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轉變。這也對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產生了深刻影響。現階段,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積極創新高職語文教學模式,充分結合高職院校語文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關鍵作用,促進高職語文教學質量提升。在傳統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由于受各種因素及問題的影響,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針對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創新教學進行研究,首先闡述了現階段高職語文教學現況,接著總結了教學中的相關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教學途徑,旨在提升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職語文;創新教學;分析
高職語文學科一直占據教學體系的主導性位置,是高職院校中的重要科目,也是開展其他科目教學的前提,是促進人文學科發展的必由之路。高職語文教學因其本身獨特的魅力,在強化學生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近年來,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越來越注重,各高職院校在教育改革上也獲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是在高職語文教學改革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高職語文教學的課程內容定位不準確、教育理念落伍、教學方式僵化、缺乏必需的教學設備等,從而導致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欠缺學習積極性,語文課堂參與度不太高,總是被動接受語文知識,不能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因此,要改變高職語文教學現狀,必須結合互聯網教學,引入智能化教學元素,探索自主創新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綜合型人才。
一、高職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語文作為高職院校中文技術專業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知識課,主要以中國語言文學作為媒介,以我國傳統文化遺產作為精粹,將德智體美融為一體,是針對中文技術專業學生開展的一門綜合性科目。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持續發展,國家近幾年來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使得高職語文的教學重要性凸顯。它不僅僅是高職學生塑造良好語文素養的重要方式,更是開闊語文視野,提升個人文化的關鍵。高職語文能夠針對性提升高職學生的思想修養和審美觀念,開闊高職生的語文視野,培養高職生建設完善的人格魅力。
但是,現階段高職語文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常常被認為是高職的基礎課,沒有引起院校及學生們的高度關注。高職語文課堂教學常常處在弱化邊緣,一些理工院校甚至將這門課程踢出了課程標準。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師資隊伍相對較為欠缺,師資隊伍建設重視程度不夠,高職生對高職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視度也不夠。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缺乏活力,沒有自主創新,教學方法落伍,教學方式呆板。學生及教師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欠缺必需的交流溝通。此狀況極大地削弱了高職生學習高職語文的積極性,從而導致當今許多高職生,在人文素質層面不盡如人意,造成社會文化載體的欠缺。但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教學明確提出,對幫助高職語文教育改革發揮了關鍵作用。基于此,在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手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高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近些年,國家對職業教育越來越注重,多數高職院校在教育改革上也獲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是在高職語文教學改革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高職語文教學內容定位不準確、教育理念落伍、教學方式僵化、缺乏必需的教學設備等,從而導致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欠缺學習積極性,語文課堂參與度不高,總是被動接收語文知識,不能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總結高職語文教學,其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教學內容定位不準確
高職語文作為高職公共基礎課中的關鍵科目,然而在課堂教學中,其定位模糊不清,一直是高職教育討論的話題。受各種各樣條件的限制,各高職學校的高職語文教學內容各不相同,且都各有原因。例如有的院校覺得高職語文教學要突顯人文素質,有一些覺得要營造審美觀。這些思想意識的不同,加之高職語文教學發展趨勢架構設計不清,導致語文學科在高職學校的影響力大大降低。此外,我國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自媒體平臺滿地開花,學生也受到社交網絡上的各種不良風氣影響,造成一部分高職生追求時尚、張揚個性,完全忽視了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積淀、慢慢培育的過程,不能一朝一夕完成。這些因素的多方面作用,導致當前高職語文教學任務與實際教學質量之間存在差距,需要更多地關注與解決。
