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物理作為高中教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渠道,所以該學科教學方式與其他學科教學方式有著本質的不同.翻轉課堂作為現階段教育體系運用較為頻繁的教學方式,其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借助互聯網教學優勢,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全文從翻轉課堂概念作為切入點,隨后以人教版必修一“自由落體運動”教學為例,探討基于翻轉課堂的物理學習資源應用,最后結合教學案例分析基于翻轉課堂的物理學習資源開放與研究.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物理教學;學習資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09-0069-03
翻轉課堂作為落實“以學生發展為根本”教學理念的新型教學模式之一,該教學模式重新規劃了教學實踐,強調課外探索的過程和質量,為課堂教學“騰”出了寶貴的時間,促使課堂變為主題討論的重要場所.同時,該教學模式尊重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作用,強調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深層次講解.學習資源作為翻轉課堂中的重要組成條件,如何利用學習資源、如何保證學習資源開放性使用、如何提升翻轉課堂應用實效已成為高中物理教師思考的重點.
1 翻轉課堂概念簡述
翻轉課堂最早起源于“Flipped Class Model”一詞,通常被稱之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在互聯網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充分運用的時代背景下,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實踐等環節通過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借助導學任務單等輔助工具進行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該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師不再占用課堂中的時間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將課堂轉變為師生溝通、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的場所,所以該模式是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落實“信息化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方式之一.
2 基于翻轉課堂的物理學習資源教學設計
2.1 翻轉課堂模型構建
通過閱讀分析現有的翻轉課堂
參考文獻,結合高中物理教學要求與目標,以發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效果,高中物理教師應當構建翻轉課堂模型(如表1所示)[1].
教師需要整理課前預習和課堂教學的問題,同時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和補充,補充課外學習資源,開拓學生眼界和思維[2].
2.2 翻轉課堂案例展示——以“自由落體運動”為例
2.2.1 教學目標(略)
2.2.2 教學重難點(略)
2.2.3 教學實施
2.2.3.1 課前準備
依照本章節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高中物理教師可擬列教學設計(如表2所示),明確課前準備環節的翻轉課堂學習資源.
2.2.3.2 課堂教學
經過課前預習,高中學生們對自由落體運動的概念、特征、條件等有初步的認知,課堂教學作為加深學生認知的必備教學環節,高中物理教師需要在翻轉課堂平臺中統計學生的疑問,結合導學單學生的回答情況做出課堂教學設計(如表4所示).
3 基于翻轉課堂的物理學習資源開放與研究建議
3.1 結合教學條件,定位翻轉課堂平臺基本理念
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無疑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次顛覆與創新,同時為了保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順利開展、高效運用,高中物理教師在開發物理學習資源時要注重結合教學條件,定位翻轉課堂的基本理念,保證學習資源在翻轉課堂中實現開放化、應用化,所以翻轉課堂平臺應當具備以下三大理念:
第一,注重整合多重功能,保障全環節教學應用;
第二,開放化發展,支持動態數據分析;
第三,泛在化發展.隨著“微”端軟件的出現與系統功能的逐步完善,翻轉課堂在教學系統中的應用可能性逐漸提升.為了保證高中物理學習資源在翻轉課堂中的有效應用和開放性應用,翻轉課堂平臺應當從“微”手段出發,積極利用微信、微博、QQ等軟件,開展輕量級應用[3].
3.2 結合學科特色,完善翻轉課堂平臺功能架構
為了有效凸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開發出具有開放性、實用性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高中物理教師應當結合學科特色,完善翻轉課堂平臺的功能架構,具體而言從以下三點出發:
第一,完善教學設計工具.翻轉課堂平臺應當建立并完善分組功能、資源入口、評價系統,分組功能能夠實現團隊學習,統計團隊學習成果,資源入口能夠保證探究式學習有序開展,評價系統能夠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4];
第二,提供重用性功能;
第三,增設體驗模塊.高中物理教師可適當在平臺中設計搶答、點評、點贊等互動功能,同時可增設積分、獎章、榮譽稱號等激勵功能[5].
3.3 結合教學所需,優化翻轉課堂平臺細節設計
在滿足物理學科翻轉課堂的應用基本條件之后,為了促使翻轉課堂應用簡便化、舒適化,翻轉課堂平臺應當對部分細節功能進行完善,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優化改善:
第一,優化界面設計.界面要做到化繁為簡,元素圖示化,從清晰化而言,界面要做到簡潔、清晰、準確,從適宜化而言,界面要做到色彩搭配適宜,突出重點功能等[6];
第二,完善交互設計.交互作為翻轉課堂平臺的基本應用功能,為了保證學習資源的開放性和應用性,翻轉課堂平臺應當做到簡易化、及時化[7].
物理學科作為高中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學科知識點繁多復雜,且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高中物理教師應當聚焦學生學習自主性創新多樣教學方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落實“信息化教學”的教學方式之一,能夠通過以趣導學的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所以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充分發揮翻轉課堂的教學優勢,結合教學條件、學科特色、教學所需從定位翻轉課堂平臺基本理念、完善翻轉課堂平臺功能架構、優化翻轉課堂平臺細節設計等方面提高翻轉課堂平臺的應用實效,保證翻轉課堂中學習資源應用的開放性.
參考文獻:
[1] 霍文蘭,溫俊峰,蘇婷,劉玲娜.以問題為導向,基于翻轉課堂的線上/線下相融合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榆林學院學報,2022,32(04):88-93.
[2] 李敏,田靖,李紅娟,呂立君,叢愛民,梁宇宏.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中學物理教學設計[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38(04):20-22.
[3] 李喜蘭,孫光延,任會娟.基于雨課堂的物理化學翻轉課堂的教學探索[J].當代化工研究,2022(03):117-119.
[4] 趙森,牛昱,張海豐.科教興國背景下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研究——以《行星的運動》為例[J].經濟師,2021(05):206-207.
[5] 王少清.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中物理生本教學探究[J]. 高等教育前沿,2019,2(5):20.
[6] 姚秀麗.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物理課堂教學策略[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06):98-99.
[7] 陳梅芳.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物理復習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8(12):138-139.
[責任編輯:李 璟]
收稿日期:2022-12-25
作者簡介:周亞萍(1983.1-),女,江蘇省如皋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物理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