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園林綠化建設,在該項工作中產出大量的生態經濟型樹種,其中山杏是最常見和效果較好的樹種之一,其不僅具有美學功能,還具有改善環境、防風固土的作用,同時山杏具有效益高、投入成本低等特點。因此,很多園林建設喜愛種植山杏,然而很多地區的山杏產量較少且品質較差,為此要想充分發揮山杏的價值,必須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改良和優化栽培技術。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山杏的形態特征和山杏的生產現狀,同時分析了山杏豐產栽培技術,并闡述了山杏的價值,以供參考。
關鍵詞 園林綠化建設;山杏;形態特征;生產現狀;栽培技術;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S6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3)05–0049-03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runus armeniaca
Du Mei et al(Forest and Grassland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Fugu County, Yulin, Shaanxi Province, Fugu, Shaanxi 719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greening. In the process of this work, a large number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tree species have been produced. Among them, Prunus armeniaca w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nd effective tree species. It not only has certain aesthetic functions, but also has the functions of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preventing wind and fixing soil, and improving economic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 apricot also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investment, Therefore, many garden construction people were very fond of planting apricot, but the yield of apricot in many areas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quality was poor. Therefor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of apricot, we must combin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it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on status of apricot, analyzes the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apricot, and expounds the value of apricot for readers’ reference.
Key words Landscaping construction; Prunus armeniaca;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Production statu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value
據數據調查統計,我國東北山區和河北地區開始加大對山杏的種植力度,主要是因為山杏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山杏屬于薔薇科經濟樹種,同時耐寒、抗旱、生命力較強,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1]。不僅如此,在栽培和管理山杏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無須投入大量的資金,而山杏的效益較高。山杏的果實可食用,山杏的種子可以作為中藥使用,同時山杏的樹干可定制家具、木板及藝術品等[2]。除此之外,山杏還擁有“鐵桿莊稼”的美稱,為此在園林建設中山杏的使用價值較高。因此,要想增加山杏的產量和提高山杏的品質,就必須做好山杏的栽培技術工作,以此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3]。