(二)高職語文教學理念和方法必須轉型
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傳統課堂填鴨式教學模式仍然存在。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常常處于教學主導位置,而學生則被動接受和復制知識。就像在教學《紅樓夢》“黛玉葬花”時,從《紅樓夢》作者創作歷史年代和環境的講述,到林黛玉性情分析及其“一朝春盡紅顏老,落花人亡兩不知”“一朝春盡紅顏老,落花人亡兩不知”的感情剖析,再到空無一人的結局感嘆,幾乎都是教師以自我陶醉、單人唱戲的狀態進行教學,整個過程中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極少,也幾乎沒有給學生理解消化及思索、想象的空間。也就是說,學生如同一部高速運行的設備,對教師所講述的內容不經消化,全盤接收。這就導致學生沒有深刻地學習體驗,也限制了教學效果的提高。因此,改善傳統教學方式,是互聯網時代以及新形勢下高職語文教學改革創新的重點內容。
(三)學生欠缺學習興趣
高職學校的學生缺乏學習激情,這是許多高校教師都始終關注的問題。這些學生大多是高考中沒有被錄取的落選者,基礎文科知識較為薄弱,對學習沒有興趣或是缺乏信心。此外,他們還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需要更加側重于實用性技術專業課程的學習。但是,隨著大數據的迅猛發展,學習資料和資源變得更加容易獲取,學生們往往覺得學習語文并不能為自己的未來發展帶來實際幫助,因而更樂意學習其他課程。上述種種,都是影響學生對語文課程形成濃厚興趣的核心因素,也是阻礙高職語文課程質量和效率無法提升的重要原因。
三、互聯網時代高職語文教學創新路徑的探索
(一)結合互聯網資源創新課程內容
高職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對周邊的新奇事物感興趣,且接納能力較強。因此,在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學生喜愛接受新鮮事物,以及互聯網特征,靈活運用大數據技術,在高職語文教學考試大綱引領下,提升語文基礎知識水平,并自主創新課程內容。比如,在開展語文口語練習時,高職語文教師可運用互聯網資源,多討論鑒賞東西方經典文學作品,激勵學生多維度思考發現,不斷從中汲取營養。與此同時,高職語文教師也可以根據現實狀況出題,或者讓學生自行命題,并在一定時間內挑選學生開展口語交流。這樣的聯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賞析、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和文學的吸引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另外,持續利用互聯網資源提供的高質量素材進行累積學習,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表達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二)結合互聯網資源創新語文課堂教學形式
當今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為高職語文創新教學帶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教師可以結合互聯網音頻、視頻教材資源,創新反轉式課堂教學、微課程教學等教學形式,利用手機、微博、微信、互聯媒體平臺提升教師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效率。同時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也能讓教學更加靈活自由,為學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談老舍先生經典著作和北京城》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與課程相關的資源,將其剪輯成類似電影、影視劇的短視頻在課堂教學中播放給學生觀看,也可以將老舍先生的經典作品《駱駝祥子》《茶館》等做成游戲題目,讓學生猜測作品來源,從而激發學生活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
除互聯網資源的結合,教師還可以將新媒體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使教學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解讀柳永的詞作《望海潮·東南形勝》時,就可以使用計算機投影的形式,讓學生觀看錢塘江熱鬧盛大的場景,使學生仿佛置身于走進歷史長河之中,感受江南一帶經濟發達地區濃郁的人文氣息,從而激發高職生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這種將圖片、文本、視頻等多種資源融為一體的教學方式,在互聯網時代已成為一種常見的教學形式。高職語文教學采用這個方法,可以使教學更具挑戰性,不僅能吸引高職生的關注和熱情,還能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結合互聯網技術創新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一切教學行為的基準,高職語文教師只有創新教育觀念、緊跟時代的腳步,以高職語文教學為核心,創新融合的教學思想及理念,才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學生只有重視語文學習,充分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和內容,才能更好地幫助自己學習和運用其他學科知識。
因此高職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加強自我培訓和學習,提升專業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正確引導學生運用互聯網資源,培養其審美能力及判斷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其次,教師應基于語文課堂教學方向精準定位,把課堂教學主體位置交給學生,應用智能化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多種教學形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最后,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化、智能化的新方式,積極主動地融入新形勢下的教學理念,打造出高效率的課堂教學環境,以培養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
