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我國東北地區云杉樹的育苗栽培管理工作已經逐漸朝著規?;统墒旎姆较虬l展,但在育苗栽培和病蟲害防治方面依然面臨較多難題?;诖?,結合云杉的生長習性、特征、價值等方面的基本內容,深入分析東北云杉育苗栽培技術的關鍵要點,深入探討東北云杉病蟲害的種類、危害程度、防治思路,并結合實際例證分析,探尋確保東北云杉健康發育成長的有效路徑,進而為推動我國東北地區林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東北云杉;育苗栽培;病蟲害防治;關鍵要點
中圖分類號:S791.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3)05–0013-03
Study on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of Northeast Spruce
Yi Hai-shan et al(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Chuanying District, Jilin City, Jilin Province, Jilin, Jilin 132212)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management of spruce seedling cultiv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had gradually developed towards scale and maturity, but there were still many difficulties in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pest control. Based on this,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content of growth habits, characteristics, values, and other aspects of spruce, in-depth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key points of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spruce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n-depth discussion was conducted on the types, harm levels, and control ideas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spruce in Northeast China. Combined with actual example analysis, the effective path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spruce in Northeast China was explored, thereby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 Northeast China.
Key words Northeast spruce; Seedling cultivation;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Key points;
作為我國獨有的樹種之一,云杉又被稱為茂縣云杉,屬于常綠喬木科,成年云杉木的高度可以達到45 m左右,胸徑可以達到1 m左右,其枝葉茂密、樹形端正,具有耐陰、耐干旱及耐寒等特性,也具有耐塵防沙的實用價值,是我國東北地區城市綠化和林業種植所廣泛使用的樹種之一。
云杉屬于淺根系林木,但其樹身較高,能夠貯存大量的飲用水,適合在土質肥沃和濕潤清涼的環境中成長,多分布于山地森林,尤其是在陰山灌叢和微酸沙質土壤中,云杉幼苗的生長發育速度極快,但云杉幼苗對光線的要求較高,十分敏感,在全光條件下如果不應用現代化的造林技術,云杉幼苗的成活率較低。
云杉作為我國東北地區人工育林造林的優良樹種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能夠作為加工原材料被廣泛應用于電桿、家具、建筑、橋梁等行業,但云杉的育苗栽培和生長過程中極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需要通過先進的育苗栽培技術和針對性的病蟲害防治手段提高云杉幼苗的健康成長率,這也是東北地區林業種植所需研究的重要課題[1]。
