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現階段,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全面發展,都離不開林業經濟的卓越貢獻。在林業經濟常態化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要重視林業的生產生活;另一方面,要重視林業保護的相關工作,這是實現新時期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基于此,就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展開了分析與論述,希望可以給廣大相關工作者以建議和啟發。
關鍵詞 林業保護;林業生產;討論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3)05–0149-03
Forestry Production and Forestry Protection Strategies
Qiu Wei (Forestry Station of Shapo Town, Luchuan County, Luchuan, Guangxi 53771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our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not leave th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 of forestry economy. In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economy, on the one hand,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forestry.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elated work of forestry protection, which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economy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forestry production and forestry protection, hoping to give suggestions and inspiration to the workers concerned.
Key words Forestry protection; Forestry production; Discussion
廣義來說,林業資源可以延伸為一種經濟資源。狹義來說,林業資源是一種戰略性資源。就現階段林業建設過程中,需要處理好林業生產和林業保護之間的關系。在傳統的農耕時期,過度開墾、過度放牧對林業資源造成了諸多破壞。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林業保護的重要性。因此,基于時代發展特征,強調林業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是現階段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林業生產和林業保護的必經之路。此外,實現林業經濟的發展,一方面,要滿足現階段人們生產生活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林業資源,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化常態發展,厘清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之間的關系,實現二者的協調平衡發展。
1 現代林業的基本概述
廣義來說,現代林業是一種可持續發展、常態化建設的林業概念,“現代”意味著利用現階段的信息技術和科學管理經營理念,實現林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1]。這與傳統林業的過度開墾以換取經濟收益有著本質的區別。現代林業發揮的作用多是利用林業資源以實現林業資源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的協調,盡可能實現在高效利用的同時又不浪費的理想狀態[2]。狹義來說,現代林業有著5種特性:第一,公益性。公益性代表著現代林業體現的一種公益價值,也可以理解為社會效益,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商業價值,有效遏制了無度開采和開墾的傳統模式。第二,市場性。現代林業是具有市場性的,市場性主要表現為市場的有效調節和控制,是現代林業的一種科學管理手段。第三,協調性。即協調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文化效益、生態效益等多方面的協調發展。第四,高效性。意味著現在林業的林業資源使用必須是高效的,開發林業資源的價值最大化,意味著要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第五,開放性。現代林業是一種開放性的林業資源,而并不屬于某一個人。由此可見,現代林業的公益性、開放性、協調性、高效性等特點是需要在法律保障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現代林業常態化建設和可持續發展[3]。而“制度化”是現代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2 現代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之間的關系
2.1 林業生產是林業保護的基礎
林業可以很好地維持人類發展、生態效益、經濟建設的有效平衡[4]。林業生產多以林業保護為基本的物質基礎,只有進行科學合理的林業生產,才能使林業資源發揮自身最大的經濟效能和生態效能。任何脫離林業生產的林業保護措施都是紙上談兵,沒有立足于實際[5]。因此,林業保護必須以林業生產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隨著時代的發展,林業保護的相關措施要不斷與時俱進,只有在林業生產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林業保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例如,在制定相關的林業保護法律法規時,需要將現階段林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和生產制度相結合,從而保障林業生產的科學性、有效性。
林業生產的最終目的是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生態效益之間的平衡,創造更多的可使用價值。林業保護需要一定的資金、技術作為支持,才能為林業生產提供有效的保護。廣義的林業生產不僅僅是林業中的樹木資源,還包括土地資源,因此,林業保護無論是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是林業建設機制,都要將土地資源規劃至林業保護的范疇,比如防止水土流失、土地鹽堿化、土地荒漠化等等,這都是有效的林業生產保護措施。除此之外,林業生產也是林業保護的最終歸宿,可以理解為林業保護就是為了林業生產所提出的,沒有林業生產,林業保護將毫無意義[6]。
