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時代,信息化已滲透到各行各業,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學習方式等都面臨新的挑戰和發展。信息化教學模式就是以計算機、大數據為主的新型智能教學方式,被廣泛地應用到各大中小學校,推動教育教學發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效果。鑒于此,文章結合高中英語教學,進一步分析信息化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促進作用,并提出了幾點有效的應用建議,以切實發揮信息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優勢,促進英語教學工作順利落地,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素養及關鍵能力。
關鍵詞:信息化;高中英語;教學;促進作用;策略
隨著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全面應用,使得傳統高中英語教學模式面臨新的變革。在高中英語課堂上,應用信息技術,使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逐步提升,課堂氣氛和師生關系也隨之發生變化。但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英語教學還是存在許多問題,只有正確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積極地面對信息技術對高中英語教學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才能更好地發揮信息化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切實改善高中英語教學現狀。
一、信息化教學對高中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廣泛運用,不但可以擴展英語教學知識,擴大學生學習視野,還可以為師生、生生的溝通提供良好的平臺,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有關信息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信息化教學有利于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率
近幾年,由于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特別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普及后,教師借助信息化手段,節約了大量的教學時間,給了學生充分的自由討論與思考空間,增強了師生、生生的交互,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同時,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效果。
(二)信息化教學有利于突破高中英語教學難點問題
學生對一些重點句型、語法等知識點的理解過程大受阻礙,導致學生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教學過程中,若要讓學生完全掌握英語知識,課前預習環節非常關鍵,如果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未做好準備,則會影響到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效果,從而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沉重壓力,導致學生學習的方向出現偏差。因此,教師會在課堂上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并把重點和難點都標記出來,再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對這些知識進行細致講解和分析,以幫助學生克服重重困難,提高英語學習效果。
(三)信息化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
如今,將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于高中英語課堂,不但可以充實英語教學知識內容,還可以在師生、生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聯系,增進英語核心素養。教師在課堂上將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則可切實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1]。
二、高中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一)高中英語教學課堂較為乏味
在傳統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大多教師都采用“教師板書,學生聽講”的教學方法。此種教學方式缺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得學生很難對英語學習結果進行及時反饋,從而導致知識理解錯誤,問題頻現。同時,英語課堂氛圍過于沉悶,英語趣味根本發揮不出來,最后僅能用死板答案和“死記硬背”的學習效果衡量學生學習表現。
(二)應試教育影響十分深遠
我國擁有數千年傳統應試教育歷史,對學生的影響非常深刻。進入新時期,我國提倡素質教育,但這一觀念在很短時間里無法被改變,不僅僅是學生和教師深受影響,家長也受其影響。應試教育理念對學生思維發展造成了極大束縛,限制學生創意思維發展,使學生缺少創造性,難以在學習中做到舉一反三,這對學生高效率學習英語十分不利。
(三)教師英語能力存在較大差別
國內英語教師和外籍教師英語素質存在較大差異,我國大多英語教師并未真正接觸到純正的英語,一代又一代本地英語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積累教學經驗,但由于每個英語教師所接受的英語教育各不相同,加之自身教學經歷年限所限,使得我國高中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方面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可見,英語教師自身因素會導致英語教學過程出現諸多問題,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三、發揮信息化教學對高中英語教學促進作用的策略
(一)運用信息化豐富英語教學資源
在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長期在消極態勢下,學生很難對英語產生興趣。隨著時間推移,學生會產生厭學心理,課堂教學氣氛也會變得十分低落,學習效果大受影響。利用信息化技術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動畫、微課等多種形式展示英語知識,營造出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使枯燥乏味的英語知識變得生動活潑,令單一課堂教學更加趣味化,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2]。例如,在教學《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一課知識時,整個課程都按照高中OES的教學思想來進行。在引入過程中,教師切記不可讓學生死記硬背,而要采取“課中課”方式引入“語法微課”,讓學生在觀看微課過程中,復習和檢查英語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師可以更好地放松自我,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同時,在語法課測驗中,教師還加入了一段有關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宣傳短片,并以奧運村志愿者的身份,來糾正 Notice中的語法錯誤。這樣一來,既能為北京冬季運動會做好宣傳,又能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心,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實際的環境中,極大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學的英語知識,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更加有效。
(二)運用信息化促進師生在線溝通
高中英語教師充分運用信息化線上溝通功能,即可促進體驗式英語教學的發展。在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會組織英語短劇或課堂自由交流活動,以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實際運用價值。在信息化技術發展背景下,可讓學生體驗更加多樣化。利用信息化技術,學生可以通過 MSN、 FaceBook等網絡交流平臺與外國友人進行溝通,更好地了解英語使用技巧。例如,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與外國人溝通圣誕節、萬圣節等異國文化,了解國外節日慶典及文化習俗。通過信息化在線交流,促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異域英語和習俗,加深對英語知識的了解。所以,運用“互聯網+”技術促進體驗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發展趨勢。
