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森林火災預防工作至關重要,森林火災會嚴重阻礙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在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對森林火災預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闡述了我國森林火災相關概況,分析了森林火災預防的重要性,著重探討了森林火災預防的主要措施,以期能有效預防森林火災的發生。
關鍵詞 生態文明理念;森林火災;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S76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3)05–0173-03
Analysis of Forest Fire Prevention Measures under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hen Feng (Dongdashan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Center of Qilia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Gansu Province, Zhangye, Gansu 734000)
Abstract Forest fire preven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est fire will seriously hinder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phas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forest fire prevention. Based on this, expounde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forest fire in China, analyzed the importance of forest fire prevention, and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main measures of forest fire preven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forest fire.
Key words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orest fire; Preventive measure
森林火災具有突發性強、破壞性和危害性大、撲救困難的特點,不僅會破壞生態環境,還會對人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極大威脅。我國地域幅員遼闊、地形多樣且復雜,加之森林資源多呈分散式分布,一旦發生火災,火勢極易蔓延,給撲救工作帶來了巨大的
挑戰。
1 森林火災相關概況
1.1 森林火災等級的劃分
我國將森林火災劃分為4個等級,即一般森林火災、較大森林火災、重大森林火災、特別重大森林火災(表1)[1]。
1.2 我國森林火災發生現狀
根據相關數據可知,2010—2019年,我國森林火災發生總數達3 500次以上,森林受害面積達48.5萬 hm2;2021年,我國發生616起森林火災,重大以上火災未發生,受害森林面積約為4 292 hm2;2022年,我國共發生森林火災709起,受災森林面積達4 689.5 hm2,因災死亡17人[2]。整體來看,我國森林火災發生次數呈下降趨勢,發生強度也在逐漸減弱,這與森林火災預防措施的落實息息相關(圖1)。
1.3 森林火災帶來的危害
1.3.1 容易引發次生災害 由于森林被燒毀,大面積土地裸露,使得林地無法發揮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作用,從而造成土地貧瘠和局部林區生態失衡,引發洪澇、泥石流、干旱、滑坡、風沙等自然災害[3]。例如,2020年,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發生森林火災,災后發生次生泥石流災害,造成當地房屋、耕地等不同程度受損(圖2)。澳大利亞的森林大火導致空氣嚴重污染,不僅使得當地連續數周被煙霧籠罩,還引發了悉尼、墨爾本和堪培拉等城市的空氣污染(圖3)。
1.3.2 誘發森林病蟲害 火災過后,森林環境發生突變,樹木長勢衰退,給病蟲害提供了有利的繁衍條件,因而極易暴發大規模森林病蟲害,其也被稱作“沒有煙塵的森林火災”。不僅加速了原有林木的死亡,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
1.3.3 破壞森林資源 森林中蘊藏著豐富且珍貴的樹木、植物、動物資源,火災的發生,既會導致森林資源數量減少,又會改變動植物的生存環境,使得某些種類資源瀕臨滅絕。2022年7月開始,我國南方地區遭遇了歷史罕見的極端高溫天氣,受此影響,重慶、四川等地接連發生山火,現場火光沖天、濃煙滾滾,造成空氣污染的同時,這些地區的森林資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經濟損失巨大。
1.3.4 阻礙生態文明建設 森林是生態文明的基礎,我國正在大力實施植樹造林和退耕還林工程,然而森林火災能在短時間內燒毀大片森林,使得人工造林成果毀于一旦,阻礙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落實[4]。
1.3.5 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森林火災常造成人員傷亡,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巨大的威脅。例如,2019年發生的“3·30”涼山州木里縣森林火災,造成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3名地方撲火人員犧牲。
綜上所述,森林是人類的寶庫,也是“地球之肺”,與人們生存和生活息息相關。森林火災突發性強、破壞性大,極難控制,不僅會給森林帶來巨大的災難,還會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甚至還會釀成生命的悲劇。因此,森林火災的預防顯得至關重要。
2 森林火災預防的主要措施
森林火災的發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目前全國引起森林火災的原因中人為因素占98%以上,因而森林火災是可以避免的。森林火災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加強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
森林防火基礎設施主要包括3個部分,即森林火險監測預警系統、森林防火指揮中心、防火阻隔系統。
2.1.1 森林火險監測預警系統 林火監測是實現森林火災“早發現”的核心環節。目前,我國部分林區普遍存在三大問題,即林火監測的精度和時效性較低、預警響應機制不完善、瞭望存在盲區。因此,相關部門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和新技術,創新并完善預警模式[5]。(1)可充分利用衛星監測時效及時和精準度高的特點實施分級、分層監測。(2)構建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系統,可將無人機引入該系統,無人機具有機動性強、靈活度高、監測范圍廣等優勢,可加強對森林資源分布的重點地區、重點部位的監測,有效提升森林防火水平。例如,2022年,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引入無人機開展高空智能巡護,通過高清拍攝、實時畫面回傳,幫助林場工作人員了解林區現狀,為資源管護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大大提高了保護區森林資源巡護的精準性和高效性。(3)重點區域可加大人巡查力度,應充分發揮瞭望塔的作用,每個瞭望塔可配備2名值班人員輪流值守,明確崗位職責,從而為實現森林火災“打早、打小”奠定基礎。