1 山杏的形態特征和生長習性
山杏呈小喬木或灌木,山杏的高度最矮為2 m,最高為8 m;山杏的樹皮大多呈灰色,小枝呈刺狀且無毛,幼時的山杏小枝呈淺紅棕色,同時有稀疏的絨毛;山杏的葉片以圓形或橢圓形為主,長度約為8 cm,寬度在5 cm左右;山杏葉片的中間呈橢圓形或圓形或心形,先端長至尾尖,山杏的尖端和尾部呈尖尖狀,葉片上的兩側無毛,且邊緣上有鈍齒;山杏的葉柄有小腺體,長度約為3 cm,無絨毛;山杏的花單生,直徑在2 cm左右;花瓣為橢圓形,呈粉色或白色;山杏的果實為圓形,為2 cm左右,顏色為紅色或黃色;山杏的果肉較薄,一旦成熟會出現開裂狀態;成熟的山杏表面會出現縫合線;山杏的核呈圓形與果肉分離,表面光滑,兩端較尖,味道較苦。據統計發現,在種植山杏的過程中,山杏的生長習性復雜,山杏更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同時山杏具有耐寒、耐旱等特點,在-40 ℃左右的溫度下也可以正常生存,在土壤含水量相對較少為3%左右時,山杏仍可正常生長,但其葉片呈深綠色。山杏在我國山西、甘肅、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區廣泛種植,是我國最主要的栽培果樹品種之一[4]。
2 山杏的生產現狀
當前,我國山杏的產量較低且質量較差,這與各個地區的山杏產業發展有直接關系。例如,遼寧省的山杏生產狀況,在遼西地區遼寧的山杏種植面積較大,約為27萬hm2,杏樹的總面積高達60%,平均每年能夠產杏6 000 t左右,然而山杏的產量較低且質量較差,主要原因體現在3個方面。首先,工作人員選擇山杏的種子存在問題,導致山杏的品種不佳,這在后期的栽培和生長過程中會產生重要影響,同時在人工造林過程中也會出現品質低劣等現象;其次,外界環境的影響是造成山杏產量較低的重要原因,無論是霜凍季節還是暴雨季節都會對山杏的生長產生影響;最后,管理方式不合適,工作人員未能使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管理,甚至出現不管理等現象,這就導致山杏的質量較差和產量較低,從而影響山杏的健康生長,進而影響農民的收入[5]。
3 山杏的豐產栽培技術
3.1 防護林的建立
山杏主要生長在我國北方地區,而北方地區的風速較大,溫度較低,會嚴重影響山杏的產量,因此必須建立防護林,保證山杏能夠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的環境中生長,同時防護林能起到減少大風災害和降低風速等作用,以此提高山杏的產量。在建立防護林時,以灌木和喬木為主,將兩者相結合,能夠更好地起到防護作用。通常情況下,防護林與山杏林之間的距離控制在200~300 m之間,若該地區的地形地貌復雜、空氣較差,則要縮短防護林與山杏林的距離,保證兩者的密度,能夠更好地起到防護作用。
3.2 排灌系統的建立
建立排灌系統是山杏豐產的重要舉措,對于降水量較多的地區建立排灌系統極為重要,若水量較多則會對山杏的生長產生一定的威脅,因此要設置排水系統。
3.3 苗木繁育
在山杏苗木繁育的過程中,不僅要選擇土地肥沃、離水源較近及良好的沙壤土作為條件,還要遠離向日葵和核果類的土地。工作人員在開展播種工作前要先種植區域進行翻耕,要拍碎土地中的大塊泥土,同時要清除土壤中的石頭和其他物質。不僅如此,還要在翻耕的過程中加入有機肥,在播種溝內加入磷酸鈣,要按照土地的實際面積和實際情況進行播種,通常情況下,施磷酸鈣為700 kg/hm2左右。在播種時,以春播和秋播為主,播種為500 kg/hm2左右,先覆土5 cm而后輕輕壓實。在秋播時,工作人員無須處理種子,但在播種后要澆水,而在春播時待土壤解凍后再播種,同時還要對種子進行催芽,選擇排水良好、土質疏松的土地進行播種,深度約為1 m,寬度為1.3 m左右,要在坑底先鋪一定厚度的濕沙,濕沙的水分要適宜,然后將種子放入濕坑,距離土地表面約為10 cm,最后在表面蓋好干草和土壤。工作人員要經常檢查種子,直到種子開始裂口即開始即可播種。在種子長出幼苗后,工作人員要及時清除雜草,待幼苗長出針葉時要進行間苗,若長出8片左右的針葉時要進行定株,若密度較大要將補齊,6月初要對苗木進行施肥,所選擇的品種與第一次施肥相同即可,施肥后要及時對苗木進行澆水,還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而在播種工作完成之后,除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外,還需要做好鳥獸方面的預防,以免種子在破土發育的階段遭受一些鳥獸的啃食,進而通過強化人工干預,及時有效地驅逐鳥獸。
3.4 造林技術