2.2 林業保護是林業生產的必然要求
就現階段來說,要完全摒棄傳統以破壞林業資源換取經濟收益的傳統發展觀念,要意識到林業保護才是實現林業生產和發展的必然手段。為了實現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林業的保護工作,也可以理解為林業保護是實現林業可持續化發展的必然途徑。林業保護能為林業生產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等。林業保護是現代林業建設的重要方針要求。除此之外,林業保護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優化林業保護的技術手段。需要注意的是,林業保護并不是對林業停止開墾,而是要進行合理化開墾,合理地整合和利用資源,維護好林業使用和林業保護二者之間的平衡。
就現階段來說,林業保護措施仍存在明顯的不足,使林業資源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較低。因此,要針對現階段林業生產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林業保護是保護生態的重要方式。
很多人都認為林業生產會破壞生態環境,則林業保護就是對生態的有效保護辦法之一。現階段,生態環境會對林業生產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等。隨著溫度的升高,會使林業原有的生態環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甚至導致一些林業資源的死亡。除此之外,大氣污染也會導致林業資源的凈化能力不斷降低,這不僅不能發揮林業資源的優勢,如防風固沙等,還會間接產生大量的酸雨,這些酸雨會對樹木和人類造成危害,由此造成經濟收益的損失、生態效益的損失等。因此,林業保護是林業生產的必然要求,這一保護不僅僅是對社會經濟的保護,也是對生態效益的保護。
3 現階段林業保護與林業生產存在的問題
3.1 林業生產忽視了生態效益
林業資源的開墾確實可以帶來一定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因此,部分地區的林業有關部門過于追求林業資源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忽視了生態價值,一味地追求經濟增長,而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比如,盲目地亂砍濫伐追求林業資源所帶來的社會效益。除此之外,一些不法分子也會趁機法律的“鉆空子”,對相關的林業資源保護法律法規視而不見,濫砍濫伐等現象屢見不鮮。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對林業保護的法律法規宣傳不到位,很多人意識不到林業保護的重要性,也忽視了林業相關法律法規的有效性。許多偏遠地區的林農認為家附近的植物屬于自己,可以不經有關部門的允許濫砍濫伐。也有很多村民不知道如何合理地保護林業資源,這些現象的產生都與相關部門對保護生態環境重要性的宣傳不到位有著直接的聯系。
3.2 林業資源管理的“職”“權”不清
就現階段我國土地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工作來說,存在權責不清的情況,這就使我國林業資源保護和林業生產活動存在一定的制衡性,導致保護工作一度陷入僵持的狀態。因為我國土地管理和林業管理二者存在工作交叉或部分職能重疊的情況,加上二者的相關部門溝通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一旦林業資源管理出現問題就會出現責任推諉的情況,進一步導致林業資源保護、開發等工作無法順利推進。林業管理權責不清是現階段我國林業資源管理和林業資源保護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3.3 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參差不齊
廣義來說,林業資源生產和林業資源保護所涉及的相關知識多且復雜,除此之外,林業資源保護的工作量較大,所以不可能依賴某一個部門或者是某幾個人就可以完成的,只有專業性和綜合能力較強的復合型人才才能勝任林業生產管理和保護工作。除此之外,工作人員也要具備與時俱進的思想,熟練操作現階段的一些技術手段,從而實現林業資源經濟發展和生態發展的平衡。比如,針對某一地方的林業生產要采取特定的某項技術,就需要工作人員持證上崗。但是,現階段無論是林業生產還是林業保護工作來說,都缺乏復合型人才,因其工作量較大且涉及范圍復雜,導致了人才的流失,并且林業技術人才選拔也并不全面,這就造成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影響了林業生產和林業保護的最終效果。
4 促進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融合發展的措施
4.1 積極構建復合型人才隊伍
林業技術在林業生產和林業保護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具備先進的技術,以滿足現階段林業生產和林業保護相關工作需求。而林業保護技術又是需要專業的林業技術工作人員來實現的。因此,想要提高林業生產和林業保護的相關工作水平,就要引進一批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作為林業生產和林業保護的技術支撐。在聘用相關人才時,要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進行嚴格的把關,還需要考核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比如責任意識等。除此之外,還要對相關的工作人員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不僅要培訓相關的林業生產和林業保護知識,還需要培養人才的實踐技能,因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上述提到過,脫離林業生產的林業保護是沒有實際效益的,所以要開展實踐技能活動。為了有效減少林業生產和林業保護工作人員出現倦怠的情況,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考核制度。一方面,這能夠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這能夠選拔出更為優質的林業建設人才。人才是林業生產和林業保護的第一生產力,因此,有必要組建一支具專業性高、綜合素質強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4.2 宣傳林業保護的相關知識
有關部門要大力宣傳林業生產和林業保護的相關知識,使每一位林農都可以樹立起林業資源的保護意識。林業資源保護宣傳知識,不僅僅包括林業資源的保護知識,還包括法律、保護重點、科學合理的林業資源保護方法等。某些偏遠山區林農的保護意識非常弱,針對這些區域,更要加大宣傳力度,使每一位林農都可以意識到林業資源保護的重要性。
當下,信息技術十分發達,有關部門可以借助短視頻媒體、網站、微信、微博、公眾號平臺等宣傳林業保護的相關知識,同時,可以加強培養新技術人才,以達到宣傳林業保護重要性的最終目的。
