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式教學法,是新課標特別提倡的的教學方法.首先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梳理了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滲透情境式教學法的價值,最后從設計生活式情境,豐富學生情感體驗;開創(chuàng)問題式情境,提高學生預習效率;設置對照式情境,引導學生觸類旁通;開展合作式情境,有利學生發(fā)現自我四個方面,探討了情境式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情境式教學;滲透策略;高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09-0132-03
情境式教學法是新課標特別推崇的有效教學方法,它可以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用趣味性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解決傳統(tǒng)高中生物教學課堂學生學業(yè)負擔重、聽課效率低的教學困境.
1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情境式教學法的價值
1.1 有利于豐富生物課堂的學習方式
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學模式中,高中生物教學對學生教學主體性的關注度不足,不注重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課堂教學的形式缺少靈活性,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利用情境式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擺脫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對教師的束縛,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創(chuàng)造能力,為學生帶來精彩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內容.在情境式教學課堂中,生物知識的來源是多種多樣的,不再局限于課本或者練習冊.根據具體的教學方案,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看到圖片、三維動畫、紀錄片等多種形式的生物教學資源,改變在傳統(tǒng)高中生物課堂中的單一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
1.2 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
在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上,教師在設計生物學教學方案時沒有考慮到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教學內容的難度比較平均,學有余力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又不能及時跟進教學進度,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普遍比較低,學習質量參差不齊.在情境式教學模式中,教師通過設置教學主題,可以將本課的生物學知識用不同的線索進行串聯(lián),帶領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課堂內容,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上,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教學情境不僅僅存在于課堂教學中,也貫穿于課前導學和課后評價環(huán)節(jié)中.在課前導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根據新課內容聯(lián)系現實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內容,在自己困惑的地方進行標注,從而在教室講課時進行針對性的學習,節(jié)省學生的預習時間,減輕學生的壓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情境教學將生物理論學習與生物實驗相結合,為學生設計多套組合式實驗方案,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進行自由選擇.在課后評價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教學情境發(fā)掘學生的學習潛力,發(fā)現學生的生物學特長,以便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培養(yǎng)方案.
1.3 有利于學生進行職業(yè)生涯的規(guī)劃
高中生物學科是建立在生物實驗基礎上的一門探究性學科,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無法展現高中生物知識的廣博,一些對生物學有較大研究興趣的學生覺得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學教學模式只關心學生的短期考試成績,不關注學生的特長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學愛好失去了適宜的發(fā)展時機,這對學生今后的人生規(guī)劃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情境教學的一大優(yōu)勢就是能充分發(fā)掘學生的發(fā)展?jié)摿?,使學生看到自己在生物學科方面的長處并對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培養(yǎng).在情境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得以充分體現.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學習特點對學生進行分類,有了對學生特質的了解,教師就可以為學生量身打造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體系,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反思,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索出具有個人特色的發(fā)展道路.
2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實踐策略
2.1 設計生活式情境,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生物實驗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一部分,在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模式下,理論教學占據了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學生沒有機會親身感受生物實驗的樂趣.借助情境式教學方法,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多種生物實驗模式,分別對理論知識和實驗環(huán)節(jié)進行側重,保證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夠學到自己想學到的知識.在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時,教師應當注意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鋪墊,不能只講解實驗的操作環(huán)節(jié),對于實驗的產生背景、發(fā)展過程以及理論知識都應進行詳細的講解,保證學生在實驗時不留困惑,提高學生的探究實踐能力.
