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STSE教育理念,分析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的核心內容,然后以“重要的元素化合物”中的“氯及其化合物”一課為例,闡述如何開展基于STSE教育的項目式教學,旨在通過此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為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提供新的路徑.
關鍵詞:STSE教育;項目式學習;“重要的元素化合物”;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09-0096-03
1 基于STSE教育的項目式教學核心內容
(1)創建與STSE有關真實的項目情境.
(2)設計挑戰性強的驅動型問題.
(3)注重教學資源的搜集與運用.
(4)引導學生分組,積極交流研討.
(5)分析學生活動.
(6)實施多樣化評價.
(7)展示項目成果.
2 基于STSE教育的項目式教學設計與實施
2.1 基于STSE教育的項目式教學設計2.1.1 選擇項目主題
新課程標準中對于“元素化合物”的教學,要求內容要貼近生活與社會實際,將化學與其他學科聯系,科學把握項目主題的難易程度,促使學生在項目式活動中,在學習化學知識同時,提升化學核心素養.人教版必修一中第二章第二節《氯及其化合物》一課中的“自來水廠凈水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劑”內容,可以作為項目主題,居民用水需要經過檢測,合格后才能用于生活生產,如果是不合格的水則要進行再處理才能繼續使用[1].所以將凈水過程當作一個學習項目,讓高中生知道自來水廠的凈水原理,然后分析其中的化學知識,促使知識結構的系統化,讓學生將學習到的化學知識運用到生活與社會中.
2.1.2 分析項目內容
本次項目的制定是依據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中的《氯及其化合物》的內容,是學生進入高中以來,第一次系統地接觸這類知識,對其思維發展有重要作用.經過對探究自來水廠凈水消毒原理,讓學生掌握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使用類比的方法總結價態.
2.1.3 制定項目目標
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學情,制定本節課的項目教學目標為:第一,從化合價的角度,探究物質氧化性與還原性性質,知道自來水廠凈水消毒流程與原理,能夠自主制作工業流程圖;第二,學會建立二維圖模型,在小組合作中設計實驗,以此提升學生創新意識與科學探究能力;第三,學生掌握漂白粉的消毒漂白原理,知道漂白粉的正確使用方法;第四,通過本次項目的學習,知道ClO2在生活中的運用,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與科學態度.
2.1.4 明確項目流程
第一,項目規劃階段.預習項目內容(20min),確定項目小組(15min);第二,項目實施階段.任務一:探索自來水廠中,簡易井水消毒流程(30min).任務二,探究含鋁消毒劑—漂白粉的消毒原理(25min).任務三,探究含氯消毒劑—ClO2的消毒原理(15min);第三,項目展示階段(15min);第四,項目評價階段(15min).
2.2 基于STSE教育的項目式教學的實施
2.2.1 項目規劃階段
第一,項目預習.在高一年級,學生們初次接觸項目式學習,雖然對其非常感興趣,但是對很多任務不熟悉.所以需要學生在預習階段熟悉項目中的任務,可以通過自主查找資源學習,借助媒體渠道提前做好準備,保證課堂有序地進行.教師可以發放與項目子任務有關的項目預習清單,其中的內容為:任務一,探索自來水廠簡易凈水流程.問題為:自來水廠是通過什么凈化污水的?你能描述簡易的工藝流程嗎?為什么在凈水過程中加了兩次藥?以此讓學生通過網絡與書籍,查找自來水廠的凈水流程信息;通過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制定簡易的凈水工藝流程;結合自己舊知識,知道為什么在凈水的時候加了兩次“氯”;任務二,含氯消毒劑的消毒原理—漂白粉[2].問題為:漂白粉如何保存?漂白粉的消毒原理是什么?漂白粉會和什么發生反應?以此讓學生在預測漂白粉的推理原理基礎上,設計實驗探究漂白粉的保存方法;任務三:知道ClO2的消毒原理.問題為:請嘗試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分析ClO2的消毒原理,使用ClO2處理過的水,會產生一定量的亞氯酸鹽雜質,該怎么處理這些雜質?ClO2除了用于水的消毒,還能用在哪些方面?通過此讓學生推測ClO2的性質,提前搜集資料,知道ClO2在生活社會中的實際應用.
第二,確定項目小組.基于STSE教育進行的項目式教學,可以將班級42名學生,將不同成績段(如100-90、90-80、80-70等)的學生分成一組,一共分成6組,保證每一名學生都在小組中.
2.2.2 項目實施階段
任務一,探索自來水廠簡易的凈水流程.通過學生提前的預習,直接提出問題“你知道水中還有哪些雜質嗎?”“自來水廠是怎么凈化污水的?”讓小組中派代表回答問題,通過提前資料的查詢,學生回答“水中包含溶解物、懸浮物、膠體三種物質”“通過消毒手段凈化污水”.然后讓學生直接展示課前預習階段制定的自來水廠凈水工藝流程.在此通過引入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在問題的驅動下,促使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如第一小組學生總結,自來水的簡易凈水流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加藥、消毒、沉淀、過濾;第二階段:加藥、消毒.第二小組總結自來水凈化流程為:加入混凝劑,如鐵鹽、鋁鹽,讓水中的膠體沉淀.然后加入石灰,調節水中的pH.兩個小組制定的凈化水的流程都加入兩次藥物,其目的為:作為氧化劑,對水中的有機物、藻類等物質進行預處理、茶菌.常用的氧化劑有二氧化氯、氯、次氯化鈣、臭氧等.在此經過組內的交流,制定工藝流程,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然后通過資料的搜集,讓學生先初步了解凈水處理技術,擴展視野,增強信息搜集的能力.通過資料了解到自來水的消毒方法有很多種之后,再讓學生討論一下在學習中獲得的啟示.即由此可以知道,自來水廠中的凈水工藝原理有物理與化學兩種方法,以此讓學生意識到解決實際問題有時需要跨學科,將各學科知識綜合起來.