2.1.2 森林防火指揮中心 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指揮中心應具有物資儲備庫、森林防火指揮車和運輸車、專用營舍等設施,并配備中繼鏈路臺、基地臺、車載臺、手持對講機等通訊設備,實現森林防火指揮中心的規范化、標準化、現代化[6]。例如,2022年,甘肅省應急管理廳投資約904萬元,為8支省級專業森林草原消防隊配備運兵車、滅火水泵、風力滅火機、撲火服等裝備物資,確保火情早發現、早撲滅。
2.1.3 防火阻隔系統 完善森林防火阻隔系統既能進一步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又能提高森林火災防范處置能力。具體包括3個方面:(1)開辟森林防火隔離帶,將森林分割成小區塊,當火災發生時能有效阻止火災的蔓延,還能方便救援人員和物資快速到達火災現場。(2)嚴格按照阻隔帶設計標準要求,采取割灌、除草、剃枝等措施,清除可燃物,并集中清運出林外,減少安全隱患[7]。(3)科學劃分林火阻隔范圍,同步規劃建設森林消防管網、消防水池、水箱,并相互連接。防火阻隔系統的完善,能切實提高森林火災防控水平和撲火安全紅線意識。
2.2 完善森林防火責任制度
為明確森林防火責任,調動各層級政府部門主動參與防滅火工作的積極性,應從多個維度構建森林防火責任制度。一是可簽訂“市、鎮、鄉、村”四級森林草原防滅火責任和任務承諾書,明確森林防火區域,層層劃分任務、落實責任[8]。二是明確森林防火指揮部成員單位及職責,相關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一旦發生火情,必須立即上報。我國國土遼闊、資源豐富,加上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這對各級預防森林火災的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相關責任人必須意識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務必將防火工作落到實處。林業部門處于森林防火的主導地位,應結合防火需求的不同和針對性,將森林火災防范工作落到實處。例如,2022年,甘肅省林業全面推行林長制:以地方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森林草原防火責任制,不僅強化了職能部門的監管責任,還對林草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進行落實,從而有效提高了地區林草火災防控水平。
2.3 嚴格控制人為火源
加強人為火源管理是預防森林火災最有效的方法,人為火源的控制主要表現在5個禁止:禁止攜帶火種及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林區;禁止燒田埂草、燒稻草、燒草木灰;禁止在林區吸煙、野炊、燒火取暖;禁止在林緣或林中點蠟燭、燒紙錢、鳴放鞭炮;禁止煉山和焚燒疫木等一切野外用火。例如,甘肅省自2019年以來,將11月至翌年5月劃為全省森林防火期,牢筑“用火審批防線、入山檢查防線、日常巡護防線、聯防聯保防線”4條防線,在防火區禁止燒荒、燒秸稈、燒枝丫、燒煮加工山野菜、吸煙、燒紙、燒香、野炊、使用火把、點火取暖、燃放煙花爆竹和孔明燈、焚燒垃圾等野外用火行為,有效降低了火災安全隱患。
2.4 加強森林防火隊伍建設
為進一步強化森林防滅火工作,提升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應深入加強森林防滅火隊伍建設。
首先,開展森林防火一線人員培訓活動。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林場相關護林員的培訓,可以邀請專家人員運用典型案例進行講解,深刻講述森林火災的危害性、森林防火的要點重點、野外用火管理森林火災撲救知識等,使參訓人員從思想上進一步提高對森林防滅火重要性的認識[9]。
其次,加強對森林保護工作人才的培養和人才的引進。森林防火工作的高效開展離不開專業的技術型人才,一方面,國家應積極支持教育部門開設森林保護這一專業,培養更多的相關性人才;另一方面,林業部門應積極引進一些高技術的專業性人才,或請教有經驗的當地居民,集思廣益。
2.5 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全民防火意識
近年來,我國森林防火工作更多的是落實于嚴格的檢查,與人民群眾缺乏有效的溝通。加之認知的差異,森林防火意識薄弱,大部分人面對防災活動持“不反對也不支持”的態度,對消防執法工作的配合度不高,加大了防火監督工作的難度[10]。針對此種情況,第一,利用信息化時代網絡信息共享的特點,通過微信、微博、抖音等媒介,宣傳森林防火知識,也可挑選出部分火災案例,向人們闡述火災帶來的危害,增強人民群眾防火意識。第二,抓好學校宣傳。森林防火知識應全面走進中小學學校,可通過開展防火課程和防火講座,做好中小學生森林防火教育,讓師生們能深刻領會到森林防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在重點林區、旅游景點樹立固定防火牌、書寫各種墻標、發放宣傳資料(圖4)。
3 結語
我國地域幅員遼闊,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將會給經濟、生態、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的危害。森林火災的預防是促進國家可持續發展、維持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為了有效保護森林資源,維護森林生態安全,要求從加強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森林防火責任制度,嚴格控制人為火源,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全民防火意識4個方面,認真落實森林火災預防工作,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網”。
參考文獻
[1] 吳錫成.營林技術在森林防火中的應用及管理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2 (13):90-92.
[2] 趙麗宏,牛立成,魏何坤,等.視頻監控系統在尚志國有林區森林防火中的應用[J].林業科技情報,2022,54(3):49-53.
[3] 沈興利.林業造林方法及森林防火措施探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2(13):65-67.
[4] 吳錫成.營林技術在森林防火中的應用及管理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2 (13):90-92.
[5] 唐蕾,張玉龍,劉旭,等.昌樂縣森林防火機制建設實踐與思考[J].鄉村科技, 2022,13(12):125-128.
[6] 宋仕斌,于海躍.智慧監控系統在森林防火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產品世界,2022,29(6):28-30.
[7] 劉元芳,張寧.基于氣候變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勢、問題及對策:以昆明市西山林場為例[J].現代園藝,2022, 45(10):195-197.
[8] 安文靜.守護綠色冬奧 嚴防森林火災 京西林場森林防火人防與技防實踐[J].綠化與生活,2022(4):55-57.
[9] 周靜.基于“天、空、塔、地”一體化森林防火系統研建[J].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2,21(1):3-9,16.
[10] 王琳.森林防火安全管理的強化路徑探索[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 127-128.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