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教材里的許多知識點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對這些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得優秀成績,更能對學生的生活實踐給予正確指引.據此,對情景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中實施的可行性和具體運用進行了闡述,并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給出了建議,為高中生物教學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情境教學模式;課堂教學;高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09-0129-03
1 情境教學對高中生物的促進作用
第一,生物是一門具有自然性和實用性的學科,在高中階段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識,將會令后續相關專業的學習及自身工作生活大大受益.從教學目標看,情境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快速牢固掌握課本知識和技能,還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方法等方面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1].
第二,從教學效果看,情境教學對高中生物課堂的積極作用表現為:首先是學生注意力的吸引,情境教學模式更注重對學生學習情感的激發,讓學生與生物知識產生共情,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于課堂;其次是學習自信心的增強,對于復雜抽象難以理解的生物知識,學生容易產生畏懼情緒,而通過不同情境的創設,能夠幫助學生打破學習困難的壁壘,增強其學好生物的信心;最后借助情境教學模式打開師生的思路,讓其能采取多種渠道和方式去進行生物知識的傳達和吸收,提高課堂效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情境教學中的實驗情境教學,對學生動手能力、邏輯思維和自主能力的培養效果尤為顯著.
2 高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開展應圍繞四個明確
2.1 明確目的
通過情境的創設,調動學生的積極學習情緒,讓其能自發、自主、自覺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更多地體驗到探索知識的樂趣而非學習的壓力,要明確這是開展情境教學的最終目的.
2.2 明確主體
構成情境教學的因素有課程內容、教學資源、教師和學生,教師要認識到情境教學的服務對象應該是學生,而不是單純的課堂氛圍的渲染.
2.3 明確方向
在開展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情境進行創設時,要明確情境設計的方向是立足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
2.4 明確尺度
教師在對情境進行創設時,還要明確和把握好情境設計的難易程度,既要考慮到對知識點理解和吸收較快的學生,也要照顧到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讓每個學生都能融入到教學情境中,找到并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
3 情境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3.1 問題情境,以問題促思考
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應尤其注重對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引導和培養,情境教學模式中的問題情境創設,能夠很好地幫助教師和學生實現這一目標[2].教師可以將相關的生物知識進行歸納分類,通過創設多種提問情境,利用問題吸引學生,將學生引入到生物課堂的探索之中.有趣的問題能打開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大腦主動地運轉起來,去猜測去分析去課堂中尋找答案.而在課堂問題情境教學中,教師先通過問題引入,同時輔以視頻、圖文等其他教學手段,就能幫助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由枯燥記憶逐步向理解記憶轉變,讓學生能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等多維度掌握知識點.
3.2 生活情境,以生活促興趣
高中生物學科中包含了許多諸如定義、特征、反應等理論性的內容,教師應該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去消除對枯燥理論學習的畏懼、抗拒等消極心理,讓學生能放下心理包袱,認識到打牢基礎的重要性,主動投入到生物學科的學習中.生活情境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可以讓教師通過生活化的情境拉近生物知識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克服陌生感和距離感,提高其對生物學科的理解度和接受度.
例如,在進行“酶的特性”這一知識點教學時,在課前預習時,先讓學生去尋找和收集一些生活中體現了“酶的特性”的物品和案例,教師也需要事先準備一些諸如“酶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的主題視頻備用;在課堂教學時,教師通過播放視頻,將學生引入到對課程內容的學習中,并讓學生對自己課前預習時收集的物品和案例結合課程內容進行講解和分享,讓學生的表達力、理解力都得到有效鍛煉.
3.3 演示情境,以演示促突破
目前多媒體教學在高中已逐漸推廣鋪開,高中生物教師要懂得借助多媒體設備對生物知識實現數字化、信息化處理,將一些教學的重點、難點通過更直觀、更易理解的方式傳達給學生,幫助學生吃透重點、難點知識.多媒體設備和技術能夠很好地進行演示情境的創設,為學生帶來視覺、聽覺及情感、心理等多方面的刺激和感受,讓學生對知識點更深刻地理解消化和吸收.
例如,在對“人體循環系統”相關知識進行教學時,雖然這是人體與生俱來就自帶的一部分,但是學生對隱藏于自身皮膚之下的器官和組織的理解和認識還是十分抽象的,然而通過多媒體的演示情境,就能令學生對人體循環系統的功能和運作有了鮮活的印象.
