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數學實行差異化教學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差異化教學以問題為基礎,力求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自我實現的機制中順利地完成數學學習任務,也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便捷,各個類型的學生在該教學模式的推進下均可發現數學學習的快樂,進而數學能力得到提高.基于此,本文根據課堂實踐,研究了高中數學課堂上進行差異化教學的對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希望對課堂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數學;差異化教學;實施方法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09-0023-03
高中數學課堂的差異化教學,是指由教師在了解學生各個階段的個性特征和學情狀況等條件下,據此設計的各種形式的教育任務和教學措施,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教學中集中精力學習,從而提升課堂質量.教師作為高中數學課堂的調節者,在課堂中,既要完成對新知識點的教學,也要不斷地總結和重復老知識點;既要面對沉默不語的學生,也要面對異常調皮的學生;既要面對學習能力很差的學生,也要面對學習意識超強的學生.面對學業很困難的學生時,怎樣有效地幫助學生們渡過難關?面對學習愿望強烈的學生時,怎樣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這都是擺在教師眼前的難題.
1 差異化教學的概念
我們可以從字面上區分“差異化教學”和其他教學的區別.雖然國內外許多研究者給出了不同的解釋,但最終目標是一致的.我們這里講的差異化教學,是教育過程中的一種教學活動,教師根據學生個性、基礎和風格的差異,有目的、有系統地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最終使每個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展和提高.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思想、事物觀等都比較成熟,因此學生在數學學習上也有很大的差異.教師應該允許并鼓勵每個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們不能僅僅以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為標準進行教學設計,還應該考慮到中下層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通過設計適合不同類型學生的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促進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
2 高中數學實施差異化教學的現狀
雖然新課程改革注重差異化教學方法在高中數學課程中的應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首先,教師不能準確對待差異化教學.教師對差異化教學在數學學科教育中的應用沒有很好的認識,使得差異化教學在課堂上的應用流于形式,不能體現本質.
其次,由于傳統教育觀念的局限,許多教師無法認真實施差異化教學方法,采用單一、通用的教學方法,這使得基礎知識相對較差的學生難以有效地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而一些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往往感到“吃不飽”,學生在數學課程中的學習潛力無法被發現.
3 高中數學實施差異化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3.1 尊重高中生的學習差異
高中生的智力發展并不完善,在人格形成、學習態度和行為習慣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應給與充分的尊重.通過在教育方法上采用差異化教學,不僅可以避免“一刀切”教學法導致的高中生整體素質發展的不平衡,而且可以照顧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個體差異,從而有效地增強高中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2 有效激發高中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動力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差異化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小高中生的競爭范圍.無論是競爭的對象還是合作的對象,學生都是在學習知識基礎上的相似的高中生.差異化教學不僅可以保證教學過程中的公平競爭,而且可以有效激發高中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動機,使高中生在相互追趕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競爭空間.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具有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創建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生在成功克服每一個困難的同時,也可以逐漸提高對數學的興趣.
4 高中數學實施差異化教學的方法與策略
4.1 優化師生關系,切實掌握學生現實學習情況
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進行高質量課堂教學的重要基石,在學校以差異化課堂為導向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更是如此.因為這更便于教師摸索出適合于所教學生的具體教學方法.教師認識學生最重要的方式,便是和學生展開充分的交流.唯有在和平、融洽、愉快的交流氣氛中,學生才能充分展現出自己的知識能力.所以,教師應格外重視互動中的氛圍.比較合理的方法,是把教師交流和學生交往緊密結合起來,因為生生交流的方式上比較平等,學生的情緒也比較輕松,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更加深入地認識.所以,當以學生為對象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任課教師也必須注重優化自己和學生間的人際關系,以便于在和諧的師生互動中切實了解學生當下的實際學習狀況,并采取相應的教學舉措.
因此,平時課堂上在給學生講授數學知識的時候,教師也應當以客觀公正的心態來面對學生,并給予學生每個人發表意見與觀點的平等機會.同時,如果有學生始終無法掌握教師所講授的教學內容時,教師也不應當對其加以責備,反而應給予學生足夠的表揚機會.課下的時間,教師也應當隨時投入到與學生的放松活動之中,和學生進行親密接觸、溝通,比較深刻地認識彼此.逐漸的,教師和班上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越來越融洽了,這也就為教師全方位了解所教學生的學習狀況提供了有效助力.如學生可以更容易打開心扉向教師傾訴學業問題及其感興趣的學習方法等.而基于此,教師也就能夠摸索出一系列實際適用的教育舉措,以在認真實施差異化教學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效能的提高,從而強化數學能力.
