時,由于學生對題中的物理語言不能夠全面理解,導致知識點混淆或其他方面的問題.然而,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學生缺乏數學意識和對數學語言的靈活運用的能力.許多學生把物理和數學看作是兩門不同的學科,難以實現將這兩門學科很好地聯系起來,這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物理學科,同時也影響了學生提升數學的應用能力.
3 高中物理力學問題的解題技巧研究
3.1 要善于總結和分析
借助日常對力學知識的學習能夠總結出,力學問題一般都是能量守恒、運動定律等內容解決,所以物理學習則和化學、生物之間存在一定關系,所以問題解決過程中經常會涉及到數學知識.例如可以使用數學知識中三角函數和幾何圖像知識等,因此在學習力學知識前期,需要積累相關知識內容,借助函數知識、物理定理總結,學生之間要善于總結和分析,最終形成正確解題思路.所以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我們學生還要充實掌握數學知識,強化自身知識理解程度,以此不斷提升物理學習質量和效果[1].
3.2 養成良好物理學習習慣
我們在學習期間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能夠最大限度提升學習效果和質量,不過學習習慣養成便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和觀念.我們在學習力學知識時要善于對容易出錯的內容和知識點進行鞏固學習,可以正確掌握物理符號和解題步驟[2].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物理考試中正確解決問題,明確物理解決思路,將文字和符號準確帶入到物理學習之中.物理壓軸題對于我們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因此在解題中一定要分析清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針對性推理和分析,將相關基礎公式全部書寫在紙張上,再針對知識進行分析,最終能夠解決物理習題.并且在解決物理習題時,一定要形成良好審題習慣,要認真閱讀每一個習題,善于觀察和分析,在不斷提升解題基礎上,對已知條件進行分析最終解決物理問題[3].
3.3 掌握物理基礎知識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不管是哪科學科知識都要注重基礎知識學習,將基礎知識融入心中,從物理概念入手進行學習,提升對物體知識的理解程度[4].在高中物理學習期間,我們總是會不停歇的接觸到全新物理概念和知識,特別是力學部分知識涉及內容非常繁瑣,學生在學習和記憶期間就會存在很大的困境,不過力學基礎知識對于我們解決問題具有一定價值,因此需要我們在學習期間一定要強化物理知識記憶和理解,深入理解物理知識概念,一定要將學習過的物理知識牢記于心.
在日常物理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善于準備一個物理筆記本,將學習的物理知識和重點等記錄下來,便于學生復習鞏固知識,還利于學生記憶和學習物理知識,進而能夠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物理習題訓練和審題階段都要將概念標注出來,強化理解,針對性分析物理知識,以此不斷提升物理解題準確性[5].
3.4 提升解題技巧
在解答物理力學習題時,學生需要對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含義進行分析,只有掌握物理真正內涵,才會對物理習題中有效信息進行整合,能夠快速分析物理習題中存在的內容,掌握變化的物理量,所以需要學生在解決物理力學知識時,自身具有一定的審題技巧,在審題過程中我們經常將知識點混淆,要善于標注和分析,認真讀好每一句話,防止物理學習落入陷阱之中,以此不斷提升做題效果[6].
另外,受力分析是解決力學問題的主要技巧和對策,是我們所有高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技巧,在實際受力分析過程中一定要在最快時間內尋找到題目中各阻力和需要求解問題之間存在的關系.例如在大多數力學物理試題中,包含物體受力知識比較多,和一個物體受力相對比,不同物體之間必定會存在一定相互作用力,在受力分析過程中一定要針對各個物體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要整體性考慮和分析[6].并且,對多個物體進行受力分析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整體法,借助整體法對物理習題進行解決和處理,也就是將物理習題中給予的條件和題目看成一個整體進行解決,依據整體情況列出整體公式,進而在依據順序對物體受力進行深入分析,最終能夠獲得物體受力大小,使得解決物理問題過程更加準確和快速,以此不斷提升物理解決問題實效性.
總而言之,學生在學習物理力學基礎知識時,一定要善于總結和分析,掌握研究物理知識的基本技巧,針對物理知識認真審題和分析,在學習期間注重力學知識基本概念,進而可以掌握多元化解決物理習題的方法,并依據物理題目中隱藏的條件進行分析,靈活使用物理知識,善于總結物理知識.在反復練習和解題中總結出具體解決物理習題的方法,在日常學習中注重鍛煉,學習之中強化力學概念知識理解,認真審題分析,以此不斷提升物理解決問題的準確性,便于在高考之中取得更好的成績,促進學生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樊叢語.高中物理力學問題的解題技巧探究[J].中學生數理化(學習研版),2017(9):83.
[2] 趙宇航.高中物理力學問題的解題技巧探索[J].文理導航,2017(11):44.
[3] 馬馳騰.高中物理力學解題方法淺析[J].中學生數理化(學習研版),2017(3):64.
[4] 黃夢春.淺談高中物理力學綜合題解題技巧[J].新課程,2018(6):238.
[5] 匡嘉豪.高中物理力學解題方法探究[J].求知導刊,2017(29):22.
[6] 羅晨彧.應用簡捷解題方法提高高中物理力學解題效率[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34):62-63.
[責任編輯:李 璟]
收稿日期:2022-12-25
作者簡介:李素珍(1981.12-),女,江蘇省豐縣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物理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