1 東北云杉育苗栽培技術的關鍵要點
1.1 科學選地和種植區域前期處理
依照云杉種子和幼苗的成長特點,在栽培東北云杉育苗前需要科學地選擇種植苗圃地,并針對種植苗圃地的土壤進行前期處理工作。第一,由于云杉種子偏小,且幼苗成長初期相比較為脆弱,因此,在選取苗圃地的過程中需盡量選擇地勢平坦、土質深厚疏松且排水能力相對較強的地塊,最好選擇半陰坡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以確保為云杉種子發芽提供所需的養分,便于淺根系的云杉幼苗扎根伸展。同時,在耕作過程中要做到精耕細作,秋季深翻地塊,深度保持在250 cm左右,春季細耕作床,土壤實現充分細碎,并有效實施基肥的施撒,基肥量控制在3 t/667 m2左右,提高云杉種子的發芽率。第二,為了確保云杉幼苗的健康成長,還需要對種植區域的營養土進行消毒處理和營養配置,通過施用1 kg/667 m2的多菌靈溶液或0.1%甲基托布津為云杉幼苗營造出良好的無菌土壤環境,再配備菌根土、草皮土及腐殖質土等配制土壤,依照云杉的成長習性,以2∶3的比例搭配森林土和配制土,以達到更好的云杉幼苗種植栽培效果。
1.2 科學選種和前期準備處理
科學選種和前期準備處理工作是確保東北云杉實現健康成長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第一,云杉育苗栽培在選種過程中會選擇枝繁葉茂、樹干粗壯、樹齡較大的健康云杉作為取種目標,自然成林的天然云杉通常會經歷40~50年的成長期才會結出果實,而人工育種的云杉經歷20年左右的成長期就會結出果實,果種結實是云杉選種的核心標準,需要選擇大小均勻、籽粒飽滿、純凈度高、表面完整的優良種子[2]。第二,云杉選種通常會使用水選和風選2種方式,將云杉種子果實以自然干燥法進行脫粒,以5~11 cm的厚度均勻攤鋪在陽光充足、通風較高的曬場,每隔2~3 h翻動1次,待種子脫殼后進行風選。在完成風選后,在種植5 d前,將在0.5%硫酸亞鐵溶液中浸泡云杉種子,時長控制在3~4 h,待種子呈現出鐵黑色之后撈出,放入到溫水進行24 h浸泡,將溫水的水溫控制在25~30 ℃,撈出種子后置于30 ℃的環境中進行催芽,待催芽結束后進行拌沙播種。
1.3 育苗期管理的關鍵技術要點
在完成選種工作后,云杉育苗栽培就到了點種種植的育苗期管理階段。第一,云杉育苗栽培要完成點種環節,對密封袋中的營養土進行噴水和灌水,此過程需確保土壤不發黏,需要工作人員手動進行,在開始點種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用木棍對營養土容器袋的中間部分進行打孔,每個孔內部點種3~5粒云杉種子,并覆蓋填滿營養土,以確保云杉種子的發芽率。第二,云杉種子發芽成苗后就需要開展栽植工作,云杉栽植最好選擇無風陰天的上午或者15:00以后,種植前7 d需要整地作床進行滅菌,噴灑70 kg/hm2的硫酸亞鐵殺菌劑,并向苗床灌足底水,在種植過程中相鄰植株的高度差最好控制在50 cm以內,將植株置于苗床挖好的坑穴,保障根部與苗床土壤充分接觸,根系土球離地控制在10 cm左右,放好云杉植株后踩實穴土,每隔7 d進行1次徹底灌溉,并利用三腳架固定植株[3]。
1.4 田間管理的關鍵技術要點
良好的田間管理工作能夠有效提高云杉幼苗的成長質量,通過定期觀察和調整能夠為東北云杉幼苗的健康成長創造穩定的環境。首先,在云杉幼苗的成長階段,需要及時進行松土除草,保障土層疏松透氣的同時,避免雜草與云杉幼苗爭爭奪養分,為云杉幼苗的成長提供充足的養分、水分;其次,由于云杉幼苗在成長階段根系十分不穩定,因此在田間管理過程中要盡量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增設遮陽防護裝置,搭設遮陽篷或者遮陽網,在搭設遮蓋物之前必須經過消毒處理。
1.5 苗木移植管理的關鍵技術要點
在完成育苗期環節后,需要移植大苗。第一,需做好大苗移植前的前期準備工作。通過移植獨苗降低云杉幼苗的生長密度,提升獨苗的透光性和通氣性,擴大其生長發育的空間,為其根系的快速生長創造有利的成長環境。結合大苗生長根系的實際大小控制挖球范圍,在移植前3~4 h內澆水,保障大苗根部水分充足,起苗前做好南側標記工作,確保種植云杉獨苗移植后能夠沿著原生長方向成長。同時,在移植云杉獨苗之后還需要修剪,依照大小分段進行定植,以便為后期獨苗撫育工作創造有利的條件。第二,東北地區普遍在春季開展云杉苗木移植工作,移植地點盡量選擇靠近原生長地區域,提高云杉移植后的整體成活率。同時,云杉獨苗移植還要科學地劃分定植的密度,依照苗木的大小、根系發育狀況及生長速度挖掘定植穴。
2 東北云杉育苗病蟲害防治措施
2.1 東北云杉育苗病蟲害的種類和危害程度