4.2 知識分層講授,提高學生整體數學能力水平
差異化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以繼續快速生長,進而促使后進生得以快速追上來,最終實現共同成長的目標.從這個視角來看,可以說明差異化教學絕不是人為地把學生“割裂”,更不能讓學生產生彼此之間存在“三六九等”的意識.在真正進行了數學的課堂活動之后,每一位高中生都必須明確地意識到一點,即各個能力水平的學生在掌握、吸收數學知識時的效率是不盡相同的,不要對學生做出統一規定,不然很可能會大大降低整個教學效果.在具體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要能夠根據學情對教學內容加以分類,從而讓每一位學生都接收到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學習任務,并在不斷努力探究中提高,最終促使班級學生整體數學水平的提升.
比如,在教學“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平時成績以及考試表現把學生區分到不同的階段,進而由此進行內容多種多樣的具體教學.對于數理綜合水平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豐富的生活實物圖片,同時給予學生必要的模擬研究時間,并且在該階段中,還要求學生盡可能地通過教師的指導,自行歸納并描述棱柱、棱錐、棱臺以及球的基本結構特征;而對于數理能力水平比較低的學生,則需要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圖片信息和教師所介紹的有關教學內容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結構特征,促使學生可以在腦海中產生它們的立體造型.如此一來,每位學生所開展的數學項目的難易均和學生的水平相符合,學生就能夠憑借自身的努力完成預定的目標,從而每個學生的數學能力都在原來基礎上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為班級的數學整體水平提高增添了助力.
4.3 評價標準分層,培養學生數學知識探究信心
在步入高中階段之后,每一個具體教學階段都需要學生的積極性與全力配合,因此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在交流中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進行適當地分層評價.隨著交流的逐步開展,學生能力水平會越來越相近、共同進步的趨向會越來越明顯.同時教師也有機會從這些溝通中看到學生的變化,適時調整差異化教學的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必須在差異化教學的指導下對班級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行科學劃分,按照差異化的準則對學生能力進行評估,這樣才能有益于學生知識探究能力的進一步增強,為學生后續教學活動的成功進行助力.
比如,在學習“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的時候,有的學生很快就能夠掌握有關知識原理,并且在最后的課堂測試當中獲得比較好的成果;也有一些學生,雖然數學能力水平還比較薄弱,不過相對于過去,自身掌握并理解知識點的效率已經大大提高.正是基于這些原因,在具體評估學生實際掌握狀況的時候,教師并不需要以最后的考核結果作為唯一的標準,而應該把學生的進步因素也充分考慮進去,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知道自身不足之處的同時獲得一定的認可,進而也逐漸地提升了學習自信心.
4.4 實事求是,保障分層實施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差異化教學,必須貫徹實事求是的基本方針,確保差異化教學的有效性.為了確保差異化教學的正確性和合理性,教師有必要認真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生整體的基本特點.同時,還必須考慮到學生的所有個體差異和共同特點,將學生分為三個基本層: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具體的差異分層只要求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即可,不必公開,以免影響學生的自尊.具體來說,教師需要更客觀詳細地了解學生對前一階段的掌握情況,學生對數學課程新知識點探究過程中的困難是什么?學生在實踐教學中體現的學習態度怎樣?怎樣才能真正滿足學生發展的要求?學生真的建立了一種系統的、獨立的研究方法嗎?當然,我們必須注意具體評估結果對實際階段劃分的參考價值,并根據參考結果調整對學生實際階段的劃分,或適時改變教學路線,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分層教學的有效性,保證差異化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高中學生在個性、風格、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異.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不能僅僅以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或中等生為標準進行教學設計,必須實事求是,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要最大限度地促進不同類型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生長.差異化教學方法就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各個階段的學生進行分組化教學管理,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并盡量顧及各個學生間的差異性,以幫助每位學生都沉浸在愉快的學習氣氛中,這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都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 席全平.基于差異化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22(06):126-128.
[2] 宮建紅.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差異化教學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22(02):88-92.
[3] 任莉.差異化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04):42-44.
[4] 羅懷軍.淺談通過差異教學優化高中數學策略[J].新課程,2022(04):62.
[5] 汪銳華.差異化教學策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初步理解與運用[J].數學教學通訊,2021(18):66-67.
[責任編輯:李 璟]
收稿日期:2022-12-25
作者簡介:黃志熇(1983.10-),男,福建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