除此之外,林業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要對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因地制宜地制定并采取地方性的林業保護措施。針對違法違紀、破壞林業法規的現象,一定要嚴懲不貸。
4.3 在林業生產中利用新技術手段
現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逐漸發生了改變。不難發現,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早已融合到各行各業中了,林業也不例外。林業生產可以運用最新的科學技術,在滿足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實現科學技術和林業生產的有機結合,優化林業生產的各項活動[7-15]。林業生產的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地創新林業生產的相關技術,從而實現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例如,可以利用科學技術培育優良的林業資源品種。在不違背生態發展的前提下,將轉基因技術應用于林業生產,研發出可適用性較強的植物。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網絡,實現對林業資源的有效開發。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林業生產拓寬了新的渠道,能實現對林業資源更為高效的利用,實現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的。
4.4 建立健全林業管理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林業保護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建設相應的崗位責任制,以明確林業保護工作人員的工作目標、工作計劃、工作任務和責任,以避免出現責任推諉的情況,從而進一步提高林業保護的質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從林業保護制度來說,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懲罰機制,針對取得較好保護效果的工作單位或者是個人,要給予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而針對林業資源破壞的現象,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5 結束語
針對現階段林業生產和林業保護來說,二者密不可分,也可以理解為二者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總而言之,二者相輔相成的關系,一方面,可以帶來經濟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實現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等。立足于現階段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趨勢,無論是林業生產還是林業保護,都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機制,以保護林業資源,實現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在林業生產過程中,要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建立健全相應的懲罰機制,宣傳林業保護的相關知識,組建復合型的林業生產隊伍,以實現林業生產和保護的可持續化發展,最重要的是要協調林業的社會、經濟和生態三者之間的平衡發展。
參考文獻
[1] 韓曉龍.現代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的關系研究[J].農業災害研究,2021,11(11): 195-196.
[2] 多海霞.現代化林業生產和林業保護路徑分析[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1,50 (10):60-61.
[3] 付鑫璐.現代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的關系研究[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1, (11):55-56.
[4] 朱宸忠.淺談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J]. 廣東蠶業,2021,55(9):58-59.
[5] 焦敬哲.淺析現代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的關系[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23): 73-74+76.
[6] 盧亞南.現代化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之間的關系分析[J].南方農業,2020,14 (18):106-107.
[7] 季良洪,陳在榮.現代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的關系[J].種子科技,2019,37(17): 133,136.
[8] 焦敬哲.淺析現代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的關系[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23): 73-74,76.
[9] 王紅磊,慎幸,王娜.林業保護和林業生產的討論[J].風景名勝,2019(5):238.
[10] 岳修鵬.現代化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關系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20):196.
[11] 付燕,王德強,代金濤.現代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的關系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8,38(12):165,174.
[12] 趙紅梅,姚儉玉.淺談現代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的關系[J].農業與技術,2018, 38(8):199.
[13] 郭相娟.初探現代化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之間的關系[J].種子科技,2017,35 (12):12.
[14] 傅英男.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與林業生產建設的關系探討[J].現代園藝,2018 (4):217.
[15] 張建設,湯亞利,王耀銘.淺談現代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的關系[J].農業與技術,2015,35(12):81.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