山杏的生命力雖然較強,能夠在各種環境和干旱的土地上生長,但需要工作人員進行妥善管理,以保證山杏林的健康和土壤的肥沃,在種植山杏時要避免低洼地,而要選擇輕壤土和沙壤土,以pH值7左右的土地為最佳,在正式栽植山杏前工作人員要提前對土地進行翻耕。這樣既可以有效地改良土壤條件,提高土壤質量,還能確保土壤處于松軟的狀態,從而使其具有更好的透氣性,以便為后續工作提供良好的條件。
3.5 土壤管理
山杏主要生長在土地貧瘠、氣候干燥、水分較少的山地,要想保證山杏的健康生長,提高山杏的產量和質量,必須做好酸性的土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挖樹盤、機械撫育水平溝撫育及林草間作等方式。第一,挖樹盤。在每年的春季、秋季、夏季完成挖樹盤工作,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山杏的種植條件開展工作,通常情況下,每年要進行2次挖樹盤工作,一次是在春季,另一次是在秋季。在春季挖樹盤時,要解凍土壤。秋季,通常要在結凍前挖樹盤。因此,工作人員要嚴格把控挖樹盤的時間,以保證山杏的健康生長。不僅如此,在進行挖樹盤工作時,工作人員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例如春季要挖淺,秋季要挖深,同時外部要深內部要淺等規則,深度約為25 cm,挖樹盤的直徑大于樹管。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還要清理雜草、石塊及其他垃圾等。第二,機械撫育。如敖漢旗研制的GKL杠五菱型開溝離對山杏林進行撫育,要將深度控制在45 cm左右,在進行機械撫育時,最佳時間為秋季,待樹葉全部掉落之后進行,此時的營養物質會全部傳輸至山杏樹根,有利于山杏的健康生長。第三,水平溝撫育工作主要是機械撫育無法進行的工作內容,此時就需要人工進行撫育,要將深度控制在50 cm左右,在挖溝的過程中,要先清除土壤中的大石塊,然后進行工作。第四,林草間作更加適用于幼年的山杏林,間距在40~50 m之間進行林草間作為最佳,不僅能夠減少對山杏、幼樹的傷害,還可以為山杏林提供養分。
3.6 合理修剪
在修建山杏樹木時,主要修剪其樹型為自然圓頭型,生長良好的山杏才有中心干,因此在修剪其他山杏樹時要找到主干,高為30 cm左右,整棵山杏樹共有6~7個主枝,其均勻地生長在山杏的中心干上,同時主枝有3個左右的側枝,通常情況下山杏樹木的高度為2 m左右。在修剪山杏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修剪成自然的圓頭型,還可以修剪成自然開心形,修剪這2種形狀存在一定的差異,在修剪開心型時主要因為山杏的樹木無中心干,而主干為30 cm左右,其主干的形狀為開心型,主干周圍有5~6個主枝,主枝的基角為60°,同時主枝上有3個左右的側枝。通常情況下,山杏的樹高為2 m左右。不僅如此,在修剪山杏樹木時,包括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2種修剪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冬季修剪時要在40 cm左右處定干,在修剪樹木時以短截為主,其最大的任務是擴冠,在其長成后采用長放或短截的方法進行修剪。在對山杏樹進行夏季修剪時主要有心鞘摘心、清理密度較高的樹枝及調整樹枝位置等方法。
3.7 加強肥水管理
雖然山杏的生命力較強,無論是在貧瘠還是干旱的土地,都能夠正常生存,但是需要加強對山杏的肥水管理,山杏對肥水的敏感度相對較高,在肥水充足的條件下能夠更好地生長。因此,在對山杏進行施肥時以有機肥為主,選擇優質的合適的肥料,還要加入尿素或磷酸鈣等物質,這樣能夠更好地促進山杏幼苗快速生長,從而提高山杏產量。在山杏發芽后還要施肥,可以提高山杏的坐果率,從而促進山杏能夠健康生長。
3.8 花期防霜
在生長的過程中,山杏極易受到晚霜侵害,一旦未能及時加以防范,則會產生嚴重的影響,甚至會減產50%左右。因此,在山杏的管理過程中要做好花期防霜工作,在晚秋時可對山杏樹木噴灑60 mL左右的赤霉素,或者在早春時對山杏的花芽噴700 mL左右的青鮮素,同時也可以在落葉后灌足防凍水,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對山杏花進行防霜工作,避免其受到晚霜的影響。除此之外,熏煙防霜技術也是一項效果較好的技術,工作人員需要在氣溫為2 ℃時,02:00以后點燃秸稈、落葉等,以此達到熏霜的目的,同時在樹干上涂抹石灰乳,也可以達到良好的防霜效果。
3.9 及時防治病蟲害