任務二,含氯消毒劑的消毒原理—漂白粉.教師為學生講解以前的工業上,是通過氯氣進行自來水的殺菌與消毒的.在此提出問題“為什么氯氣溶于水,能夠消毒殺菌?”小組合作探究,總結出氯氣的化學性質,即氯氣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有較強的氧化性,可以將水中的微生物細胞中的酶氧化,阻止蛋白質合成導致死亡,以此消滅水中的病毒.在此,小組學生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答生活中事物的原理,聯系新舊知識,學以致用.教師講解:在最早的時候我們是用氯氣消毒的,但是氯氣在和水發生化學反應的時候,生成的有機氯化物,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后來國家規定了應用水的含氯標準,并倡導使用新的自來水消毒劑,如ClO2.引導學生從社會的角度探究化學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接著進行項目的引導,如“農村打水井后,需要對井內的水進行消毒與殺菌,人們最常用的是漂白粉”根據此提出問題“漂白粉的成分是什么?”引導學生提出Ca(ClO)2,接著提問“漂白粉的消毒殺菌原理是什么?”讓學生從化合價的角度,分析
Ca(ClO)2中的氯元素化合價為+1,然后在發生化學反應中還能知道Ca(ClO)2有氧化性.再提出問題“Ca(ClO)2有氧化性,它會和誰發生反應?”由此引導學生預測,然后選擇適合的設備與試劑,讓學生分組設計與進行實驗.以第三組實驗為例進行介紹:取2支試管,讓其中加入相同量的淀粉與KI溶液,再向試管1中加入氯化鈣和氫氧化鈣溶液,向試管2中加入稀釋好的等量漂白粉溶液,記錄、觀察實驗現象.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探究過程,對自己的預測進行證實,發展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在實驗過程中,如果學生們遇到困難,教師要給予適合地指導,并提供基礎支持.此實驗現象為:試管1中無明顯現象,試管2中的溶液變藍.說明溶液中的I被氧化成單質,所以遇到淀粉變藍.以此得到漂白粉中的Ca(ClO)2有氧化性的結論.當然,其他小組也做出不同的實驗,都能證明Ca(ClO)2有氧化性的特點.最后探究漂白粉的消毒原理,讓各小組獨立完成,然后在班級中總結.
任務三,探究ClO2的消毒原理.教師提供技術支持,引導學生多渠道搜索二氧化氯的信息,然后在班級中展示搜集到的資料.在學生們展示資料搜集成果后,教師繼續講解“我們生活中有一種常備的消毒、殺菌劑,就是二氧化氯泡騰片,它可以溶于水,生成ClO2氣體.”接著提出問題“請你預測ClO2有沒有氧化性.”引導學生從化合價的角度分析,如ClO2中的氯元素是+4價,所以有氧化性性質,有消毒作用.
接著提出問題“在進行水的殺菌消毒時,使用的是ClO2.在此要想再除去超標的亞氯酸鹽,能否使用明礬、鹽酸、碘酸鉀、硫酸亞鐵等,請你們分別探索這些物質是否能真正除去亞氯酸鹽.”經過實驗,發現硫酸亞鐵適合去除水中超標的亞氯酸鹽.在實驗中得到硫酸亞鐵有還原性,并且三價鐵離子在水中還有吸附作用.教師繼續出示問題“ClO2除了被運用到自來水的消毒,還能用到哪些方面?讓學生分組討論總結,得到食品公司、口腔消毒、水產養殖的水體消毒等.在問題的驅動下,教師引導學生從化合價的角度做學習知識的框架,然后展示結果.
2.2.3 項目展示階段
經過項目式學習,讓學生們從物質類別與價態兩方面,構建化合物有關的知識框架,然后展示學習成果,先在小組間進行互評,然后教師總評,展示優秀的學習成果,對開展項目式學習的學生給予客觀的指導與鼓勵.
2.2.4 項目評價階段
基于STSE教育的項目式教學評價,使用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總評結合的形式,分別從運用知識、學習意志、歸納與表征、創新能力、實驗探究角度著手進行評價.在小組學生完成成果展示之后,教師發放學習評價標準表,讓學生根據評價標準,進行組間與教師評價,然后取所有人評價的平均分,教師表揚評分高的,鼓勵與點撥表現有欠缺的學生.
參考文獻:
[1] 姜建文,陶端健,劉曉玲,等.基于OBE理念的“化學教學設計與實施”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2,43(12):68-76.
[2] 尹遜朋.指向創新素養培育的普通高中項目式教學實踐與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2(04):96-100.
[責任編輯:季春陽]
收稿日期:2022-12-25
作者簡介:徐玉根(1974.8-),男,江蘇省南京人,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化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