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雙減”的背景下,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當下信息技術突飛猛進,“雙減”政策的實施給教學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特別是在小學教育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把信息技術和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又可以促進“雙減”的實施。本文以小學英語教學為實例,探討如何有效地將英語教學與信息化教學結合起來。
關鍵詞:小學英語;信息技術;雙減政策
把信息技術和小學英語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可以給教師帶來方便,又可以提高課堂的質量,又可以使課堂上的英語更加豐富、生動、活潑,更直觀,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更加的容易。因此,在英語的實踐中,應該把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讓它能更好地發揮其功能,實現“雙減”的教學目的。
一、小學英語信息化技術應用的意義
信息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網絡、電視等硬件設備,實現人們對信息的加工、提取、傳輸等功能的綜合。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信息技術就開始了對輔助教學的研究和實驗,到了90年代末,才真正開始投入到教育中去。首先,將信息化技術用于小學英語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運用信息技術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新鮮的課堂氣氛,并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情感,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另外,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影響。教師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設計,針對學生的不同發展階段特點,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難題,比如,現在的小學生對英語還不熟悉,詞匯記憶方面的障礙,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的教學方法,將動畫和聲音融為一體,實現“減負增效”。在現代教育手段的基礎上,運用信息化技術,可以解決教學難點,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更容易。在培養學生的素質方面,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它可以讓一般情況下所不能呈現的東西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在當前的教育實踐中,仍有部分老資格的教師的教學思想還不夠成熟。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會不斷地探索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教師的素質提升。通過對信息技術的不斷優化,可以改善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備課方法上,采用現代技術,可以讓備課時間更短、內容更豐富、教材更多、教學效果更好。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盡管目前信息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它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仍有很多問題,要想使其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第一,技術水平不夠。整個社會的發展,教育不能落后,但從現狀來看,有的教師還沒有認識到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對信息技術的研究停滯不前,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進一步優化的重要性。第二,目前我國英語教育信息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很多教師把教學重心集中在課件上,忽略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英語的特性,盲目地使用現代技術,使教學偏離了常規的教學方式,從而造成了教育質量的降低。信息技術雖然很發達,但終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方法,只要能正確地應用,將其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就能有所突破。第三,有些教師過于直接地使用了多媒體,忽視了對學生的發散性思考的培養,課堂上只靠聽講 PPT,盡管完成了課堂教學,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教師過度依賴信息技術,會造成課堂缺乏互動,影響其他各方面的發展,阻礙學生的綜合發展。
三、小學英語教學應用信息技術的措施
(一)運用信息化手段對課堂教學環節進行優化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課堂知識的傳授是學生英語知識、掌握和應用英語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都是按照教材來指導,這種死板的教學方法很容易讓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而且還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運用信息技術。通過改變傳統的書面形式,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通過網絡技術,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讓學生在課堂上可以輕松地完成作業,從而達到課后作業的目的。例如,在“one、 two、 three、 four、 five”這五個單詞的學習中,教師會給學生播放一段事先準備好的音樂,讓學生聽、想,在學生做完這一切后,再讓學生思考“How many apples are there? ”“How many birds are there?”通過這兩個問題,學生可以通過看書中的知識,來加深對教材中的知識的理解。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理解所學的知識,從而增強英語的閱讀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為學生創造一個競賽場景,讓學生通過競賽來強化對課堂上所學知識的運用,從而使學生正確地運用“Let’ s have a race.”。這種方法既可以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又可以使學生在充滿趣味的動態信息技術教室中得到良好的學習體驗,從而達到減輕學生負擔和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二)充分調動小學生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
不論在哪門學科中,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也是最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重要力量。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中,要使英語學習的興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英語自身的藝術魅力和情趣,同時也能夠促進英語的應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使學生逐漸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從而使其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此外,在英語課上,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英語意識,使其在學習過程中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能夠充分地感受到圖像和聲音的強烈沖擊,從而加深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比如,在學習某些英語詞匯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出一種英語單詞的拼寫游戲,比如將食物的圖片顯示在電子屏幕上,下面標注食物的英文單詞,但英文單詞中會有一兩個字母被刪除,教師會鼓勵和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字母,填空后,這個單詞就會消失,取而代之。在游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設置難度,從低到高,分別是詞匯記憶高手、詞匯高手、詞匯大王。通過主動參加拼寫的闖關游戲,學生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榮譽頭銜,從而對英語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還有,在傳授英語詞匯的時候,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各類動物的錄像、語音材料,并通過猜謎游戲來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比如學習英文詞匯,如“貓”“狗”等,用多媒體設備模仿動物的耳朵、尾巴等身體部位的圖片,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正確地猜出答案。同時,英語教師也利用信息化手段,把動物英語詞匯“elephant”“mouse”“goat”等多種形式展示給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詞匯量,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積極性