(三)運用信息化創作精美教學課件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調動學生的課堂互動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例如,教學《Healthy Life》一課時,除了要對課本上的詞匯和語法有一定了解之外,還要對這些知識進行正確的運用。學生要記住單詞并不難,但最大問題在于,學生對高中英語課程知識缺少學習興趣,學生不知道如何把這些詞匯組合在一起,形成恰當的、更高級的句子[3]。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熟悉、了解課文內容,制作出優美、有趣的課件,然后在課堂上把課件播放給學生看。在制作教學課件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獲得大量的英語教學資料,融入一些與學生現實生活相關的話題內容,如“What kind of life do you think is a healthy life? ”“What does health have to do with human beings?”“ How can we have a healthy life?”“ What should you do to live a healthy life?”。另外,教師在講授過程中要仔細分析這門課的要點和難點。課后進行反思,要思考教學時是否存在不足之處,是否能夠突破教學難點。在進行課堂準備過程中,教師要對整個課堂各個環節進行合理規劃,適時地對課堂教學策略進行改進,通過一些活動來形成教學過程中的概念性內容,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合作、交流及探索的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及習慣。因此,在課堂準備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地表現出自己的謹慎與科學,認真地思考,不斷進行反思,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四)運用信息技術實施互助教學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團隊協作精神。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與信息技術這一平臺緊密結合,并能熟練地應用多種教學方法,設計出適合高中英語教學的課程與練習[4]。在新課改大背景下,教師需積極探討以科學素養為指導的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確立學習目標,開展課程探究,使學生深入了解英語學科學習真諦,從而更好地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例如,在學習《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課程內容時,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將一個國家的傳統節日、風俗習慣放入其中,通過英語交流,進行深入了解。然后,可以在每一個小組中,討論一下自己所熟悉的不同國家的不同風俗習慣,由一個人來做筆記并進行匯報。在交流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模仿文章中的句子,多用英語交流,而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則要用一些簡單詞語進行交際,對基礎知識掌握得較好的學生,可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最后每一組派出一名代表,按照小組內各個成員所知道的世界各地風俗習慣進行匯報與展示。此外,教師還需要在小組活動中給予指導和支持,觀察小組之間的互動及學生參與情況,給予學生最大的學習鼓勵,讓學生積極參加討論,并在必要時引導學生高效解決問題,從而確保小組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五)運用信息技術構建英語學習資源庫
目前,高中英語教學素材基本上由教材、實例、課件和培訓材料等構成。總體而言,教學研究教學資源更傾向于文字,表現形式也比較單一,大部分都是用靜態圖像來呈現文字和內容,缺乏學術性和自主探究式學習的素材,如仿真講義、實際操作視頻及情景視頻等,普遍缺乏包容性,忽視了學生“主人翁”的作用,對激發學生積極性和創造力的培養十分不利。在此種背景下,利用信息技術科技構建英語學習資源庫,則可以把英語教學時間與地點從傳統課堂、教學材料轉向多媒體網絡,使學生充分利用空閑時間進行“碎片化”的學習。此外,增加學習時間還能彌補課堂時間的不足,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資源庫,定時給學生分配任務,在一定的時間內,讓學生自己去看相關學習視頻,再回答幾個問題。如果正確率超過八成,那則說明學生已經成功學習,而如果達不到要求,則必須再看一遍及再做一遍,直到答對率達到要求為止[5]。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師挑選教學視頻時,要經過層層篩選,選擇學生樂于接受及適合學生學習的英語教學資源,更有利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四、信息化教學對高中英語教學促進作用的反思
首先,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十分必要。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英語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改革,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教學要求。利用信息技術開展高中英語教學工作,對優化英語教學環境、豐富教學資源、拓展學生思維及提高教學效率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進一步補齊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短板,促進學生高效學習英語。
其次,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不相矛盾,二者相互促進及相互補充。傳統教學模式有利于發揮教師領導力,促進教師組織、管理和控制課堂教學,但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很難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也很難培養出創新型英語人才。信息化教學可以使教學資源、手段更加豐富,更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然而,信息化教學需要教師、學生及學校等方面高效配合,把信息技術和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充分利用二者優點,促進教師高效率教學[6]。
最后,要充分考慮到學校硬件、軟件、教師能力和學生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接受程度,適當地進行信息技術教育。新媒體和新技術的出現,使英語教學在單一英語教學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作為英語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要正確認識新信息化教育觀念的重要性,熟練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并掌握多媒體技術教學能力,從而促進英語教學工作順利進行,達到最佳化教學效果。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要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安排,及時反饋學習內容,不斷提升自身技能和知識水平。另外,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校必須配備相應的多媒體、網絡設備,營造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在高中教學體系內是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但由于受應試教育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較大心理壓力,也會產生一些對英語知識的抗拒和畏懼心理。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優化教學環節,豐富英語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同時,可以有效地促進英語學習,使英語教學得到顯著改善。為此,這就要求高中英語教師要適應新時期的教學需求,把信息化技術應用到英語教學中,真正的提升高中英語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杜江河 白銀市平川中學
參" 考" 文" 獻
[1]張妍.基于信息化視野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式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04):212-214.
[2]吳旺英.信息化技術在高中英語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海峽科學,2022(03):73-75.
[3]張永鋒.高中英語信息化高效教學的創設對策[J].亞太教育,2021(21):131-132.
[4]安曉鳳.淺談新媒體背景下高中英語信息化教學的運用[J].數據,2021(07):131-133.
[5]郭多海.教育信息化2.0時代高中英語體驗式教學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23):41-42.
[6]李潔.信息化教學技術和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廣場,2019(11):160-161.
杜江河(1975.12-),男,漢族,甘肅白銀,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