東北云杉苗木初期的抗性薄弱,極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對氣溫、水分等外部因素影響敏感,一旦產生病蟲害,就會嚴重影響云杉苗木的正常生長。通過對云杉苗木有害生物的深入研究和科研評估結果不難看出,對東北云杉幼苗生長期產生主要影響的病蟲害有12種,出現頻次最高、危害性最高的是松皮小卷蛾,極易導致云杉苗木無法正常發育。在松皮小卷蛾的危害下,東北云杉極易出現葉銹病,在其他病蟲害的影響下,東北云杉也會產生芽銹病、落針病、落葉病等,導致云杉苗木無法正常生長[4]。
2.2 東北云杉育苗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通過樹立先進的病蟲害防治觀念、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打造科學完善的病蟲害檢疫、監管及預計體系能夠最大化地在預防和病蟲害初級階段予以有效控制。當云杉苗木出現病蟲害之后,就需要通過科學的措施進行防治。
2.2.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東北云杉育苗防治病蟲害經常應用的關鍵技術,在云杉育苗栽培的過程中,往往會通過裁剪病枝的物理方式減少降低病蟲害對健康云杉苗木的侵襲,將有害苗木搬運至特定區域進行集中銷毀,有效抑制病蟲害的蔓延與傳播,控制病蟲害病原體的物理傳播路徑,進而實現消除病蟲害的目標。同時,通過布置人工滅鼠器的物理捕殺方式能夠有效控制鼠害對云杉苗木的侵害,也可以通過涂抹蟲膠的方式有效控制病蟲上樹,進而降低苗木上害蟲密度,實現病蟲害防治的目標。
2.2.2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也被稱為藥物防治,是通過特定的化學藥劑針噴殺目標病蟲害以達到云杉苗木病蟲害防治的目的。例如,在針對東北云杉幼苗阿扁葉蜂蟲防治的過程中,根據阿扁葉蜂蟲幼蟲時期移動速度偏慢的特征,采用特定濃度的敵敵畏或敵殺死乳油進行噴灑,可以有效消滅阿扁葉蜂蟲的幼蟲,進而達到病蟲害防治的目的[5]。在針對害鼠的防治過程中,可以采用特定的鼠科不育藥物或仿生型藥劑有效減弱云杉生長區域的害鼠生育能力,有效降低該區域的害鼠密度,進而達到鼠害防治的效果。
2.2.3 農業防治 農業方式主要是通過優化云杉幼苗培育、移植、栽培、水肥等管理手段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提升云杉幼苗的抗病性,為云杉幼苗營造良好的生長空間,進而達到減弱病蟲害發生概率的防治效果。
(1)樹立正確的病蟲害防治觀念。東北云杉育苗栽培要想切實增強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實現相關工作的深入貫徹落實就必須樹立正確的病蟲害防治觀念,打破傳統防治模式的局限性。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積極轉變傳統“遇病治病”的被動防治思想,從科學的角度深入分析東北云杉苗木的基本特征和典型的病蟲害特點,從預防階段著手,深入貫徹落實主動病蟲害防治觀念,通過制定針對性的科學對策和培養云杉病蟲害天敵等方式,完善云杉苗木成長生態環境,進而推動東北云杉育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持續、合理與穩定開展。
(2)強化營林管理。東北云杉育苗病蟲害防治需要通過加強營林管理工作提高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營林管理是一種典型的預防性病蟲害防治手段,通過科學的種植規劃和選取合適的云杉木苗,配合科學的農藥管理能夠切實提高云杉目標在成長過程中抵御病蟲害侵襲的能力,通過人為的管理手段切實提高云杉幼苗整體的病蟲害防治水平[6]。
(3)加大對有害病蟲的檢疫與監測力度。一方面,相關管理部門要加強對云杉苗木的全面檢疫工作,在云杉苗木移栽之初就通過有效的檢疫手段避免病蟲害傳播,為云杉苗木的成長創造出良好的環境,進而提高云杉苗木的病蟲害防御水平,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另一方面,相關管理部門需構建科學完善的病蟲害監測體系,在云杉幼苗完成移植后的成長階段,全方位監測云杉苗木的生長狀態,并通過全過程監管來有效發現、判斷和控制病蟲害的產生及發展趨勢,在病蟲害發病初期予以消滅,盡可能有效干預云杉苗木早期出現的病蟲害,以降低云杉苗木病蟲害的危害程度,減少經濟損失。
(4)完善云杉病蟲害預警體系。在云杉苗木病蟲害監測體系的基礎上,相關管理部門需建立反應迅速、控制有效的云杉病蟲害預警體系,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及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全天候定期巡查,實時收集和掌握云杉苗木在成長過程中的病蟲害相關信息,通過相關算法模型精準預判云杉苗木可能出現的病蟲害,采取相應的預防和控制措施,進而為云杉苗木的健康成長筑起一道動態的防御“堤壩”,全面提高云杉苗木的病蟲害防御水平。