無論何種植物,一旦遭受病蟲害為害都會對其生長和結果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為此在進行山杏樹木管理的過程中要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要及時燒毀病葉、病枝等,同時在春季前要在果樹上噴灑石灰硫黃合劑,以達到防治病蟲害的效果。不僅如此,還要做好各種預測工作,工作人員要預測山杏可能出現的疾病,一旦發現問題就要及時予以解決。通常情況下,山杏極易出現蚜蟲、杏球堅介蟲、金龜子3種疾病,在防治蚜蟲時可進行人工防治,修剪有病的枝葉,以此消滅蟲源,同時還可以噴灑石灰水和魚藤精等,效果也較好,在果樹發芽前還可以噴射5%的機油乳劑,以消滅冬卵,但在噴灑農藥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草蛉,瓢蟲等生物。在防治杏球堅介蟲時可通過人工殺蟲防治,還可以噴灑柴油乳劑和石硫合劑等,這種方式能夠有效防治該類病蟲,同時要保護瓢蟲等天敵。在防治金龜子時,可利用金龜子的假死性進行防治,在樹底下鋪設草席消滅所有的金龜子,同時可以利用金龜子的習性進行防治,噴射鋅硫磷藥品。除此之外,還可以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相關的設備,建立病蟲害的預防體系,在此基礎上實現種植地區全天候的動態監測。比如,可以應用無人機遙感技術全面掌握樹木的生長情況,進而在圖片影像的加持下明確種植地區的異常情況,以便提前預防和應對。通過合理使用生物農藥,強化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具體來說,因為樹木植被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很難避免出現病蟲害的問題,而如果過度依賴化學防治的手段和技術,不僅要承擔較大的抗藥風險,還會給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污染,而當前生物農藥的出現和發展,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如昆蟲病原細菌和昆蟲病原病毒都屬于生物農藥的種類。
3.10 平茬復壯
山杏與其他植物相比,結實較早,但衰老也較早。通常情況下,在土地干旱的生長環境中山杏在20年左右就開始死亡,并且生長相對緩慢,逐漸成為老樹,為此有關人員要進行平茬復壯工作,能夠有效地促進山杏樹木生長,以此形成全新的樹冠。
4 山杏的價值
4.1 經濟價值
山杏的經濟價值較高,是大豆的3倍左右。通常情況下,杏仁的含油量高達50%,脂肪為60%左右,蛋白質為20%左右,同時在工業潤滑油領域杏仁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杏仁油具有一定的保護皮膚等功效,在很多高級化妝品中會出現杏仁。杏仁的營養物質相對較多,如鈣、鐵、磷等是人們所需的重要的營養物質。不僅如此,杏仁還具有一定的醫用價值,將其應用于藥材,對人類的哮喘、支氣管炎、肺病及咳嗽疾病等有較好的效果,同時杏仁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具有很好的防癌、緩解疼痛等功效。山杏堅硬細致,能夠制成家具、藝術品及雕塑等。
4.2 生態價值
山杏樹木耐貧瘠、耐干旱、耐寒,是我國北方地區最常見的一種生態樹種,具有較好的生態價值。山杏的生態作用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改良土壤、保護林地。由于山杏的根系非常發達,所以其對地下水具有較強的吸收能力。與此同時,枝葉具有非常強的蒸騰作用,一方面能夠對土壤的養分實現有效控制,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改良土壤。而對于一些氣候干旱且常年風沙天氣的地區來說,通過種植山杏,可以起到防風固沙和保護林地的作用。
5 結束語
在我國園林建設中山杏是最常用的樹種之一,其不僅具有改善環境、防風固土等作用,還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同時山杏口感較好,營養較多,深受人們的喜愛,因此要加大對山杏的研究力度,加強對山杏的開發與使用。不僅如此,工作人員還要高度重視山杏的栽植技術,要建立防護林、建立排灌系統,同時在苗木繁育、造林技術、土壤管理、修剪、肥水管理、花期防霜、病蟲害防治及平茬復壯等方面對山杏加強管理,促進山杏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1] 蔣高明,何維明.毛烏素沙地若干植物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種間及生境間差異(英文)[J].植物學報, 1999(10):91-101.
[2] 徐瑋瑋,李曉儲,汪成忠,等.揚州古運河風光帶綠地樹種固碳釋氧效應初步研究[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7(5):575-580.
[3] 張永忠,賀洪坤,王愛菊,等.山杏發展前景及人工豐產栽培技術[J].中國西部科技,2009,8(34):43-44.
[4] 張麗茹,張國強,張寶祥.退耕還林地區山杏造林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3,19(11):97-98.
[5] 史忠閣,趙淑珍,張天喜.山杏種子品質鑒定與育苗[J].林業實用技術,2003(7): 25-26.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