要使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優化,最大限度地利用最適合于學生的實際狀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小學生來說,學生很容易被新鮮的東西所吸引,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可以使學生對五彩繽紛的教室充滿興趣。此外,教師應注重與學生的積極交往,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走在第一線,不被傳統的落后思想所左右,重視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英語中,很多知識都是通過人物對話來表現的,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利用英語的特點進行教學,比如把視頻和音頻相結合,讓學生模擬角色的對話,豐富了課堂的內容。以“unit3 weather”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播放短語,也可以把課堂上的內容做成動畫,每次教師詢問今天的天氣如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設定一個題目,只要正確,就可以讓動畫繼續播放,讓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從而達到最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手段,使教學效果更加美觀,使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審美情趣相融合,從而使學生快樂地成長。教師還可以采用分層遞進的方法,通過從困難到容易的題目,對學生進行考查和激勵,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此外,還可以采用競爭激烈法、小組合作法、精講多練法等多種教學方式,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
(四)情境式教學,優化學習環境
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問路、問天氣、上學購物等生活場景,從而達到把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的目的,一是增強學生對英語的認識和記憶能力,二是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將情境教學與小學英語教學相結合,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幫助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與人教版的教材相結合,教材中的許多內容都是以對話形式呈現,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情景,通過虛擬人物之間的交談,使英語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最后,教師可以在教材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培養發散思維,促進思維發展。比如,在學習“Do You like candy”一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造生活情境,讓學習更接近于現實。教師也可以模仿動畫,和學生進行交流,問學生中午要吃些什么?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愛的食物,用英語回答問題,并用英語進行溝通,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運用信息技術。
(五)借助教學資源,加強課外延伸
利用計算機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教學資源,使教師在網上獲得與課程有關的教學資源,從而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并在課外拓展。特別是小學教育,因為初學者對英語還不熟悉,不懂得中西文化的不同,對學生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影響。比如,“Christ mas is coming!”,這是六年級上冊的一課內容,可以充分運用各種網絡教學資源。另一方面,通過網絡技術,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收集西方的一些關于圣誕節的故事,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六)優化教學多個環節,提高教學時效性
為了使信息技術更好地運用于小學英語,必須把它貫徹到教學的每一個方面,以增強其有效性。第一,在課堂熱身階段,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英語歌曲,使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這就要求教師找出適合學生特點的歌曲,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編寫動作,活躍教室。第二,教師要注重課堂的導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來引起學生的關注,并通過設置問題、播放圖片、音頻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第三,在演示 PPT的過程中,教師要力求讓 PPT更直觀、更清楚,讓學生對英語的理解更容易。例如,在學習“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這一課時,因為該單元生詞較多,教學內容較多,所以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聽課,盡量讓學生體會到最純正的英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第四,在練習部分,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讓學生朗讀課文,或利用幻燈片進行不同的練習,掌握練習的速度與強度,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七)創造有趣的英語課堂氣氛
英語教學中,英語學習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需要一個合適的學習環境,所以英語教師要在英語教學中營造出濃厚的課堂氣氛。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來設計適合的教學方式,并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利用各種生動、有趣的課件,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同時,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使英語教學具有直觀、生動、有趣的特點。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若干組,并在小組中指導、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和溝通,防止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出現負面情緒,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鞏固英語知識。例如,教師向學生解釋有關 Clothes的知識時,可以向學生提問:“What should you wear tomorrow”讓學生說出自己明天要穿什么服裝,比如 trousers, jacket, coat,gloves等等。教師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利用多媒體的方式,讓學生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穿著什么樣的服裝,創造一個舒適的英語學習氛圍。又或者,當教師講到了動物園,教師可以問 “What kind of animal do you like?”然后,教師會播放一些動物的圖片,讓學生去看,然后把教室變成一個“動物園”,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各種動物的詞匯。利用信息化手段,使英語課堂的教學氣氛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提高了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八)加強教育實效性的科學應用
此外,在運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應注意適時、適度的原則。信息技術終究只是一種教學工具,若教師過分依賴信息技術,一味地使用信息技術,不但會令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而且也會影響其視覺,不利于其健康成長。教師要遵循“適度”的原則,即“以教師為中心”,而不能以“多媒體”取代“教師”。教師應遵循恰當的原則,盡可能地減少課件,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小學階段,教師可以根據動態圖片,解釋 do not的縮略語:don't,這樣,就能讓學生看得更清楚、更深刻。此外,為了實現信息化教學的最佳效果,教師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九)利用信息技術創新練習環節
在英語教學中,課堂練習是鞏固學生學習所學知識的一個重要步驟,提高課堂練習的效率和質量,可以有效地緩解課后的學習壓力,使學生在課后完成大量的練習,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在此階段,教師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對學生的練習進行優化。比如,在英語課上,教師會將自己的聽力和口語能力轉化為一種新的訓練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這種新的訓練方法,來鞏固英語的課文,加深英語的知識。然后,教師會通過動畫的方式,讓學生們按照動畫的內容,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這種方法既可以有效地將學生的模仿、活潑的特點結合起來,結合平時對學生的觀察,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
四、結束語
總之,英語是小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新課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培養學生的自信。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把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的各個方面,從備課到教學,再到課后的作業,都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英語上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個人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單位:代小娟 金昌市第四小學
參" 考" 文" 獻
[1]韋一.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2(09):7-9.
[2]劉嘉潔.信息技術視閾下小學英語與繪本教學的有機融合[J].天津教育,2022(26):168-170.
[3]沈星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英語課堂實效性探析[J].小學生(上旬刊),2022(09):82-84.
[4]張建宇.運用信息技術創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小學生(下旬刊),2022(08):67-69.
[]閆丹.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學科整合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2(08):79-81.
代小娟(1988.01-),甘肅永昌,大學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課堂英語信息化教教學研究。