例如,在為學生講授蘇教版的《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時,教師為學生設計了孟德爾在發(fā)現豌豆的遺傳定律時的情景.由于豌豆的生長時間較長,實地進行豌豆實驗的成本較高,于是教師在教學開始前提前安排了一位學生飾演孟德爾,然后結合多媒體技術,為其他學生再現從豌豆中發(fā)現遺傳規(guī)律的經典事件.在情境模擬開始前,該學生還準備了一些服裝和道具,頗有歐式風格.在教師播放的輕柔的音樂中,這位“孟德爾”就出場了.教師將真實的豌豆園以及不同植株的豌豆作為了幻燈片的背景,隨著演員腳步的變換,教師也在改變著后面的場景.當孟德爾發(fā)現了豌豆的異變時,教師配合地加上了音效,瞬間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被這個情境所吸引.在劇情推進的過程中,學生欣賞了一場小話劇,也明白了遺傳理論的背景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2 開創(chuàng)問題式情境,提高學生預習效率
帶著問題對教學材料進行閱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預習質量,同時縮短預習時間,為學生減輕學習負擔.教師在導學方案中可以設置趣味性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將生物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對自己周圍的現實生活進行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導學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蘇教版《生物的變異》時,教師為學生設計了一份導學方案,幫助學生進行自主預習,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然后將其寫在導學案上,教師會統(tǒng)一收集起來查閱.在這個導學方案中,教師為學生制定了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方便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難度.在導學案中,教師首先用自然環(huán)境中常見的變異生物作為教學引導,抓住學生的獵奇心理.接著通過逆向思維帶領學生找出影響生物細胞穩(wěn)定性的因素,尋找生物變異的誘因.然后教師請學生閱讀課本內容,寫下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最后教師請學生對癌癥的病因進行思考,是什么誘發(fā)細胞產生了癌變,癌癥的本質是什么,我們如何預防癌癥的發(fā)生等.通過這些問題,教師帶領學生熟悉了本課的學習邏輯,為學生進行深入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3 設置對照式情境,引導學生觸類旁通
教師要利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生物學現象,為學生建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對于生物學知識的熟悉感,使部分抽象的生物學知識變得更加淺顯易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生活實踐,在校園中對植物的生長模式,小動物的行為特征進行觀察,并且做好記錄,當學生在動植物觀察的過程中感受到生物學的學習樂趣之后,他就會主動搜集相關的研究資料,逐漸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改變以往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狀態(tài),為學習生物學知識增加動力.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進化的結果》一節(jié)時,教師帶領學生來到了學校的植物園中,從植物生長的角度來理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在植物園中,有著各種對照試驗組,比如土壤栽培和無水栽培,所種植的植物都是小西紅柿,但是二者的發(fā)育狀態(tài)是明顯不一樣的.由于土壤的各種微量元素都比營養(yǎng)液種類要豐富的多,所以長勢更好,教師通過對西紅柿的解讀幫助學生建立了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學生也體會到了大自然的生機與奇妙.
2.4 開展合作式情境,有利學生發(fā)現自我
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生物教學課堂的硬件水平也在不斷升級.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帶來豐富的視聽體驗,學生不僅能夠觀看各種生物實驗和科普視頻,還可以通過先進的三維動畫技術進行線上的生物實驗,既節(jié)省了教學成本,又增加了教學樂趣.通過多媒體展示平臺,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生物課上的“小教師”,學生也有了更多展示個人能力的機會,借助小組合作模式,教師可以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建設,使學生發(fā)現自己的生物學習潛能.
例如, 在學習蘇教版《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時》,教師就為學生搜集了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介紹了各種基因突變的案例.在講課的時候,教師將學分成了各個研究小組,每個小組成員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案例作為研究課題,每個小組中的成員也可以自由流動,這就給了學生非常大的自由度.在觀看完研究材料后,每個小組需要合力撰寫一份研究報告,并進行上臺展示.在展示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都非常的用心,可以看出是付出了許多的努力.經過小組展示環(huán)節(jié)的鍛煉,許多學生都變得更加開朗和自信,敢于表達自己獨立見解.通過這種形式,可以讓學生發(fā)現自己生物學習潛能,有利于學生提早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上,利用情境化教學模式對教學流程進行優(yōu)化,增加教學主題導入、問答互動、探究實踐等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增強學生的生物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加深對生物重難點的理解.借助情境式教學,有助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提高主動探究的熱情,發(fā)掘生物學習的潛能,最終提高自己生物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劉本娟.淺談情境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1(36):103-104.
[2] 陳笑.情境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應用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33):98-99.
[3] 吳娜.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高考,2021(20):26-27.
[責任編輯:季春陽]
收稿日期:2022-12-25
作者簡介:沙向麗(1981.12-),女,江蘇省邳州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生物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