2.2.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近年來東北云杉育苗栽培開展病蟲害防治誕生的新型技術,也是未來云杉育苗栽培開展無公害病蟲害防治的主流趨勢。生物防治主要通過在云杉種植區引入常見病蟲害天敵的方式,利用食物鏈動物捕食的天性,合理控制和降低云杉種植區病蟲害的種群密度,從而實現病蟲害防治的根本目標。例如,云杉種植區可以采用引入更多鳥類的方式控制阿扁葉蜂幼蟲及卵的數量,利用鳥類捕食阿扁葉蜂幼蟲及卵的特性降低阿扁葉蜂蟲的種群密度,進而減少阿扁葉蜂蟲對云杉苗木的侵害[7]。
2.3 東北云杉育苗病蟲害防治的例證分析
2.3.1 針對云杉葉銹病的防治 葉銹病是東北云杉育苗栽培過程中常見的病蟲害之一,云杉苗木一旦染上葉銹病,則病葉呈淡黃色,一段時間之后會出現橘黃色的銹孢子器,隨著銹孢子器的破裂,會變為黃色、粉狀的銹孢子器。該病的主要發病期是雨季,因此,針對云杉葉銹病的防治主要采用物理防治配合化學防治的方式,在每年6月上旬為云杉育苗區覆蓋塑料膜拱棚,拱棚高度控制在50 cm左右,需要確保云杉幼苗不被曬傷,6月中旬在拱棚兩側噴灑500~600倍液的粉銹寧,7月下旬撤掉拱棚,能夠達到有效控制云杉葉銹病的發病率。
2.3.2 針對云杉八尺小蠹的防治 作為鉆蛀性害蟲的典型之一,云杉八尺小蠹對云杉的健康成長威脅極大。這種病蟲害主要以云杉枝干底部、云杉枯葉落葉所在地作為冬眠地及產卵地,云杉八尺小蠹的幼蟲期或者成蟲期會啃食云杉樹皮較軟的部位,在幼蟲期或者交配期會啃食云杉實木,最終會造成云杉不再分泌樹脂,進而給云杉健康成長帶來巨大危害,甚至會導致云杉大范圍死亡。云杉八尺小蠹病蟲害防治以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搭配的技術手段為主,相關工作人員在6月中上旬在云杉離地40~50 cm位置打孔,將40%的1 500倍液氧化樂果乳注入孔洞,再覆蓋土壤,對云杉八尺小蠹進行消殺。同時,工作人員還要搭配人工誘殺手段增強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在云杉八尺小蠹春季的繁殖期,工作人員將這些梢頭較粗或者根莖較小的云杉放置在云杉林區樹木較為稀疏或者地勢較高的地方吸引八尺小蠹產卵,待7月上旬八尺小蠹產卵后且沒有蛹化之前,及時拿走堆放的誘捕原木,剝皮處置殺死八尺小蠹幼蟲,進而達成良好的病蟲害防治目標。
2.3.3 針對云杉立枯病的防治 立枯病并不是東北云杉所獨有的病蟲害,許多樹種也較為常見這種病蟲害,但立枯病對東北云杉的侵害是巨大的,它會在東北云杉不同的成長階段呈現出不同的侵害狀態,種子時期的東北云杉一旦被立枯病菌侵襲就會造成種子腐爛死亡,幼苗時期的東北云杉一旦被立枯病菌侵襲就會造成莖葉腐爛,甚至幼苗死亡。因此,針對云杉立枯病的防治,在選種階段就要嚴格把關,綜合考量種子的色澤、飽滿程度,提高東北云杉的發芽率,同時,在播種前需要將硫酸亞鐵水溶液噴灑到苗床上,確保東北云杉幼苗在無菌環境下成長,此外,在東北云杉幼苗成長的過程中,還要借助藥物噴灑有效防治立枯病。
3 結束語
東北云杉是我國東北地區林業種植的重要樹種之一,對加強周邊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東北云杉育苗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相關工作者要充分掌握東北云杉育苗栽培的技術要點,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背景下,應用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病蟲害防治技術,全面提高東北云杉育苗和病蟲害防治的整體水平,為推動我國東北地區林業建設和發展提供充足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 李允菲,孫宇涵,李云.植物單倍體育種及其在林木育種中的應用[J].世界林業研究,2016,29(1):41-46.
[2] 姚艷芳,巴依爾,許靜,等.阿拉善左旗賀蘭山青海云杉常發性害蟲危害及防治[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20,43(3): 56-57,60.
[3] 魏美玲.云杉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分析[J].農業災害研究,2021,11(9):17-18,20.
[4] 周雪.云杉育苗及管理關鍵技術的分析與解讀[J].農技服務,2017,34(12):108.
[5] 曹卓.云杉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研究[J].種子科技,2021,39(23):123-124.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