(四)結合互聯網軟件創新教學溝通方式
高職語文教材中所選擇的內容,是我國文學中的精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提升學習動力。互聯網平臺給教師和高職生帶來了一個很好的材料服務平臺。通過互聯網,教師和學生可以找到任何自己想要的材料,并在課堂上分享給大家,還可以在課后對材料進行溝通交流。這進一步提高了語文學習的溝通,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互聯網為每一個高職生展現了一個精彩紛呈的舞臺, 為每一位教師提供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服務平臺。這能幫助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減少障礙。例如,教師和學生能通過QQ、微信等方式,開展語文及漢語言文學的交流互動,在線上采取溝通學習的交流模式,不斷提升語文學習能力。在課堂上解決不了的,通過搜集資料在課后聊天中也能得到處理。這一方面增強了高職生對教師的認可,另一方面也拉近了學生與教師彼此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構建融洽的課堂教學氣氛。
(五)結合互聯網資源提升語文教學效率
現階段,互聯網早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生活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在校的高職生而言,他們幾乎都擁有著手機和電腦等互聯網設備,這為他們提供了便捷的途徑去獲取信息和增強交流和互動。因此,高職語文教師應結合互聯網資源,自主創新高職語文的教學方式,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加強教師與學生溝通交流學習的效果。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其教學任務是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這是一種單向輸出的教學行為,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也無法達到對應的教學實際效果。因此,在高職語文教學中,需要建立一個氛圍和諧、快樂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與教師進行互動學習,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擺脫傳統的教學方式。在這種環境下,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講課,利用網上聊天的手機軟件與學生開展交流學習,或者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完成語文學科合作任務,讓學生相互協作、共同完成每日任務。這樣,不僅可以使互聯網的作用得到充分體現,還能有效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六)結合互聯網創新高職語文的考核方式
就教學考核而言,往往采用的都是期末筆試+平時作業成績綜合考核的方式。其中期末考試屬于閉卷測試,需要長期的學習和積累。而平時作業成績,則是學生平日參與學習的考勤情況、在教學上的表現情況,及課下學習培訓目標完成情況的綜合評定。這類傳統考核方法雖然有可取之處,但在現今互聯網發展如此迅速的時代,始終還是弊大于利,不足之處如測試形式單一、考試試題比較有限、得分標準不明確等問題過于突出。因此,高職語文教師有必要自主創新考核方式,采用互聯網技術制定全面性考核方式,形成一種全方位的評定管理體系,從而全面考查學生學習情況,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和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結合互聯網進行教學改革創新,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高職語文學科一直占據教學體系的主導性位置,是高職院校中的重要科目,也是開展其他科目教學的前提,是促進人文學科發展的必由之路。高職語文教學因其本身獨特的魅力,在強化學生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積極針對高職語文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充分發揮高職院校語文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關鍵作用,有效促進高職語文教學質量提升。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變革與創新,應當緊緊圍繞互聯網技術,結合互聯網資源信息,擴寬高職語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使高職語文教學為更多高職生所認可,搭建合理的教學方式,提升高職語文教學效果。
劉純 江蘇省南京市 南京商業學校
參 "考 "文 "獻
[1]張海振.“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語文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究[J].中國新通信, 2022,24(17):173-175.
[2]牛佑民.職業能力視角下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研究[J].山西青年,2022(16):43-45.
[3]李家萍.高職語文課堂教學融入德育元素的路徑探究——基于“互聯網+”教育的深度融合[J].大學,2022(18):5-8.
[4]王銳.互聯網+視域下高職語文教學優化路徑探析[J].作家天地,2022(09):124-126.
[5]尹莉莉.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語文生態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辦公自動化, 2022,27(06):22-24.
[6]蔡軍強.高職大學語文課程“互聯網+”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1(01):81-8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