3.4 實驗情境,以實驗促實操
在實驗情境創設時,教師首先應通過對實驗的操作演示,對學生詳細講解實驗的流程步驟、注意事項,讓學生對實驗的開展有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其次教師應鼓勵學生根據所學的理論知識,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參與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分析和驗證實驗結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例如,在學習“光合作用”這一課程時,教師可先向學生說明實驗流程和思路,然后將學生分小組開展實驗,允許學生選擇不同的植物作為實驗對象,并針對不同的影響因素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教師要給學生預留充分的時間去對實驗對象進行觀察、記錄,在實驗結束后引導學生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并形成實驗結論,教師還要組織學生對自己小組的實驗成果進行展示和分享.通過實驗情境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運用,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能力都得到不斷提升.
3.5 故事情境,以故事促氛圍
人人都喜歡聽故事而非說教.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故事情境的創設會讓枯燥單一的課堂變得活潑生動,能讓學生對于所學知識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將大有幫助.要創設出與課堂知識點所相符的故事情境,對教師的知識儲備和自身業務技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選擇合適的素材,讓學生在故事情境營造的課堂氛圍中,與故事的人物或事件產生共鳴,將自身的真情實感投入到生物課堂的學習中,加深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
例如,在對“伴性遺傳”知識點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將道爾頓買襪子的故事制作成一個卡通短片,然后再切入到“伴性遺傳”知識點的講解.此外,教師還可單獨準備幾個有“伴性遺傳”內容的小短片,讓學生從故事中尋找到相關的知識點,讓故事成為連接學生與生物知識的紐帶.
4 情境教學模式運用的建議
4.1 把握難易度
將情境教學引入到高中生物課堂中,不僅需要教師為之付出時間和努力,而且也需要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因此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不可一味追求高大上,讓構建出來的情境晦澀難懂,也不能太空洞無物,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充分考慮班級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創設出合理的教學情境,讓每個學生都在情境中受到感染和觸動,將課堂內容盡可能地吸收和消化,從而實現教學效果和學生綜合素質的總體提升.
4.2 保證可行性
高中生物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手段時還應注意評估其可行性.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對教學質量、課堂氛圍等方面確實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并不是說所有的學科、所有的知識點都適用于情境教學.教師要針對現有的教學資源、教學條件、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進行綜合評估,在必要且必須的情況下,再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以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另外,情境的設立還需要結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進行考量,從與學生相關的知識點出發進行教學情境創設,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取得最佳效果.利用抓住女生熱衷身材保持和男生注重體型塑造等話題,將蛋白質、碳水化物等知識通過故事情境、演示情境進行展示,幫助學生從教材走入生活.
4.3 重視教學硬件
要開展情境教學,硬件實施的支持必不可少.特別是高中生物學科,涉及到大量的標本、模型、實驗器具、多媒體設備等的使用,只有在硬件上對教學情境創設進行有力支撐,再結合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全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將情境教學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一是教育系統應為高中生物教師盡可能地配備教材中涉及到的動植物,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是活體、標本或者模型,這些都將成為教學情境的優良素材;二是學校應該為高中生物教師規劃處相應的實驗室,配備與教材相一致的實驗器材,讓學生都有機會親手進行實驗操作,為理論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三是進行媒體教室的建設,為高中生物教師打造一個數字化、信息化、現代化的教學環境,讓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實現教材知識點的演示情境創設,通過影音、視頻、動畫等方式帶給學生視覺、聽覺等多渠道多方位的體驗,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學的奇妙和美好.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推進和深化,情境教學這一新模式已逐步走入高中生物教學課堂,其對高中生物教學目標的達成和教學效果的提升都具有促進作用.在明確教學目的、主體、方向和尺度的前提下,教師將問題情境、生活情境、演示情境、實驗情境、故事情境等方法在高中生物課堂中實踐,能有效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勤于動手、善于解決問題,真正達成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李增寶,葛珊.高中生物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具體應用分析[J].現代交際,2019(19):196.
[2] 劉宏棟.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責任編輯:季春陽]
收稿日期:2022-12-25
作者簡介:秦文(1988.4-),女,江蘇省泰州人,研究生,中學一級教師,從事生物課堂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